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摔跤了,你會怎麼做呢?
A-馬上抱起來哄,用玩具、吃奶分散孩子注意力;
B-孩子哭你也跟著哭,還想扇自己兩巴掌,怎麼就沒把孩子看好呢;
C-沒什麼事,小孩子哪有不摔的,摔跤容易長高;
D-讓寶寶待在地上,觀察孩子的反映;
估計很多媽媽都是前兩種做法吧,應該很少爸爸媽媽會選C,但也不是沒有哦,這位爸爸你的心也是大哦……
但其實,我們最應該選D,並不是因為你是虎媽,而是這樣才對寶寶好。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一聊,寶寶摔倒之後,寶爸寶媽該如何處理。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摔跤不可避免的,即使是育兒能手伊能靜,也曾讓女兒小米粒從高處摔落。
此前,在錄製《媽媽是超人》的節目中,小米粒從高腳椅上掉了下來,當時伊能靜就在旁邊,只是整理了一下衣物的幾秒,小米粒就從高腳椅上摔了下來。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孩子疼。
伊能靜抱著孩子大哭,甚至自責到連扇自己耳光,不過慶幸的是小米粒沒事。
當時有網友的評論認為,伊能靜也太作了,小孩子摔一下至於又是大哭又是扇耳光的麼,難道不是為了節目效果?!
但其實小編想說,這真不是矯情,就這麼摔一下,對寶寶來說,卻可能是致命的傷害啊!
常見的情況有:
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很多人會把孩子放在購物車上,這樣能一邊挑選商品一邊照看寶寶,但寶寶愛動,他可能會試圖去抓貨架上的物品,如果夠不著,就可能摔下來~
還有,比如下圖,一名小女孩坐在購物車的前沿,出扶梯的時候,購物車被卡了一下,小女孩從車上掉了下來,頭部倒仰著重重摔在地上……
而這一幕並非個例,全國已發生了多起:
從嬰兒床上墜落的案例也很多,寶寶學會站立之後,醒來想找媽媽可能就會翻過柵欄;如果是睡大床,四周沒有床圍,也很容易摔下來。
這個1歲的女童因睡午覺時從床上跌落,兩天後被宣判腦死亡,父母忍痛捐出寶寶的器官救助其他患者。
而類似於這樣的嬰兒墜床情況,醫院每天都會接收到這樣的病例。
還有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摔跤、跑步的時候摔跤、從樓梯摔跤、或者從滑滑梯上摔下來……但其實,日常常見的情景背後可能就有隱患!
當孩子意外摔倒之後,我們該怎麼做呢?
知名育兒專家崔玉濤曾建議,孩子不慎跌倒,或者從比較高的地方跌下摔倒時,家長一定要先靜觀10秒鐘。
這樣做,最重要的是為了觀察孩子的情況,具體如下:
在孩子摔得比較重的情況下,家長可能焦急中無法忍受這10秒鐘的觀察時間,但是,如果不檢查傷勢就著急把孩子抱起來,那麼孩子一旦存在骨折、外傷等情況,不加保護的盲目挪動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既加重了孩子的痛苦,也不利於孩子的後期康復。
因此,孩子不慎摔倒後,觀察寶寶的情況,比馬上抱、扶更需要家長更注意。
必要的時候,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
1. 失去意識。如果寶寶看起來頭部嚴重受傷,例如出現明顯的出血或意識不清的跡象,請立即撥打120。
2. 流血較多。如果流血比較多,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比較放心。
3.骨折。包括明顯的畸形,如彎曲的手腕,或不協調的手臂或腿。
4.頭皮腫脹,有粉紅色液體從鼻子或者耳朵流出。頭皮上柔軟、腫脹的區域,尤指頭部側面(耳上或耳後);血液在他的眼白中出現;或者是粉紅色的液體從他的鼻子或耳朵流出,以防顱內出血可能。
5.嘔吐、嗜睡。持續嘔吐或極度嗜睡,可能是腦震蕩。根據孩子的年齡,尋找他爬行或走路方式的變化;頭痛或頭暈;或是語言、視覺、運動技能方面的問題。
6.長時間的哭喊或尖叫。這可能意味孩子身上有內傷,如腹部出血等。
因此,當孩子摔倒以後,不要哄他吃東西或者睡覺,這樣反而不利於查看孩子的傷勢。
當然,最好是不要讓孩子受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是不能有疏忽,要讓寶寶時刻保持在視線內。同時,為了減少孩子磕到頭部的情況,作為我們可以這樣做:
1、安裝防撞條。在桌子、椅子的邊緣安裝上防撞條,以防寶寶摔倒碰傷。
2、在地板上放上防滑墊。如果地板很滑,考慮換地板或者放上防滑墊,同時把容易絆倒的障礙物挪開。
3、在每個樓梯的頂部和底部設置門,以免從摔落上摔落下來。如果家裡是複式的結構,最好在樓梯處裝上門,欄杆的話,在欄杆上放上防護板或丙烯酸玻璃片(如有機玻璃)。
4.當孩子開始站在床上時,就把床墊放低。或者設置足夠高的圍欄。
5.當你逛超市時,把孩子放在購物車上時,要時刻看緊孩子。
6.如果你的孩子開始學會爬家具,你要時刻盯著他。因為當他要摔倒的時候,你要迅速採取行動防止他摔倒。
7.在窗戶上使用窗戶防護。
8.我覺得還很重要的一點,給孩子必要的防護措施,比如:防撞帽,可以保護頭部,挺管用的。
成長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所以需要爸爸媽媽格外用心,特別是在孩子剛學會爬行和走路的時候,更要格外注意,防止危險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