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摔到頭,你最應該做的是……

2021-01-16 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在學爬學走的時候,免不了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不小心摔倒或者從高處墜落,磕到腦袋都是常事。有時候摔重一點,立馬鼓起一個大包,不少父母的做法都是趕緊抱起來,給孩子抹點紅花油,活血化瘀,或者滾一顆熟雞蛋,這樣的方法不可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實寶寶摔到頭會起包甚至有生命危險,是因為他們的頭骨發育不完全,還沒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當寶寶摔倒頭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1.不要急於抱起寶寶,觀察一下情況

寶寶剛摔倒時,不要立馬上前抱住他,以免用力過猛,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先觀察一下寶寶的狀況,看他意識是否清醒。如果他頭部腫起鼓包並大聲哭叫,說明傷得並不太重,不要過於慌張和激動,否則會讓他感覺更加害怕、不安,哭得更厲害。

2.出現腫塊,立即冷敷,不要揉按腫塊

如果出現了腫塊,記住千萬不要用紅花油或者香油搓揉血腫部位,因為那樣只會加重血腫的程度。要立即對孩子的腫塊處進行冰敷,可以用毛巾包幾塊冰塊,壓在腫塊上面冰敷20分鐘,重複做幾次,這樣不僅能止痛,還能大幅度地縮小腫塊。一般腫塊幾天內就會消失,自行吸收了。如果摔的血腫面積較大就去找醫生做專業處理,直到血腫消退。

3.摔倒出血,先按壓止血再碘伏消毒

寶寶摔到頭部後發現皮膚有擦傷或者少量出血,可以先用乾淨紗布按壓住止血,按壓出血點保持5-10分鐘,止血後用碘伏消毒傷口,如果傷口很深或者後期發炎嚴重就要到醫院處理。

4.如果出現神志不清,立即送醫救治

孩子在摔到頭部後出現精神低落,抽搐、面色發白或發青,甚至意識不清,應立即撥打120,在醫生到來之前,千萬不要搬動寶寶頸部,同時檢查寶寶呼吸是否順暢。

寶寶摔到頭雖然時有發生,作為父母不要太過緊張,但是也千萬不能大意!如果你在知道了孩子如何摔倒、哪個部位先落地後,作為家長就要觀察孩子是否受傷,因為孩子頭骨比較柔軟,所以要看是否出現變形、淤青或者血斑等情況。如果程度不是很嚴重,先冷靜地安撫孩子情緒,不要讓他感到害怕,然後再用冷毛巾裹著少量冰塊敷在孩子摔傷的地方,防止起包。如果有少量出血,先按壓止血並用碘伏消毒傷口以免感染。嚴重的如果出現神志不清,要立即送醫救治。

相關焦點

  • 寶寶摔到後腦勺正確的處理方式
    作者:寶寶知道 趙耀baby寶寶摔到後大哭 就應該沒什麼事兒了 況且寶寶之後一切正常 你大可放心寶寶沒有受到什麼傷害,寶寶逐漸長大 很多時候都會磕磕碰碰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寶寶安全。 下面轉載一段給你學習一下寶寶摔到頭以後應該怎麼辦?
  • 寶寶磕碰本是小事,但如果摔到的是腦袋,你知道該怎麼處理嗎?
    在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再小心的看護,也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現象發生。比如撞到桌子角、從床上摔落、跟小朋友「追尾」、被門夾到手等等。當寶寶發生了這些小意外,媽媽們一定要學會如何處理,尤其是寶寶摔到頭部的時候,要引起格外的重視!寶寶不慎摔到頭,該怎麼緊急處理?
  • 寶寶頭摔出一個鼓包,會傷到腦子嗎?要不要做CT?
    所以,很多時候看到孩子摔到頭,媽媽摸不準情況就是去醫院檢查檢查,而去之後,醫生得到的信息有限,出于謹慎,不能確定有事沒事,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做個CT吧。可是,CT不應該是首選啊。作為有潛在損害的「殺手鐧」,要嚴重的時候才用。
  • 寶寶長牙齒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牙齒是人類重要的器官,所以應該從小就好好照顧好牙齒,在寶寶的牙齒開始發育時,家長應該要給予適當的護理,才能讓寶寶的牙齒長的健康,那麼寶寶長牙時家長們該如何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應該早斷奶其實是錯誤的!關於寶寶斷奶,你不知道的都在這!
    寶寶應該早斷奶其實是錯誤的!關於寶寶斷奶,你不知道的都在這!大叫好,我是鄭宗樹,很高興再次和大家見面。關於寶寶的餵養上,可能每個寶媽所遇到的為題都各不相同,可能有些寶媽因為一些特殊情況沒有辦法給寶寶餵養母乳,我想應該是沒有寶媽是因為想自己舒服給自己的寶寶為奶粉的,母乳餵養可以說是在當代最大力提倡的一種餵養方式,而當寶媽們給寶寶餵養母乳後可能都會遇到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到底該在什麼時候給寶寶斷奶呢?
  • 三件事不能做,老人往往最愛做第二件
    朋友家的寶寶今天不小心從床上摔到了地上。頭著地,看到孩子腦袋著地的那一刻朋友嚇得不行,本來想帶孩子去醫院,但是想到特殊時期,猶豫再三打電話來問我。孩子6個月從床上摔下來要緊嗎?首先,不要第一時間抱孩子嬰兒從高處摔下來之後,父母不要第一時間把孩子抱起來,首先應該做的是觀察孩子摔倒了哪裡,頭上是否有大包,身體上有沒有擦傷或者骨折的地方,觀察之後再抱起孩子,盲目地抱起孩子,如果孩子身上有傷,父母的錯誤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傷口。
  • 寶寶走路姿態形似「奶醉」,學步宜晚不宜早,這個時間剛剛好
    缺乏了這個環節或是這個環節沒做到位都會影響寶寶的各項能力發育,身體協調性和手眼協調性都包括在內。寶寶學步宜晚不宜早,這個時間剛剛好之所以說寶寶學步可以晚一點,但不能早一點是因為太早學走路不僅走起路來常摔倒,還容易傷害到寶寶的骨骼發育。所以寶寶學步宜晚不宜早,家長抓住這個時間點剛剛好。
  • 【國王電臺】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
    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 因為神說「你可以出生了」,小寶寶開始四處尋找自己的媽媽。
  • 寶寶,你看奶奶給你糖了,你應該給奶奶說什麼呀?
    搞笑聊天記錄:今天帶兩歲寶寶去商店買東西,店老闆看她可愛,就給了她一個棒棒糖。我示意寶寶說:「寶寶,你看奶奶給你糖了,你應該給奶奶說什麼呀?」寶寶頭抬起來,看著店老闆說:「我要兩個!」那會,我想找個老鼠洞鑽進去!
  • 讓寶寶耳聰目明伶牙俐齒,這裡有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兒!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溝通方式寶貝的語言發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11~12個月寶寶的理解能力有了快速的發展,當聽到父母說過來,寶寶就會興衝衝的向你爬去。判斷一個寶寶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要結合他的生理年齡並進行詳細的檢查。到底是口技的問題,還是詞彙量不夠,還是寶寶智力或聽力的問題。要做全面而詳細的語言評估。學齡前的寶寶即使存在一些語言遲緩的症狀,父母也不要盲目的認定,一定帶寶寶去專門的機構進行檢查。
  • 最「走心」的新年禮物,給寶寶一份「驚喜」,父母這樣做才高級!
    快到新年,每個父母都希望送給孩子全天下最好的禮物,想盡辦法給孩子最好的東西,買限量的物質產品,去最開心的樂園,吃最好吃的美味,滿足孩子的每個心願。其實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應該是讓孩子在禮物中真正的獲得成長!給寶寶一份驚喜,適合最重要!
  • 帶著寶寶就醫,家長應該怎麼描述寶寶病史
    家長急於表達自己的心情了,但是說的話卻對醫生診斷沒有任何意義,還會影響醫生的對寶寶身體狀況的判斷。 比如說:家長上來就非常著急地對醫生說:「醫生快給我的孩子看看!!孩子老是咳嗽!」、「醫生,我的孩子老是發燒!每次發燒都燙手!」、「醫生你說,我的孩子為什麼老是不好好吃飯」……這些都是家長慣用的表達。反過來你是醫生的話,應該怎麼理解這個「老」字,頻率是多少?
  • 吉暱晚安故事 | 《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
    《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作者:【日】西元洋   著           【日】黑井健   繪  李奕    譯  新星出版社因為神說「你可以出生了」,小寶寶開始四處尋找自己的媽媽。一路上,他遇見好多動物寶寶以及它們的媽媽,有喜歡抱抱的熊媽媽、喜歡親親的猩猩媽媽,還有蓬鬆鬆暖和和的貓頭鷹媽媽。
  • 沐懿嬰兒SPA:疫情後,你知道寶寶最想做什麼嗎?
    >沐懿嬰兒SPA:疫情後,你知道寶寶最想做什麼嗎?  很多家長反饋,因疫情兩個多月沒有出門的寶寶和以前不一樣,沒有以前那麼活潑了,所以在防疫解封後第一時間想讓孩子享受水中的放鬆和愉悅,儘快恢復原本的活潑狀態。  也許你會疑惑,現在出門依然有新冠感染的風險,為什麼家長還是願意將孩子帶出門?其實做到以下兩點,孩子就能安全的享受水中的歡樂:  1、選擇人群稀疏的時段出門,做好防護消毒。
  • 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
    親愛的我的寶貝:     雖未曾謀面,甚至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遇見你,但是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愛你了。我不知道你會是誰?未來會怎樣?但是因為你會成為我的孩子,我就充滿期待。     你一定在神那裡做最後的最好的預備,神說,再多等待一會,讓你們的遇見在最美的時候。
  • 寶寶處於大運動發育有哪些特徵?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寶寶
    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寶寶引言經常帶寶寶去體檢的父母應該知道寶寶的運動發展分為兩類,分別是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展,在體檢的過程中,醫生會問一些關於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展的問題,以此來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那麼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分別是什麼意思呢?他們的特點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理解粗大運動?
  • 第一次帶寶寶乘飛機,這篇詳盡攻略應該可以幫到你
    上周我剛帶小C坐飛機回到外婆家,像小C這麼大的孩子帶出門已經很容易了,只需要準備一些書、玩具、零食就能打發時間,但帶小寶寶出門就需要提前做比較細緻的準備,C媽今天把自己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在飛機上哭鬧應該是爸媽們最擔心的一個問題,但寶寶哭鬧無非就幾個原因,我們要一個個排查。1、太冷或太熱這其實是很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一個問題,現在是冬天,機艙內的溫度卻很高,如果大人都覺得熱,孩子肯定也會熱,要及時把寶寶的厚外套脫掉。
  • 寶寶的午餐可以這樣做!
    Bento可分為2種,給爸爸和寶寶準備的,分別稱之為成人便當和兒童便當。今天我們來聊聊給寶寶做的便當,給寶寶做便當最關鍵的是食材豐富,品相有趣。飯糰可以根據不同模具的形狀壓制各種圖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米飯的選擇最好選用粘性比較高的米,比如東北大米啦,而泰國的香米要慎選哦。
  • 寶寶出生第1天,最不能做的兩件事!
    寶寶出生了,你懷著興奮的心情,仔細研究這個「小傢伙」,寶寶出生的第1天,你對這個小傢伙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他生命當中的第一次。對於新手媽媽而言,照顧寶寶的「第一次」通常會緊張又興奮。你知道嗎?寶寶出生第1天,你最不該做錯這2件事哦。
  • 當父母齙牙,寶寶應該注意什麼?
    作者:寶寶知道 河馬牙醫-寶寶知道父母是「齙牙」,覺得牙齒突在前面很難看,就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像自己一樣,長大後也是「齙牙」,那麼這種擔心是否多餘呢?寶寶和家長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寶寶的五官總是像父母的,當然,牙齒和臉形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