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苦菜」,也是一味中藥,叫「敗醬草」,你見過嗎?

2020-12-28 香櫞醫學

在農村的路邊、溝邊,隨處都能看到一種野菜,葉片呈細長狀,開黃色的花朵,這種菜叫做苦菜。

其實這個「苦菜」還有一個藥名——「敗醬草」

敗醬草經常出現在山坡或者路旁,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其嫩根和葉常被當作菜食用,但很多人不知道,敗醬草也是一味中藥。

敗醬草除了食用價值外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尤其是涼拌吃最能清熱化瘀。

敗醬草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北以及安徽等地。因而在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多有大量種植敗醬草。

敗醬草外表雖然只是好像看似微小的草本植物而已,近年來,由於敗醬草分布廣、用途之多、價值高,使之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敗醬草本身具有耐旱、耐寒、生存適應性強的特點,因而是十分的易於種植。

以上就是關於「農村常見的「苦菜」,也是一味中藥,叫「敗醬草」」的全部內容分享了,想了解更多中藥材和種植資訊的朋友,可以點一點關注、收藏和轉發!

相關焦點

  • 中藥大全:路邊常見野草都是上好中藥
    今天這篇圖文,也許會瞬間勾出你童年的記憶……開滿野花的山坡,清澈流淌的小河,還有那永遠能帶給我們探險樂趣的廢棄小屋。如果你經歷過這些,那下面的這些花花草草,你一定認識,但你又一定不全認識,我猜你只見過它的樣子,卻不知道它的名字。很多事憑著童年的記憶百度而成,如有不符,望大家見諒。狗尾草
  • 埋沒在農村的抗癌野菜,比蒲公英好100倍,你肯定不認識!
    苦菜別名又叫作苦苣、天香菜苦葉苗、苦麻菜、黃鼠草、活血草、敗醬、小苦苣等,為菊科植物山苦蕒的全草或根,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既可入藥也可食用,具有藥食兩用的雙重價值,苦菜一種藥用食用兼具的無毒野生植物,藥名叫「敗醬草」,異名女郎花、鹿腸馬草,民間俗稱苦菜。
  • 這東西,農村到處可見,果實好看但不能吃,卻是一味了不起的中藥
    看到這種野果,不要摘來吃,因為有毒,但卻是一味好藥,你認識嗎?村裡轉悠時,我的目光總在路兩邊逡巡,那是一種類似於尋寶的「貪婪」目光,總是樂於為了一朵野花野草四處奔波,彷佛在經營著甜蜜的事業。這時節,小野果們陸續成熟,有一種叫「白英」的野果與龍葵很像,葉、花、果都像,連藥用功效也如出一轍。也難怪,它倆是一家子的,都屬於茄科茄屬,但要是仔細分辨,也很容易看出些許區別來。
  • 夏季來了 你吃過苦菜嗎?有去火、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
    苦菜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葉。苦菜是藥食兼具一年生草本植物。藥名叫敗醬草,異名女郎花、鹿腸馬草。民間俗稱苦菜,別名天香菜、荼苦莢、甘馬菜、老鸛菜、無香菜等。味感甘中略帶苦,可炒食或涼拌。苦菜雖然是一種蔬菜,但營養價值高。
  • 4種常見的中草藥,你能認出幾個?
    就中醫而言,尤其是中藥,可能路邊常見的野草(菜)就是一味中藥,可能大家都不認識吧!下面介紹4種常見的中草藥,你能認出幾個來呢?1、魚腥草魚腥草可謂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在很多地方都有所應用。它屬於一種草本植物,大約45釐米,整棵草都有一種魚腥味,確實難聞,才有這樣的名稱!
  • 農村裡的這兩種野果,一種可以直接吃一種可以泡酒,都是名貴中藥
    農村裡的這兩種野果,一種可以直接吃一種可以泡酒,還是名貴中藥在小時候,總是以為自己居住的鎮子已經很大了。等到長大才知道,原來外面的世界更大。其實,在我們國家就有很多不同的地域地貌,不同的地域也會有不同的風土人情,同樣的也會有不同的物資特產。
  • 農村有種尿珠子兒時拿來穿手串,殊不知還是味中藥,價值越來越高
    農村裡有一種植物,結的果子可以用來穿手串、穿門帘,不知大家見過嗎?這種植物我們叫它「尿珠子」,在以前沒有使用除草劑的年代,田間地頭、房前屋後,到處都有,咱農村老百姓只當它是沒用的雜草,看見它長在莊稼地裡,為避免尿珠子和莊稼爭搶肥料,就會把它連根拔起。
  • 一味中藥很像迎春花,能清心火,散心肺之熱,中醫稱「瘡家聖藥」
    中藥均是源自我們身邊之物,尤其是中草藥大部分源自農村地區的花草,自神農嘗百草開始,人們就慢慢認識到了各種植物的用途,這其中有一味中藥比較常見,因為開花非常漂亮所以常被栽植以觀賞,也經常被栽植於綠化帶之內。
  • 小時候常見又叫不上名的植物,太全了!
    但能叫上名字的卻很少。苘麻我們小時候叫麻饅頭兒,前幾天帶孩子玩還摘了幾個給她吃。牛筋草被叫蟋蟀草,其實馬唐做鬥蛐蛐的撓更好,從中間劈開折一下一抽就可以出來很多毛須。小時候就很會做,後來還教侄子做。車前草車前子中藥。
  • 南方的朋友們見過、吃過嗎?
    在我們農村,有一種經常吃到而城裡的人幾乎沒有見過的野果,在我們江西贛南地區被稱為「拿騰包」。在各個地方有各種俗稱,學名叫做木通果,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和長江流域等地區。在我們農村,尤其是80後和90後一代,到了拿藤包成熟的季節,一有空的話就和一群小夥伴一起去山上摘來吃, 還得帶一袋回家呢 ,現在想起來真的挺有感觸。
  • 【故事】苦菜根更能煉齒牙
    苦時候的食物,苦本身就是一味原料,而且不可替代。我們懷想「記憶中的美食」,何嘗不是懷念苦日子裡的香甜,何嘗不是感念苦日子對人生的歷練、給人生的給養?這種懷想,許多人都會有,只是因著閱歷不同而呈現各異罷了。  清朝文學家王錫侯為學有成,離不開他的一番苦讀經歷。
  • 農村裡常見的麻芋子半夏,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你聽說過嗎?
    以前,農村裡物質匱乏,醫療條件落後,這些東西曾是農民朋友救命的食物或治病的良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它們的依賴已經沒有那麼強了,因此這些東西便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農村常見的植物~半夏,有的地方又叫地文、守田、蠍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田裡心、無心菜、老鴉眼、老鴉芋頭、燕子尾、地慈姑、老黃咀、老和尚扣、野芋頭、地星、三步魂、小天老星、藥狗丹、三葉頭草、三稜草、洋犁頭、小天南星、扣子蓮、半子等。
  • 赤城人小時候常見又叫不上名的植物,植物專家幫咱找全了!
    昨天,有植物專家專門收集齊全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常見的植物,但你卻叫不上名字。另外,家長們也教孩子認認吧!他們更是很少有機會認識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洋溢著和諧的氣息。苘麻我們小時候叫麻饅頭兒,前幾天帶孩子玩還摘了幾個給她吃。
  • 這種植物的根像紅薯,花如喇叭,巖石縫裡也能找到,你見過沒
    現如今生活在城市裡面的很多人壓力都是很大的,所以總是喜歡跑到農村這個地方去走一走,感受一下新鮮的空氣和大自然的懷抱。在農村這裡雖然沒有城市裡面的高樓大廈,也沒有什麼燈紅酒綠,一切都是安靜祥和的,能夠讓你一顆浮躁的心沉靜下來。
  • 每天學一味中藥,檳榔!
    巖峰也怒氣衝衝地對著蘭香直嚷:「你,草鳩抹上紅泥會裝錦雀,算是我看錯了人!」蘭香痛苦地望著巖峰:「你真的不相信我嗎?」「以前相信你,現在不能受騙啦!」蘭香悲切地指著巖峰身上由她親手繡制的筒帕,含淚嗚咽,「將這個還給我吧!」
  • 「秦半兩錢」居然還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
    不過,讓古幣收藏愛好者沒有想到是:「秦半兩錢」居然還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讓人瞠目結舌、意想不到的是,「秦半兩」除了貸幣本身的作用外,還有一項獨特的功能:中藥療傷!這是現代人的發明。此事與中國著名作家、原中國作協副主席馮牧有關。有一次,馮牧遭遇車禍,肋骨被撞折了兩根,找到一位老中醫為其療傷。老中醫行醫半世,積攢下了很多民間驗方和祖傳秘方,他為馮牧開出了一味藥方,其中一味中藥居然是「秦半兩」兩枚!馮牧及家人都莫名其妙:古錢幣咋能入藥呢?
  • 路邊常見到的一種蟲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藥,能抗腫瘤、增強免疫力
    「真那麼神嗎?那何必去買呢?去地裡挖不就要多少有多少?」「地裡的沒用,入藥的地龍有講究,你給你爹試試!」小王從沒聽說過這些藥名和用處,半信半疑,不知道該不該試一試。 何為地龍? 地龍,即是蚯蚓,是一味中藥材。地龍藥用始載於《詩經》,我國最早的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也有記載,將地龍列為下品。
  • 農村的「燈籠花兒」用來餵豬,現在有人把它當野菜,真的能吃嗎?
    提起「燈籠花兒」,我以為是我們煙臺招遠南鄉農村常見的那種開紫色燈籠狀小花的野生沙參,在我們當地叫做「馬肉根」。後來仔細察看題主提供的圖片,原來是指我們當地的「醬碟」,也是苦菜的一種。這種野菜可以餵豬,也可以當做野菜食用,確實好吃。
  • 每日一味學中藥—檳榔
    巖峰也怒氣衝衝地對著蘭香直嚷:「你,草鳩抹上紅泥會裝錦雀,算是我看錯了人!」蘭香痛苦地望著巖峰:「你真的不相信我嗎?」「以前相信你,現在不能受騙啦!」蘭香悲切地指著巖峰身上由她親手繡制的筒帕,含淚嗚咽,「將這個還給我吧!」
  • 農村常見的「拉拉秧」你認識嗎?有什麼用處?聽聽老農怎麼說!
    拉拉秧是農村一種常見的野草,主要是在一些道路的兩旁,小溝邊以及荒地甚至一些果園中生長。拉拉秧的學名叫做葎草,屬於桑科的一種野生攀藤植物,莖上面有刺。如果不小心被刺了的話很疼,有些地方也叫做血見愁或者是活血草。對於農民來講,拉拉秧是一種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