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有中國詩詞之鄉、薏仁米之鄉、牛肉粉之鄉的美譽。早餐來一碗南盤江小黃牛製作的牛肉粉,亦或是盒子粑加豆漿稀飯、八寶粥,也可以吃辣雞面、燉雞面、卷粉或者三合湯。在夜市上,炭烤肥牛、雞矢藤粑粑、糕粑、冰粉,讓你直呼過癮。布依族、苗族、彝族飲食和八大碗、全牛宴、辣子雞、酸湯魚等家常菜、農家菜百花齊放,口味純正。
薏仁米主產於貴州省黔西南州,約佔全國總產量的90%,其中以興仁縣為最多。這裡以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薏仁米色白、飽滿、富含蛋白質的特點,並形成了「興仁薏仁米」品牌。薏仁米,又名「五穀」「東方神谷」,藥食兩用,做食品可「一薏代五穀」,具有糯、甘、稠的質感,營養豐富。興仁小粒白殼薏仁製作小吃、粥品、營養米糊和糕餅,歷來享有盛譽。
近些年來,在興仁縣薏仁米產業辦的積極推進下,當地邀請專家並結合地方力量組建團隊,研發出了薏仁宴,並不斷改進提升,為薏仁的全產業鏈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興仁研發的薏仁宴,運用薏仁米糯甘稠的特質,巧妙設計,並施以精妙的烹飪技藝,在當代宴席中脫穎而出,值得品嘗。
「生態鯉魚跳得歡,懷揣薏米如懷胎。鮮椒花椒小火靠,火候一足饞神仙。」把野生鯉魚腹內塞滿薏仁肉餡,肚子鼓又脹,像「十月懷胎」,再經過「千滾豆腐萬滾魚」 的烹製, 用小火煨靠,成菜肉鮮細膩,椒香鮮麻,醇香爽口,香氣撲鼻。
原料:鯉魚1條(約1200克) 小白殼薏仁米150 克豬肉末50克本地青椒圈100克鮮花椒10 克蔥花50克薑末8克薏仁米酒5毫升山泉水500 毫升鹽5克白糖3 克醬油3 毫升花椒油5毫升水澱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鯉魚宰殺後,從鰓部清理出內臟並治淨。另把薏仁米入沸水鍋煮熟,撈出來與豬肉末、薑末和蔥花一起納盆,調味拌勻成餡料,再填入鯉魚肚,並用牙籤封好口,加些薏仁米酒醃漬5分鐘。
2.鍋上火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鯉魚炸至表面金黃酥脆且內熟時,撈出來瀝油。
3.鍋留底油,投入青椒圈、鮮花椒和薑末炒香出味,摻入山泉水燒沸,放入炸好的鯉魚,調入鹽、白糖和醬油,用小火燒入味後搛出來裝盤,其中原汁用水澱粉勾芡,並淋花椒油,出鍋澆在魚身上,撒些蔥花,淋熱油激香,即成。
訂閱戳這: 1.>郵政報刊網 2. >四川烹飪雜誌微店
「薏米輾粉做餌粑,谷雞主料要選好。炒香土雞加餌粑,調入薏酒味更佳。」用薏仁面塊與雞同烹,為興仁所創,雞肉嫩,面餌塊軟糯,麻辣鮮香味濃鬱。
原料:本地仔公雞肉1500克薏仁米粉300克麵粉150克青紅椒段30克本地幹辣椒圈30 克餈粑辣椒50克豆瓣醬20 克薏仁米酒10 毫升花椒5克鹽5克白糖4克醬油6毫升花椒油5毫升蒜瓣15克姜塊10克蔥段10克蠔油5克高湯、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仔公雞肉斬成塊。另把麵粉加薏仁米粉拌勻後,添入溫開水揉和成麵團,餳發半小時,做成面餌塊片待用。
2.鍋上火注入色拉油燒熱,放入餈粑辣椒、豆瓣醬、幹辣椒圈、姜塊、蒜瓣和花椒炒出香味,倒入雞塊,烹入薏仁米酒,下入蠔油和蔥段翻炒出香味,加入高湯燒沸,裝入高壓鍋加蓋壓制5分鐘,即可倒入淨鍋,放入面塊和青紅椒段,調入鹽、白糖、醬油和花椒油收濃湯汁,即成。
「土雞要吃薏仁米,奮不顧身跳鍋裡。排骨臘肉來相救,湯鮮肉香人稱奇。」這道以小火慢燉而成的家庭菜,整雞象徵團結和睦,吃一口香嫩化渣的雞肉, 喝一碗清澈醇和的雞湯,湯鮮醇厚,肉香味濃。
原料:本地土母雞1 只(約1500克) 小白殼薏仁米300克農家臘肉50 克黑土豬排骨100 克冬筍片50克香菇片50 克枸杞5 克山泉水2500毫升鹽6克胡椒粉3克姜塊10克香蔥段6克
製法:
1.把土母雞宰殺治淨後,投入清水鍋汆透,撈出來瀝水稍晾。另把薏仁米用清水浸泡軟、臘肉切成厚片、排骨砍成小塊,再與冬筍片和香菇片一起納盆內,加入姜塊、香蔥段和枸杞拌勻,然後塞入雞腹,待用。
2.煲鍋上火,摻入山泉水燒沸,下入處理好的母雞,用小火慢燉至爛時,放入鹽和胡椒粉,即成。
「薏仁磨粉制麵條,雞(土從)菌香味道好。配上豆芽海帶絲,勝似上天赴蟠桃。」薏仁麵條和油炸雞(土從)菌皆是興仁特產,古法製作的油雞(土從)與薏仁面拌食,鹹鮮辣香,口感筋道。
原料:小白殼薏仁麵條500 克雞(土從)菌油100 毫升熟綠豆芽50克黃瓜絲50克胡蘿蔔絲50克海帶絲50克自製辣椒醬30 克辣椒油15 毫升花椒油5 毫升鹽3 克白糖3 克醬油6 毫升醋8 毫升蒜泥10 克蔥花5克香油適量
製法:
1.把薏仁麵條下入沸水鍋裡煮斷生,撈出來瀝水後用香油拌勻,再上籠蒸熟,取出來晾涼。
2.把煮好的薏仁米涼麵條放盤裡墊底,蓋上黃瓜絲、胡蘿蔔絲、海帶絲和熟綠豆芽,淋上用雞(土從)菌油、辣椒油、花椒油、白糖、鹽、醬油、醋、蒜泥、香油和辣椒醬調成的醬汁,撒上蔥花,即成。
「薏仁營養天下知,爆成米花更好吃。粗糧蜂蜜結連理,琥珀薏仁令人痴。」用蜂蜜、冰糖、白糖與薏仁米花成菜,香甜脆爽,形色如琥珀,色澤光亮。
原料:薏仁米花100克薏仁米100克冰糖30克蜂蜜10克色拉油適量
製法:
1.把薏仁米下入熱油鍋炸至酥脆,撈出瀝油。
2.鍋裡留底油,摻少量清水,放入冰糖和蜂蜜,用中小火炒製成琥珀色且濃稠時,下入炸過的薏仁米和薏仁米花翻炒至均勻地裹上糖漿,出鍋晾涼,裝盤即成。
「薏米巧制耳狀粑,秘制酸湯有奇法。配上牛肉湯更濃,老幼皆宜眾人誇。」用黔西南風格的糟辣椒酸湯底,牛肉補味,薏仁面塊細膩化渣,酸爽可口,肉嫩爽滑。
原料:小白殼薏仁粉300克麵粉100克北盤江小黃牛200克本地酸辣椒150克本地西紅柿200克姜米20克蒜米20克鹽5克胡椒粉5克高湯2000毫升色拉油適量
製法:
1.把小白殼薏仁粉加麵粉混合均勻,摻適量溫水揉和成麵團,直到不粘手即可。另把牛肉切成片,用鹽醃漬底味。
2.淨鍋上火,放色拉油燒熱,下入酸辣椒、西紅柿、姜米和蒜米炒香,摻入高湯燒沸,調入鹽和胡椒粉,再把麵團捏成貓耳朵的形狀放入鍋內,轉小火下入牛肉片煮熟,出鍋裝盤即成。
「薏仁鍋巴盤中匯,黃牛肉片緊相隨。多種椒菜增口味,麻辣鮮香爽口脆。」往薏仁米中加入薏仁粉拌勻,油炸成薏仁米鍋巴,再與牛肉和雙椒熗炒,麻辣鮮香,鍋巴酥脆,牛肉香酥有嚼勁。
原料:薏仁米鍋巴150克北盤江小黃牛肉150克熟芝麻5 克幹辣椒段30 克青椒段15 克紅椒段15 克香芹段20克鹽3克白糖3克味精2克醬油3毫升陳醋3毫升辣椒醬5克花椒油5毫升香油3毫升花椒5克薑片3克蒜片3克色拉油適量
製法:
1.把黃牛肉切片,用鹽、陳醋和花椒醃漬入味,再下入熱油鍋炸至半乾且色呈紅褐時,撈出來瀝油。另把薏仁米鍋巴也投入熱油鍋炸至酥脆,撈出來瀝油。
2.鍋留底油,下入幹辣椒段、青紅椒段、薑片、蒜片和辣椒醬炒香出味,再放入炸好的牛肉、薏仁米鍋巴和香芹段翻炒均勻,調入鹽、白糖、味精、醬油、花椒油和香油炒入味,撒入熟芝麻,出鍋裝盤即成。
「興仁山羊肉嫩香,白殼薏米熬白湯。薏苡鮮椒做點綴,滋補養生好營養。」用薏仁燉山羊排,湯稠色白,鹹鮮味濃,羊排糯軟清香,入口軟,薏仁粒晶瑩剔透,佐以蘸水最佳。
原料:興仁黑山羊排1500克小白殼熟薏仁米150 克薏仁米汁150克青尖椒10克紅尖椒10克山泉水1500 毫升鹽6 克味精3 克胡椒粉3 克花椒3 克姜塊10 克蔥段10克香油3毫升自製辣椒醬30克水澱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 把羊排治淨後,斬成長方塊,投入清水鍋汆透,撈出來瀝水待用。
2.淨鍋上火放入羊排,摻入山泉水燒沸,下入姜塊、花椒和蔥段,調入鹽、味精和胡椒粉,煮至脫骨時,撈出來裝盤造型。
3.另鍋入色拉油燒熱,下入青紅尖椒炒出香味,摻入原湯燒沸,放入薏仁米汁和薏仁米燒入味,用水澱粉勾芡,最後淋香油出鍋,澆淋在盤中羊排上,配自製辣椒醬味碟上桌蘸食。
「薏仁米皮薄又實,萵筍蘿蔔大蔥絲。蛋皮火腿增香味,嘗到口中方怨遲。」用蛋皮卷裹薏仁米及鮮蔬、火腿等,再粘一層薏仁粉油炸而成,外酥裡嫩,形美味香。
原料:薏仁米100克薏仁粉100克蛋皮10張萵筍絲100克胡蘿蔔絲100克火腿絲50克大蔥絲50克雞蛋1個鹽3克白糖2克香油3毫升色拉油適量
製法:
1.把薏仁米入清水鍋煮熟,撈出來瀝水。另把萵筍絲、胡蘿蔔絲、火腿絲和大蔥絲下入熱油鍋,加入熟薏仁米,調入鹽、白糖和香油炒入味盛出,再用蛋皮包裹成卷,然後拖勻蛋液並粘勻薏仁粉,待用。
2. 另鍋上火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薏仁卷炸至金黃酥脆時,撈出來瀝油,改刀裝盤即成。
「薏米薏粉兩相宜,藍莓醬濃成伴侶。蜂蜜花甜心歡喜,香酥可口真滿意。」把薏仁粉與山藥製成麵餅坯子,粘上蛋液和麵包糠,油炸出外酥內軟的質感,色澤金黃誘人,外酥裡糯,果香味濃,再蘸以蜂蜜與藍莓醬調成的醬汁,香甜、營養。
原料:小白殼薏仁米500 克山藥200 克白糖15 克藍莓果醬20克土蜂蜜5 克麵包糠150 克糯米紙12張雞蛋液、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將薏仁米洗乾淨後,用清水浸泡24小時,撈出來入籠蒸熟,再取出來搗碎。另把山藥入籠蒸熟後去皮,也搗碎。取薏仁米碎和山藥碎一起納盆,加白糖和蜂蜜拌勻,放入保鮮盒,送入冰箱急凍成薏仁酥生坯,待用。
2.把凍好的薏仁酥生坯切成長方條,包裹上糯米紙成型,拖勻雞蛋液,拍勻麵包糠,下入六成熱的油鍋裡炸至金黃酥脆時,撈出來改刀裝盤,淋上藍莓醬即成。
「南瓜花兒美,麻蒿菜清香。薏仁粉成團,秋色好風光。」選取田園時令蔬菜的嫩葉、花朵及野菜,粘勻薏仁粉炸制,成菜爽口、脆嫩鮮香,外酥脆,蔬香味濃。
原料:南瓜花100 克麻蒿菜100克辣椒葉100克五加皮100克薏仁米粉150克鹽4克花椒粉2克辣椒粉2克胡椒粉2克味精1克色拉油適量
製法:
1.把薏仁米粉加少量的鹽拌勻,再把南瓜花、辣椒葉、麻蒿菜和五加皮分別洗淨,然後裹上一層薏仁米粉,待用。
2.淨鍋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投入南瓜花、辣椒葉、麻蒿菜和五加皮炸至香脆時,撈出來瀝油,裝盤後撒上用鹽、味精、花椒粉、胡椒粉和辣椒粉調勻的椒鹽,即成。
稿件統籌:吳茂釗 張智勇
吳茂釗 吳昌貴 張乃恆 劉黔勳 張智勇/文
潘緒學 趙君 州政府等/圖
☟
訂閱2019年《四川烹飪》雜誌
☟
1.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62-50
2.微店訂閱(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3.郵政網訂閱: 郵政報刊訂閱網
4.本刊郵購:郵局匯款至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號
四川烹飪雜誌社郵購部收
(請填寫清楚收件人真實信息及訂購內容)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
餐飲界專業品牌新媒
版權所有,嚴禁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轉載!否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