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底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優良的中國傳統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著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
「 仁」不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以仁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懷,經過現代改造,可以轉化為現代人文精神。
義,與仁並用為道德的代表:「仁至義盡」。義成為一種人生觀、價值觀,如「義不容辭」,「義無反顧」,「見義勇為」等。
禮,與仁互為表裡,仁是禮的內在精神,重禮是「禮儀之邦」的重要傳統美德。「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禮儀」;作為個體修養涵養。
智,就是智慧,從古代發展到現代化的文明,是智慧才讓國人揚眉吐氣,這是我們今天仍要發揚的。
信,單簡說就是信任,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的,是興業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講信義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價值標準和基本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