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昝慧昉1
內衣行業發生了一場變革。
維密黯淡、都市麗人掙扎於轉型,「售賣性感」不再是無往不利的銳器,傳統行業巨頭們的規模優勢在線上電商的圍剿下,被打得難以喘息;但與此同時,在原有賽道中找到痛點的新內衣品牌,正在嶄露頭角。
Bananain蕉內便是其中之一。這個創立於2016年的品牌在上一年底正式完成了A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25億元,創下近十年來國內內衣品牌估值最高的記錄。如今,這個網生線上品牌正向線下發起進攻。
12月31日,蕉內在深圳壹方城內開出品牌首店,並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一二線城市繼續拓展6到8家實體門店。
蕉內的誕生始於一個人們曾習以為常的細節。
長久以來,在衣物的後部或側部縫製一個化學纖維的「洗水標」已經成為了服裝行業的「行規」。洗水標上標註了品牌、型號、尺碼、成分、洗滌說明等多種信息。而蕉內打破了這種行規,將可能扎人的小標籤改為外印無感標籤,並將這種「無感」概念延伸至襪子、家居服等其他品類上。
並不是沒有別的品牌做外印標籤,但蕉內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還成功地讓內衣呈現出一種科技感。
產品方面,在無感標籤的基礎上,蕉內又相繼研發了ZeroTouch無感託技術、Movestech防曬涼感技術、Airwarm熱皮空氣保暖技術、Siverskin銀皮抗菌技術等專利技術,並應用到文胸、內衣、保暖衣、家居服等多品類產品上。
蕉內品牌方也善於將這些產品細節「放大」。
比如原本平平無奇的保暖內衣,蕉內會給它取名叫「熱皮」,並在商品描述中強調「磨平凸起」、「開口前檔」等設計細節;蕉內商品的分類近乎數學公式,它給每一款產品建立了專屬坐標表,並根據面料級別、版型工藝序列號和體感設定對產品進行界定。比如熱皮的序列號就是根據緯度地區、厚度、面料的不同劃分出9個不同的款式;視覺呈現上,你會發現蕉內所有的模特都被統一的蘑菇頭遮住了雙眼,試圖以此讓消費者更聚焦於產品本身。
蕉內強調科技感。圖片來源:蕉內天貓旗艦店在開設實體店時,蕉內更著力於凸顯這種科技感。
門店本身,從旅行箱的默認初始密碼獲得啟發,蕉內將首家體驗店命名為「000號」,整體空間以銀色為主調,並大面積運用了金屬不鏽鋼、肌理漆等材質。
蕉內線下首店開在了小米、大疆門店旁。圖片攝影:盧奕貝店面布局上,針對私密品類的挑選與購買,它將內褲、bra等產品以隔間形式陳列,此外,還在每款產品的包裝盒上嵌入晶片,讓產品靠近讀碼器即可獲取產品尺碼推薦、顏色選擇等各式信息,方便消費者快速了解產品,也避免了工作人員突如其來的「關心」。
店面布局上,針對私密品類的挑選與購買,將內褲、bra等產品以隔間形式陳列。圖片來源:蕉內選址上,與大多數內衣品牌開在服裝區域不同,蕉內的線下實體店開在了小米、大疆等科技類品牌門店旁。
這些品牌特質,都源於蕉內的創始人臧崇羽和李澤辰的背景,他們均在設計行業有過十五年的從業經驗。「我們也算是在這個品類裡深耕10多年了,積累了很多做企業、做品牌、做交付的經驗,這樣不停打磨,對於在視覺上所呈現出的差異化或者產品的版型、面料、體感上都有了自己的一些方法論或經驗。」蕉內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
品牌本身內因外,蕉內的成功,也是趕上了好時候。
2016年的中國內衣市場仍被巨頭分割。根據智研資訊的報告,進口品牌約佔60%的市場份額,以中國香港、臺灣及日本的產品為主,國產品牌約佔市場的40%左右。這些傳統內衣品牌早年間通過加盟模式,快速在中國布局數千個零售點,曾主導了一代人的內衣審美與消費。消費者和品牌對產品的樣式和功能需求還很基礎。
「比起別的高度飽和的品類來說,我們加入的時候,內衣品類還是比較初始化的,用戶對它沒有感覺、也不願意為它付出溢價,所以我們有很多發揮的空間。」蕉內告訴界面新聞。
現在已為人們熟知的、諸如大胸顯小、無鋼圈、舞蹈瑜伽、發育塑形等細分內衣品類風潮正是從這一時期才開始湧現,新銳品牌如Ubras、內外、奶糖派等陸續崛起。
電商風口已然出現,但行業傳統巨頭安於原有優勢並沒有立刻投身線上,讓大量更具性價比的淘品牌獲得野蠻生產的空間。
蕉內復盤過去的四年,認為關鍵性的品牌決策節點在於渠道上聚焦了天貓。「因為一個創業公司資源永遠有限,你必須要利出一孔舍九取一。我們當時捨棄了所有其他渠道,All in天貓。」
但在當年眾多淘品牌中,最終脫穎而出的並不多。在焦內看來,「洞察消費者『真需求』,並給出一個能產品化的解決方案,再加上時代及消費者的意識轉變」,是促使蕉內快速增長的原因。
自2016年蕉內上線天貓4年以來,品牌成交總額分別為5000萬元、1.6億元、3.3億元和10億元,如今,其用戶數已突破500萬。
但這還不足以讓蕉內高枕無憂。
其「外印無感標籤」、設計、營銷上的亮點,無疑都為品牌吸引到了大量的消費者,但無論是無標籤的產品設計,還是設計營銷上的年輕個性化策略,從長遠看,還都不足以成為蕉內的護城河。它身後從新銳品牌到傳統巨頭都在跟進。
此外,在內衣品類上,如優衣庫這樣的巨頭企業也很容易在性價比上做得比新銳品牌好。比如,一套蕉內的熱皮保暖內衣的售價為288元,而優衣庫裡一套HEATTECHY的最低價格僅177元。
蕉內也意識到了這些。但蕉內方面對界面新聞稱,這個賽道越飽和,消費者關注度會越高。如果沒有老品牌的覺醒,沒有其它新銳品牌的崛起,蕉內也會有惰性。
現在,產品方面,蕉內已經從創立初的單個內衣品類,拓展至以內衣為核心的家居生活產品;渠道層面,除已開出的線下首店外,包括mini店、旗艦店等不同類型的單店模型也正在測試階段,預計將於2021年陸續亮相。
雖然蕉內稱線下門店以體驗為核心目的,但多渠道布局無疑是進一步加強品牌力的重要舉措,這很有還會是接下來新銳內衣品牌們角逐的重點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