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源氏物語》國內要翻拍的消息,不禁虎軀一震,希望這部影響日本文化的作品能夠呈現出它完全的優雅姿態。近些年,中日的文化交流逐漸頻繁,手遊大作《陰陽師》從去年年中上線開始,熱度持續不退。
(《源氏物語》繪卷)
外國人聊天聊天氣,問一萬遍你好嗎,在中國,鬼神從來都不缺少話題熱度,不管是希臘神話還是日本怪談,北歐神話還是中國傳說,在文化行業的永遠佔有一席之地。
今天魁說帶來的內容是關於日本紋身文化中關於鬼神的一部分,這個在亞洲紋身界作為突出代表的國家,一度和鬼神難捨難分。而形式大於意義,是當時大部分人對於紋身的想法。
在我國,「鬼」是一個泛指的概念,屬於幽靈一類,對象不確定,和日本的「亡靈」含義相近,而在日本,「鬼(oni)」是屬於妖怪的一支,是具有明顯特徵的確定對象,與幽靈的定義相去甚遠。在紋身比較發達的日本,其鬼紋身也是十分的常見,其標誌性的特徵便是頭上張著一對可愛的小角。 鬼後來就指代那些看不見的東西,但在隨後的幾百年間,日本關於鬼的定義逐漸發生了變化,具體地分化成妖怪和幽靈兩類,在很多書上都有記載。
我們搜集了一些日本傳統紋身的圖片,供予大家欣賞。
在紋身圖案中,鬼的外形特徵是其頭部有著一對堅硬的角,可以擊碎大石;雖然不是青面,但都有獠牙,也都是長長的虎牙,能輕易的撕碎任何東兩;面目猙濘,有的還擁有千裡眼。由於受到身體面積大小的限制,紋身圖案中的鬼紋身大多是小巧的。
而對於信奉神明(神様kamisama)的人來說,他們的紋身大多來自後代給日本神明的畫像,比如伊邪納岐(イザナギ)、惠比壽(えびす)等一些各個職業的神明。
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們從一本書上找了一些關於日本鬼怪的資料,分享給大家~
1
青行燈
最早的傳說是在日本江戶時期,據說外貌不一,可是都是非常可怕的鬼怪,她本來不是人,而是地獄的小鬼,常常在冥界門口徘徊,會變成我們熟悉的人的樣子教唆人們玩一種叫百鬼燈的遊戲,(百鬼燈:就是點100隻白蠟燭,然後大家依次講一個自己經歷過的詭異而且恐怖的事情,每講完一件就吹滅一隻蠟燭,而第100個故事都是由主持的人講,當最後的蠟燭熄滅時,所有參與遊戲的人都將被帶到地獄)把人拉入鬼門,所以在日本被稱為比較危險的妖怪(日本認為鬼是神的分支,所以把神魔、妖怪、妖精、精靈統一叫做妖怪)
2
青鷺火
青鷺火,其實就是夜間圍繞在蒼鷺身上類似火焰一般的藍光。最初記載於江戶時代鳥山石燕的《今昔圖續百鬼》,以及當時的傳說故事《絵本百物語》。後來這個傳說又被戲曲家櫻川慈悲功記載在了他的著作《変化物春遊》裡。
3
蛇帶
蛇帶,日本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妖怪,它的外形宛若一條上好的腰帶,是古時那些神魔妖鬼著裝時的第一選擇,這也算是一種上等的寵物吧。只是對於普通的人類來說,無異於奪命摧魂的殺手了。只是這條蛇帶看起來有些與眾不同,竟然兩端各有一個頭。
日本人對於鬼神文化的執念,大多來自於各式各樣的怪談傳說賦予這些形象的引申義,所以以此為中心出現了很多文化現象,成為了日本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然,日本的紋身文化還有別的風格流派,比如一些紋身流派受到了江戶時代浮世繪繪畫風格的影響。如果說平安年代是日本文化空前繁榮的一個階段,那作為封建最後的一個年份,江戶時代為新紀元儲備了不小的力量。關於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紋身風格,且聽下回分解。
「魁說」這個欄目,旨在為大家介紹關於紋身的各種文化知識資料,讓大家更加詳盡和深入的了解紋身這一文化現象的存在。我們相信,歷史不可改,但文化無國界,關於好壞褒貶我們都真實地一一為大家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