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微更新」拓展市民遊客共享新空間

2021-01-09 身邊24小時

新華社上海12月28日電題:上海城市「微更新」拓展市民遊客共享新空間

新華社記者陳愛平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的真如·高陵集市,前身是一處批發加零售菜市場。經過升級改造後,集市裝修凸顯海派文化,人們可以購買新鮮的肉禽蛋菜、品嘗本幫小吃、觀賞評彈表演或參加體育鍛鍊等等。這裡服務著附近社區居民,也成為來滬遊客的「打卡地」。

上海正不斷通過真如·高陵集市這樣的城市「微更新」,拓展市民、遊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間。

28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首批50家「家門口的好去處」。這些分布在上海16個區的公共空間,既有書院、美術館、博物館,也有體育公園、文化弄堂、濱江驛站等。這些「好去處」依託文化、娛樂、健身、遊憩、綠化、商業、餐飲、農業等資源,推出展現區域特色的文化旅遊活動及公共服務,讓市民遊客能體驗「微旅遊、慢生活」。

66歲的陶美珍老人自1999年起居住在附近地區。她說,20多年前,周邊區域還有些冷清,人們購物的首選是人民廣場區域。如今,周邊區域公共運輸、醫院等服務便捷;全新升級的集市「五臟俱全」。她說:「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更豐滿了。上海城市發展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圍繞「好去處」,不少市民成為志願者,通過日常導覽和服務,讓更多人感受上海城市的魅力。此外,滬上旅遊企業推出5條全新旅遊線路,將這些「好去處」串點成線。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旗介紹,上海踐行「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不斷通過城市「微更新」,圍繞「十五分鐘生活圈」拓展出滿足人們「微旅遊」「微度假」需求的「微空間」。這些空間和歷史風貌街區、特色休閒街區、特色旅遊村、郊野公園互為補充,成為上海作為全域旅遊目的地的載體。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應實現主客共享,把外來遊客和本地居民統一到共同的市場,通過堅持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完)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雙城記·上海丨橋下空間微更新 土地集約開發新空間
    根據上海市道運局的數據,全市公路橋、高架橋、城市橋梁等橋洞共計3.2萬個。上海正在探索土地複合利用、高質量發展,針對數量充足的橋下空間進行微更新,可以成為土地集約開發、激發新活力、縫合交通阻隔的創新方式。
  • 蔦屋書店結緣上海的背後:「城市更新不止步於物質、環境和空間更新」
    剪彩儀式上,日方代表透露了一個小細節:「我們第一次來上生·新所考察時,發現這裡的前身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英文縮寫竟然與我們母公司的英文縮寫一模一樣,很巧,仿佛冥冥之中自有緣分。」  蔦屋書店最終選擇落戶上生·新所,遠不止一個「巧合」這麼簡單。近年來,上海致力於城市更新,上生·新所位於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改造更新後在2018年重新開放。
  • 蔦屋書店結緣上海的背後:「城市更新不止步於物質、環境和空間更新...
    蔦屋書店最終選擇落戶上生·新所,遠不止一個「巧合」這麼簡單。近年來,上海致力於城市更新,上生·新所位於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改造更新後在2018年重新開放。短短兩年裡,這裡辦公、娛樂、生活、文化氛圍濃鬱,成為城市更新的「樣板房」。這樣一個古典與現代、時間與空間融合的空間,正符合蔦屋書店的定位。或許,這才是蔦屋書店與上海結緣的最大契合點。
  • 上海:城市「微更新」閃現臺灣設計師身影
    新華社上海10月16日電(記者潘清)一個月前,在上海落戶近10年的臺灣設計師劉家昌接到了一個特殊任務:為華陽路街道獨居老人虞先生的住房進行適老化居家改造。  華陽路街道是一個典型的「老城區」社區,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達41%。老公房年代久遠,給老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沉浸式音樂劇在老建築裡上演 萬科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徑
    期間,「盛旦新聲」主題藝術展、新晉藝術家插畫牆,以及有趣的IP形象藝術裝置等不同形式的文化藝術將與市民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上生·新所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歷史地理空間和文化層級的城市更新樣本,致力於打造人與時間、空間可以互動、沉浸的文化藝術公共空間。今年,上生·新所被授牌「上海市演藝新空間」。
  • 蔦屋書店上海首店以文化提升城市更新能級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導城市更新除了追求老建築的改造更新之美,還應重視空間、景觀、人、功能等各方面的優化交疊。12月24日,上海首家蔦屋書店在「上生·新所」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正式開業,通過將老建築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使城市更新煥發出鮮活生命力。
  • 上海城市更新大提速,理想與未來同頻——鑫耀中城·2020首屆城市煥...
    上海城市更新大提速,理想與未來同頻  ——鑫耀中城·2020首屆城市煥新研討會成功舉行  「上海,一座極具魅力的城市,海納百川的城市型格提供多元而自由的選擇。  面對2035年的不遠未來,我們究竟對上海期待些什麼?」  身處2020年,每當站在時間的特殊節點,人們總是會想像城市未來會怎麼樣?
  • 上海三甲港綠地國際旅遊度假村微度假項目成為魔都濱海旅遊勝地
    尤其首次亮相的綠地城市微度假產品一經官方APP「遊上海」上線,就成為滬上三口之家的打卡勝地。 助力上海全面打響「四大品牌」 上海三甲港綠地國際旅遊度假村濱臨東海,以品質住宿為核心,以親子娛樂、戶外休閒運動為特色,是綠地打造的首個集旅遊住宿、餐飲休閒、體育娛樂、親子研學為一體的城市微度假項目,也是上海第一、國內領先的超大規模旅遊度假集群,是上海旅遊休閒產業優勢業態進一步升級的重要標誌,一站式滿足上海及周邊2小時車程範圍內居民短途休閒度假需求
  • 城市有機更新 拓展成都人的「幸福地圖」
    慢下腳步,細細留意,一處處綠草如茵的小遊園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一步都有鳥語花香;一座座風貌特色建築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城市有機更新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官體驗,伴隨著城市有機更新,成都人的「幸福地圖」在不斷拓展中。
  • 首屆上生·新所戲劇節開幕,蔦屋上海首店即將開業,昔日「神秘之地...
    從昔日「神秘」的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到今天集聚歷史建築、人文藝術內涵的文創園區,上生·新所正向城市更新的更高層級進階。獨特的演藝新空間「網紅泳池」旁的二樓空間,則變身為酒吧與作家書房,演繹環境戲劇《靈異的誘惑》。在遍布時尚流行色的19號樓,二層空間被自然分割為《米歇爾的幽魂》裡金碧輝煌的大客廳,還有《蝙蝠的回憶》裡後現代風格的角落。萬科方面表示,整個園區都將是一座開放的舞臺,讓市民遊客在此體驗置身於戲劇片場的暢快。
  • 楊行老集鎮啟動城市微更新設計競賽
    上海的「城市更新」已進入4.0階段,逐步實現「向存量要空間、以質量求發展」。看清使用者的清晰畫像,需要更精準細緻的設計方案。寶山楊行老集鎮美好杜區城市微更新設計競賽近日正式啟動。在同濟大學舉行的校園宣講會上,該競賽以學術課題引入的形式,面向在校學生徵選設計方案,將教學與實踐結合,以求在真實的城市場景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對策,培育建築青年力量,並為之提供施展平臺。楊行老集鎮宣講會現場楊行鎮位於上海寶山區,處於北郊環與北外環之間,屬於寶山新城板塊,東接寶山老城區、西啟寶山工業園板塊。
  • 「最上海」的觀景平臺在哪?這片濱水空間打造「最美河畔會客廳...
    「此次虹口段貫通提升工程的重要意義,在於形成了優質的城市公共空間,以『共享街道+河畔客廳』的方式還江於民,打造『最上海的觀景平臺』。」虹口蘇州河貫通提升工程總設計師王林說,虹口段不僅要「處處看得見河」,而且要「坐得下人」。
  • 這些新規讓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更美好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旅遊節等體現「上海文化」品牌效應的公益場次、公益票將得到確保;人人都可以在家門口的步行距離裡找到創新設計的美好空間……今天起施行的《上海公共文化保障與促進條例》,作為地方法規,不僅勾勒出今後上海文化發展的藍圖,並使之有法可依。
  • 城市更新與文化創新有機結合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為老建築注入新生
    央廣網上海12月24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今天,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在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正式開業,這也是上海首家蔦屋書店。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具有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在約2000平方米的空間內,擁有5萬種精選圖書和眾多文具雜貨、工藝品,畫廊、咖啡、餐飲等多重業態並行,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相融。
  • 請回答2049:萬科未來城市的「底盤」邏輯
    萬科在這座城市,也參與了城市更新。淮海街就是這樣一個實踐。9月27日晚,改造升級後的淮海街全新亮相,霓虹閃爍、人流攢動,日式風情濃鬱的豎式店招讓人恍惚置身日本的街頭,為蘇州市民和遊客提供多元、有趣、純粹的日式生活美學的沉浸式體驗。
  • 城市綠道 | 廣州綠道:萬民共享的千裡綠脈(一)
    原創 chsla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收錄於話題#城市綠道8個前言近年來,全國各城市以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為指引,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著力開展城市綠色生態空間規劃建設
  • 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上海旅遊節的亮點及成效等相關情況...
    首次通過文旅夜市、商旅活動、美食打卡、自駕旅遊、達人直播等多種方式集中展示了一批長三角城市的精品文旅新空間。同時,在旅遊節開幕式上與主會場連線,通過電視網絡直播推介長三角豐富的文旅資源。首次推出上海到浙江省湖州市的「從黃浦江源到世界會客廳」的精品旅遊線路,首批上海市民在旅遊節期間踏上了滬湖之旅的美妙旅程。首次推出聯動上海和17個城市的長三角旅遊PASS年卡,該產品上線僅12天,就銷售超過2萬份。
  • 上生·新所集齊最後一塊記憶拼圖 老廠區變身申城活力新地標
    在這條落葉景觀道路旁,一幢已經關閉了近90年的「神秘的地方」——孫科別墅日前敞開大門,迎接前來參觀的市民和遊客。這也意味著上生·新所最後一塊記憶的拼圖落定,變身為活力新地標、城市會客廳。有機更新 城市範本孫科別墅一層開放後的第一個展覽「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歷史文獻展」,核心關鍵詞便是「城市更新」。展覽以上生·新所城市片區之歷史轉變為線索,以城市與生活的關係為切入點,希望在宏觀的歷史變遷與微觀的個人情感中,對「城市更新」提供新的觀察、認知和思考。
  • 深夜書店,拓展上海夜間經濟新業態
    為響應首屆「上海夜生活節」,申城近30家實體書店參展深夜書店節,其中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讀者·外灘旗艦店、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的營業時間延長至23時,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光的空間紹興路店則延至24時。如何挖掘書店新的增長點,需要情懷之上但又不失理性的探索。「實體書店具有文化空間和消費空間的雙重屬性,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名片。
  • 惠州城市更新,如何突出特色打好組合拳
    由粗放型的大拆大建轉向「繡花」式的精細化微改造,從人民群眾對城市宜居宜業的需求入手,加快補齊生活設施短板;出臺節約集約用地的城市更新政策,合理規劃、配置有限的空間土地資源,強化產業導入;重視歷史文化保護,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活化歷史文化街區……打好這一系列城市更新「組合拳」,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更新水平,是解決城市發展瓶頸、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