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墜機死狀:面目全非,四肢被燒焦,前妻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2020-12-22 詩珊涵義

當張幼儀在「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時,他的四哥張嘉璈正在浙江都督朱瑞的府上當秘書,後來因工作原因在杭州一中找到了徐志摩,徐志摩才華橫溢,又是江南富商,兩家門當戶對,於是張嘉淦便為妹妹做了媒人,二哥張君勱為妹妹提親,還為妹妹在歐洲的婚事準備了嫁妝。然而徐志摩第一眼看到張幼儀的照片,嘴角向下一撇,疑惑地說:「鄉下土包!但是張幼儀的二哥在當時早已是政界的風雲人物,所以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也非常贊同這個說法。

而且徐志摩對這樁婚事的態度是「媒妁之命,受父母之託」。儘管張幼儀風華正茂地嫁給了他,但徐志摩婚後從未正視張幼儀,1918年張幼儀生下長子徐積鍇後不久,徐志摩便遠赴美國留學,1920年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繼續深造,並結識了林徽因。雖然徐志摩此時已嫁人,但他對林徽因的愛慕、對妻子張幼儀的冷落、對張幼儀二哥張君勱的不舍、對妹妹受到這樣的對待而寫信給徐志摩,徐志摩便把張幼儀接到了身邊,在徐志摩看來,他和張幼儀的捆綁都是被迫的,因此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態度十分殘忍。

再一次懷孕的張幼儀與林徽因你儂我儂,便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要求張幼儀將孩子打掉,但當時的墮胎條件不如現在好,因此喪生的人也有,所以張幼儀非常擔心,但徐志摩對此卻說:「坐火車還會死嗎?誰還坐著呢?」

本來張幼儀嫁到徐家也是有些期待的,但徐志摩的漠視還是打消了她的期望;張幼儀和徐志摩在倫敦重逢時,仍然滿心歡喜,但徐志摩還是讓她失望了,所以徐志摩不顧自己的身孕提出離婚時,張幼儀毅然同意。

起初,張嘉璈和張君勱為其妹妹訂婚,也是認為徐志摩是良配,但到了今天,張君勱自然也明白了,當張幼儀向他問起離婚的事時,張君勱就說:「張家失了徐志摩之痛,如喪考妣」,但又說:「萬勿打胎,兄願領養。拋掉一切,到巴黎來。」

於是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後,便前往巴黎投奔張君勱,隨後又隨他前往德國,開始自己的新生活。許多年過去了,張幼儀回憶起這段往事,也是把自己的生活一分為二:去德國之前和之後。去德國之前,張幼儀說她害怕什麼,害怕離婚,害怕做錯事,害怕得到丈夫的愛,結果卻每況愈下;去德國之後,她又和丈夫離婚,兒子死在了他的身邊,這是她最灰暗的時候,但她明白,生活中的一切,原來都要靠自己。

到德國後,張幼儀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在次子彼得去世後,由八弟張禹九接回上海,但不久,張幼儀帶著長子徐積鍇到北京讀書,母親去世後,又回到了傷痛中,此時她的四哥張嘉璈已是中國銀行副總裁。回到上海後,徐申如將海格路125號(華山路範園)送給給了張幼儀,張幼儀與徐家二老仍然保持著良好的交往,而張幼儀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四哥的支持下,成為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的副行長。而且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後便未如願與林徽因結婚,回國後結識了朋友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兩人情投意合,走進了婚姻,在此之後徐志摩為了滿足陸小曼的花銷,同時還要打幾個工。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早晨,徐志摩從南京飛往北京,準備參加在林徽因舉行的中國建築藝術演講會,乘飛機前,徐志摩發電報給林徽因,請他接住梁思成(林徽因的丈夫)的電話。

然而,飛機中途墜毀,徐志摩因此喪生。飛機失事是一場大災難,有報紙報導徐志摩的死狀:「面無人色,四肢被燒焦了.......」陸小曼得知徐志摩的死訊,也昏過去了,醒了之後也不願去給徐志摩取屍.

張幼儀一手照料徐志摩,一手負責收屍,徐積鍇則負責兒子。

徐志摩一生中辜負了最多的人,那就是張幼儀,徐志摩因為包辦婚姻,從來沒有為張幼儀盡過丈夫的責任和義務,但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後,仍然和徐志摩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即使曾經心有怨恨,卻不曾表現出無禮,甚至負責照顧徐志摩的父母,在徐家兩老心中,張幼儀也一直是他們公認的媳婦。

張幼儀為徐志摩送葬時,送上自己寫的輓聯:「萬裡快鵬飛,惟恐遺憾雲失路;一朝驚鶴死,我憐弱息去招魂。」

有些人說張幼儀對徐志摩很有感情,但筆者認為,張幼儀早已放下了過去和怨恨,自然也不能說還愛著徐志摩,而張幼儀對徐志摩是以德報怨,也贏得了很多人的尊敬。

相關焦點

  • 徐志摩遇難現場:四肢燒成焦炭,半邊身軀折斷,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引言:「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機毀人亡,他半邊身軀折斷,頭上被砸出個洞,原配妻子送來輓聯,輓聯上寫的東西卻意味深長。」 1913年,張幼儀的四哥,浙江都督秘書張嘉璈在巡查學堂時發現一篇文章寫得出類拔萃,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心裡想著這樣一個人才如果是自己家裡的人就好了,就看了一眼這個作者的名字,只見紙上寫著「徐志摩」三個大字。張嘉璈想起家裡正好有個15歲的妹妹張幼儀,可不通過聯誼的方式把徐志摩變成他們家的人,於是自做主給張幼儀安排了親事。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且徐申如也想讓兒子儘儘為人夫的義務,好使他快點成熟起來。張家人自然十分贊同徐家的想法,小夫妻長期分居,會感情疏離,這對張家女兒來說,不是好事。於是,由張幼儀的二哥張君勱寫信給徐志摩。徐志摩是十分尊重張君勱的,接信後,他極度不情願地同意張幼儀來英。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隔了距離,徐志摩對她反而敬重起來,他們常有書信往來,談論小彼得的種種,譬如他對音樂的熱衷,幾乎是從襁褓裡起。  1925年,他們可愛的小彼得,卻死於腹膜炎。一周後,徐志摩趕到,那是他們離婚後第一次見面,相對無言,淚眼婆娑。後來,張幼儀領他一一看彼得的遺物,睡的床鋪,喜歡的小提琴,日常把弄的小車、小馬、小鵝、小琴、小書等玩具,穿過的衣、褂、鞋、帽。
  •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大詩人徐志摩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女人,結髮妻子張幼儀,追求心靈之伴侶林徽因,還有他的第二位妻子陸小曼。現在著重介紹的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她年輕時真的很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簡直驚豔了時光。張幼儀是一位善良以及賢惠的閨秀,原本嫁給徐志摩後,應該是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徐志摩的眼裡,張幼儀就是「鄉下土包子」,他對妻子只有義務,而無關情愛。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這世上,永遠只能是自己成全自己
    事情發展的結果,遠比張幼儀預料的可怕,徐志摩真的有了心上愛,且堅決地提出離婚。古有休妻之說。但大張旗鼓提出離婚的,絕無僅有。張幼儀一下子傻了,驚慌失措得無以復加。當時,她已有兩個月身孕,徐志摩並不憐惜,反而一句,把孩子打掉。
  • 【錦心繡口】徐志摩前妻張幼儀:這世上,永遠只能是自己成全自己
    於是,由張幼儀的二哥張君勱寫信給徐志摩。徐志摩是十分尊重張君勱的,接信後,他極度不情願地同意張幼儀來英。這年秋天,一直有著眾多傭人伺候著的張家小姐、徐家少奶奶張幼儀,隻身帶著行李,來到了除丈夫外舉目無親的英國,從此,事無巨細,她要用柔弱的肩扛起。在她,竟是無懼的,久別勝新婚,她滿懷著一腔的思念和期盼。迎接她的,卻是徐志摩的厭煩和冷漠。
  • 三個女人一臺溫情戲,徐志摩的痴,成就民國最經典葬禮
    以此悼念徐志摩去世89周年。民國傳奇的愛情故事很多,有張學良與趙四小姐,有梅蘭芳與孟小冬,有張愛玲與胡蘭成,最具傳奇的莫過於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的分分合合。不了解徐志摩的人,認為徐志摩是花心、濫情、渣男,殊不知有一種人就是因其痴、其純粹而被世人所不解。
  • 張幼儀:徐志摩,謝謝你離開了我
    張幼儀(影視圖片)大家好,我是張幼儀,對,就是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前妻。雖然我和徐志摩的事情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但一再成為大家的談資,在花邊新聞之外,我更希望給更多人帶去正能量,特別是女性。眾所周知,我和徐志摩是在1915年結的婚,當時的我只有15歲,我的媒人是我的四哥張嘉璈,他在隨上司巡視學校時,發現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於是和徐志摩的父親訂立了婚姻,兩家家長都是無比歡喜和願意的。只有一個人除外,就是我未來的丈夫徐志摩。後來,我才知道,他讀過許多書,喜歡寫詩,是一個浪漫主義的人。而我是一個傳統家庭長大的女人,怨不得他說我是土包子。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 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
  • 金庸小說裡「渣男表哥」的原型真是徐志摩嗎?
    徐志摩是民國情聖,對元配妻子張幼儀無情無義,拋棄這位結髮妻子,還追求有夫之婦林徽因,陸小曼,最後更是死於墜機事故,而他坐這班飛機正是要參加林徽因的演講。 另外徐志摩曾用筆名"雲中鶴",與《天龍八部》裡的淫賊雲中鶴同名,小說裡的雲中鶴好色如命,與現實裡徐志摩的風評不佳恰好對應。
  • 張幼儀晚年時與兒孫分住,被問愛不愛徐志摩,她卻說她不懂愛
    提到張幼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他們倆是因為包辦婚姻走到了一起。張幼儀十分有才華。儘管她這麼有才華,人們認為她必將此生圓滿之時,她卻沒有和徐志摩走到最後。與徐志摩的婚姻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徐志摩是一個大詩人,大作家,現代新月派代表。
  • 張幼儀很土,配不上徐志摩?看看真實的張幼儀,能讓你羨慕!
    張幼儀大家熟悉她是因為張幼儀有個出名的丈夫就是徐志摩,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不喜歡她想和她離婚是因為她的庸俗,覺得她十分的老土。但是張幼儀的家庭其實也不簡單的。 張幼儀嫁給徐志摩也是相夫教子,孝敬父母,徐志摩對張幼儀不感興趣,無非就是因為張幼儀沒有經過新式教育,張幼儀後來還寫自傳,她也是很有文化的。
  • 精明女人張幼儀,到底是哥哥「坑」了她,還是徐志摩「坑」了她?
    劉若英飾演張幼儀作為名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身上標籤太多。張家財力不容小覷,幾位哥哥為張幼儀從歐洲採買嫁妝,出嫁那天,嫁妝整整裝了一船。張幼儀的本職工作完成的不錯。1918年,18歲張幼儀為徐家生下長子阿歡。徐家是幾代單傳,有了孫子,徐家的財富有了傳人,徐家公婆對張幼儀的滿意度達到高峰。平日裡,張幼儀牢記婦德,從不對公婆和丈夫說「不」。但丈夫徐志摩,卻對她很不滿意。徐志摩心裡想著:除了說「是」,還會說什麼?
  • 「渣男」徐志摩給女人寫的無數情詩:民國才子感人肺腑、意味深長
    才子徐志摩的原配也就是大家閨秀張幼儀,儘管兩人遵從古禮三媒六聘的結了婚,但是這段婚姻可以說是毫無愛意可言,所以當徐志摩在劍橋遇到了林徽因時,就覺得自己遇到了人生伴侶,迫不及待的向張幼儀提出離婚。即便是在和張幼儀離婚時,他也寫下了:「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新求一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林徽因去世前見徐志摩前妻,只說了18個字,竟讓張幼儀難忘一生
    徐志摩雖然是一代才子,但他的感情生活卻成為了他一生最大的汙點。徐志摩的第一段婚姻是包辦婚姻,他與家庭條件不錯的張幼儀歲結為了夫妻,但徐志摩並不喜歡她,還覺得她是個土包子,婚後不久就出國了。
  • 1988年張幼儀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對前夫徐志摩最後的懲罰
    張幼儀只好獨守閨中,幫著徐志摩照顧一大家子。她不辭辛勞,任勞任怨地幫著徐志摩料理家事,希望能夠以此感動徐志摩。結果換來的,卻是徐志摩兩年的音信全無。1920年,她的二哥張君勱看不下去了,一紙書信就寄去了英國。聽聞此事之後的徐申如也十分氣憤,非要徐志摩把張幼儀接過去。
  • 她是徐志摩的前妻,生下兩子仍被拋棄,53歲終於嫁給愛情
    這句話出自民國四大才子之一的徐志摩之口,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照片時作出的評價,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在外人眼裡徐志摩是一個風趣幽默的人,他對林徽因熱情浪漫,對陸小曼無限殷勤,唯獨對張幼儀冷酷絕情。 可如果你了解張幼儀越多,你會發現不是張幼儀配不上徐志摩,而是徐志摩高攀了張幼儀。
  • 徐志摩去世後,他的密友,原配,遺孀表現如何?誰是真愛一目了然
    有一次,徐志摩這樣評價他:「他和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和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和陸小曼的婚姻熱情洋溢、深情,卻又坎坷。」「確實,在詩人不長的一生中,這三位女子無疑是他生命中最深的烙印,他所愛的人,他所愛的人,他所傾心的人,都在這裡。
  • 《張幼儀傳》 | 離婚之後,還能和徐志摩做朋友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顏夕的作品《張幼儀傳》。在昨天的閱讀中,我們了解了張幼儀和徐志摩這段婚姻走向結束的前因後果,了解到在這整個過程中,張幼儀遭受了太多的委屈和不幸,但幼儀並沒有被這些艱難困苦打倒,相反地,她變得更堅強了。 那麼,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脫口而出一句話,卻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像武則天這樣的強人也差點被唐高宗廢掉,她根本不會哭,反而當機立斷,殺死了草擬廢后詔書的上官儀,殺雞儆猴,嚇得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敢再提廢后的事;到了民國時期,女人的婚姻比古代自由了一些,但也免不了好女人遭辜負,比如被徐志摩拋棄的張幼儀。在西方教育中,徐志摩是個才子,在傳統教育中,張幼儀是個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