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2月28日電題:上海城市「微更新」拓展市民遊客共享新空間
新華社記者陳愛平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的真如·高陵集市,前身是一處批發加零售菜市場。經過升級改造後,集市裝修凸顯海派文化,人們可以購買新鮮的肉禽蛋菜、品嘗本幫小吃、觀賞評彈表演或參加體育鍛鍊等等。這裡服務著附近社區居民,也成為來滬遊客的「打卡地」。
上海正不斷通過真如·高陵集市這樣的城市「微更新」,拓展市民、遊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間。
28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首批50家「家門口的好去處」。這些分布在上海16個區的公共空間,既有書院、美術館、博物館,也有體育公園、文化弄堂、濱江驛站等。這些「好去處」依託文化、娛樂、健身、遊憩、綠化、商業、餐飲、農業等資源,推出展現區域特色的文化旅遊活動及公共服務,讓市民遊客能體驗「微旅遊、慢生活」。
66歲的陶美珍老人自1999年起居住在附近地區。她說,20多年前,周邊區域還有些冷清,人們購物的首選是人民廣場區域。如今,周邊區域公共運輸、醫院等服務便捷;全新升級的集市「五臟俱全」。她說:「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更豐滿了。上海城市發展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圍繞「好去處」,不少市民成為志願者,通過日常導覽和服務,讓更多人感受上海城市的魅力。此外,滬上旅遊企業推出5條全新旅遊線路,將這些「好去處」串點成線。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旗介紹,上海踐行「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不斷通過城市「微更新」,圍繞「十五分鐘生活圈」拓展出滿足人們「微旅遊」「微度假」需求的「微空間」。這些空間和歷史風貌街區、特色休閒街區、特色旅遊村、郊野公園互為補充,成為上海作為全域旅遊目的地的載體。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應實現主客共享,把外來遊客和本地居民統一到共同的市場,通過堅持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完)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