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寅《落霞孤鶩圖》
▲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說到「唐伯虎」,大家總會想起電影裡那個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左擁右抱,眉飛談笑間妙筆生花,儼然是個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可歷史上的唐伯虎,卻比電影裡倒黴一百倍,誤交損友導致當官無望,窮得三餐都吃不飽……但喜歡他的人,卻還是喜歡他的才華心性,他也一次次對命運絕地反擊。每個有過少年心性的人,都能在唐伯虎身上看到自己。無論命運如何不公,依然執筆走天涯。唐伯虎從小天資聰明,因為祖上從沒出過讀書人,全家人都指望他讀書做官,於是他整個童年都泡在書堆裡,出眾的才華,使他慢慢長成了一個清高自許的少年。這樣的少年一開始總是傲嬌的,不討喜的,但總能交到最好的朋友。
祝枝山仰慕他,主動來交朋友,他嫌對方出身官員世家,太俗,不理睬。好在祝枝山大度,鍥而不捨,唐伯虎才敞開心扉。後來他的朋友,也是像文徵明、徐禎卿這樣的才子,沒文化的入不了他們的圈子。
▲ 明 唐寅 《事茗圖》 局部
16歲參加秀才考試,獲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19歲與徐氏結婚,徐氏溫柔體貼,夫妻恩愛。
25歲時家中卻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孩子相繼去世,家境衰敗,死亡的陰影便開始籠罩唐寅的心靈。最後,在好友文徵明的安慰與支持下潛心讀書,才慢慢振作起來。
29歲時,他在南京參加了鄉試,結果,高中舉人第一名,叫做」解元「。從此,唐伯虎也自稱」唐解元「。期間娶了第二個妻子何氏。
▲ 明 唐寅 《秋風紈扇圖》
不過,這大概就是唐伯虎一生最輝煌的時刻了吧。今後,無論怎麼失意,遇到怎樣的不幸,他都自稱」唐解元「或」南京解元」,來誇耀自己的這段輝煌的歷史。
▲ 明 唐寅 《虛閣晚涼圖》
30歲時,唐伯虎北上進京參加會考,這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點。徐經與唐伯虎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徐經說:「考科舉最重要的是讓名流認識我們的錦繡文章。」
他帶著唐伯虎到處拜會高官名流,更有當時主考官程敏政,結果這反而讓他們被懷疑為科舉作弊。唐伯虎和徐經都淪為階下囚。
原本有機會名滿天下,卻受「會試洩題案」牽連一落千丈,被錦衣衛抓進監獄,嚴刑逼供,後雖被釋放,卻貶到浙江去做小吏,可唐伯虎堅決不幹。正是因為一股少年心性還在,命運越是羞辱他,他就越要跟命運對著幹,絕不合作,這是一個才子最後的驕傲。
▲ 明 唐寅 《騎驢思歸圖》
出獄後,唐伯虎回到故鄉蘇州。走在街頭,路人指著他鼻子罵,昔日萬人稱羨的唐解元,今日竟落得萬人唾棄。
唐伯虎一生只有過兩任妻子,他與第一任妻子情投意合,卻可惜妻子難產而死,第二任妻子雖是大家閨秀,卻只顧眼前利益,本來指望唐伯虎能給她帶來榮華富貴,「考場風波」卻令唐伯虎永不得翻身,看到富貴無望,妻子最終選擇拋棄了他。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經歷過仕途和家庭的種種挫折,心灰意冷的唐伯虎絕意最終離開家,到郊外建了一座桃花塢,自號「桃花庵主」,作為他對抗無常命運的堡壘。世界如此負我,我也自有一方清淨世界,去當我的桃花仙。
▲ 明 唐寅 《松溪訪隱圖》
在這個桃花庵,不必求什麼功名,反而能重新釋放自己的天性。他常常和一群朋友在桃花樹下喝酒跳舞,醉了躺下就睡,完全不用講什麼規矩。沒錢買酒的時候,就用詩文書畫來掙錢。他自豪地寫道:
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閒來就寫青山賣,不使人間造業錢。
憑著自己傑出的才能,唐伯虎在藝術之路上反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四方名士都來求他的書畫。他為自己刻了幾個印章,一方叫「南京解元」,一方叫「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在每一幅字畫上。即使身敗名裂,天意弄人,也敗不了作為才子的驕傲。
▲ 明 唐寅 《西洲話舊圖軸》
畫中唐伯虎與友人對坐,醉酒狂歌,月下酣眠,是他在桃花塢中的生活寫照。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城裡的縣官動了歪念,威脅唐伯虎要拆掉桃花塢,除非交出字畫。唐伯虎看著眼前之人,忽然覺得有些可笑。他慢悠悠地說:且慢,大人可看得上這把扇子?
一瞧,扇子上有唐伯虎的桃花,仇英的小鳥重山,徐禎卿的詩,祝枝山文徵明蓋的章,非常值錢。縣官正想接過,唐伯虎卻合上扇子,往對方腦袋上一敲,說:這是金山寺高僧所贈的寶扇,敲誰誰就官運亨通!縣令還沒反應過來,頭上又重重挨了兩下。
潦倒多年,44歲時唐伯虎遇上寧王招攬的機會,但卻發現寧王並非真心欣賞自己的才華,只是為謀反網羅人才,於是唐伯虎便在寧王府裝瘋賣傻,暴露醜穢,寧王忍受不了他如此粗俗不堪,於是解僱了他。
經過這些事情之後,唐伯虎看透了官場,看破了命運。他反而有些慶幸,自己被命運折騰,一身傲氣不改,卻反而活出了自己的路數。
▲ 明 唐寅 《孟蜀宮妓圖》局部
▲ 明 唐寅《王蜀宮妓圖》
54歲那年,他臨終寫下一首詩:
一日兼作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
他年新識如相問,只當漂流在異鄉。
雖然離他常常計算的「人生七十」還差了十六年,可無論是得意還是失意,似乎還得感謝命運,讓他狂傲了一輩子。
清高就清高,驕傲就驕傲,放縱就放縱,沒有虛偽和掩飾。他情願自己一直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有人說,上天給了他好牌,他卻不懂收斂,才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可命運本就不可預計,個性也不是被譴責的理由,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才華橫溢,心地乾淨的人。
不管後人如何評說,只願有更多人記住歷史上這個真實的唐伯虎。
世俗要求人圓滑,低調,不當出頭鳥,聰明如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然而「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他驕傲一生,瀟灑一生,才華傍身,黑白分明,這種對別人來說「看不穿」的人生誰又能說不是一種快意與成功?
▲ 明 唐寅《山路松聲圖》
資料來源:大井文化
【 版權聲明 】
我們尊重原創。《墨韻軒》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QQ:2683870297 微信:136910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