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大家之執筆走天涯,一生是少年唐寅

2021-03-01 墨韻軒

▲ 唐寅《落霞孤鶩圖》

▲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說到「唐伯虎」,大家總會想起電影裡那個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左擁右抱,眉飛談笑間妙筆生花,儼然是個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可歷史上的唐伯虎,卻比電影裡倒黴一百倍,誤交損友導致當官無望,窮得三餐都吃不飽……但喜歡他的人,卻還是喜歡他的才華心性,他也一次次對命運絕地反擊。每個有過少年心性的人,都能在唐伯虎身上看到自己。無論命運如何不公,依然執筆走天涯。

唐伯虎從小天資聰明,因為祖上從沒出過讀書人,全家人都指望他讀書做官,於是他整個童年都泡在書堆裡,出眾的才華,使他慢慢長成了一個清高自許的少年。這樣的少年一開始總是傲嬌的,不討喜的,但總能交到最好的朋友。


祝枝山仰慕他,主動來交朋友,他嫌對方出身官員世家,太俗,不理睬。好在祝枝山大度,鍥而不捨,唐伯虎才敞開心扉。後來他的朋友,也是像文徵明、徐禎卿這樣的才子,沒文化的入不了他們的圈子。



▲ 明 唐寅 《事茗圖》 局部


16歲參加秀才考試,獲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19歲與徐氏結婚,徐氏溫柔體貼,夫妻恩愛。

25歲時家中卻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孩子相繼去世,家境衰敗,死亡的陰影便開始籠罩唐寅的心靈。最後,在好友文徵明的安慰與支持下潛心讀書,才慢慢振作起來。

29歲時,他在南京參加了鄉試,結果,高中舉人第一名,叫做」解元「。從此,唐伯虎也自稱」唐解元「。期間娶了第二個妻子何氏。

▲ 明 唐寅 《秋風紈扇圖》


不過,這大概就是唐伯虎一生最輝煌的時刻了吧。今後,無論怎麼失意,遇到怎樣的不幸,他都自稱」唐解元「或」南京解元」,來誇耀自己的這段輝煌的歷史。


▲ 明 唐寅 《虛閣晚涼圖》


30歲時,唐伯虎北上進京參加會考,這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點。徐經與唐伯虎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徐經說:「考科舉最重要的是讓名流認識我們的錦繡文章。」


他帶著唐伯虎到處拜會高官名流,更有當時主考官程敏政,結果這反而讓他們被懷疑為科舉作弊。唐伯虎和徐經都淪為階下囚。

原本有機會名滿天下,卻受「會試洩題案」牽連一落千丈,被錦衣衛抓進監獄,嚴刑逼供,後雖被釋放,卻貶到浙江去做小吏,可唐伯虎堅決不幹。正是因為一股少年心性還在,命運越是羞辱他,他就越要跟命運對著幹,絕不合作,這是一個才子最後的驕傲。


▲ 明 唐寅 《騎驢思歸圖》

出獄後,唐伯虎回到故鄉蘇州。走在街頭,路人指著他鼻子罵,昔日萬人稱羨的唐解元,今日竟落得萬人唾棄。


唐伯虎一生只有過兩任妻子,他與第一任妻子情投意合,卻可惜妻子難產而死,第二任妻子雖是大家閨秀,卻只顧眼前利益,本來指望唐伯虎能給她帶來榮華富貴,「考場風波」卻令唐伯虎永不得翻身,看到富貴無望,妻子最終選擇拋棄了他。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經歷過仕途和家庭的種種挫折,心灰意冷的唐伯虎絕意最終離開家,到郊外建了一座桃花塢,自號「桃花庵主」,作為他對抗無常命運的堡壘。世界如此負我,我也自有一方清淨世界,去當我的桃花仙。


▲ 明 唐寅 《松溪訪隱圖》


在這個桃花庵,不必求什麼功名,反而能重新釋放自己的天性。他常常和一群朋友在桃花樹下喝酒跳舞,醉了躺下就睡,完全不用講什麼規矩。沒錢買酒的時候,就用詩文書畫來掙錢。他自豪地寫道:

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閒來就寫青山賣,不使人間造業錢。


憑著自己傑出的才能,唐伯虎在藝術之路上反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四方名士都來求他的書畫。他為自己刻了幾個印章,一方叫「南京解元」,一方叫「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在每一幅字畫上。即使身敗名裂,天意弄人,也敗不了作為才子的驕傲。


▲ 明 唐寅 《西洲話舊圖軸》


畫中唐伯虎與友人對坐,醉酒狂歌,月下酣眠,是他在桃花塢中的生活寫照。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城裡的縣官動了歪念,威脅唐伯虎要拆掉桃花塢,除非交出字畫。唐伯虎看著眼前之人,忽然覺得有些可笑。他慢悠悠地說:且慢,大人可看得上這把扇子?


一瞧,扇子上有唐伯虎的桃花,仇英的小鳥重山,徐禎卿的詩,祝枝山文徵明蓋的章,非常值錢。縣官正想接過,唐伯虎卻合上扇子,往對方腦袋上一敲,說:這是金山寺高僧所贈的寶扇,敲誰誰就官運亨通!縣令還沒反應過來,頭上又重重挨了兩下。


潦倒多年,44歲時唐伯虎遇上寧王招攬的機會,但卻發現寧王並非真心欣賞自己的才華,只是為謀反網羅人才,於是唐伯虎便在寧王府裝瘋賣傻,暴露醜穢,寧王忍受不了他如此粗俗不堪,於是解僱了他。


經過這些事情之後,唐伯虎看透了官場,看破了命運。他反而有些慶幸,自己被命運折騰,一身傲氣不改,卻反而活出了自己的路數。


▲ 明 唐寅 《孟蜀宮妓圖》局部


▲ 明 唐寅《王蜀宮妓圖》


54歲那年,他臨終寫下一首詩:


一日兼作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

他年新識如相問,只當漂流在異鄉。


雖然離他常常計算的「人生七十」還差了十六年,可無論是得意還是失意,似乎還得感謝命運,讓他狂傲了一輩子。


清高就清高,驕傲就驕傲,放縱就放縱,沒有虛偽和掩飾。他情願自己一直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有人說,上天給了他好牌,他卻不懂收斂,才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可命運本就不可預計,個性也不是被譴責的理由,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才華橫溢,心地乾淨的人。


不管後人如何評說,只願有更多人記住歷史上這個真實的唐伯虎。


世俗要求人圓滑,低調,不當出頭鳥,聰明如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然而「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他驕傲一生,瀟灑一生,才華傍身,黑白分明,這種對別人來說「看不穿」的人生誰又能說不是一種快意與成功?


▲ 明 唐寅《山路松聲圖》

資料來源:大井文化

【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墨韻軒》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QQ:2683870297    微信:13691096033

相關焦點

  • 明代程大倫行書題跋唐寅溪山漁隱圖,太美!
    明代程大倫行書題跋唐寅溪山漁隱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程大倫生卒年不詳,字子明,江蘇太倉人,書法全摹文徵明,從行書字體的結構特徵來看,此人得到了文徵明行書之三昧,學得很像,幾可亂真。
  • 詩詞鑑賞:唐寅·畫雞
    胡婷婷唱古文:唐寅 · 畫雞 畫雞 唐寅 平生不敢輕言語, 一生之中它從來不敢隨便說話, 平生:平素,平常。輕:隨便,輕易。言語:這裡指啼鳴,喻指說話,發表意見。 一叫千門萬戶開。 但是一旦喊起來千門萬戶就隨著打開門窗了。
  • ——唐寅《王蜀宮妓圖》
    在周星馳、鞏俐共同演繹下,讓唐伯虎之名火遍大江南北。這則多次被改編成戲劇、電視劇及電影的故事,源自馮夢龍《警世通言》,名為《唐解元一笑姻緣》。唐寅在「唐妝」仕女造型基礎上,結合明代的審美標準,在額頭、鼻尖、下巴,以「三白法」開面,暈染細膩,使得人物愈發優雅嫵媚。這一方法的運用,對表現宮女弱不禁風的情態,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都體現了明代追求女性清秀娟美的審美風尚。
  • 《王蜀宮妓圖》:明代女性的美商,比你高
    唐寅在「唐妝」仕女造型基礎上,結合明代的審美標準,在額頭、鼻尖、下巴,以「三白法」開面,暈染細膩,使得人物愈發優雅嫵媚。這一方法的運用,對表現宮女弱不禁風的情態,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都體現了明代追求女性清秀娟美的審美風尚。「三白法」開面畫中的人物的服飾,色彩有濃重的,也有清淡的,有大塊的灰綠色,也有上下衣裙斑斕豔麗的,變化豐富。
  • 唐寅「歲寒三友」展三日,三場對話三點唐伯虎
    今年是明代書畫家唐寅誕辰550周年,12月4日起,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以「存天雅集·博物賞識」特別項目的形式展出館藏作品唐寅《歲寒三友圖》,並通過三晚三場不同主題的對話與直播,由相關學者面向公眾暢談唐寅作品與明代士人的社交生活,聊電影中唐伯虎的人設及其交友圈,聊他與當代生活中流行文化的關係。
  • 狂狷天才唐寅作品欣賞!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 唐寅: 才子中的才子,倒黴蛋中的倒黴蛋
    在此後的兩年裡,唐寅的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離世。在經歷了一系列家變之後,唐寅只能勉強維持生活。這時,比他大整整十歲的好友祝允明(祝枝山)勸他用功讀書,參加科考。唐寅雖厭煩八股,但比起經商務農,這條路更現實。唐寅聽後回答得也很乾脆:「諾。明年當大比,吾試捐一年力為之,若勿售,一擲之耳。」
  • 唐寅最經典的10首詩詞,其中一首有9次提到李白
    1、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明代:唐寅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這首詞的佳處不只在於詞句之清圓流轉,其於自然明暢的吟誦中所表現的空間阻隔灼痛著痴戀女子的幽婉心態更是動人。
  • 以史鑑娛|韓國網友質疑許凱服飾抄襲韓劇,這妥妥的唐寅朱耷都愛的明代時尚
    韓國大帽來源於中國,唐寅朱耷都愛的明代時尚《尚食》講述的是明朝永樂年間,尚食局宮女姚子衿在深宮中不斷成長並始終保持對中華美食最為純樸的熱愛的故事。1392年,朝鮮王朝李成桂稱王,明太祖朱元璋賜予「朝鮮」國號,兩國建立宗藩關係,朝鮮王朝的服飾受明代影響而漢化。據南京服飾史學家、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介紹,韓國的大帽來源於中國。大帽這種冠帽形制,宋代稱範陽笠,元代稱鈸笠帽,其帽簷平直且多寬大。帽有頂,飾有花色,以花色區別官職大小。明代又稱大簷帽,或大帽、遮陽帽、古笠。大帽是明代男子的首服,明初時使用較多。
  • 未來講堂|唐寅《畫雞》誦讀:徐俐
    未來講堂|唐寅《畫雞》誦讀:徐俐 2020-10-1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薦閱讀】揭開唐伯虎真面目——「唐寅特展」
    蘇州博物館「六如真如——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現場 12月7日下午,包括唐伯虎47件書畫作品的「六如真如&m…2014年12月9日,「六如真如——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正式在蘇州博物館展出,此次唐寅特展將展出來自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蘇州博物館等國內外12家文博機構的唐寅書畫精品47件,內容涵蓋了山水、花鳥、人物、古木竹石等不同主題,卷、軸、扇面、冊頁各類書畫形制齊全
  • 唐寅題圖詩
    《桃花庵歌》明代 · 唐寅·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 地方畫派的形成時期——淺談明代繪畫的發展和特點
    主要派別有邊文進、呂紀、陸治等以黃荃為師的「妍麗派」,林良的「寫意派」,周之冕的「勾花點葉派」,陳淳、徐渭的「水墨寫意派」等。花鳥畫在明中期以前工整細潤者居多,但卻顯生機勃勃;中期以後寫意花鳥為主。陳栝《寫生遊戲圖》卷明代人物畫不如山水畫和花鳥畫,萬曆年間有丁雲鵬、吳彬,較後有崇禎年間的陳洪綬、崔子忠。
  • 唐伯虎是否真的參與科舉弊案:明代政治陋習和可嘆的文人命運
    等到考試結束,唐寅四處宣揚自己必然得中此次的會員。結果這番言論招人嫉恨,很快有人舉報主考陳敏政賣考題給徐經和唐寅。朝廷震怒,徐經下獄,也說被屈打成招,總之丟掉了功名;陳敏政因為管理失誤被解除職務;而唐寅作為從犯,取消會試資格,但是朝廷可以安排去浙江當小吏,被唐寅拒絕。
  • 於朦朧上央視,搭檔邢菲,表演唐伯虎,惹爭議,唐寅如此沉悶嗎
    在這一期的節目內容當中,為觀眾們呈現了古代中國的婚嫁服飾之美。而在這一章節當中,則選取了先秦、大唐和明代的婚配服飾。於朦朧和邢菲負責表演明代的這個段落。在這一段當中,於朦朧再現了明代才子唐伯虎的愛情瞬間。
  • 六如真如-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
    因會試時受考場舞弊牽連罰永世不得為官 , 或許我們該慶幸 ,現實的偶然造就了藝術之路的必然 . 姑蘇因這」人材第一,風流第一, 畫品第一」的才子平添風情韻味 ,而唐寅也因才華橫溢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於是 ,我很偶然間有幸在蘇州博物館一窺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為"明四家"的號六如居士字伯虎的唐寅書畫特展.
  • 從淫詞小調到《春宮圖》——明代文人彌留的最後一點風骨
    然而,即使儀表堂堂的明代文人,無論怎樣正衣冠,都恢復不了唐宋時的文人風骨了。朱元璋政府的打壓朱元璋出身貧民,對身世之說極為在意,於是一系列的明朝文字獄便由此發生了。江南大儒徐一蘷循舊例上賀表,與以往一樣,大都是再平常不過的諛頌之詞,文中寫了「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等的語句。
  • 還原《唐伯虎點秋香》中唐寅真實形象
    "命運並沒有善待唐伯虎,本來憑藉唐伯虎的才華文採金榜題名不是難事,但是當時的主考官程敏政因貪汙受賄被彈劾,深受程敏政賞識的唐伯虎也被連累,如此無妄之災讓唐伯虎與仕途經濟從此無緣。"科舉案"後唐伯虎心生倦意,此時的唐寅已經是而立之年,早已無當年的少年意氣,心灰意冷之下將滿心愁緒寄託於山水之中。
  • 古詩文學習034:一年級下冊,唐寅《畫雞》
    畫雞[明]唐寅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賞析唐寅(1470—1523),字伯虎,明代著名畫家、詩人,作詩敢於突破格律限制,大膽表達真情實感。《畫雞》是作者為自己的畫作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描繪了雄雞的優美高潔的形象,讚頌了輕易不鳴、鳴則動人的品格,表達了自己渴望成為時代先驅者的遠大志向。前兩句寫公雞的動作和神態。
  • 十首明代詩詞,不遜唐詩宋詞
    劉伯溫在是明代的軍事家、文學家,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功不可沒,其實,劉伯溫在文學上,也頗有造詣。這首七言絕句頗有宋詩七絕之感,這首七絕描寫了大雨前後的景象,通過對風雨的描寫,抒發了一個人生哲理:風雨過後,景色會格外美麗;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後,會覺得人生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