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人談論起日本的時候,都會有幾幅特定的圖景在它們的腦海中浮現——櫻花,富士山,金閣寺。
你可能之前並沒有聽說過金閣寺這個名字,但你一定見過它的圖片。這座金光熠熠的寺院位於京都,坐落於池塘邊,寺內外被金色的葉子所環繞,是一處絕佳的觀光勝地。
Photo by Ramiro Sánchez-Crespo
金閣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吉薩金字塔,自由女神像和巴黎聖母院齊名。如果你有一臺Mac,你會發現它所配置的桌面牆紙中就有一張金閣寺的圖片。但不為人知的是我們今天所見的金閣寺並不是舊有的那座古建築。現有的金閣寺這座建築的年齡只有60年——因為在60年前,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僧人曾將舊有的金閣寺付之一炬。
事實抑或虛構?
在1950年7月2日,一個名叫林承賢的僧人放火將金閣寺燒為灰燼——這個幾乎是沒有爭議的史實。但是多年以來,承賢的身份與縱火動機還都是個謎團。
1956年,著名作家、革命家三島由紀夫出版了《金閣寺》,書中以小說化的敘述方式再現了金閣寺被焚的歷史。全書依託於事實(作者三島甚至去監獄拜訪了縱火者承賢),不過它很大程度上也是三島由紀夫所創繪的畫卷。
你可能會認為林承賢火燒金閣寺的事件本身一定比基於事件出版的書更加著名,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三島由紀夫
三島由紀夫是20世紀日本歷史上偉大的人物。他是一名作家、學者,同時也是一位革命者。他一生之中曾三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三島由紀夫的自殺在日本也是最戲劇性的事件之一。他和他的私人武裝發動政變佔領政府軍總監部,在總監部大樓的陽臺上發表了演講,隨後進屋完成了自殺儀式。
三島由紀夫
仿佛三島的一生仍舊不足以使承賢焚毀金閣寺這樣的史實黯然失色,三島傳奇的一生被改編成了一部高預算的電影(三島由紀夫傳:四章),該電影由喬治盧卡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製作,飛利浦格拉斯製作原聲配樂。
三島由紀夫
當金閣寺縱火事件被搬上世界級的熒幕時,它或許也就難逃被虛構化了。
在那年七月究竟發生了什麼?究竟是誰焚毀了這座精美絕倫的寺院?
真實的故事
即便是林承賢曾在焚毀金閣寺之後試圖自殺,他對自己縱火的行徑也毫無歉意。在一次警方採訪中,他說「……我並不認為我有任何做錯的地方。人們都說一個國家級的珍寶被焚毀了,但是那聽起來沒什麼意義。」
眾說紛紜的縱火動機——
在三島的書中陳述的最可能的動機,是僧人認為金閣寺過於美麗,但承賢本人似乎並不這樣想。承賢絕不會是第一個因為它過於美麗才去摧毀它的人。有些人認為承賢沒什麼自我價值感,焚毀寺廟是他大肆發洩的一種方式——他幼年時期嚴重的口吃問題折磨著他的餘生。在審訊期間,他供認不諱——「我恨我自己,邪惡的醜陋的口吃的自己。」
被燒毀後的金閣寺
其他人認為(如日本學之父唐納德基恩)承賢之所以會縱火是因為他覺得佛教變得太過商品化了。金閣寺至今仍吸引著大批的觀光團,並隨之帶來數以噸計的財富。澤木禪師曾說「金閣寺和其他古寺是為何而建?能確定的是它們必不是為僧人學習參禪而建。」
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認同他患有心理疾病。法庭診斷承賢患有精神分裂,嚴重的妄想症及痴呆症。
對於承賢焚毀金閣寺最為準確的動機可能永遠也不會為人所知了,很多日本人寧可轉移話題不願再記起這些事。但如果你有機會參觀金閣寺,再去回想下那個曾經燃起世界的年輕僧人吧。
雪中金閣寺
《知日·和製漢語》特集,你可知道,中國人今天離開「和製漢語」幾乎無法說話?
全國網絡首發預售,點擊「閱讀原文」,直達預售連結!
「知日 ZHIJAPAN」
國內唯一專門關注日本的媒體品牌。
致力於為中國年輕人深度報導記錄有關日本的文化,創意,藝術和旅行等。
歡迎關注知日微信[zhi_japan]
知日新浪微博[@ 知日ZHIJAPAN]
回復關鍵詞[內容]閱讀近期人氣內容。
回復[0]獲取知日特集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