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今年開始和「Madame Figaro」雜誌中國版(《精品購物指南》)合作,寫作旅行專欄。我非常喜歡這個專欄,也很珍惜在寫作這個專欄的前後,認識的新朋友,老朋友,大家一起鑄造起來的信任,謝謝給予我一個空間記錄寫作,並且可以讓我自由寫作旅行中的點滴,而且再也不需要用多過的旅行照片去填補專欄了。我喜歡多的文字,少的圖片。文字才是我一直在追逐與鍛造的。我夢想出版的就是一本純粹文字的書(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實現這個願望)。在《精品購物指南》上的專欄,是2016年我最為期待的專欄之一吧,今晚刊出第一期,寫了那次在京都的旅行,寫的是金閣寺。
(本期Madame Figaro《精品購物指南》封面)
在三島由紀夫寫過的金閣寺裡喝茶發呆
文/圖:張樸
前不久,第一次去京都,清水寺和金閣寺似乎是繞不開的必遊景點,頭一日在清水寺遇到成群遊客,感覺迷失,被遊客帶動的遊走常常讓我害怕。我在清水寺山頭看到京都的一種城市風貌:安寧的,相當傳統,完整保留了歷史腳步與印痕。在那一刻,仿若是呼吸到此城的味道,轉身看到有一位西人遊客,耐心和專業擺弄自己的攝影器材,拍攝清水寺的建築之美,那樣投入忘我,根本不在意遊人如織製造的喧囂——旅行,再也沒有這樣自我投入來得刻骨銘心又自得其樂了!
(在清水寺偶然看到喧鬧人潮外,一位外國男生認真拍攝清水寺的建築。)
我在仰望清水寺主體建築紅色外觀的剎那,覺得日本寺廟的紅煞是好看,毫無做作和宣兵奪主之感,恰到好處——日本的美學,是與自然的融合,尋求內心的安靜,達到平衡與超越生死之境。雖然我匆忙結束了清水寺的探訪,卻意外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家懷石料理餐廳,信步入內,決議訂下當日的晚餐,等入夜再與友人折返享受懷石料理。料理店內,目之所及,書法描摹的字體,寫下「秋之味」,讓我在當晚享受這頓視覺與味覺的料理同時,始終覺得是在品味季節輪轉,內心不由升騰起一絲微涼感動,誠如京都漸次紅了的楓葉,是季節的提醒,亦是感覺轉瞬即逝的傷懷。
(一杯京都的下午茶,躲在小巷子中的咖啡屋。)
(一頓京都的懷石料理。)
為了避免在清水寺遇到的潮水般的遊客場景再現,我們決定第二日一大早就前往金閣寺。友人在途中已在回味兒時的「一休哥」場景,今日前往金閣寺就當是還原他的兒時記憶。但對我來講,金閣寺是陌生的,我未有想到「一休哥」,依稀記得三島由紀夫寫過一本小說叫做《金閣寺》,但是要仔細回憶字句,卻也記不真切,所以當我們走進那湖水掩映的金閣寺,看到那幢立在湖中的寺廟,真是吃了一驚,正因為這一日的陰雨,讓金閣寺顯得分外深沉,湖水中的倒影清澈乾淨,沒有陽光來打擾,保持了一份悠然但淡然的憂傷,是深得我心的。在來到金閣寺之前,已經有人提醒我,告知金閣寺其實很小,眼見之後,覺得這樣的大小真是最美的,從湖邊的任何一個角度拍金閣寺,都是一幅畫,自然天成,不知道是建築者在修築這棟寺廟之時,被周圍自然感召,還是神明起靈,方能建築出如此靜謐但是蘊含美感的寺院。我們火速拍完遊客照,只是五分鐘的時間,成群的遊客,不分東方與西方的面孔,就已經把這金閣寺的湖邊觀賞角度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金閣寺一幅畫,足以!)
所以,在驚嘆之餘,就只能觀看,然後去體會,與其端起相機去找人少的空隙,爭搶一個遊客的拍照角度,不如就這樣站在湖邊靜靜觀看金閣寺,然後圍著湖走一圈,從其他角度看,一直走到金閣寺的背後,仿佛是看不夠的美,愈看也愈發覺得,內心安穩與沉靜均是因為金閣寺的磁力作用:它長久以來的超脫與與世無爭,讓每一層的建築都給予觀者一份天然的撫慰,進而顯示超脫的內心祈願。我從我的旅行手冊上閱讀獲知:金閣寺一共三層建築:第一層,法水院,第二層,潮音洞,第三層,究竟頂,閣頂有支金銅鳳凰,三島由紀夫在《金閣寺》裡寫這支金色鳳凰:「那是金色的神秘的鳥啊!從來不理睬時光,從來不展翅飛翔。風雨春秋,晦明晝夜,它也許忘記自己是只鳥了。然而誰要說它真的不飛,那就錯了。凡鳥們都飛翔於空間,而這金鳳凰則鼓起燦爛的雙翼,永遠翱翔在時光中。時光為它鼓翼,向它身後流逝……」金閣寺在畫中,兀自獨處,好像並沒有受到時光無情的打磨,反而在這陰雨天裡歷久彌新,給予旅人永恆的慰借!
我們在金閣寺院內散步,走得累,就給了品茗的茶錢,坐在日式榻榻米老屋中喝一碗抹茶,吃一塊糕點,盤腿而坐,望著庭院發呆,上茶的日本姑娘好像是天生的靦腆,禮數周到,我回頭環顧茶室,是典型的日式傳統榻榻米,對著庭院,看到發紅的樹葉,當抹茶入口之時,我覺得我也成為這幅日本古畫的一個點綴,真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在金閣寺的茶室品茗,吃甜品。)
回到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他在小說中喟嘆道,「我在人生裡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美。」那麼,作為第一次來京都旅行的我,我的難題是:金閣寺一幅畫,這樣美,倘若離開,必然是會傷心而終日想念的……
PS:那日和成都的朋友說起今年的旅行專欄,好像在成都還不容易買到Figaro,所以我就在個人的微信平臺上刊登轉載,大家也可以閱讀到了。晚安!
張樸
作家,挪威奧斯陸大學媒體學碩士,曾在BBC實習工作。出版文集《孤獨要趁好時光:我的歐洲私旅行》《香港的前後時光》(內地與港臺版)《仿佛,一場告別》。
歡迎掃描以下二維碼,訂閱我的微信公眾平臺:張樸好時光!微信號:je_suis_zhangpu,在這裡,我和你分享我的私人旅行,獨立雜誌,藝文風景,城市文化,時裝和電影旨趣。若你喜歡,點擊右上,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告知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