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我縣大批農民工外出務工受阻
各地積極幫助滯留在家的農民工
尋找增收門路
通過發展產業
確保他們收入不降低
生活有保障
1
歇馬鎮合作村
5月27日,記者驅車2個多小時,來到歇馬鎮合作村,不禁被這裡成片的煙田所吸引。
歇馬鎮合作村黨支部書記 黃佳國:
我們合作村常年在外務工的是200多人,因為疫情的影響,60多人沒有出去務工,為此我們村支兩委對這60多人實行了包保,幫助他們發展菸葉120多畝、蔬菜200多畝,使他們產業有著落,收入有保障。
二組村民鄒光明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外出無門路,加之去年很多農戶種辣椒,價格進入低谷,收入不理想,所以村裡今年種煙較多,基本都在10畝以上,最多的戶達到30多畝。他的鄰居吳喜榮,就是因為外出務工受阻,在家裡撿起種煙這個老本行。
當下,菸葉已進入大田管理時期。中午時分,菸葉技術員正在煙地裡對吳喜榮進行技術指導。
年屆不惑的吳喜榮,家有5口人,因兩個兒子上學,77歲的父親一直有腰椎的毛病,2016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脫貧。
歇馬鎮合作村菸農 吳喜榮:
原本今年還是打算出去找事做,由於疫情的影響,找事比較艱難,我決定在家裡面栽煙,幹自己的老本行。
近幾年,吳喜榮一直在外務工,在海南幫忙種過菜,跟著施工隊在上海幫過小工,一年也能掙個五六萬塊錢。
歇馬鎮合作村菸農 吳喜榮:
種菸葉呢,比較穩當,我們心裡還是有底氣的,再加上有技術員對我們進行各項技術指導,對我們也特別關照。
村裡、煙站知道了吳喜榮的情況後,第一時間與他對接,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歇馬鎮合作村菸農 吳喜榮:
發展煙業主要面臨的是資金不足,煙站和村裡面知道這個情況之後,聯繫農商銀行,上門給我貸款2萬元,幫助我解決資金難題。
有了生產資金保障,又有技術員做後盾,吳喜榮更加堅定了發展菸葉的信心。
歇馬鎮合作村菸農 吳喜榮:
今年在家裡面搞了35 畝菸葉,還種了點藥材,準備今年搞個二三十萬塊錢。
2
歇馬鎮橫河村
無獨有偶,在5公裡外、海拔1400多米的橫河村,36歲的袁顯根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歇馬鎮橫河村村民 袁顯根:
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現在這個時間在外面工作也不好找,收入也不是很穩定。
今年,袁顯根當機立斷,決定發展露天蔬菜70畝,種植菸葉30畝,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網羅70多戶發展反季節蔬菜600多畝,抱團取暖。
歇馬鎮橫河村村民 袁顯根:
給農戶提供種苗服務,還有技術支持,得到農戶的積極響應。我希望和農戶共同努力,把經濟搞起來,讓農戶都得到可觀的收入。
像袁顯根這樣的新菸農,全縣新增300多戶,也是菸葉技術員點對點幫扶的重點。
保康縣菸葉分公司駐歇馬鎮橫河村菸葉技術員 梁登洲:
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直到他們每個環節都會為止,在平時遇到技術問題隨時來電話我們隨時到。
袁顯根原計劃今年發展100畝蔬菜,受疫情影響,他臨時決定,分出30畝土地用於發展菸葉。
歇馬鎮橫河村村民 袁顯根:
蔬菜市場這個前景看不透了,蔬菜能不能運送出去,還都是未知數,所以今年決定轉產,把這個合作社的這個面積拿一部分來種菸葉。
在保康縣,各鄉鎮、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幹部,也把滯留在家鄉的務工人員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幫助他們尋找增收門道、謀劃產業項目,確保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群眾收入不降低,生活有保障。
全媒體記者:孫玉良 艾德雄 劉雪彬
通訊員:楊秀娟
編輯: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