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Peter)
被公認為耶穌的十二門徒之首,
約公元44年,
彼得在羅馬建立了第一所教會。
約公元48年,
他在耶路撒冷
主持了基督教的第一次宗教會議,
為基督教的發展與傳播奠定了基礎。
約公元67年,
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徒,
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
The Crucifixion of Saint Peter, Caravaggio,1601
聖彼得被釘十字架,卡拉瓦喬
彼得是耶穌最初的門徒之一,
他性情剛猛,
在門徒中威信很高。
耶穌曾在被捕前預言,
彼得會在雞啼以前
連續三次不肯承認認識他。
結果,彼得因為害怕,
真的三次不肯承認與耶穌的關係。
他一直都很為此後悔。
耶穌升天后,
彼得成為眾門徒的領袖,
聖靈降臨時,
他率先站出來宣傳福音,
並組織了最早的教會雛形:
原始基督徒社團。
約公元67年,
羅馬皇帝尼祿
迫害基督徒,把他釘十字架。
臨行前彼得說:
「我不配像我主耶穌基督那樣
釘在十字架上。」
於是他被倒釘死在十字架上。
▼
卡拉瓦喬的這幅畫描繪了
聖彼得被倒釘十字架的情形:
三個人在用力拉著
載著受刑者的十字架。
▼
最靠近我們的人
彎身側跪伏地,緊握鐵鏟,
用背部支撐起十字架的一部分。
▼
披著紅布的人
抬起十字架的底部,
吃力的青筋暴露。
▼
、
布滿泥垢和皺紋的腳,
告訴我們他一路的
辛苦布道,拯救病苦。
▼
傾斜著的彼得
以一種痛苦的姿勢
用力抵抗地心引力,
抬起頭,看向遠方,看向畫外,
眼神裡似乎有痛苦,悲傷,
還有希望。
▼
米開朗基羅·梅裡西·德·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是義大利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一位著名的畫家,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
卡拉瓦喬性格暴力、孤傲、難以捉摸,過著紛亂、爭鬥和逃亡的生活。他性格中暴躁和同時想要獲得救贖的期望也使自己處在痛苦的邊緣,使他的畫能透過平凡貧窮且虔誠的外表直入內心深處。
他用一種激進的自然主義,和近乎物理上精確的觀察以及生動甚至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這種強光、黑影突出了主要物體,刪除了繁瑣的細節,把情感的強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凝視他的畫就像在觀看舞臺上正在表演的一幕戲劇。
在這幅畫中,他以一種卓越的前縮透視畫法將經由刻意安排位置的人物,和以寫實手法描繪的各個物品的細節突顯出來。
畫面的處理使人感覺這發生的一切離觀眾很近,仿佛只有一步之遙。
卡拉瓦喬的其他作品:
紙牌作弊者
聖徒多馬的懷疑
- to be continued -
謝謝,有品位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