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輕與自屎不臭
文/程文勝
自從三國時的曹丕在《典論·論文》裡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之後,文人相輕這個詞就有了市場。輕和重是相對的,看人輕者,必以己重,看人重者,未必輕己。但孰輕孰重,往往自己說了不算,終歸還是在於世人評說。文人相輕的根源在於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亦不能客觀評價別人。文人都有一顆驕傲的心,否定自己難,否定之否定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當今自負的文人多,自賤的作家少。越是半吊子文人,越是目中無人。
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誇我作文寫得好,常讓我把作文謄寫在八尺整張的大白紙上,張貼於牆,圍觀的同學都說好,我也有些飄飄然,感覺大家看我的眼神都是羨慕的。也有同學妒忌,趁著夜色把牆上的大紙撕掉,撕也不全撕,只扯去幾條。晨起朝陽灑落,穿堂風颳得紙聲嘶嘶作響,頗有悽涼失意的感覺。
多年後的一次同學聚會,當年撕扯白紙的同學喝高了,把這件舊事提出來,夢囈一樣地說,那篇作文真是好啊,好多排比句!大家都笑了。那一刻,我覺得臉有些發燙,很為當年寫出那樣的作文羞愧,幸虧話題一會兒就過去了,以後也沒人再提起。
現在回頭看去的那篇青澀作文是令人臉紅的,當然,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增強了少年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心也的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為我不切實際的夢想提供了一根脆弱支點。
要命的是,我的重點很多時候不在自信心,更多的是沉迷於虛榮感,以至於青少年時期的那種飄飄然的可笑感覺,在以後反覆出現。記得那些年我的作品時見名刊,一家文學期刊還連續以頭題發表了我數篇中篇小說,以後又出版長篇、作品獲獎、改編電影、報紙評價、電視臺採訪……時時聽到誇讚的話,心裡似乎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挺不錯的作家了,眼中就有了鶴立雞群、睥睨一切的味道。
其實,這樣哪裡就算是有成就了?充其量一個三流之外的寫作者而已。這種飄飄然只是一種錯誤認知下的盲目自大,你只要轉念一想就明白:誰還沒發表過百十萬字的作品?發表多少作品就是有成就?別人禮貌的誇讚兩句就是有水平?自己幾斤幾兩自己不知道嗎?荒唐。
詩文總是有相對標準的,不同層次讀者的審美標準也是不對等的,這與別人稱頌的對錯無關。中學生的作文,在中學生的層面看,若認為好肯定是心裡認為好,但在專業作家看來未必好。作家在相對地域裡被讀者稱頌的作品,在更廣的泛圍來看,未必是值得稱頌的,否則,諾貝爾文學獎只有擴大頒獎名額才行了。
現在,有些作家頗有些飄飄然,以為水平高得不行,每一落筆都是力作。粉絲擁躉也情緒化的覺得唯其是尊,其他人都不足道也。我曾評說某詩人堪稱優秀,尚不能稱一流詩人,很快有人出面反駁,稱其就是一流詩人。一流不一流,無需爭辯,只需想一想:你若是一流,那李白、杜甫、歌德、拜倫、聶魯達、波特萊爾、北島、顧城算什麼?
文人相輕者只要冷靜客觀的想一想兩個問題,心態就不會那麼浮誇和浮躁——你的藝術、文學、哲思上的成就真如你以為的那麼大嗎?你的影響力是在國際、國內、省內、市內,還是業內、單位內,甚至是朋友圈內?
問題在於不少玩藝術的人下意識的孤芳自賞、自屎不臭,不自覺的不正眼瞧人。德籍作家聚斯金德有部名作《低音大提琴》,主要人物是這麼一位青年:他是樂團的大提琴手,愛琴如命,又命若琴弦,他的人生命運正如大提琴曲一樣,每日在人生的低谷中迷茫而痛苦的迴旋。懂交響樂的都知道,大提琴在樂隊擔當低聲部演奏的職能,除非特別需要,它只是配角,甚至還不如定音鼓引人注目。但他固執地認為大提琴才是樂團的靈魂,觀眾把注意力傾注在首席小提琴身上是不應該的。
他抱怨觀眾不懂音樂,認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從而失落、苦悶、失眠、焦慮,甚至想離開樂團獨享自己的音樂家園。不幸的是,他除了會拉琴,幾乎不掌握任何的社會生活技能。他離開樂隊,連吃飯都成問題,最終只能妥協於物質和親情,繼續他灰暗的人生。
《低音大提琴》裡的男主人公的命運固然讓人同情唏噓,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至少兩個方面不夠強大:一是技藝不夠強大,藝冠古今,獨步天下,自有人知;二是內心不夠強大,心寬何有一苦?不能優雅的生活而自怨自艾、孤芳自賞,終究是大過看重自已。他對大提琴的愛也算不得真愛,真愛就不會在意音樂之外的事情了。而他的悲劇人生也只能算是他自以為的悲劇,在周圍的人看來,他和他的琴藝所處的位置未必不是恰如其分的。
文學圈子裡與大提琴手相近的大有人在,所謂文人相輕,究其實,這種輕視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當代作家詩人如過江之鯽,名來利往,互相捧場,熱熱鬧鬧,沸沸揚揚,似乎個個都如頂級俠客獨步武林一樣稱雄一方。但是,如果你像曹操煮酒論英雄一樣追問一下,天下有幾個人能寫出真正傳世經典作品?
驚雷之下,恐怕不是投箸於地,而是鴉雀無聲吧。
作者簡介:程文勝,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
往期作品薦閱:
程文勝 | 未嘗小豬肉,常見小豬跑
程文勝 |《七夕,抬頭望天的老人》
程文勝:眼睛和鏡子不動聲色(組詩)
編輯:心葉姜 靜默 審核:熊欣
《神農文藝》為隨縣作家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將致力於搭建文學平臺,弘揚神農文化,追求文學品質,展示隨縣魅力,打造精神高地。我們竭誠歡迎您的來稿!
散文、小說、詩歌、評論等各種文體皆可,尤其歡迎短小精悍、文風清新、文意雋永之作。倡導原創,嚴禁抄襲。
請作者註明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箱和電話號碼,以便通聯之用。並請附作者簡介及生活照一張。
投稿郵箱:shennongweny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