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發現周朝王卿高級貴族墓地 出土虢國重器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臨汾12月9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發布重大考古新發現,當地考古人員在山西垣曲發現9座春秋早期的王卿高級貴族墓葬,出土帶有銘文的銅器近50件套。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匽姬」甗,甑部近口沿處後腹內壁鑄有銘文3行11字,內容為:「虢季為匽姬媵甗/永寶用享」。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運城市文物工作站、垣曲文旅遊局對位於運城市垣曲縣英言鄉北白鵝村的墓地進行考古發掘,此次發掘面積為1200平方米,共發掘墓葬9座,灰坑17個。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此次發掘墓葬級別高、規模大,出土器物種類豐富,包括銅、玉、石、漆、陶、骨、蚌貝、鉛、金、漆木、皮革、麻繩、竹等各類文物總計500餘件套。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其中,最重要的收穫是發現帶有銘文的銅器近50件套,銘文內容豐富,文字清晰,計14篇。

北白鵝墓地出土器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及耘介紹,根據出土器物分析,該墓地與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和陝西梁帶芮國墓地在銅器製作、器物形制和紋飾運用等方面極為相似,結合墓葬形制,推斷這9座墓葬時代為春秋早期。

北白鵝墓地M5墓室正投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根據M3出土銅簋銘文「朕皇祖中氏」和銅甗銘文「虢季為匽姬作媵甗」,M6出土銅盨銘文「太保匽中」和銅簋銘文「中大父」判斷,墓地主人族屬身份應當為「中」和「匽」二者其一,後者尤為可能。

楊及耘介紹,北白鵝墓地是一處兩周之際位於成周王畿之內的周朝王卿高級貴族的墓地,本次發掘對研究和探討兩周時期的政治格局、畿內採邑分封制度及晉南地區兩周時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屬、社會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資料參考,對探索晉南地區文明化進程與中原地區的聯繫都具有重要意義。(完)

相關焦點

  • 虢國墓地出土的刻銘高古玉
    尤其是出土的近萬件玉器,種類齊全,玉質優良,造型精緻,紋飾優美,工藝精湛,其價值之高在周代考古中實屬罕見,是我國先秦時期的藝術珍品。雖然虢國墓地出土玉器數量眾多,但帶銘文的玉器卻少之又少,目前見於報導的僅有五件。物以稀為貴,刻銘玉器的少見使其價值大大提高。在此,筆者試就虢國墓地出土的幾件刻銘玉器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 虢國墓出土的玉魚 ,活靈活現.
    稱雄一時的虢國在歷史舞臺上銷聲匿跡,除給後人留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沉重而悲愴的故事外,再就是對這個古老和神秘王國一連串的問號。虢國墓地出土的玉器大致可分為 禮玉、佩玉、殮玉、用具、飾件、棺飾等幾大類。其中,佩玉類器物的品種、數量最多,佔總出土玉器的60%;而造型各異、惟妙惟肖、精緻靈動的魚形玉器又是佩玉中數量頗多的一款。
  • 古玉界:古玉出土時的模樣,難得一見!
    其實古玉出土的時候躺在泥土裡的樣子也是非常美麗可愛的,並不是我們很多人想像的髒兮兮的樣子。虢國墓出土玉器場景          虢國墓地是居住在上陽城內的虢國貴族及平民死後的埋葬地,位於三門峽市區北部的上村嶺。出土各類珍貴文物數萬件,僅玉器就達3000餘件,數量之多,品種之全,玉質之好,製作之精,為西周考古中所罕見。
  • 山西發現周代女性化妝品盒
    【山西發現周代女性化妝品盒】因發現周朝帶有銘文的銅器而入選「2020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聞」的山西垣曲北白鵝墓地,15日傳來最新檢測消息,中國多地科研專家在一件銅盒內提取獲得化妝品油脂類化學遺存,對探究周代女性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 西安發現唐代貴族家族墓地 顏真卿真跡首次考古發現
    @陝視新聞消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最近在西鹹新區發掘了一處唐代貴族家族墓地,在一座夫妻合葬中,發現一方由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墓志銘這是目前唯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期書法真跡。從2020年夏天開始,陝西考古人員發掘清理了大量隋唐時期的墓葬,其中包括唐代貴族元氏家族墓葬共三座,出土墓誌共四方。通過墓誌判斷,墓主人屬於唐代貴族元大謙、羅婉順夫婦及其兒子元不器和侄子元自覺。由於早期遭到盜擾,考古人員在墓葬內發現了少量的銅錢和陶俑,以及銀帶扣、葵口高足銀杯等文物共計兩百多件組。
  • 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羋月家族羋加墓,破解「曾隨之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向陽前幾年電視劇《羋月傳》熱播,很多人對「羋」姓感到很新奇,而名列2019年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中,就有一座同為楚國公主「羋加」的墓,在這座墓中出土的銅缶上的銘文,破解了歷史上的「曾隨之謎」。
  • 山西五裡後墓地發現金剛杵 系元代考古中首次出現
    五裡後M2墓葬出土的元代金剛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中新網太原1月8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山西隰縣五裡後墓地發現元代隰州刺史韓昇墓碑,並出土隨葬的金剛杵,這也是中國元代考古中首次發現。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罕見耀州窯青釉瓷器
    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圓形香盒。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孟氏家族墓葬位於發掘區中部偏北,發掘確認2座墓葬在2010年前後被盜,倖存兩方青石墓誌;3座墓葬形制保存較為完整,隨葬品豐富,出土的60餘件組耀州窯青釉瓷器最為精美。
  • 國博展出酒務頭考古成果,這處被盜墓地揭示商代神秘家族蹤跡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一處山西晚商時期貴族大墓的出土文物,將在國家博物館集中展出。「河東之光——山西酒務頭考古成果展」10月25日下午起對公眾開放,展期兩個月。這是酒務頭遺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規模展出,遴選170餘件組文物,與國家博物館藏的部分西吳壁遺址文物等一起,通過邊陲禮樂、尚酒時風、兵戎重地、裝飾駕乘四個主體單元,展示商代貴族生活與社會風俗。酒務頭遺址出土的獸面形飾。
  • 鹹陽首發現大型秦國貴族墓地 面積達百萬平方米
    鹹陽首發現大型秦國貴族墓地 面積達百萬平方米   昨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今年又有不少考古成果
  • 陝西韓城發現周朝大墓,出土5000年玉豬龍,專家:掌握王權的女人
    眾所周知,姜子牙又名姜尚,是周朝的開國元勳,早年姜子牙垂釣於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成為首席智囊,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姜子牙要求周文王親自拉輦,當時周文王拉了873步,保了周朝子孫坐了873年的天下,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陝西韓城發現了姜子牙後代的墓。事情回到2005年,陝西省韓城市東北7公裡的梁帶村,半夜玉米地經常有手電光閃爍,後來村民在下地時發現玉米地有許多探孔,村民意識到這些很可能是盜墓賊留下的。
  • 小河墓地發現一頂「帽子」,造型十分潮流,專家鑑定後深為震撼
    位於新疆的小河墓地,相信同樣也是受到許多網友們的關注的吧,小河墓地可以說是我們中國最為神秘的墓葬之一了,因為這座墓葬實在是太詭異了,首先它的墓葬形式,而且傳聞這邊埋葬了1000口棺材,還有大量的乾屍,而且都被存放在牛皮包裹的棺船中,再者還有非常神秘的生殖崇拜等等。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罕見耀州窯青釉瓷器「組圖」
    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圓形香盒。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鼎式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孟氏家族墓葬位於發掘區中部偏北,發掘確認2座墓葬在2010年前後被盜,倖存兩方青石墓誌;3座墓葬形制保存較為完整,隨葬品豐富,出土的60餘件組耀州窯青釉瓷器最為精美。這批青瓷絕大多數保存完整,器類組合明確,部分器型殊為罕見,為研究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梅瓶。
  • 春秋大墓發現一把鐵劍,專家大驚失色:只怕歷史會因此物改寫
    1、墓主人身份由於盜墓賊對這座墓葬已經進行了盜挖,因此考古部門只能基於這個基礎上,對墓葬進搶救性發掘,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工作者通過墓葬出土青銅器上面的銘文,已經確定了這個墓葬主人的身份,這是春秋時虢國的一位君主墓葬,這位君主的生活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的九世紀左右。
  • ...墓出土過的這種罕見器物,山西陽高也曾出土過,可惜流失到了日本
    海昏侯墓出土過的這種罕見器物,山西陽高也曾出土過,可惜流失到了日本 鄭州大學副校長韓國河在其文章《溫明、秘器與便房考》中認為: 「把江蘇揚州、淮陰、連雲港等地一帶出土的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漆面罩定為溫明 ……不能令人完全信服。理由如下。 第一,從文獻記載來看,溫明是皇帝、王侯、大臣和高級貴族使用的葬器,揚州等地發現的新莽前後的墓主身份達不到使用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