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人形怪物,為什麼西方是吸血鬼東方是殭屍?他們是怎樣形成的?

2020-12-23 騰訊網

經常看電影的讀者都認識這麼幾種生物,喜歡吸血、害怕大蒜和銀製品的吸血鬼,沒有意識喜歡咬人的喪屍,喜歡使用詛咒的木乃伊,喜歡蹦來蹦去的殭屍。同樣都是人形的怪物,他們都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首先是木乃伊,木乃伊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在公元前3700年之前,古埃及人就已經開始製造木乃伊了。當時還沒有金字塔,木乃伊只是安葬親人的一種手段。16世紀到17世紀,木乃伊迎來了自己悲慘的命運,他們被當成了藥材,甚至還被當成了生活的燃料。

20世紀初,一位叫卡納馮的伯爵去埃及挖寶,但是被蚊子咬了,最終因感染瘧疾死亡。而和他一起去探險的夥伴,有的因為意外身亡,有的則是感染了其他的疾病,木乃伊的詛咒傳說由此開始。這也就是現在影視中木乃伊詛咒的由來,其實不過就是一場有些巧合的意外。

其次是吸血鬼,幾千年的美索不達米亞人、西伯來人、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的文化中,都有類似於吸血鬼的生物傳說。17世紀到18世紀,吸血鬼文化開始在歐洲盛行,人人相信吸血鬼的存在,加上當時放血能治療一切疾病的傳說開始盛行,人人都開始嚮往吸血鬼這種生物。

最後因為吸血鬼文化影響到了宗教的發展,宗教裁判所開始利用宗教迷信壓倒異端,民間也開始有人組織成獵殺吸血鬼的隊伍。因此當時雖然吸血鬼文化盛行,但卻是人人喊打的局面。20實際之後,西方的影視劇中開始出現吸血鬼和人類和平發展的劇情,也為吸血鬼文化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接下來是喪屍,《聖經》和《吉爾伽美什史詩》,包括非洲巫毒文化中,都有關於活死人的傳說,可謂是喪屍文化的由來。現代喪屍文化的發展來源於17世紀到18世紀的海地,當時歐洲人強迫黑人奴隸勞作,很多黑人因此而死。很多黑人相信死亡能解放他們,因此黑人開始選擇大批量的自殺。

當時的歐洲人為了保住黑人奴隸的性命,因此編造了一個謊言,如果有黑人自殺,他們就會請薩滿施法,將他們變成活死人,永遠的在種植園勞作。後來巫毒文化成為了當地革命者籠絡黑人的一種手段,久而久之就留在了當地,最後在美國影視劇中發展,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最後說說東方的殭屍文化,殭屍的原型是旱魃,是一位天上的女神。黃帝和蚩尤開戰,蚩尤呼風喚雨,黃帝請來天女幫忙,天女一來雨就停了,最後黃帝大獲全勝。但是這時候旱魃卻發現自己回不了天上了,因此便留在了凡間,成為了半神半妖的存在。

到了明朝之後,旱魃開始向現代殭屍的形象轉變。在當時小說這種載體盛行,殭屍開始頻發的出現在各種小說中,例如《初刻拍案驚奇》《蓬窗類記》等等。到了清朝,第一本系統記錄殭屍的書出現了,它就是《子不語》,殭屍文化開始在民間盛行。最後到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殭屍們開始穿上各種的衣服,最終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相關焦點

  • 新討第6彈 | 變異:電影中的人形怪物
    通過暢銷電影中經典的人形怪物形象,分析人性觀念、人本主義在西方思想、文化和藝術中的歷史變化。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1978年翻拍了《天外魔花》,把敘事重心放在受到了植物威脅的人類中心主義上,影片中的植物通過與人接觸來生成一個與宿主一模一樣的人,這些「人形植物人」逐漸取代人類而主宰世界。影片沒有故意渲染人形變異的逼真可怖,恰恰相反,影片用很普通的特效挖掘出因植物的無處不在、難以迴避而形成的恐懼。
  • 中國殭屍 VS 西方吸血鬼 , 能力,美貌哪家強?(附視頻)
    殭屍與吸血鬼的區別與聯繫  吸血鬼與殭屍同是以血為食,不老不死的異類生物。而不同的是,中國的殭屍沒有自己的意識,因為是死屍變的,所以身體僵硬,只能蹦跳著走路,怕陽光。總體都是集天地怨氣而生,其產生的條件複雜而多變,有地理因素,人為因素等。人只要被殭屍咬到,都會變成殭屍。
  • 羅梅羅的怪物:殭屍形象與墮落他者
    1) 「開放社會的敵人」,喪屍2) 北歐-海地殭屍,肉體與靈魂3) 怪物總動員,現代書寫與現代恐懼二、電影中的殭屍形象1) 激進年代和羅梅羅的幽靈2) 卑賤與高貴的顛覆,人類不再3) 「是殭屍」,後啟示錄作品這樣回答三、讀解殭屍形象1) 弗蘭肯斯坦怪物的復歸2)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殭屍在草坪上?
  • 殭屍片風靡全球:假如西方喪屍大戰東方殭屍,誰會贏?
    ▲ 電影《殭屍先生》為什麼香港能夠開創出這樣一個偉大的類型電影呢?這其實和中國的殭屍文化息息相關。殭屍,堪稱純粹的中國「特產」。中國殭屍和西方喪屍文化,二者相隔千裡,卻都在幾百年後發揚光大,遠看相似卻又大大不同。
  • 殭屍片風靡全球:假如西方喪屍大戰東方殭屍,誰會贏?
    殭屍,堪稱純粹的中國「特產」。中國殭屍和西方喪屍文化,二者相隔千裡,卻都在幾百年後發揚光大,遠看相似卻又大大不同。1、跳行相信不少人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喪屍會走路,而殭屍卻只能跳行?這要從他們的源頭說起。西方的喪屍文化源於非洲西部的巫毒教,據傳巫師可以將人變成沒有意識的活死人,任由主人支配和奴役。這種活死人被稱為還魂屍,也就是會走路的死人。17世紀初,大批西非奴隸被運到了加勒比海北部的島國海地,漸漸形成了海地的巫術文化,深刻影響了臨近的美國。
  • 一百中國殭屍對一百西方喪屍,哪一方能贏
    屍體散發出的屍氣和殭屍身上的毛髮,由淡白色向幽綠色轉變。和白僵相比,跳躍極快,不怕人,不怕家畜,惟獨只怕陽光。毛僵,肌膚毛髮已開始再生,膚色五彩斑斕,為通常地上殭屍之王者,初步擁有法力及特殊能力。屍體身上長出黑色的毛髮,屍氣由綠色變成幽黑色,形成黑色煞氣,相當於屍體的保護層,毛僵也叫黑僵,是出了名的銅皮鐵骨,修為越高,身體越結實,高級的毛僵,即使是修真者的法寶也難以傷其分毫。
  • 《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 見你所見,愛你所愛
    像日本鬼片那樣還是像中國的殭屍片?好萊塢向來都把觀眾需求放在第一位,他們知道觀眾喜歡什麼樣的恐怖片,所以炮製出了《電鋸驚魂》《恐怖蠟像館》這類的電影。但這類電影我不喜歡的原因是他們在追求一種感官上的刺激,而並非心理上的遊戲,《美國精神病人》和《沉默的羔羊》這類題材卻區別於這些恐怖電影,它們對於人物的刻畫更真實和詭異。
  • 西方「林正英」去世,盤點殭屍片的前世今生
    作為殭屍電影之父,羅梅羅似乎天生就和殭屍有著不解之緣。從小到大,他對猙獰怪獸、殭屍、吸血鬼等總是抱有極大的熱情。其中,《活死人之夜》是28歲的羅梅羅拍攝的首部殭屍恐怖片。這部講述吃人殭屍的黑白恐怖片使得殭屍遠離了巫毒教,成為全新形象的怪物。
  • 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平民百姓家的屍體,還沒等形成殭屍就已經破壞了,只有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才能免於此難。其實,官服更是最高規格的壽衣。當時買官現象比較普遍,有錢人家大可以捐個小官來做。所以,與其說是殭屍都穿清朝官服,倒不如說,只有穿得上清朝官服的屍體,才有條件形成大家印象裡的殭屍。
  • 「深夜出來嚇嚇人」魔法兄 | 邊區吸血殭屍探秘
    看著這個怪物,我嚇了一跳,大腳一滑,幸虧老王頭一把拉住了我,要不然我肯定滾下山去了。老王頭一邊拉著我跑一邊喊:「小同志,不要看,快跑啊,這是吸血殭屍!」我暗罵一聲,忍著腳上的傷痛,拖著腿跑了一陣,實在是跑不動了,這一屁股就坐了下來。
  • 電影裡的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平民百姓家的屍體,還沒等形成殭屍就已經破壞了,只有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才能免於此難。其實,官服更是最高規格的壽衣。當時買官現象比較普遍,有錢人家大可以捐個小官來做。所以,與其說是殭屍都穿清朝官服,倒不如說,只有穿得上清朝官服的屍體,才有條件形成大家印象裡的殭屍。
  • 殭屍電影風靡全球,那西方殭屍和中國殭屍究竟哪個更厲害呢?
    上面所述的殭屍類型基本上可以統稱為西方類型的殭屍,也稱之為喪屍,而我們中國拍攝的殭屍電影就比較另類了,可以說與西方的殭屍概念完全是不同的,我們中國也拍過類似的喪屍類電影,比如說中國香港拍攝的由陳小春主演的
  • 博物志 | 老港片裡的殭屍與西方的喪屍,為何差別這麼遠?
    在西方也有這樣的故事,卻更多的架構於現實世界,比如我們熟知的生化危機,我是傳奇等等。甚至是一些遊戲,比如曾經很火的植物大戰殭屍,求生之路等等。但這裡邊的東西其實是喪屍,他和殭屍完全不同的。簡單理解就是這東西還沒死透,唯一能讓他們活下去的東西就是新鮮的血肉。這就好比是大腦已經死亡,只剩下一具空殼,除了進食,他們完全沒了存在的意義。喪屍一般是活人直接轉化的,而殭屍卻必須是死人轉化,所以殭屍怕光見不得太陽,而喪屍對陽光完全沒有反應。
  • 有關殭屍、吸血鬼的真實古文獻記載,「他們」真的存在過???
    如若不然,動物會驚擾死者,使其挺立變為殭屍。紀曉嵐和袁枚都在書中提到殭屍的形成與屍體未入土有關。對重視「入土為安」的中國人來說,在死者屍骨未寒之時要對其遺體抱有一顆敬畏之心,盡守護照顧之責。這份敬畏轉化為某種民間信仰——若是停屍期間驚擾了死者使其不得安息,恐怕會發生屍變,這是對活人不尊重死者的懲罰。
  • 第一百二十四回:吸血殭屍鼻祖——將臣
    事實上,傳說中雖然有四大殭屍始祖,卻並非都是吸血殭屍!四大殭屍始祖中,只有將臣是吸血殭屍,因此,我們嘴裡說的殭屍都是將臣的後代。將臣是犼的軀體變化所成,無魂無魄,因此,將臣的後代均沒有魂魄,並且繼承將臣的吸血特性。知名網絡恐怖小說《西藏禁書》中也對於將臣做了一些解釋。文中描述將臣與其他三名殭屍始祖(後卿、嬴勾、旱魃)一同誕生於人類未現,洪荒妖獸時期,直到中古才消失不見。
  • 好看的美國吸血鬼電影《範海辛》推薦,各色西方怪物是亮點
    大家最熟悉的吸血鬼電影肯定是聞名已久的《暮光之城》系列,這部電影雖然是吸血鬼電影,但它講的是吸血鬼與人類相愛的故事,只有少數的幾場打鬥場面,而有一部比《暮光之城》更早上映的吸血鬼電影《範海辛》,雖然名氣沒有《暮光之城》大,但是它有著各色西方怪物廝殺的場面
  • 嚴肅科普:吸血鬼其實不吸血.
    傳說東方有殭屍先生,西方有吸血鬼伯爵。
  • 四大殭屍始祖,贏勾、後卿、旱魃、將臣
    在現代民間傳說中,殭屍在經過變形之後成為無思考、沒有自制力,只會殺人飲血的活死人。他們集天地怨氣,晦氣而生。
  • 殭屍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憑空虛構?香港殭屍片為什麼如此經典
    在香港電影的類型中,有一種電影讓人既害怕又覺得搞笑,在緊張刺激之餘,還能感受到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就是以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片,從1936年香港南粵影片出品的《午夜殭屍》到1984年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再到2013年麥浚龍拍攝的《殭屍》,我們可以看到這類電影在長達七十多年的時間跨度裡
  • 史上最全怪物恐怖電影《林中小屋》
    (1)下注池結束後,化學系的一名成員抱怨說,她賭的是「殭屍」,而獲獎者是巴克納家族,他們在白板上被列為「殭屍紅頸酷刑家庭」。西特森她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像「大象和象海豹的區別」,主要考慮到巴克納人比一般殭屍具有特殊的品質;(2)人們第一次看到殭屍是在他們的立方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