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女人的後裔」,關注《聖經》真理
大家好,我們學習「耶穌被釘十字架與復活」。
【加2:20】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舍己。十字架是怎樣的刑罰呢?在古時的埃及、巴比倫、波斯,他們都曾用十字架一類的刑罰,去加在那些謀反、叛逆、強盜及故意殺人的兇手身上。猶太人從來不用這樣的刑罰,他們都是用石頭打死犯罪的人。羅馬帝國使用十字架的刑罰是用在奴隸和被徵服的人身上;凡有羅馬國籍的人,他們雖然犯了大罪,卻不得釘十字架。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因他是羅馬籍人,所以他是被斬首死的。當時還有一種情形,凡是被釘十字架的人,他必須自己背著十字架往刑場上去,到了刑場,將十字架平放在地,把犯人用釘子釘上後,再豎立在預先就挖好的坑中,這樣會使犯人遭到非常大的痛苦,達數十小時之久。後來,到了君士坦丁作皇帝的時候,他為了尊重教會及基督,他就把這刑罰廢去了。
十字架,讓我們看到了上帝為了救贖我們人類所付的重價。【林前6:20】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林前7:23】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不要作人的奴僕。這裡說,我們是重價買來的,這重價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性命,是耶穌用他的生命贖買了我們。因著耶穌的十字架,我們才有存活下來的機會,才有得永生的機會。
十字架的道理是一種犧牲的道理。
第一,十字架是先屈辱、犧牲,後復活,得榮耀,得生命,就如一粒麥子——【約12:24】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這一粒麥子是指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因著他的死就會使很多的人得救。
第二,十字架的道理,在滅亡的人看為愚拙。【林前1:18】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
第三,是耶穌自願為我們而死的。【約10:18】「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我們再看耶穌和門徒們最後的晚餐——【太26:26-30】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這聖餐禮是象徵著耶穌的死,要我們記念他的死。耶穌知道自己的時候到了,他向門徒們說明了自己要被交在惡人的手中受苦、受死。但是當時的門徒們卻不理解這些。
接下來,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中。【太26:36-46】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到那邊去禱告。」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又來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睏倦。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懇切禱告,痛苦地掙扎時,門徒們都睡著了,耶穌多麼希望門徒能夠安慰他一下,耶穌的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園中的一棵棵柏樹、棕樹似乎立在那裡沉默地望著耶穌受苦,從那多葉的樹上,一滴滴露水落在他憔悴的身上,好像自然界也在為那單獨與黑暗勢力鬥爭的創造主灑同情之淚。耶穌又離開他們,回到原來禱告的地方去,他既為大黑暗的恐怖所壓倒,便俯伏在地,上帝的兒子所具有的人性在這考驗的時辰之中顫慄不已。
現在,耶穌不是為他的門徒禱告使他們不至於失去了信心,他乃是為自己因受試探而痛苦的心靈祈禱,那可怕的時辰已經來到,傾刻就要決定世界的終局,人類的命運正在天平裡起伏不定,基督若拒絕喝那苦杯還不太遲,他很可以從額上擦去汗珠,而聽憑人類在罪惡中滅亡,他還可以說,讓違背律法的人自己受他犯罪的刑罰吧,我要到我父那裡去。但是耶穌卻沒有這樣,他卻禱告說: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旨意成全。這就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為我們犯罪的人類所經受的苦難。
這個時候,猶大領人來捉拿耶穌。【太26:47-56】說話之間,那十二個門徒裡的猶大來了,並有許多人帶著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裡與他同來。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當耶穌被這些暴徒抓住,被帶到五個地方,受審七次。
第一,在亞那面前。亞那是退休的大祭司。當年的大祭司是該亞法。
第二,在該亞法面前受審。
第三,在公會裡。
第四,在彼拉多面前。
第五,在希律王面前。
第六,最後又被帶到彼拉多面前。
以上,我們看到,救主在客西馬尼園半夜裡被抓,從公會到審判廳,被人託來託去。耶穌在祭司面前受審兩次,在公會前兩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審兩次,在希律王面前一次,一共是七次。耶穌受戲弄、遭鞭打,被定罪,最後又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
我們再看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景:
第一,耶穌經過了這麼多次的折磨,最後還要自己背十字架去刑場,他實在是背不動了,羅馬的兵丁就讓西門替耶穌背十字架。【路23:26】帶耶穌去的時候,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從鄉下來,他們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擱在他身上,叫他背著跟隨耶穌。這是因為耶穌實在是太疲勞,幾次暈倒,他實在是背不動這十字架,所以羅馬兵丁要找人來替耶穌背十字架。
第二,當耶穌背十字架的時候,有很多的婦女非常地同情耶穌,她們在為耶穌哀哭,這個時候,耶穌轉過身來說了什麼呢?【路23:27-31】有許多百姓跟隨耶穌,內中有好些婦女,婦女們為他號啕痛哭。耶穌轉身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因為日子要到,人必說:『不生育的和未曾懷胎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那時,人要向大山說:『倒在我們身上!』向小山說:『遮蓋我們!』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乾的樹將來怎麼樣呢?」這裡的有汁水的樹是代表耶穌,枯乾的樹代表那些不悔改的罪人,意思就是:火既然能燒著有汁水的樹,那對枯乾的樹,就更容易燒著了。我們的主耶穌本身沒有罪,他是為擔當我們世人的刑罰,況且忍受這些苦難,何況那些不悔改的罪人,他們最終的結局將是多麼的悲慘啊!
第三,在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他的旁邊有兩個強盜與他同釘十字架。路加福音23章39-43節記載了兩個強盜在耶穌的旁邊,一個強盜在譏笑耶穌,一個卻在為自己的罪向主悔改,這兩個強盜象徵著這世上的兩等人,他們離耶穌的距離是一樣近,但是最終卻有一個滅亡了,一個得救了。
第四,最後,耶穌在十字架上喊「成了」。【約19:30】耶穌嘗(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他完全地勝利了,因著耶穌的犧牲,因著耶穌的釘十字架,擊敗了掌死權的魔鬼,魔鬼徹底地失敗了。
第五,當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遍地都黑暗,地大振動。【太27:45-54】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這是當時耶穌死的情景。雖然耶穌死了,但是他要復活,我們來看耶穌的復活——
第一,當時祭司長和羅馬的官長商量,派兵丁去看守耶穌的墳墓。【太27:62-66】次日,就是預備日的第二天,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來見彼拉多,說:「大人,我們記得那誘惑人的還活著的時候,曾說:『三日後我要復活。』因此,請吩咐人將墳墓把守妥當,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門徒來把他偷了去,就告訴百姓說:『他從死裡復活了。』這樣,那後來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厲害了。」彼拉多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吧!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
第二,無論他們怎麼把守,耶穌還是復活了,我們來看耶穌復活時的情景——【太28:1】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6-7節,「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第三,耶穌復活後,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向兩個迷惑的門徒講解《聖經》。
第四,隨後耶穌又向十一個門徒顯現,這是記載在路加福音24章36-43節裡面。
第五,最後耶穌顯給五百多人看。【林前15:3-8】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
以上我們看到了,耶穌釘十字架和從死裡復活,這些都是真實的事情,我們的主耶穌是真的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願我們都能夠更深地理解主的犧牲和主的大愛。
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深深地感謝讚美您的恩典,我們感謝您為了拯救我們這些不配的罪人,您差遣您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這個世上為我們的罪受盡了刑罰,遭受了各樣的苦難和艱難,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主啊,因著您的犧牲,我們才有存活下來的希望,因著您的犧牲,我們才有得永生的機會,願主使我們能夠更加地珍惜主的愛,懇求您賜下聖靈來引導我們,使我們的心中能夠更深地愛您,使我們將來都能夠成為被您拯救的人。懇求您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1.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為擔當誰的罪呢?
2.不悔改的罪人將來會受到何等的刑罰呢?《聖經》是如何形容的呢?
3.主的大愛向我們顯明了,我們該如何地去報答主的愛呢?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