張幼儀很土,配不上徐志摩?看看真實的張幼儀,能讓你羨慕!

2020-12-19 騰訊網

民國的不少女人出名都是因為自己有個獨特的見解和不一般的才華。張幼儀大家熟悉她是因為張幼儀有個出名的丈夫就是徐志摩,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不喜歡她想和她離婚是因為她的庸俗,覺得她十分的老土。但是張幼儀的家庭其實也不簡單的。

張幼儀可是有12個兄弟姐妹的,在民國的那個社會,家裡面的人都上學,而且張幼儀出門還有丫鬟的,說明家裡也是很殷實。那張幼儀的父親是做什麼工作的呢?不當官也得是做生意的吧。

張幼儀的父親經歷史記載是個知縣,好歹是一方的父母官當時雖然家裡的各種情況有所下滑,但是畢竟當過官積攢了一些財富,張幼儀是個女孩還進行了一些琴棋書畫的教育,他的幾個哥哥還和徐志摩一樣去留過學呢。她有個哥哥還是民國的駐外大使,經常在出訪歐洲的國家。

所以當時徐志摩家去張幼儀家裡提親也是覺得門當戶對,好歹張家也是當地的知名的大家庭,並且很多的人也對她們家評價很高的。張幼儀嫁給徐志摩也是相夫教子,孝敬父母,徐志摩對張幼儀不感興趣,無非就是因為張幼儀沒有經過新式教育,張幼儀後來還寫自傳,她也是很有文化的。

徐志摩當時也不想想,張幼儀能夠識字已經不錯了,12個孩子,而且封建社會重男輕女,徐志摩完全可以設身處地的為張幼儀想一想,這個女人真的也挺不容易的。後來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後,她還經常接待徐志摩的父母,說明張幼儀的品質還是很好的。

後來,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後,張幼儀去德國生孩子,並且在柏林期間攻讀了好幾個學術學位。回國後還擔任過上海銀行的行長,服裝公司的總裁。徐志摩後來窮困潦倒時,還和張幼儀借過錢。你想想,這樣一個家境好、人品好、有思想、家庭觀念重、事業又努力的女人,如何配不起徐志摩呢?徐志摩被家裡拋棄後,窮困潦倒,這時候的徐志摩,根本配不起張幼儀。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只是尚未畢業,就被家人接回家,突塞一個夫婿給她。無法揣測她當時的心理,惶恐?害羞?期盼?惴惴?15歲的小姑娘,對著一張照片看啊看,直到把那個眉清目秀的人,印到心坎上。從此,他是她的郎。他也看過她的照片,一句鄉下土包子,從此給她定了形。無論她是何等端莊賢淑,何等聰明能幹,她都入不了他的眼。
  • 徐志摩墜機死狀:面目全非,四肢被燒焦,前妻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然而徐志摩第一眼看到張幼儀的照片,嘴角向下一撇,疑惑地說:「鄉下土包!但是張幼儀的二哥在當時早已是政界的風雲人物,所以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也非常贊同這個說法。而且徐志摩對這樁婚事的態度是「媒妁之命,受父母之託」。
  • 張幼儀:徐志摩,謝謝你離開了我
    張幼儀和徐志摩(影視圖片)我想,等我們成親了,他會不會對我有所改觀呢?我發現,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在這裡,要告誡所有的女性朋友:如果你的丈夫婚前就看不上你,別指望他婚後對你有多好。我斜倚著尾甲板,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著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張幼儀回憶
  • 林徽因臨終為何執意要見張幼儀?只說18個字,卻讓張幼儀終身難忘
    林徽因臨終請求見張幼儀之事,正是出自這本書,由於是張幼儀親述,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曾經的情敵,如今的陌路之人,往事已經過去了整整二十多年,林徽因臨終之際,為什麼執意要見張幼儀呢?對此,疑惑的不只是你我後世讀者,也包括得知消息時的張幼儀。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脫口而出一句話,卻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像武則天這樣的強人也差點被唐高宗廢掉,她根本不會哭,反而當機立斷,殺死了草擬廢后詔書的上官儀,殺雞儆猴,嚇得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敢再提廢后的事;到了民國時期,女人的婚姻比古代自由了一些,但也免不了好女人遭辜負,比如被徐志摩拋棄的張幼儀。在西方教育中,徐志摩是個才子,在傳統教育中,張幼儀是個淑女。
  • 張幼儀人生的三個追求者,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也曾是別人的女神
    假如一個從未見過面的人被安排成你未來的伴侶,如果那個陌生人僅僅是看了一張照片就對你充滿了嘲諷,你會怎麼做呢?在許家和張家當家的幾次會面之後,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關係已基本確定。徐志摩從不把張幼儀當作自己的妻子,她只是自己口中的「土包」。即使是兩個人的孩子,也不過是徐志摩為了家裡的老人而安心養育,從未是愛情的結晶。那是徐志摩和張幼儀婚姻的縮影。
  • 張幼儀:15歲結婚,22歲離婚,離開徐志摩後,她謀生也謀愛
    儘管,那些不平凡的故事中,有著讓人痛心傷懷的悲傷過往。他們的婚姻,並不幸福。徐志摩大張幼儀四歲,從小學業優異,思想新潮、崇尚自由。在徐志摩的眼中,面前這個唯唯諾諾,鄉下土包子一樣的女子,與他就像小腳與西服,並不搭配。然而,儘管徐志摩反對包辦婚姻,卻還是無法反對父母的安排,娶了張幼儀。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 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
  • 張幼儀:離開徐志摩是結束也是重生,掌握自己的人生才能如願歡喜
    文|心語愛說到徐志摩,他這一生在文學上是頗具才華的瀟灑詩人。在感情上,對於張幼儀來說卻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沒有了解過張幼儀之前,對她的印象是封建思想和父母之命的婚姻犧牲品。更悲劇的是徐志摩初見張幼儀的照片就嘲笑她是「土」。婚後,徐志摩對張幼儀更是冷淡和薄情,張幼儀雖性情溫順對於徐志摩來說卻無半分吸引。就連洞房也是徐志摩遵從父母想要抱孫子的願望而「完成任務」。
  • 徐志摩既然並不喜歡張幼儀,為何還讓她生了兩個孩子?
    徐志摩是一個思想比較新潮的青年,他對於傳統的父母包辦的婚姻本身是有牴觸的,雖然張幼儀無論在文化方面還是在外表方面都屬於相當不錯的女孩,但是徐志摩因為先入為主了反感情緒,所以,自一開始見到張幼儀,就沒有喜歡上這個女孩,甚至在看到她的照片之後,雖然感覺長相確實不錯,但還是尖酸的說了一句「鄉下土包子」!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這世上,永遠只能是自己成全自己
    當硤石的人們,還在津津樂道徐家婚禮的奢華、新娶少奶奶嫁妝的豐厚,羨慕著這場強強聯手的婚姻時,婚姻中的他和她,卻早已撇下華麗麗的道具,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他不待見她,從知道要娶她的那一刻起。不管這個「她」是張幼儀,還是別的誰,哪怕就是林徽因,他也不會認同「她」。
  • 《張幼儀傳》 | 離婚之後,還能和徐志摩做朋友
    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裡,學會了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兵荒馬亂,這段苦痛終究被她轉化成了生命中的財富。對於一段一開始就沒有長遠性的婚姻而言,回頭和終結都是痛苦,腹背受敵。張幼儀像一朵低調而華麗的黑玫瑰,一直都卓越而不張揚,愛得熾熱而深沉。在一切與生命有關的活動中,愛是最能讓人感動的,也是最偉大的。
  •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刻著4個字,是對徐志摩最大的諷刺
    名門望族贈予了張幼儀一個令人攀附的高枝,卻未能帶給她愛情與幸福的蔭蔽。彼時的張幼儀聽從了四哥張嘉璈的選擇和安排,十五歲嫁給了才子徐志摩。為了讓張幼儀出嫁風光,讓她能夠在夫家獲得足夠的地位與重視,張家人用心良苦,還特地派人去歐洲採辦嫁妝。她的陪嫁也豐厚得令人咋舌,其中家具就多得連一節火車廂都塞不下,最終還是用駁船從上海送到了海寧硤石的。
  • 愛一個人真的可以卑微到塵埃,如果張幼儀沒有遇到徐志摩……
    15歲的張幼儀在家人的包辦下,早早地輟學嫁給了徐志摩,就這樣純情少女愛上了不該愛的人。洞房花燭夜之時,徐志摩冷漠至極,敷衍了事地行使了作為丈夫的義務。張幼儀非常不解,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張幼儀仍對未來充滿憧憬與期望,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換來的是對方的不屑和厭惡,自己只是丈夫傳宗接代,兩家政商聯盟的工具。自己的沉默寡言,秀外慧中,在丈夫眼中不過是僵硬乏味,呆板無趣,線條甚美,雅愛淡妝。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隔了距離,徐志摩對她反而敬重起來,他們常有書信往來,談論小彼得的種種,譬如他對音樂的熱衷,幾乎是從襁褓裡起。  1925年,他們可愛的小彼得,卻死於腹膜炎。一周後,徐志摩趕到,那是他們離婚後第一次見面,相對無言,淚眼婆娑。後來,張幼儀領他一一看彼得的遺物,睡的床鋪,喜歡的小提琴,日常把弄的小車、小馬、小鵝、小琴、小書等玩具,穿過的衣、褂、鞋、帽。
  • 精明女人張幼儀,到底是哥哥「坑」了她,還是徐志摩「坑」了她?
    徐家雖富,但政治上是小白。能和政界搭上關係,徐志摩的父親巴不得,所以徐申如回信說:「我徐申如有幸以張嘉璈之妹為媳。」這場婚姻的本質是:政商強強聯姻。這場婚姻的當事人徐志摩和張幼儀,反而不重要了,沒人問他們的想法。張嘉璈曾留學過日本,但在給妹妹定親這件事上,還是一個傳統的大男人思想。從沒想過,小腳和西服,能和諧否?
  • 【錦心繡口】徐志摩前妻張幼儀:這世上,永遠只能是自己成全自己
    當硤石的人們,還在津津樂道徐家婚禮的奢華、新娶少奶奶嫁妝的豐厚,羨慕著這場強強聯手的婚姻時,婚姻中的他和她,卻早已撇下華麗麗的道具,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他不待見她,從知道要娶她的那一刻起。不管這個「她」是張幼儀,還是別的誰,哪怕就是林徽因,他也不會認同「她」。只道「她」是封建禮教下的一個包袱,接受新式教育的他,骨子裡反感著這場包辦婚姻。他以為,他自由的心,從此被套上枷鎖。
  • 張幼儀:小腳與西服
    」在倫敦,他們生活在一起的時光也不多,徐志摩總是外出,張幼儀總是在家,但是種種細節都逃不開女人的敏感,張幼儀察覺到徐志摩肯定已經有了心上人,可是在這當口,偏偏自己懷孕了。可笑吧,徐志摩啊徐志摩,你說你不愛張幼儀,你那時已經愛林徽因深至骨髓,你也已經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了,你為什麼還能讓張幼儀懷孕?
  • 徐志摩對懷孕2個月的張幼儀說離婚,看她怎麼辦?毅然決然籤字
    今天,我們不去探討這些凡人俗世,我們來看看被徐志摩拋棄的妻子張幼儀,是在怎樣的環境下,一步步登上人生的巔峰,讓徐志摩從此高攀不起。正文多年後,已經是時過境遷,張幼儀給自己曾經那段生活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
  • 徐志摩與髮妻張幼儀無奈的婚姻,若無相見,怎會相欠
    你是「此情可待成追憶」,他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不管人生有多少的不經意,到底還要走下去。是緣,是劫,躲不過,避不開。徐志摩此時並不知道,他出眾的才識會為他生命中第一段姻緣落下了伏筆。起伏的命運如同構思跌宕的小說,看似虛擬,卻是人世尋常之事,件件真實,有憑有據。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張嘉璈來杭州視察,聞得府中才子徐志摩的盛名,讀罷其文章,大為賞識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