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日本料理,有這些網站就足夠了

2021-02-16 日本留學生

隨著中國人越來越多地來日本旅行,再加上《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等日料類日劇在中國的小火一把,國人接觸到日本料理的機會越來越多。

從味增湯,到天婦羅,再到一碗日式拉麵、湯咖喱,很多人在享受東瀛日料的美味之餘,也想在家小試身手,學習幾道日料小菜,小酢一杯,增添些許生活樂趣。

今天,小早川幫大家整理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日料學習網站,雖然語言或英或日,但有google的頁面翻譯,再加上很多漢字大家也能大體看得明白,相信這點小難肯定擋不住吃貨渴望美食的心啦~~

  網址https://www.sirogohan.com/

正如這個網站的名字一樣,網站裡包含了很多以「米飯」為中心的簡單又好吃的日式製作方法。

單單是吃米飯的花樣,就足夠研究很長時間。

事先準備好食材,直接放入電飯煲和米飯一起蒸就ok的:

先蒸好米飯然後再做「蓋澆飯」形式的:

還有壽司和各式小菜,種類還是非常豐富的:

  網址https://oceans-nadia.com/

這個網站主要聚集了日本的一些專業料理人和料理達人的菜譜和料理方法,一些做日料的技巧都可以在這個網站裡找到。

沒有料理基礎的新手也可以在這個網站裡找到做日料時最基礎的學問和技巧,幾乎可以從零開始,學習日料做法。

網址https://www.lettuceclub.net/recipe/

這個網站是日本料理雜誌的菜譜專欄。編輯部精選了很多好吃新鮮的料理作法,首頁會有每日推薦,也可以通過料理種類、食材種類、料理人、人氣榜等方式來挑選自己想做的料理。

這個網站的設計風格也比較小清新,挑選菜單的時候也非常方便,整體給人感覺很舒服。

網址http://recipe.kirin.co.jp/網址https://park.ajinomoto.co.jp/recipe/

網址http://recipe.suntory.co.jp/

KIRIN、AJINOMOTO、SUNTORY是日本著名的食品大手企業,他們分別設立自己的網站,介紹使用自家工廠生產的調味品等商品做的一些料理。料理內容還是非常豐富的,質量也很高。

相關焦點

  • 日本料理101|西方文化對日本料理的影響
    源自印度的日式咖喱、源自法國的日式蛋包飯、源自義大利的日式拿坡裡義大利麵,源自中國的日式拉麵等等,這些就被稱為日式「洋食「,表示從外國引進,雖然不是日本發明、但是經過日本的改造成為日本料理的一種在小賣部或者便利店買一個,冬日裡飽腹又有幸福感呀!渾身充滿樂趣的神奇料理蛋包飯,好吃好玩又上鏡。沒想到是根據西方的Omelette煎蛋餅演變而來的吧?將半熟蛋包置於炒飯上,這是日本橋的たいめいけん為了《蒲公英》這部電影於西元1985年所發明的。做這款蛋卷是使用歐姆蛋的技巧,控制蛋的熟度非常嚴格,只能控制在五、六分熟的狀態,煎煎成橄欖形後,放於做熟的米飯上。
  • 這些日本料理竟然還有西洋血統?
    日本料理中的「外來血統」,一個是中華料理,另一個就是西洋料理。西洋料理與日本料理的「混血」,就是洋食。既有像咖喱飯、奶酪烤菜、可樂餅這些傳入日本後改良而成的料理,也有像拿波裡義大利麵、蛋包飯、炸豬排這些在日本本土發展出的料理。
  • 日本的「中華料理」,這些名字讓中國人聽了都懵b…
    作者:紅燒肉、Yissa中華料理,在日本料理界一直具有獨特的江湖地位,深深融入到日本當地文化中。很多日式「中華料理」,甚至連咱們中國人見了都覺得超乎想像。日本著名網站「何でも調查団」調查了「日本人最愛的中華料理排名」,快來看看榜單上有哪些「似曾相識」的中華名菜吧!
  • 有了這些日本醬料,不會料理也能做美食家
    而這些美味佳餚裡最少不了的是什麼呢?那就是日本料理裡必須要有的醬汁!日本人慣用的醬料及調味料可是跟我們有大大的不同,日本的調味料非常廣用,市面上很多都是現成的。想做出道地的日本味這些調味料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大部分沒在日本生活過的人不知道它們的好用之處。
  • 走近美食多多的日本料理,日本料理詳攻略,日本料理十大烹飪技巧
    也因此,刺身自發明以來,在日本內陸其實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吃法,基本只有在原料易得的沿海地區,或者講究儀式感和身份地位的傳統料理當中,方可得見。這些傳統料理,包括大家耳熟能詳又不明覺厲的——日本料理完全保存本》和上海的小夥伴們見了一面。當時邀請到了「日本料理普及親善大使」本多淳一先生與大家一起聊日本料理。
  • 日本有「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哪個正宗?一字之差有大不同
    日本人對中國美食的熱愛,從他們平日裡的飲食就能看出,從壽司到生魚片,再到拉麵,這些如今看來是日本經典美食的存在,其實在中國都能追尋祖源。日本街巷裡還林立著許多不同的「中華料理」店鋪,這些店鋪大受日本人歡迎,但眼尖的朋友會發現,在日本的中華街上又有另一種「中國料理」店,你們知道其中的不同嗎?
  • picily孕肌科研室攜手日本營養學護膚專家,共同定義料理級*孕期護理
    日本PICILY潘思莉攜手20位日本頂尖營養學和皮膚科專家創建picily孕肌科研室,與日本一線研發機構共同打造料理級孕期護膚品。以<均衡孕肌營養>為理念,以<日本料理>為靈感,與日本0添加主義開拓者——畢卡索美研究所,繼承85年研發經驗共同定義料理級*孕期護理。PICILY一直潛心研究孕肌易發問題,打破「溫和=無功效」的傳統觀念,為孕媽提供天然、均衡、專業、愉悅的肌膚護理新體驗。
  • 走近這些從西方料理,改良出來的:日本特色洋食
    但其實這些料理在歐美可是找不到的,可是從西方料理改良出來的日本原創料理!這也是所謂的日式洋食,例如日式咖哩、日式蛋包飯等等。日式咖喱為什麼會有這些日式洋食料理呢?明治維新其中一個政策就是引進西方食物,因為當時日本人認為歐美人之所以體格如此健壯是因為吃很多豬、牛等肉類,但在明治維新之前,其實日本人的料理中是很排斥吃豬、牛等家畜,在西方食物引進後,天皇甚至以身作則吃了牛肉,也大開了日本的飲食大門以當時的時代背景,完全仿照西式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才陸續發明了這些仿西式的料理!那麼就來看看日式洋食中有哪些經典菜色吧!
  • 日本衝繩料理,有別於日本料理的日本料理~
    總的來說,衝繩料理和傳統的日本料理有很大的不同,自成一統別有風情。下面介紹幾款衝繩招牌料理,從中可以看出與傳統日料的差別。如果有機會去衝繩旅遊,不妨嘗試一下,當然國內也有衝繩料理餐廳,試試吧。 說到衝繩料理,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炒苦瓜。很多日本人都不喜歡吃苦瓜,但是衝繩人卻是個例外。夏天到衝繩去,在菜市場或者超市肯定能夠看到很多的大苦瓜。
  • 走近這些從日本當地紅遍全球的特色料理
    走近這些從日本當地
  • 日本人愛吃的這些中華料理,在中國卻是從未見過......
    有次,有位日本友人說到,自己非常喜歡吃中國的天津飯,小編聽完後是一臉黑人問號???事實上,很多中國人第一次到日本就會發現,不少日本店鋪在做著中華料理的買賣。而那些所謂的中華料理,不僅外觀和味道很奇特,不少人還真是頭一回見。
  • 東京高級日本料理新趨勢
    一直以來,大眾對日本料理的了解只能通過米其林指南,或者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這樣的榜單獲取資訊,但在我看來,外媒的報導始終有滯後性和一定的文化壁壘,像tabelog這樣的網站又因語言障礙無法廣為流傳。日本的高級料理可以說做到了秒殺世界的級別,外人卻始終在盲人摸象,對現在流行的新餐廳和新趨勢一知半解。
  • 這些日料號稱中華料理,卻由日本發祥!國內也沒有賣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中華料理已經深入了日本人的家庭,比如餃子、炒飯等。而這些料理在日本本土也得到了發展,逐漸演變成適合日本人口味的食物。走在日本街頭,也能夠看到諸多中華料理店鋪,特別是在橫濱、池袋的中華街之上,中華料理店更是鱗次櫛比,四川料理、上海料理、廣州料理等各式各樣,火鍋、炒菜以及中華小吃琳琅滿目。一瞬間,仿佛回到中國一般。
  • 想要弄懂日本料理,就把這些都吃一遍吧
    牡 丹 蝦 蝦中之王的真諦產於日本海附近北陸地方的牡丹蝦,外觀鮮紅眼裡如牡丹,故稱牡丹蝦,又叫日本甜蝦,是日本人眼中的珍貴海鮮食材,有「蝦中之王這是一家水產商直營的海鮮料理居酒屋,店堂中央有一座道南最大、重達九噸的水槽,即將成為菜餚的海族們正在裡面暢遊。
  • 日本料理的 靈魂起源
    徐駿日本紀伊半島的西南部,有個和歌山縣,該縣西部,臨近大阪的地方,有個面向太平洋(601099,股吧)的小漁村,名叫湯淺。湯淺有個聞名全日本的特產「金山寺味噌」,並且,這裡也是日本醬油的發源地。日本人所說的「味噌」,其實就是豆醬。豆醬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只能算作一種輔料,可在日式料理中是必不可少的,日本人無論窮富,一輩子吃醬。
  • 在日本的中國料理和中華料理的區別
    去過日本旅遊,生活的小夥伴都知道,在日本有非常多的「中餐店」,而這些中餐店都不叫「中餐店」,而是叫「
  • 五年老店上海酒樂日本料理
    上海酒樂日本料理酒樂位置虹梅路3338弄老外街內,開了五年了,店內分兩層,一樓是大廳,二樓是包房,二樓包房地板都有地暖設備,冬天過去拖了鞋一點都不冷。店內的包房乾淨、整潔,私密性很好。特色菜有牡丹蝦、三文魚腹,食材都非常新鮮,老闆是日本人對選材很講究。
  • 日本飲食文化——日本料理
    這種懂得感恩的日本飲食文化和對生活滿懷尊重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說到日本飲食,日料是不可迴避的話題,日本料理即「和食」。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餚。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日本料理是順應自然的本真食物,「不時不食」,說的就是不到恰到好處的季節,就不該違背本真去吃這類食物。
  • 慢熬出平凡卻療愈的日常,看日劇《昨日的美食》學料理技巧!
    本期導讀:慢熬出平凡卻療愈的日常,看日劇《昨日的美食》學料理技巧!近年料理劇是個趨勢!像是描繪尋訪美食,或透過享受料理而獲得元氣等劇情,2019年就有出以「料理下廚」為主題翻拍的日劇深得人心,熱愛小品劇不會錯過的~《昨日的美食》!
  • 日本人心目中:最有媽媽味道的10大 日式料理會有哪些?
    章魚燒、拉麵、壽司、天婦羅、刺身……但如果是當地人,每日在家裡吃到的,卻並非這些食品.講到日本家庭料理,日本網站就曾經票選出最有媽媽的味道的料理媽媽的味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簡單炒一下即可完成的美味料理,同時也是很受歡迎的便當菜色,不但製作簡單,所需食材也不用太多的花費.對於現代忙碌的日本媽媽們來說,是道既方便又能擄獲孩子心的必勝家庭料理.是經常上榜的菜式,每個家庭都會做,更有指它是日本主婦抓住男人心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