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又稱小便失禁,國際尿控協會將之定義為「任何尿液不自主地流出」。中國部分地區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尿失禁發病率為18%~53%不等,45歲已生育女性中壓力性尿失禁發病率高達40%。而美國泌尿學會的統計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面臨著尿失禁的困擾。美國另外一項調查顯示,18歲以上人群受到尿頻、尿急、尿失禁、尿瀦留等排尿障礙疾病困擾的人群高達16.6%,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處於慢性疾病的前10位,並高於糖尿病的發病率,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
尿失禁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年齡、分娩、婦科手術、超重、便秘等都可能會導致尿失禁。尿失禁分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 由於女性一生中,需要承擔妊娠、生產的重任,給盆底肌肉和韌帶帶來很大壓力和損傷,導致盆底這張『吊網』彈性變差,『吊力』不足就會引發盆腔臟器位置和功能異常,從而出現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等疾病,一般40歲以上女性最為常見。
尿失禁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長期的尿液侵蝕刺激可導致會陰部皮膚紅腫、癢痛,甚至感染潰爛,引起泌尿系統炎症、結石,嚴重者還會影響腎臟功能。而由於窘迫和害怕身體產生異味,尿失禁患者會人為地減少社交活動,從而產生焦慮、尷尬和沮喪等各種不良情緒,變得越來越孤僻,甚至引發抑鬱症等嚴重心理問題,因此尿失禁也被稱為「社交癌」。不僅如此,除了導致泌尿系統病變,還會引發盆腔炎,膀胱炎,陰道炎,性生活障礙,膀胱癌及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
我院特色專科的房繄恭主任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採用位於人體骶尾部的中髎,秩邊和會陽穴,以及位於下腹部的歸來穴、中極穴、水道穴左右共6個穴位,稱為「盆底六針」,專門用於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痛等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雖然採用的都是傳統的穴位,但是針刺的深度、角度和方向跟原來傳統用法都有很大的區別。
「盆底六針」結合針刺手法與電針,直接刺激與排尿、排便相關骶神經和陰部神經,刺激盆底肌肉收縮。起效快,效果明顯,常給患者以意外之喜,解決患者多年的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