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張幼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他們倆是因為包辦婚姻走到了一起。張幼儀十分有才華。儘管她這麼有才華,人們認為她必將此生圓滿之時,她卻沒有和徐志摩走到最後。
與徐志摩的婚姻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徐志摩是一個大詩人,大作家,現代新月派代表。他的《再別康橋》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這首詩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令人沉醉在其中。
這不禁令人想到這位詩人是什麼樣子的呢?人們都很好奇這位詩人是否如同這首詩一樣浪漫。
張幼儀在15歲那年,通過自己的兄長,被介紹給了當時有名的企業家徐申如。而當年正好趕上徐申如,希望自己的兒子徐志摩能夠早日結婚,於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18歲的徐志摩就和年僅15歲的張幼儀結了婚。
雖然表面上看來兩人日子過得不錯,但是從後來徐志摩拋棄了張幼儀,就可以看出來這段婚姻的結局並不圓滿。
徐志摩對張幼儀態度令張幼儀心寒
徐志摩一直看不上張幼儀,在他的眼裡,張幼儀是一個絲毫沒有文學修養,知識缺乏的人。但是實際上,張幼儀舉止端莊,相貌可人,是標準的"賢妻"。
1920年,張幼儀離開上海,前往法國去找徐志摩,可是剛到馬賽港,她隔老遠就看到了徐志摩一臉嫌棄的表情,在他們一起乘坐的飛機上,張幼儀暈機嘔吐不止,徐志摩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是在一旁嘲諷她沒見過世面,沒坐過飛機。
更加令人心寒的是,當得知張幼儀懷孕的時候,徐志摩正忙著追求他的"真愛"。於是想要讓張幼儀把孩子打掉,張幼儀小心翼翼的對他說:"我聽說有的女人因為打胎死掉了,我還是別打胎了。"
但徐志摩卻冷冰冰道:"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呢,那你就不坐火車了嗎?"這番言論,實在是"渣"到了極點。
臨產期與徐志摩離婚
臨近產期的張幼儀,與徐志摩關係十分緊張。徐志摩在一次爭吵中,怒氣衝衝地撇下了她,走出家門。過了一段時間,徐志摩拿著離婚協議書回來了,並逼著張幼儀籤字。
無奈之下,她只能同意與徐志摩離婚。好讓自己得到解脫。在離婚協議書中,徐志摩想給她五千元的贍養費,她一分錢也沒有要。
籤了離婚協議書的張幼儀,並沒有因此頹廢墮落下去,雖然內心悲痛萬分,但是她知道只有把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才不會害怕任何一種形式的失去。她把孩子生下來之後,考入了柏林裴斯塔洛齊學院,專門學習幼兒教育學,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了以後和她一樣。
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之後,寫信給兄長,向他哭訴自己的情況。兄長叮囑她不要打胎,他願意收養。張幼儀聽了兄長的話,在巴黎安頓下來撫養孩子,專心研究學業。
開始一段全新的感情
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後,在她53歲那年重新嫁給了一直愛慕她的蘇紀之醫生,最終得到了幸福。和蘇紀之結婚之前,張幼儀特地寫信給二哥詢問,在徵求了二哥的肯定後,張幼儀才正式答應了求婚。
在前段婚姻的陰影下,張幼儀為了防止蘇紀之與前妻複合,再三確定了他的前妻是否已經改嫁,她認為,如果前妻沒有改嫁,他們二人就會有複合的機會,到時候被拋棄的還是自己。
張幼儀幫著蘇紀之照顧他的子女,還幫助他打理診所。張幼儀陪著蘇紀之度過了無數個漫漫長夜,蘇紀之工作的時候,張幼儀陪著蘇紀之一起熬夜,幫著她照顧後勤起居,蘇紀之對張幼儀說:"遇見你,我真的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張幼儀卻只是笑笑說:"我就是不想看你每天那麼辛苦而已。"
張幼儀和孫兒們
張幼儀常常教導自己的孩子們,要好好教育自己以後的孩子,有幾個子女抽不出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張幼儀就幫助他們,照顧孫子孫女。張幼儀教導他們說:"你們一定要有學識,豐富自己的羽翼,讓自己強大起來,才最重要。"
因為自己曾經吃過這種苦頭,所以她不想自己的孩子孫兒們重蹈她的覆轍。
在自己的長子拿到了前往美國留學的機會後,張幼儀首先的反應並不是很激動和興奮。而是她擔心兒媳和兒子,會因為出國這件事,導致兩人的文化學識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經過自己的再三思量,張幼儀決定讓兒媳和兒子一起出國留學。
她在他們臨行前再三叮囑兒媳,要她好好努力,不要將自己的眼界與見識都困於一隅。張粹文聽取了張幼儀說的話,在國外發奮圖強,認認真真學習,在美期間,她憑藉自己優秀的設計能力,她的作品曾經在紐約第五大道著名的Saks服裝設計店被展示。
張幼儀被提及愛不愛徐志摩
之後,已經兒孫滿堂的張幼儀,被提及自己是否愛過徐志摩,恨不恨他時,她告訴大家,自己不懂什麼是"愛",甚至沒有辦法說清楚什麼是"愛"。或許對於張幼儀來說,"愛"這個字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兩個人,更是延伸到了親情方面。
對於張幼儀來說,她沒有和別人說過"我愛你"這三個字,在張幼儀的眼裡:愛,或許就是無條件的為對方付出,無條件的對他和他的家人們好。人們平時提到"愛",一般想到的都是激情,熱烈,但是張幼儀眼中的"愛",是另一種崇高的境界。
結語
雖然第一段感情中,張幼儀是一個不太幸福的人,直到她遇見了她的真命天子,她擁有了真正的幸福。有不知情的人說張幼儀是一個有福氣的人,卻不知她曾經也遭受過磨難,而她現在的福氣,都是她自身憑藉努力而積攢下來的。
她是一個善良的女子,她孝順,對待感情忠貞不二,甚至連對傷害過她的人都很好:她在徐志摩死後贍養他的父母,把他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看待。這樣的女子可謂世間少有,但是徐志摩卻沒有好好珍惜她,而是拋棄了她,這是他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