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徐志摩的前妻,生下兩子仍被拋棄,53歲終於嫁給愛情

2020-12-28 騰訊網

「鄉下土bao子。」

這句話出自民國四大才子之一的徐志摩之口,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照片時作出的評價,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在外人眼裡徐志摩是一個風趣幽默的人,他對林徽因熱情浪漫,對陸小曼無限殷勤,唯獨對張幼儀冷酷絕情。

可如果你了解張幼儀越多,你會發現不是張幼儀配不上徐志摩,而是徐志摩高攀了張幼儀。

逃不過的包辦婚姻

民國時期包辦婚姻依舊是主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

有些接受西方思想的年輕人雖然渴望自由戀愛,但是最終卻難違父母之命,徐志摩就是其中之一。

心中百般不願的徐志摩並沒有和父母據理力爭,而是將所有的怨氣都轉嫁到張幼儀身上。

可是張幼儀真如徐志摩所說是個「鄉下土bao子」嗎?當然不是,否則身為硤石首富的徐申如也不會給唯一的兒子定下這門婚事。

張家在蘇州寶山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父親是當地名醫,大哥張嘉保是一名商人,二哥張嘉森是一位哲學家,四哥張嘉璈是一位銀行家。

所以當張嘉璈寫信提出讓張幼儀和徐志摩結合時,徐申如十分痛快地回信應允了,就這樣從未謀面的兩個人被兩封信捆綁在了一起。

可是,愛情不能勉強,捆綁不成夫妻。

雖然張幼儀躲過了裹腳,且有幸讀了兩年書,但是在徐志摩的心中她還是個「鄉下土bao子」,是個沒有思想的提線木偶。

所以,他們中間從一開始就隔著一條鴻溝,任憑時間消長都無法癒合。

一入圍城深似海

1915年10月的一天浙江海寧硤石的徐府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18歲的徐志摩和15歲的張幼儀正式完婚。

這是張幼儀第一次體會徐志摩的冷暴力,哪怕是在洞房花燭夜她都沒有感受到一點點溫情。

婚後,張幼儀很快得到公婆的認可,鄰居們也時常稱讚她,只有徐志摩還和以前一樣冰冷。

時間一晃就是三年,張幼儀生下長子徐積鍇。徐志摩如釋重負,自覺完成了父母交給的使命,便迫不及待地出國留學去了。

同在一個屋簷下都如同陌生人,如今遠隔重洋更讓張幼儀感到惶恐。

徐志摩出國兩年後,張幼儀在二哥張嘉森的幫助和公婆的應允下漂洋過海來到歐洲,這一次她沒有小別勝新婚的驚喜,而是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徐志摩的冷漠。

小腳與西服不搭配

不管是在倫敦俱樂部的房間還是在沙世頓的小屋,張幼儀都無法靠近徐志摩的心。

徐志摩可以和朋友談笑風生,可以含情脈脈的給林徽因寫情書,卻從來不肯多看張幼儀一眼,從來不會給人生地不熟的她一點點慰藉。

堂堂的浪漫詩人徐志摩竟然有兩副截然不同的面孔,說出來誰會信呢?

搬到沙世頓後不久張幼儀就懷孕了,徐志摩不但沒有半點喜悅,反而言辭激烈地讓她打掉這個孩子。

張幼儀自然不會同意,沒有哪一個母親能捨棄自己的孩子。

看到張幼儀不願意墮胎,徐志摩便以「小腳與西服不搭配」為理由提出離婚,而後又人間蒸發了半年。

不得已,身懷六甲的張幼儀輾轉巴黎、柏林,投靠二哥和七弟,於1922年2月24日生下二兒子彼得。

張幼儀生產後不久就收到了徐志摩差人送來的書信,信中他一不問她如何度日,二不問孩子是否康健,只是一味地重提離婚之事。

這一次張幼儀不再抱有幻想,她成全徐志摩做中國離婚第一人,也讓自己離開那座世俗的牢籠。

笑對苦難華麗轉身

民國時期,離婚在世人眼中就是「休妻」,而被休的女人會成為娘家的恥辱,受盡冷言冷語。

一些心理素質差的人可能會走向極端,以結束性命的方式逃避外人惡毒的語言。

和徐志摩離婚時張幼儀才22歲,她可以預見到自己回國將要面臨的處境,所以她選擇留在德國,至少這裡的人不會對她指指點點。

靠著徐家二老每月寄來的200美元生活費,張幼儀請了保姆照顧彼得,她則重回校園開始新的生活。

眼看日子慢慢變好,命運又給了張幼儀致命一擊——不滿三歲的小彼得因病去世了。

在小彼得離開的第二年,張幼儀回到了闊別五年之久的祖國,見到了已經8歲的大兒子和日漸蒼老的父母。

此時的張幼儀和出國前已經判若兩人,她有學識、有決斷,不再是唯規矩是從的小女人。

當徐志摩墜機身亡永遠停留在34歲時,張幼儀的精彩人生才剛剛開始。

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創辦雲裳服裝店、幫助二哥管理社會黨財務,張幼儀都是得心應手,甚至還能在戰亂時期大賺一筆。

年過半百終於邂逅真愛

和徐志摩離婚後張幼儀單身了三十年,她中間拒絕過盧家仁和羅隆基的追求,直到53歲才嫁給蘇紀之醫生。

再婚之前,張幼儀鄭重其事的寫信徵求長子徐積鍇的意見,徐積鍇回信表示支持。

徐積鍇在信中寫道:「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張幼儀和蘇紀之一起生活了近20年,雖然日子平靜如水,但是卻格外暖人心田。

蘇紀之病逝後,張幼儀飛往美國和兒孫住在一起,88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墓碑上只刻了「蘇張幼儀」。

看來在張幼儀的心中蘇紀之才是他靈魂的歸宿,她雖然替徐志摩料理後事、為徐父養老送終,但最後卻只想和他劃清界限。

人的一生總是坎坷不斷,有人自暴自棄,有人浴火重生。

張幼儀顯然是後者,面對一次次的致命打擊,她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尋死覓活,而是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前行。

不管是在民國時期還是在當下社會,張幼儀都堪稱女性典範,希望她的故事能給正在遭受苦難的人一些正能量。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後的歷史愛好者,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關注我,我將為您帶來更多歷史方面的知識!】

相關焦點

  • 她兩結兩離,遭受馬景濤家暴,流產後被老公拋棄,53歲仍孤身一人
    在她15歲的時候,因為家裡實在是太過貧窮,於是作為家中的一份子,不願意看到父母如此勞累就甘願進入娛樂圈掙錢。由於從小的時候,她的模樣就比較俊俏,有一種異域風情的美,所以她很快就被寶麗金籤約成為一個職業藝人。
  • 張幼儀晚年時與兒孫分住,被問愛不愛徐志摩,她卻說她不懂愛
    這不禁令人想到這位詩人是什麼樣子的呢?人們都很好奇這位詩人是否如同這首詩一樣浪漫。張幼儀在15歲那年,通過自己的兄長,被介紹給了當時有名的企業家徐申如。而當年正好趕上徐申如,希望自己的兒子徐志摩能夠早日結婚,於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18歲的徐志摩就和年僅15歲的張幼儀結了婚。
  • 她是趙本山前妻19歲生娃31歲被拋棄離婚後靠洗碗謀生今成富婆
    風光無限的趙本山,曾經還有過一段傷痛的婚姻,曾一度對前妻有愧疚之情。葛淑珍,19歲就嫁給他還生一兒一女,那為何趙本山要拋棄這個髮妻呢?葛淑珍,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就不在身邊,在後來哥哥姐姐都又結了婚,剩下她自己四處飄零,19歲時,由媒人牽線,嫁給了大她3歲的趙本山。
  • 徐志摩的愛情
    1915年嫁給徐志摩,1918年生長子徐積鍇(阿歡),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與徐志摩籤字離婚,1925年痛失愛子彼得,遂歸國,1926年開展她上海的事業,在東吳大學教德文、接辦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經營雲裳服裝公司。
  • 54歲老來得子,曾因沒錢被前妻拋棄,如今66歲仍為生活奔波
    對於老演員來說,想要生存下來,也是越來越難了,特別是隨著娛樂圈的年輕化,更多的是流行鹿晗、王一博、肖戰、趙麗穎、baby這些年輕演員,雖然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但大多數老演員,很多都賺得盆滿缽滿,在家安享晚年,不過還有一些老演員,為了生活,不得不在演藝圈打拼,而今天要說的這位老戲骨,曾比陳道明還紅,因沒錢被前妻拋棄
  • 她是趙本山前妻,19歲生娃31歲被拋棄,離婚後靠洗碗謀生,今成富婆
    風光無限的趙本山,曾經還有過一段傷痛的婚姻,曾一度對前妻有愧疚之情。01趙本山的前妻叫葛淑珍,19歲就嫁給他還生一兒一女,那為何趙本山要拋棄這個髮妻呢?葛淑珍與趙本山離婚後,過得怎麼樣了呢?葛淑珍,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就不在身邊,在後來哥哥姐姐都又結了婚,剩下她自己四處飄零,19歲時,由媒人牽線,嫁給了大她3歲的趙本山。葛淑珍嫁給趙本山的時候,趙本山可謂是一貧如洗,沒有父母的他一直跟著「盲人叔叔」生活,平時就跟隨他叔叔學習一些表演才藝,所以,也沒有穩定的收入,只是在業餘劇團裡演出。
  • 因沒錢被前妻拋棄,54歲找到真愛老來得子,如今66歲仍為生活奔波
    現在的演藝圈,對於老演員來說,想要生存下來,也是越來越難了,特別是隨著娛樂圈的年輕化,更多的是流行鹿晗、王一博、肖戰、趙麗穎、baby這些年輕演員,雖然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但大多數老演員,很多都賺得盆滿缽滿,在家安享晚年,不過還有一些老演員,為了生活,不得不在演藝圈打拼,而今天要說的這位老戲骨,曾比陳道明還紅,因沒錢被前妻拋棄
  • 趙本山前妻:19歲生娃31歲被拋棄,離婚後靠洗碗謀生,最終還成了富婆
    風光無限的趙本山,曾經還有過一段傷痛的婚姻,曾一度對前妻有愧疚之情。01趙本山的前妻叫葛淑珍,19歲就嫁給他還生一兒一女,那為何趙本山要拋棄這個髮妻呢?葛淑珍與趙本山離婚後,過得怎麼樣了呢?葛淑珍,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就不在身邊,在後來哥哥姐姐都又結了婚,剩下她自己四處飄零,19歲時,由媒人牽線,嫁給了大她3歲的趙本山。
  • 陸小曼死後想與徐志摩合葬,原配之子霸氣拒絕,理由很充分!
    徐志摩出空難亡故後,陸小曼才二十九歲,她很年輕,又沒有工作和收入,也沒什麼積蓄,她雖說是名媛,卻沒什麼嫁妝可以吃一輩子,那時候的陸小曼是如何度過一生的呢?
  • 打傷嶽父被判入獄,兩度拋棄原配的周立波,53歲在美國曝新況
    周立波有過兩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張潔,兩人一見鍾情並且很快墜入愛河。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張潔不聽父母的勸阻嫁給周立波,而這段婚姻也正如張潔父親所預料,沒有好的下場。可笑的是周立波下海經商失敗之後逃到日本,在日本他找到前妻張潔訴說著自己的經歷,此時的張潔儼然選擇離婚日本丈夫,復婚周立波。
  • 嚴曉頻,演《北京人在紐約》而出名,嫁給初戀後,生下兩子很幸福
    她在美國一邊讀書,一邊在當地華語電視臺做節目主持。在美國,她同任何一個初到美國的人一樣,退去了做演員的光環,靠打工維持生活。然而,更令我們想像不到的是,嚴曉頻的丈夫竟然是她的中學校友,她的初戀男友。嚴曉頻在美國一邊享受著甜蜜的愛情,一邊讀書還在當地華語電視臺做節目主持。直到有一天一個意想不到的機緣降臨在了嚴曉頻的身上。
  • 徐志摩妻子陸小曼,晚年生活十分悽涼,靠徐志摩前妻資助
    大家都知道當時的女孩子結婚是很早的,所以在陸小曼19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就給她安排了一門婚事。結婚的對象是當時的年輕軍官王賡,王賡的家境並不是特別好,不過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一個軍官了,前途肯定是無限的。陸小曼的父母非常看好王賡,他們承擔了婚禮的所有開銷,兩位新人只需要走走過場就可以,沒必要操心其他的事情。
  •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一個人的碧海藍天
    亦不是所有的牽手,都能笑看東風、相伴到老。他是大觀園裡的賈寶玉,她是溫柔賢淑的薛寶釵。雖是金玉良緣,可到底,她不是他前世的一滴淚。這年,他18歲。她15歲。兩個新式的人,舉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式婚禮,卻是在兩個家庭包辦的前提下。
  • 精明女人張幼儀,到底是哥哥「坑」了她,還是徐志摩「坑」了她?
    這場婚姻的當事人徐志摩和張幼儀,反而不重要了,沒人問他們的想法。張嘉璈曾留學過日本,但在給妹妹定親這件事上,還是一個傳統的大男人思想。從沒想過,小腳和西服,能和諧否?而徐家這邊,徐志摩想出去求學,徐申如對兒子說:「只要生下徐家後代,就可以出去。」對徐志摩來說,只要能出去求學,跟誰結婚都無所謂,反正他都不愛。
  •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大詩人徐志摩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女人,結髮妻子張幼儀,追求心靈之伴侶林徽因,還有他的第二位妻子陸小曼。現在著重介紹的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她年輕時真的很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簡直驚豔了時光。張幼儀是一位善良以及賢惠的閨秀,原本嫁給徐志摩後,應該是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徐志摩的眼裡,張幼儀就是「鄉下土包子」,他對妻子只有義務,而無關情愛。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徐志摩不想和眼前這個女人有更多的羈絆,只說了一句:「把孩子打掉吧。」一番爭吵之後,徐志摩不辭而別,衣服和書都還在,人卻不知所蹤。次年2月24日,張幼儀在柏林生下她的第二個孩子,取名彼得。她曾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從命運的泥濘中掙扎出來之後,張幼儀的人生,不再只有「徐志摩前妻」的名號。
  • 輕輕的我走了 | 民國才子徐志摩的浪漫詩情&愛情
    他的愛情他的生前生後事百年一遇浪漫唯他民國新月派詩人徐志摩徐志摩 (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在張幼儀懷次子兩個月後,徐志摩對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其一人撇在沙士頓。1921年,張幼儀產期臨近,無奈之際,她給二哥張君勱寫信求救,她來到巴黎,後來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辦理離婚手續時,才找到柏林。產後,張幼儀很快從悲痛中振作起來,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
  • 她和大12歲影帝相戀多年,被拋棄後嫁給CEO,如今仍美麗動人
    她和大12歲影帝相戀多年,被拋棄後嫁給CEO,如今仍美麗動人娛樂圈裡,眾多網友關注的不只是當紅明星的作品,對明星們的情感也頗有興趣,因為娛樂圈裡明星們的情感往往錯綜複雜,比普通人曲折得多,有時甚至比電視劇裡的情節更精彩,令人感嘆,如賈妮
  • 63歲張國立老來得子,看到年輕時的鄧婕,終於理解為何拋棄前妻
    雖然他的事業蒸蒸日上,但在現實生活中,他是一個玩忽職守的父親,張默是張國立和前妻的兒子,雖然張默進入娛樂業,但由於他的失誤,打得一塌糊塗。  作為父親,張國立仍然有一些責任。在第一次婚姻中,張國立和前妻被家裡介紹給了對方。那時,張國立沒有名氣,但他的前妻在他背後默默地支撐著他,從沒有過怨言。  但當張國成名後,他遇到了年輕、美麗、受過教育的鄧婕。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讓他一夜成名。在劇中,兩人扮演了皇帝和妃子。當時,他知道什麼是愛情。兩個人因戲生情。最後,他不得不為了鄧婕而選擇與前妻離婚。
  • 歲月的折磨是禮物,被徐志摩拋棄的極致痛苦,成就了張幼儀的人生
    有人會說徐志摩遇見林徽因康橋真浪漫,說他和陸小曼都是才子。但實際上,即使他浪漫,有才情,有為後人講述的愛情故事,他也並非合格的父親,更不是合格的丈夫。但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徐志摩,而是他原來的妻子。談到她,人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徐志摩,但事實上,她的一生,大部分時間裡,都沒有徐志摩的參與,所以千萬不要把她的一生貼上徐志摩的標籤,然後什麼都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