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古玉出土時的模樣,難得一見!

2021-03-02 古玉界

     我們平時看到的館藏出土古玉基本都是出土後擺放在博物館裡的樣子,亦或者是躺在博物館的庫房裡的樣子,很少看到古玉出土時的場景。其實古玉出土的時候躺在泥土裡的樣子也是非常美麗可愛的,並不是我們很多人想像的髒兮兮的樣子。

虢國墓出土玉器場景

          虢國墓地是居住在上陽城內的虢國貴族及平民死後的埋葬地,位於三門峽市區北部的上村嶺。出土各類珍貴文物數萬件,僅玉器就達3000餘件,數量之多,品種之全,玉質之好,製作之精,為西周考古中所罕見。

挑出幾件來欣賞一下





再看看玉組佩


           

 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貴族墓地出土場景

          2005年4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貴族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這是一片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芮國貴族的墓地,其中埋葬有數位芮國國君和夫人。近三十年來,陝西考古研究院首次遇上如此高等極,並且未被盜掘和破壞的墓葬,不用說成果斐然。該處遺址的發掘,被評為2005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墓地出土了大量以及罕見的玉器、金器和青銅器,尤其是金器,無論是數量還是精美程度均超過了河南三門峽虢國國君之墓以及山西曲沃晉國國君之墓。在27號芮國國君墓中,出土了數枚陝西龍山文化時代的玉琮,它們的制式和工藝均與陶寺遺址出土的玉琮相一致,27號墓中還出土了兩支商代晚期的大玉戈以及凸緣環。在26號芮國國君夫人墓中,赫然出土了一隻紅山文化時代的玉豬龍,真正是匪夷所思。

挑出幾件來欣賞一下

注意看右上角躺著的玉豬龍,典型的紅山文化標準器。


再來看看出土的組玉佩

紀王崮春秋墓玉器出土場景

      紀王崮春秋墓位於山東沂水縣泉莊鎮,被稱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2012年,在崮頂施工時意外發現了部分青銅器殘片,確定為一座古墓葬,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墓葬形制較為特殊,墓室與車馬坑共鑿建於一個巖坑之中。墓葬雖然破壞較為嚴重,但主墓室保存完好。車馬坑發現8匹馬4輛車,還有青銅禮器,它的規模、形制無疑是高等級的。

    墓葬內出土了大量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等重要文物,對研究該地區歷史和春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工藝技術、墓葬制度等具重要價值。

看看躺在中間的那件玉琮

這件玉璜長這樣!


再看看這件素玉琮


一起出土的其它玉器

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場景

獅子山楚王陵位於江蘇徐州獅子山西麓,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徐州博物館考古部對其進行了發掘。據考證,該墓主人為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二代楚王劉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下葬時期為公元前175—公元前154年。

獅子山楚王陵墓室雄渾宏大、結構奇特,雖經盜擾,仍出土各類文物近二千件(套),約萬件,有金、銀、銅、鐵、玉石、漆等質地。其中玉器達二百餘件,組合完整的喪葬用玉,規整肅穆的禮儀用玉,琢磨精製的裝飾用玉,豐富多採的生活用玉,紋飾華麗的玉制兵器,栩栩如生的肖生玉器等等,舉凡漢代玉器這裡應有盡有,主要包括單體玉龍佩、玉璧、玉環、玉珩、玉衝牙、玉鉞、玉戈、玉卮、高足玉杯、玉耳杯、玉劍具、玉豹、玉蟬、玉衣、玉枕以及鑲嵌玉棺等。


挑出幾件來欣賞一下

再看看這些


再看看一起出土的其他玉器

南越王墓玉器出土場景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西漢南越王墓已開闢為博物館。

挑出幾件來欣賞一下


























再看看其它古玉出土的場景

出土後的清爽的皮殼,並沒有髒兮兮的感覺


看看真正的硃砂環繞著古玉的什麼樣的狀態?

圈兒裡人都在關注以下這幾個平臺


(文章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註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部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古玉界:出土的古玉不邪,反倒陽氣十足!
    很多朋友留言,因為清明特輯上說清明祭掃宜佩戴古玉,說要我具體講講為什麼出土的古玉不邪,反倒陽氣十足。好吧!今天就為大家好好說說至陽之古玉。龍紋玉璜,西周,長1.8cm,寬1.9cm,厚0.5cm。玩古玉最high的人——乾隆皇帝
  • 古玉界:解開古玉水銀沁的奧秘!
    古玉中水銀沁的形態一般有塊狀、斑狀、點狀和絲狀4種。塊狀是指玉器全體或接近全體呈黑色,斑狀則指玉器部分成黑色,點狀的俗稱「芝麻點」,絲狀的俗稱「牛毛紋」。根據其各自的形態和呈色表現,水銀沁被後人賦予形象而又生動的名詞:陳墨黑、純漆古、金貂須、黑漆古等。還有一種被稱為「膏藥脂」的,沁門周邊部分濃黑,沿著玉理漸漸地淡化成絲狀向四周散發,似為礦物質由外部侵入所致。水銀沁的變化名稱很多,以受沁嚴重的為珍貴。
  • 古玉界:如何在眾多仿品中,從工痕、光氣和風化特點來慧眼識真?
    電動工痕,機器拋光仿西周玉器手工修磨的特徵,有板有眼,但是致命傷是沒有古玉的自然風化皮殼!以上三件是所謂的高仿品西周一面坡工藝和老道的風化皮殼
  • 上三代古玉高清出土 行家裡手都在收藏
    從南陽地區出土的古玉精品中,去領略這一段綺麗悠遠的古玉史話。此次展出的南陽地區出土玉器,匯聚了自上古、三代至兩漢的良工精琢之珍品。這些玉器紋飾精美、造型生動、品類創新,兼具自然精華與人文理想之美。它們一方面印襯出中國玉文化的發展規律,另一方面從不同側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禮儀制度、道德信條等豐富的歷史信息。
  • 古玉界:徐州博物館藏出土的玉劍飾
    在徐州博物館陳列的眾多漢代玉器中,精美的玉劍飾顯得尤為突出,人們在觀賞時往往對其華美的神採和精工的雕琢讚嘆不已。   考古資料顯示,玉劍飾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時期,經春秋到戰國晚期開始流行起來,並逐漸形成了組合成套的玉劍飾,包括玉劍首、玉劍格(琫)、玉劍璏(璲)和玉劍珌。至西漢時期,玉劍飾使用更加廣泛,成了貴族佩劍上的重要裝飾,也成為當時社會身份的一種象徵。
  • 古玉界:春秋戰國紅鎬瑪瑙環鑑賞
    春秋戰國瑪瑙配飾在歷史的長河中雖屬曇花一現,但畢竟豐富了我國古代玉組佩的玉材種類,增添了當今收藏界的新門類。    紅鎬三才環我國古代的瑪瑙環,原本並不是一種專供人們單獨佩戴的玉飾,而僅僅是東周時期玉組佩中的一個構件而已。
  • 五彩斑斕的古玉 -今日重點
    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個喜歡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的,無定律可言。儘管這樣,我們的前輩還是總結了古玉沁色有「十三彩」「二十六色」等美譽之詞,生動形象地將古玉沁色形容成:坩黃、坩青、孩兒面、純漆黑、棗皮紅、鸚哥綠、硃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石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糟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還有蝦蟆皮、灑珠點、碎磁紋、牛毛紋、唐爛斑等等。
  • 【古玉那些事】《古玉辨》藏玉必看聖書--劉大同著
    十二,五色沁之古玉凡玉出土,沁以五色者為最上,三色四色者次之,二色一色者,又次之。蓋以地中五色不易產於一處,惟殉葬時,方能萃集五色於一穴,吾故曰非琀玉,不易受五色之沁也。況所見五色沁之古玉,多系妃嬪所佩之物,故古玉之沁,首重五採耳。按五色沁,光怪陸離燦爛照人。有花紋者,千不一見。
  • 怎樣玩古玉,才能不被打眼
    古玉是古玩收藏大類中一個很重要也最受歡迎的類別,高古玉的魅力有多大哪?宋代開始就有專門為皇室作仿古玉的一個部門,專仿上三代(夏商周)的古玉,這是為什麼,因為上三代的玉是最精美最神秘莫測的,其雕刻工藝和紋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精美。
  • 王紅旗:古玉鈣化的鑑定要點(二)
    盤玩時,鈣化部分會慢慢還原回玉性,少則數月,多則數年,會慢慢通透、潤澤。玉器的鈣化過程,是一個物理的變化過程。變化的過程中,僅僅是玉質內部的分子晶狀結構排列和微量元素發生了變化,其化學性質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所以,在盤玩時,玉器會慢慢恢復其分子結構的穩定性,它的物理特徵會慢慢發生變化,逐步恢復到趨向於原來的面貌。這就是古玉的奧妙所在,也是眾多玩玉人對古玉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 盤玩古玉,這五種簡易的方法你不得不知!
    盤玩古玉是收藏古玉者的一種還原古玉本色的方法,在如何盤玩過程中,收藏者根據前人的經驗,大體上總結出來五種簡易的方法,而這五種方法又是針對不同出土環境和情況的古玉,做出的不同還原方法。● 擦拭還原法古玉收藏者都知道,剛出土的古玉相對比較軟,稱之為「土古」。
  • 古玉界:從文化期至明清,一路走來的"古玉文明"
    配戴雕琢龍、鳳、虎、鷹的玉飾,原本是為了彰顯自身氏族特有的神靈秉賦,也就是天生的「德性」,此時也被儒家詮釋為美玉具備仁、義、智等「君子之德」。六朝、隋唐時,一波波來自異域文化的洗禮,玉器藝術有了極大的改變。褪去以玉通靈的神秘色彩、擺脫以玉比德的儒學教條,宋、元時期文人階層形成,他們熱衷認識自然,協調人文,追求寫實、求真的藝術精神。
  • 古玉收藏步入黃金時代
    除國家考古出土的館藏高古玉外,市場非常難見到真品,造成許多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和上手過真品,而高古玉的鑑定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行之有效的科學鑑定標準體系,其高價位的誘惑更給制假者創造了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制假者投入資金、精力、時間做出各種各樣的高仿古玉,甚至於有些人用這些偽玉來花巨資出書等,這些別有用心者使出各種手段使得自己的偽貨變成真品,某些著名專家更為了蠅頭小利就大開偽證書,諸多癥結形成了古玉的瓶頸
  • 分享關於古玉辨偽與辨識的認識
    今天就著旭光墓地出土的標本件細節圖,咱先做個總結的預熱,分享一些個人關於館藏玉器觀察、圖片拍攝、以及拍攝後的圖片如何利用的認識。對館藏出土玉器的觀察與細節拍攝,是我為了進行古玉辨偽與辨識,而對其進行的基於視覺感知的信息的採集行為。在視覺相關的信息維度中,我會從宏觀和近微觀角度再通過眾多細分維度對相關信息進行採集。
  • 2021年,這樣學古玉!
    一、圖片看海量真品圖片,需帶有明確出土記錄,如《中國出土玉器全集》。天天看,有空就看。一日不看,如隔三秋。看出土特徵,找打磨痕跡,品包漿熟透,悟真品神韻。二、館藏在學習了大量真品圖片後,就有了一定的感覺,這時候要常去博物館,隔著玻璃觀察真品。
  • 男人這一生 ,得有一兩件像樣的古玉 !
    楚王陵玉棺玉片出土時景象除了金縷玉衣和黃金飾具帶之外,獅子山楚王陵還發現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楚王棺具。
  • 古玉遠古神話人物(太陽神)
    先來看看此件美國俄亥俄州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藏的紅山古玉人。他一生從沒有見過史前這麼精美的玉器,估計錢少是買不到的,當下動了搶的邪念,撥開圍眾奪玉而逃,跑出2裡多路後,被七、八位圍眾擒獲扭送當地公安派出所,但他拿的古玉已不見了。蹊蹺的是,不知何時古玉「太陽神」飄洋過海跑到了臺灣。
  • 香港首富家族的古玉收藏
    何鴻卿爵士熱衷於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其藏品涉及古玉、青銅、瓷器及明清家具等諸多領域。何氏對於文物事業也有突出貢獻,如上海博物館古代玉器館的裝修為何鴻卿出資贊助,大英博物館原東方文物館(現為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亦由其捐助建設。
  • 血玉:真是從墳墓裡挖出的滲血古玉嗎?
    在我國古代,玉一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一塊上好的玉石可以說更是代表了主人的權勢和財富,一塊好玉千金難求,甚至依然可說是價值連城,這其中,就有最具神秘色彩的血玉。在收藏界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古玉掛紅,價值連城」。
  • 母親節賞古玉:最美莫過母子情
    許多古玉尤其是中古玉和明清玉器,構圖創意來自生活,充滿生活情趣。今天是母親節,分享幾種母子題材的館藏古玉,請欣賞。一是三(羊)陽開泰。這種題材古玉,多見於明清玉器,以三隻羊的造型表達三陽開泰的寓意。其中,有的造型為母子羊,老羊充滿母愛,小羊懵懂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