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再現普通士兵所經歷的太平洋戰爭. 在戰爭劇中成為經典流傳

2020-09-03 紫欣靈霏

《太平洋戰爭》是一部由傑雷米·波德斯瓦 / 卡爾·弗蘭克林 / 大衛·努特爾 / 蒂莫執導,約瑟夫·梅澤羅 / 託比·萊昂納德·摩爾 / 約書亞·比頓主演的一部劇情 / 動作 / 歷史 / 戰爭 / 冒險類型的電影,

  這片子大概是兄弟連之後十年拍的。不一樣了。兄弟連裡炸斷腳什麼的還要來個特寫。這個太平洋裡已經是常態了(第六集穿越機場),成了背景,實際上導演是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這些場景了。整個下來,似乎太平洋了如兄弟連血腥,但實際更真實,更平實,更樸實。拍攝手法更進了一步,戰鬥場面也更質樸真實(不再以眩目為目的)。感覺太平洋逐島爭奪戰比兄弟連裡的美軍歐洲戰場要慘烈殘酷多了。究其原因,太平洋戰場更難熬(天氣酷熱潮溼,比歐洲大陸法國的冬天難受太多了);美德作戰,畢竟都是白人新教徒,還有個彼此理解在,雙方戰鬥還是留有餘地的(在文明的範圍內作戰),而美國對東方人的日本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從語言宗教文化到戰場上表現出來的奇異特質(泯不畏死不死不休即使失敗也決不投降)都無法理解(大概在陸戰隊心中日軍跟野獸也差不多),撕掉文明面具以後,剩下的只有殘酷和醜陋。不少人覺得兄弟連更好看,因為探討人性的情懷還不少;而太平洋卻平淡乏味(「人物刻畫單薄,情節不連貫,戰爭場面小氣,對白缺乏幽默,簡直一無是處 .」)。這是因為兄弟連這個戰爭烈度還有審美價值(諸如悲壯等),兄弟連裡多少士兵在戰場上還有心情來思考人性;而到了太平洋,士兵們只剩下獸性了——

 比如,第6集,主角們穿過飛機場,夜宿山腳,一個士兵(他們不認識)忽然歇斯底裡起來,因為害怕暴露目標於是眾人大驚失色,試圖控制住失控者;可是瘋子力量大,三四個人只能壓住身體,那人還在嘶叫,於是一人抄起鐵鍬就給那人開了瓢。天亮了上級看到死掉的士兵很生氣,主角尤金道:不是他死,就是我們死;配角續道:尤金說得對。對自己人尚且如此,對敵人如何也就不難猜測了:一些士兵喜歡在死去的日本兵嘴裡撬金牙。一個兵在試圖用刀把一個死去日本人嘴割開(便於撬牙),那日本人忽然清醒過來雙手拼命推陸戰隊員,那人根本不在乎,反正日本傷兵也沒力氣,活著也無所謂了,接著割嘴(說不定更刺激)。主角說:put him out of misery;陸戰隊員回道:fuckoff!

  不要以為這就是變態了。到了第七集還有更來勁的。一個日本兵被炸死,跪在地上,腦門以上被彈片削掉,腦袋剩下的部分成了一個類似大碗的容器,盛滿了鮮血腦漿;配角沒事,拿個石子不停地往血漿碗裡投擲,血滴腦汁四濺(小孩子沒事往湖裡投石子大家都見過吧)。於是配角身心得到了放鬆。上述鏡頭在兄弟連裡是不可能出現的(集中營一節,拍得就比較情緒化);而太平洋裡,這種情緒波動在導演的鏡頭前已經消失了——隨之消失的是人們自發賦給戰爭的種種意義情懷,剩下的只有戰爭本身。戰鬥場面兄弟連多少還有審美的意識追求(把殘酷審美成一種特殊的美),太平洋裡就是真實自然(醜陋)了。這類似於同為黑幫片的教父和good fellas的區別。更多的人喜歡教父式的黑幫,而不喜歡好夥計式的黑幫,因為還有幾分浪漫情懷在吧。一句話總結,劇集太平洋是撕掉審美和被賦予的意義後的戰爭,剩下的更多的是醜陋,所以我們不太接受。傷心太平洋。

絕對的經典。閒的無聊,把老片兄弟連翻出來又看了一遍,感覺不過癮,又把當初看過一遍感覺很一般的太平洋戰爭接著看了一遍,看完前面8集依然是當初很普通的感覺,但看完第9集和第10集,徹底被感動。

  也許這次時間充足,可以慢慢認真欣賞,但看完1-8集,依然是當初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感覺,和兄弟連相比,甚至覺得本片是HBO的敗筆,充數之作。看到第9集,尤金從單純到憤怒到殘忍到醒悟到掙扎,這才看明白。當尤金走進被自己親手炮擊的茅屋,看著滿屋慘死的婦女,吃奶的嬰兒和快要斷氣的老人,以及剛剛冷酷射殺自殺衝鋒的日軍,對於一個善良的普通的人來說,這是一種什麼感受?老人的眼淚和要求槍殺自己的舉動,對尤金更是一種折磨了。唯有抱著老人,讓她儘可能平靜的死去,稍緩內心的煎熬。接下來,叱責射殺投降日軍的戰友,卻被用自己之前的語言反唇相譏,又是一記重重的耳光。幸好,戰爭及時結束,否則,尤金一定也會發瘋。回國後,負責登記的小妹不依不饒非得問尤金你會什麼,他們教會了你什麼,尤金只能狠下心說我只會殺人,這點我很擅長。傷疤又一次被揭開。以後的日子,正如賽德所說:「你必須每天早上強撐著起床,把這一天過下去,連續這樣足夠長時間,你會忘記一些事,暫時的忘記。」第10集,雖然劇情平平淡淡,每一秒的畫面都感人至深。

  另外,片中配角堪稱變態的神經應該是心地最好的人,安慰過造成戰友被殺強換過雨衣的新兵,安慰過錯殺平民的尤金,安慰過被女友放鴿子的伯金。萊基和巴斯隆兩條線,倒沒留下什麼深刻印象,除了萊基約會那段。希望幾年以後再觀看有更多感悟。第10集雖然劇情平平淡淡,但每一秒的畫面都感人至深,和《護送錢斯》的風格很像。

  兄弟連對袍澤兄弟情義表現得是淋漓盡致,而本片於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刻畫的是深入骨髓,雖然側重點不同,但對中心主題的體現深度,本片更勝一籌。看兄弟連,眼眶會熱,看本片,要用到紙巾。

 如果說兄弟連是個合格並且優質的美劇,那麼太平洋是一部更偏向一部長篇電影。

  看到很多人說從影視效果來說太平洋要比兄弟連略遜一籌,但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看到了劇中人物的情緒和心理變化,進入那個年代那個場景來體會。在惡劣作戰的環境下,在戰術不完善,日軍自殺式襲擊下,導演也都儘量用一個客觀的方式去展現還原太平洋戰爭。

  當雙方思想,理念有所不同時,這種不給人喘息的驚愕碰撞也很好的展現了太平洋戰爭的殘酷一面。 喜歡這部劇朋友我想不一定是因為他的戰爭場景或是特效等因素,很多是看到了用電影方式去陳述描繪整個事件,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參與戰爭親歷太平洋戰爭的每個人。這種感知猶如脫胎換骨足矣改變人的一生,從踏入沙灘的那一刻,他就顛覆了自己對於戰爭的認知。

  以為太平洋戰爭就是日軍偷襲珍珠港,然後美國人就空襲日本本土,隨後丟下兩顆原子彈,日本就投降了。不知道怎麼形容太平洋戰爭的慘絕人寰。也許在最後一集裡送Luckie回家的司機說得最好,他說,I might've jumped into Normandy,but at least I got some liberities in London and Paris .You GI-rines ,you got nothing but jungle rot and malaria。看過《野戰排》的應該知道,叢林作戰是多麼的令人覺得壓抑,雖然個人覺得本劇對於叢林作戰的表現不及《野戰排》生動和深刻,但也有很多人因為壓抑的氣氛和長期作戰殺人如麻而陷入瘋狂。我一度以為Eugene也瘋了,但還好,在面對那個日本少年的時候,他放下了槍,當有別人把那個Jap殺掉的時候,他說,他還是個孩子啊!

戰爭太殘酷了,人只是機器。 一群日本兵出來衝鋒,最後只剩下一個活著的,他站在水潭裡,嚎啕大哭,他也許在心裡不斷地問自己,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美軍的士兵就朝他一槍一槍地打,真的很心酸,最後是Luckie給了他一槍,死亡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就像Sledge按著那位母親的意願,也給了她最後一顆子彈。

  關於Basilone,他得了國會勳章,在本土被當局當作英雄一樣宣傳,當作戰爭債券的代言人。可是他厭倦了這一切,他想上戰場,所以他就主動延長服役期,去了硫磺島,最終倒下。她的妻子,Lena,他們才新婚七個月啊!最後的字幕是這樣說的,She never married and died until 1991。這也許並不是愛情的全部,但卻最令人動容。

  最後一集實在經典。戰爭結束了,當消息傳回Luckie的病房時,當所有人在慶祝的時候,他和床上的戰友沉默了。Snafu和Eugene在小山丘上看著戰友們瘋狂地慶祝,他們只是默默地靜靜地聊著天,直到一個上尉過來給了他們一瓶酒,然後才喝了幾口。

  在火車上告別的時候,Burgin是最先走的,他和Snafu、Eugene沒有擁抱,只是說了幾句,交換了幾個眼神就下去了,和自己的父親和弟弟擁抱。然後是Snafu,他走的時候,Eugene睡著了,他就自己一個人下去了。最後的字幕說,他在此後的三十五年之內沒有和任何戰友聯繫,直到他看見Eugene寫的回憶錄。字幕還說,1993年Snafu去世的時候,Eugene是抬著靈柩的人之一。我真的可以理解Snafu的行為,他再也不願意想起關於戰爭的哪怕一絲記憶。我很喜歡Snafu,說話慢悠悠的,給人起外號,好像最樂觀,但也許,心裡是最苦的。往往心裡最痛苦的人,他總會掩飾自己的內心。

Eugene一直無法適應回家以後的生活,大概只在退伍軍人安置的時候,他去選擇念大學,那個小姐一直問他你在軍隊裡學到了什麼可以讓你在大學裡繼續深造的東西。他彎下腰和那個小姐說,我他媽的學會了怎樣殺日本人。

  他睡覺做惡夢,拒絕舞會。他父親帶他出去狩獵,他突然到了風景如畫的林子裡,在父親的懷抱裡痛哭流涕。他在樹蔭下乘涼,他母親給他拿去一杯可樂,問他有什麼打算。

  他說,他的打算就是什麼都不做。

  他父親見了讓母親leave him alone。

  他母親說,他像個孩子。

  父親說,他是個男人了。

  Eugene最後成了一名生物學博士。

  真的是第一次知道了戰爭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知道了人性的醜惡,一些人可以為了他媽的所謂的狗屁政治讓這麼多人付出生命的代價。日本人也是人,本來他們有家庭有孩子有生活,可是卻在戰場上一定要抵抗直至戰死,日本兵絕不該受到他們不該有的譴責,只是立場不一致,在戰場上,他們不是人,只是龐大戰爭機器的一個螺絲釘。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一起經歷過生死的人們,那是一種不要言語不要擁抱的友情,那友情太過偉大以至顯得平淡如親情。作為兄弟連的姊妹篇,史匹柏花了2.5億美元,也是十集的迷你劇。雖然名為太平洋戰爭,重點卻是陸戰隊的島嶼爭奪戰,對海空軍描寫較少,和兄弟連類似,關注的也是最基層的士兵的戰爭經歷,整部劇自然十分精彩,慘烈的戰爭場面,惡劣的天氣和環境,無不折磨著陸戰隊士兵的身體,但就像斯萊治的父親所說的,戰爭對士兵最大的傷害其實還是心理,最後一集斯萊治的噩夢和與父親打獵時的哭泣,也驗證了這個預判。 經典,就是每個細節都值得推敲和玩味,四大名著莫不如此,太平洋和兄弟連也是一樣。

劇中第一個陣亡的士兵不是死於敵人手中,而是死於神經高度緊張的自己人,這也許有點戲劇化,但對於一個士兵的生命來說,結局都是一樣悲慘,史匹柏也許正是用這一點來表現戰爭的多面性。 因為在瓜島的英勇表現,巴斯隆獲得了美國軍人的最高榮譽-榮譽勳章。為了推銷戰爭債券,他幸運的可以離開戰場回到美國,享受著英雄凱旋的待遇。巴斯隆戰鬥英勇,靠一挺機槍抵擋住潮水般湧來的敵人,為了幫戰友掃清射界,他冒死衝出陣地,推開敵人的身屍體,戰鬥混亂中丟了託機槍的手套,緊急時刻,他用手抱著滾燙的機槍去支援戰友,手和胳膊都被燙傷,榮譽勳章他當之無愧。但憑此他就可以回國享受香車美女嗎?他的戰友一樣英勇一樣慘遭戰爭蹂躪,陣亡的戰友,甚至連生命都被奪取,兩相比較,是否公平?我相信這也是導演的問題,巴斯隆自己也被這個問題煎熬,回國打高爾夫球,手磨出血了,他也不停下來,滿腦子都是和戰友一起戰鬥的場面,就是想以肉體的痛苦難以抵擋內心的折磨。 在格洛斯特角,一個士兵看著一本雜誌,向戰友抱怨:我說怎麼沒聽說你們講瓜島的事情,原來都是巴斯隆一個人的功勞,沒你們什麼事兒,這也是大多數士兵對待戰爭英雄的心理。除此之外,導演還加了點花邊,在得知獲得榮譽勳章前一天,他和戰友出去喝酒,甚至跟澳大利亞士兵打了一架。在團長告訴他獲得了榮譽勳章時,他居然差一點吐在團長的桌子上。即使獲得榮譽勳章後,他依然偷跑出營地,還想想偷走憲兵的吉普車,導演就是想說明即使榮譽勳章得主也是多面性,遠不是聚光燈下的完美英雄。 萊基是個記者,喜歡寫文章,因為參軍前承諾要給一個女鄰居寫信,所以在戰場上經常將一些事寫在信裡,雖然最終信沒寄出去在格羅斯特角被雨全部打溼了。萊基後來自己寫了很多書,這些書也是太平洋戰爭很多故事的重要來源。

在瓜島第一次激烈的戰鬥後,萊基從一個日軍士兵的包裡找到了一張照片,是一個士兵與妻子的合照,可是日軍士兵再也回不去家了,再兇殘的敵人,也是有血有肉有親人的普通人,萊基最後燒了這張照片。 經過瓜島慘烈的戰鬥後,陸戰一師到澳大利亞休整,在軍艦上萊基與同伴到餐廳找咖啡喝,服務生在給他們衝好咖啡後,問讓他們瓜島戰況是否非常慘烈,萊基和戰友沉默不語,都不願講起慘痛的經歷,服務生自問自答,說一定很慘烈。 就在服務生要離開時,萊基的同伴問服務生,他是如何知道瓜島的,因為萊基和同伴到瓜島之前從沒聽說過這個地方,甚至都不會拼讀這個地名。 服務生告訴他們,瓜島戰事在國內每天都是報紙頭條,萊基和同伴很意外,服務生又說他們是英雄凱旋王者歸來時,他們都面面相覷,沒有一點開心和興奮的感覺,我想他們沒有把自己看成英雄,也不想當英雄,只希望這種慘痛的戰爭從來沒發生過。 在澳大利亞休整後萊基和同伴被派到格羅斯特角繼續作戰,在去格羅斯特角的軍艦上,這一次,他們沒有了第一次上瓜島時的興奮和自信,每個人都不想回到戰場,很沮喪。格洛斯特角天氣惡劣,到處都是叢林沼澤,整天下雨,還有各種不知名的蟲子,萊基有一次頂著大雨回帳篷時,路上兩隻鞋都被泥佔掉,摔了一跤,有兩隻蟲子甚至爬到了他身上,他氣急敗壞的大喊,希望有人給他一槍,幫他解除痛苦。 他回到帳篷發現他的日本箱子和日本手槍被營長拿走,他找機會偷了回來,營長為了報復,派他去營部洗碗,營長在質問萊基時,發現萊基尿了褲子,就嘲笑他不是一個陸戰隊員,萊基作戰英勇,有一次巡邏,萊基一個人就幹掉了四個日本士兵,但他卻尿了床,這是一個多諷刺的畫面。

在營部洗碗時,他看到了一個法國軍官,無法忍受連綿不絕的大雨,這個軍官吞槍自殺。 離開格羅斯特角後他們終於可以去帕武武島休整,但這個島遠沒有澳大利亞好,遍地螃蟹和老鼠,萊基的遺尿症也沒有好轉,醫生讓他去戰地醫院休息和治療,在那裡因主病房爆滿,他被安排和一群精神病患者住在一起。一天晚上,一個病人病情發作,掙扎中將一個醫生的鼻子撞破,醫生沒有任何抱怨,只是對萊基說,他所受到的應該是戰爭中最輕的傷害了吧,和其他人相比,醫生反而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因為他知道戰爭對士兵的折磨摧殘有多麼嚴重,無需任何證據,只要從士兵中的眼神中就能體會到。 在醫院他遇到了戰友吉布森,醫生告訴他吉布森想逃回家,還想偷飛機和自殺,萊基見怪不怪,因為這些太常見了,每天都在發生。 最後萊基以手槍為代價,讓醫生儘快讓他回部隊與戰友會合,避免陸戰一師離開後,他被派到別的部隊。 離開醫院時,萊基向吉布森告別,送給吉布森一包煙,吉布森對他說,如果要死,也最好有一個痛快的死法,比如被狙擊,兩分鐘就結束了。避免落到和吉布森一樣的下場,因為吉布森的感覺真是生不如死,可想而知吉布森的內心有多麼煎熬和痛苦。 萊基的戰友飛毛腿,在貝裡琉穿過機場的戰鬥中受傷,萊基被安排尋找一臺電臺,並幫飛毛腿找醫生,但其自己也被炮彈炸成重傷,在醫療船上他遇到了飛毛腿,第一句話就是你還活著,他認為飛毛腿可能已經死了,然後他馬上就向飛毛腿解釋,他是想找到一個醫生再回去照顧飛毛腿的,萊基滿臉慚愧和自責,沒有把自己受傷才沒回去作為理由和藉口,飛毛腿打斷了他,表示他理解和相信萊基,一個表情,兩句話,無需多言,就把戰場上的兄弟之間的情誼和信任表達得淋漓盡致。

斯萊治是個醫生的兒子,開始因為心臟問題無法參軍,他內心很痛苦,在送別他的鄰居菲利普時,他表示了對菲利普的羨慕。最終他還是參加了陸戰隊,經過了新兵訓練後,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貝裡琉島。這是一個小島,在二戰中也不出名,但戰鬥還是異常慘烈。僅僅一個月,他就從一個新兵,變成了一個經歷了最慘烈戰鬥的老兵。 在戰鬥間隙,斯萊治和衰人坐在路邊休息,無聊的衰人朝著一個沒有天靈蓋的日軍頭骨扔石子。這種賽制無法忍受,他想以暴易暴,掏出刀來要挖一個死亡日軍士兵的金牙,衰人阻止了他,理由是容易被病菌感染,氣急敗壞的斯萊治只能割下肩章了事。 從貝裡琉下來後,一師撤退到帕武武島休整,下船後,他們看到穿著雪白護士服的護士為士兵們倒橙汁,嘴裡說著歡迎歸來,滿臉笑意。斯萊治接過橙汁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盯了護士一會兒,護士發現斯萊治沒走,抬頭看了一眼,被斯萊治的眼神嚇得花容失色,旁邊一個人,以為他看美女看呆了,也嘲笑斯萊治,對他說該走了。 斯萊治一句話也沒有說,只看了這個人一眼,這個人就被他的眼神嚇呆了。為什麼會嚇到他們,是斯萊治已經被戰爭折磨成了一個魔鬼,他眼裡射出的殘忍兇狠的眼神,這種目光看一眼就能攝人心魄,斯萊治一個月前還是只是一個連螃蟹都不忍傷害的新兵。斯萊治盯著護士的原因,不是他想看美女,是因為斯萊治剛從地獄般的戰場回來,戰場上血肉橫飛,到處都是肚破腸流的傷員和死亡的士兵,剛下船的斯萊治筋疲力盡,破衣爛衫,已經沒有人樣了,但突然看到穿著乾淨雪白衣服的護士美女還拿著橙汁歡迎他們,斯萊治無法接受這種反差。斯萊治盯著護士看時,實際上他在努力為這種反差找出合理性,否則他不知道眼前的一切是幻是真。

在衝繩島斯萊治剛用迫擊炮轟過一個房子後,一群日軍舉著刀衝向美軍陣地,搞自殺攻擊,最後一個受傷的士兵掙扎著想爬回去,斯萊治不聽同伴的勸阻,用他的左輪手槍結果了他,連長對他不滿,因為他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斯萊治衝著連長大喊,我們來這裡不就是為了殺日本人嗎? 就是被斯萊治用迫擊炮炸過的房子裡,斯萊治和衰人發現了一個正在哭的小孩,他們一致認為這可能是陷阱,小孩身體下可能有炸彈,連長進來後責問他們為什麼無動於衷,斯萊治雖然沒有阻止連長,但在連長抱起小孩時,斯萊治還是本能的向後退了一步,仍然懷疑這是一個陷阱,就是這後退的一小步,表現了衝繩島上日軍經常用平民做人體炸彈,美軍經常被炸的背景,可以說一個細微的動作就能表達出背后豐富的內容,這就是導演的功力所在。 在斯萊治要離開房子前,他看到了一個受傷的平民,已經奄奄一息,斯萊治仍然沒放下戒備,其實這個人只是想讓斯萊治用子彈幫他解脫痛苦,斯萊治沒有開槍,而是抱著她安慰她,讓她安詳離開人世。 在一個山洞口,斯萊治看到一個日本兵,發現他只是個兒童兵,而且沒有武器,最終心軟下來,沒有開槍。結果這個兒童兵還是被同伴一槍打死,這讓斯萊治非常惱火,他只問同伴為什麼殺一個孩子,同伴反而用他曾經說過的話「我們來這裡,不就是為了殺日本人」來反駁他,讓他氣憤又無可奈何。 至此,斯萊治完成了一循環,從一個不忍殺生的新兵,到用左輪手槍射殺受傷日軍士兵,想用刀挖鬼子嘴裡金牙,到用魔鬼眼神嚇住女護士,再到不忍射殺日本兒童兵的,斯萊治完成了一個從人到魔鬼再到人的循環。 二戰時如果美軍有士兵陣亡,每天都會親自派人上門送陣亡通知,所以如果家裡有人上了戰場,突然有軍方的人來拜訪,多半不會有好消息。

斯萊治的鄰居菲利普回家後,去看房子來著的父母,當時斯萊治家剛吃完晚飯,發現有人來非常意外,斯萊治的母親讓管家去看看是誰來了,管家說是一個穿軍裝的人,斯萊治母親非常緊張,絕望的向女傭望去,女傭無法面對斯萊治母親求助的目光,趕緊低下頭躲避,一個緊張的眼神,一個迴避的動作,就將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擔心完美展現。 斯萊治回國後,被戰爭折磨的心灰意冷,無法融入正常生活,夜裡睡覺也總是做噩夢。在一次大學申請面試中,負責登記的小女孩兒問斯萊治是否學習了會計,記者課程,斯萊治表示都不會,但問他是否懂工程,斯萊治只能說他要處理各種炸藥。小女孩為難的表示他可能不夠條件,斯萊治生氣的說,陸戰隊只教會了她殺人,而且他還很擅長。然後離開。他在戰場上獲得的技能對他戰後的生活沒有任何幫助,這也是很多復員士兵所面臨的困難。 與兄弟連相比,太平洋內容略顯散亂,因為有3個主角,地點也沒有連續性。兄弟連描寫的是一個完整的連隊,太平洋則是多點多角色描寫,需要看多次才能理清楚人物關係和情節。但和兄弟連一樣,對人物心理刻畫,對慘烈戰爭場面的表現,真實再現了普通士兵所經歷的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在戰爭劇中會成為一個經典流傳。

  

相關焦點

  • 《太平洋戰爭》士兵的痛苦
    電影很散,我一開始沒覺得它要挖掘什麼大的命題,它只是在一針一線地把太平洋戰爭說的面面俱到,明明白白。那些普通軍人的勞累,疼痛,到暫時休整時墨爾本的狂歡。那些一閃而過的愛情,無法割捨的牽掛。我們被一遍遍地提醒,這些人就是拿著槍的我們,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普通人而已。
  • 經典二戰史詩巨作《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雖然被稱為迷你電視劇只有10集,但該劇的籌備和拍攝歷時7年,投資高達2.23億美元,平均每集造價兩千多萬,已經遠遠超過當時好萊塢一部普通影片的預算成本即使是「魔戒三部曲」的拍攝也不過花了3億美元,是史上最貴的電視劇。
  • 史匹柏戰爭力作《血戰太平洋》影評:殘酷戰爭中展示真實人性
    2010年3月14日在HBO熱播的二戰系列劇《血戰太平洋》是繼《兄弟連》後又一部大製作全景展現太平洋戰場的二戰題材電視劇作品,該劇由大名鼎鼎的史蒂芬·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擔任聯合製作人,以美軍陸戰1師的三名普通士兵的視角和親身經歷,講述自1942年打響的瓜達卡納爾島戰役開始直至日本投降前的衝繩島戰役
  • 投資金額直追《阿凡達》,這部美劇真實還原太平洋戰爭
    真實的故事是弗蘭茨很快被所在部隊的隨軍牧師找到,並安全遣送回家。電影在上映之後,很快成為了全球觀眾及影視界所關注的焦點,並最終成為當年度奧斯卡獎的最終贏家。情況稍好的,也不過就像劇中的另外一個主人公尤金·斯萊治,經歷了這場戰爭之後,他從一個對未來充滿熱枕的青年蛻變成為了一個迷失者和一個沉思者,心中永遠留下了戰爭的陰影。在劇終的時候,通過尤金父母之間的對話,通過尤金與父親外出打獵卻突然痛哭流涕,觀眾得以了解到,尤金在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依舊會經常在夜晚驚醒、哭泣……「誰有過他這樣的經歷?隨他去吧。」
  • 史上最昂貴、最慘烈、最真實的十小時——戰爭劇《太平洋戰爭》
    今天為大家帶來史上最昂貴、最慘烈、最真實的十小時——戰爭劇《太平洋戰爭》,共十集。
  • 【免費電影】史詩級戰爭大片《太平洋戰爭》——真實震撼!
    《太平洋戰爭》的投資達到了2.25億美元,從而超過了《兄弟連》的1.25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戰爭電視劇,每小時的單集成本就高達2000多萬美元。劇集對真實歷史進行了高度還原,描述的主要戰役包括:1942年8月-1943年2月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3年11月-1944年3月發生的布幹維爾島戰役;1945年2月16日-3月26日發生的硫磺島戰役;《太平洋戰爭》
  • 《太平洋戰爭》(全10集)
    意猶未盡的二人再次聚焦二戰,將視線投向了太平洋戰場,美國與日本在這個戰場上,投入了巨大兵力,並經歷多個血腥戰役,最後直到日本投降。分享會今天為大家帶來史上最昂貴的戰爭劇《太平洋戰爭》,一共十集。《太平洋戰爭》的投資達到了2.25億美元,從而超過了《兄弟連》的1.25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戰爭電視劇。
  • 真實體驗戰爭殘酷,專家認可,10部嚴謹專業的戰爭電影
    從製作之初,它就旨在還原一個真實的越南戰場。導演奧斯佛·斯通曾在越南做過一年半的鄉村教師,之後又奔赴前線當了偵察兵,他根據自己在越南的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創作出這部傑作。電影開拍前,所有男演員都在菲律賓經受了14天越戰士兵的軍事訓練。
  • 50部經典戰爭電影
    在經歷長達4個月的攻堅戰無果後,希特勒決定用飢餓和圍困的方式奪取列寧格勒。納粹圍城三年,屍橫遍野的列寧格勒成為一座死亡之城。 這部交錯時空的電影,通過尋找飛行員久藏,回顧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種種經歷。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 硝煙瀰漫的太平洋戰爭系列經典電影(在線觀看)
    歷史回顧:1941年,太平洋戰爭前夕。世界局勢動蕩不安,新一輪大戰一觸即發。各國勢力匯集太平洋海域,暗流湧動,危機四伏。這是一部真實的電影,真實展現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歷史。美軍插手太平洋戰場,日軍最高將領山本五十六(山村聰 Sô Yamamura 飾)認為美軍實力強大,應速戰速戰,不宜和美國人打長久戰。
  • 《兄弟連》《太平洋戰爭》後,二戰三部曲之《空戰群英》來了
    》,每一部都堪稱史詩經典。士兵視角看戰爭好的戰爭片既要還原真實震撼的戰爭全景,還要展現戰爭中的個體命運。《拯救大兵瑞恩》的成功,既展示了諾曼第登錄,每一寸海灘上的殘酷血戰,又有集體拯救個人的傳奇,全面探討了人性和個體的價值。而《兄弟連》更是打造了「一支屬於平凡戰士的頌歌和安魂曲」。
  • 史上最昂貴 最慘烈 最真實的史詩劇《太平洋戰爭》(內附資源)
    太平洋戰爭》,共十集。《太平洋戰爭》精彩預告片↓《太平洋戰爭》的總投資達到2.23億美元,這幾乎是《兄弟連》的兩倍,也讓這部劇集成為電視史上投資最大的電視節目。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該師經常擔當衝鋒、攻堅、打前哨等重要任務。史匹柏再一次定義了「真實」的概念,據說每個角色都參閱了重達50磅的文字材料,並參加了為期十天的新兵訓練營。
  • 《太平洋戰爭》戰爭是國與國,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抗
    1、劇情部分:太平洋戰爭,對於這樣這樣宏大題目,劇情應該要涵蓋關鍵的事件,但是缺少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東京轟炸、廣島原子彈、炸死三本五十六等重大事件。這場戰爭主要以海戰為主,導演可能是基於真實二戰士兵整合整個故事鏈條,這樣就無法宏觀展示戰爭的全貌。畢竟一個人不可能所有的戰爭都參加。劇情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還是挺好的,給85分。
  • 史上最昂貴的二戰史詩劇《太平洋戰爭》,10集任意看
    意猶未盡的二人再次聚焦二戰,將視線投向了太平洋戰場,美國與日本在這個戰場上,投入了巨大兵力,並經歷多個血腥戰役,最後直到日本投降。分享會今天為大家帶來史上最昂貴的戰爭劇《太平洋戰爭》,一共十集。《太平洋戰爭》的投資達到了2.25億美元,從而超過了《兄弟連》的1.25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戰爭電視劇。
  • 【美劇】太平洋戰爭 The Pacific (2010)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歷史 / 戰爭 / 冒險官方網站: www.hbo.com/the-pacific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澳大利亞語言: 英語首播: 2010-03-14(美國)集數: 10單集片長: 52分鐘又名: 雷霆戰海(港) / 血戰太平洋 / 風雨太平洋 / 二戰太平洋 / 太平洋太平洋戰爭的劇情簡介
  • 十大經典戰爭片 為你展現最殘酷的戰爭場景
    人類的發展伴隨著戰爭,戰爭往往是血腥而有殘酷的,而且有時候一場戰爭足以改變歷史的進程。而戰爭片是以還原戰爭最真實的殘酷為目的,所製作出來的氣勢恢宏的影片,現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的影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精彩的影片。10.
  • 史上最昂貴的二戰史詩《太平洋戰爭》1-10集...免費看
    意猶未盡的二人再次聚焦二戰,將視線投向了太平洋戰場,美國與日本在這個戰場上,投入了巨大兵力,並經歷多個血腥戰役,最後直到日本投降。分享會今天為大家帶來史上最昂貴的戰爭劇《太平洋戰爭》,一共十集。《太平洋戰爭》的投資達到了2.25億美元,從而超過了《兄弟連》的1.25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戰爭電視劇。
  • 《最可愛的人》在俄羅斯獲獎 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最可愛的人》在俄羅斯獲獎 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時間:2021.01.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白瀛 分享到:
  • 磨滅任性的戰爭,只希望再也不要發生!《血戰太平洋》
    / 冒險製片國家: 美國 / 澳大利亞首播: 2010-03-14(美國)集數: 10單集片長: 52分鐘又名: 雷霆戰海(港) / 血戰太平洋本劇從概念到播出,經歷了將近7年時間。《太平洋戰爭》的總投資達到2.23億美元,這幾乎是《兄弟連》的兩倍,也讓這部劇集成為電視史上投資最大的電視節目。
  • 《太平洋戰爭》戰爭後遺症
    和《兄弟連》相比,導演將鏡頭更多地放在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上。在戰場上,士兵們會很英勇,但也會由於連續而緊張的作戰所帶來的精神壓力,患有遺尿症,變得精神恍惚;也會由於敵我雙方無奈的,殘忍的殺戮以及衝擊著一切道德底線的戰爭行為而變得粗魯,變成一個撬下死去日軍口中金牙的人……前線的士兵血肉橫飛,後方的人們談笑風生,未經歷過戰爭的人永遠無法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慘烈,似乎在人們眼中,戰爭就是榮譽滿胸的英雄,丟盔卸甲的敵軍,以及險象叢生的戰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