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協會舉辦拜登政府下美中關係在線研討
剛被拜登挑選出任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的民主黨大咖坎貝爾(Kurt Campbell)提出美中關係停止直線下墜的設想:雙方暫停針鋒相對,各自後退一步;再各自前進一步,發出建立可行的美中關係願望的信號,可以從籤證、記者、領事等方面改善的小步做起。
歐巴馬時期任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坎貝爾批評蓬佩奧下臺前的一系列行為,意在苛刻對待拜登政府,包括在臺灣問題上的做法是政治化的,意在以黨派分裂的外交行動,將之作為武器來對付拜登政府。
白宮國安會新設的印太事務協調員職位,被外界稱為「亞洲沙皇」(Asia Czar),由歐巴馬時代「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主要推手坎貝爾出任這個職務,顯示拜登政府面對美中戰略競爭,試圖「加固亞洲秩序」(Shore Up Asian Order)。
現任亞洲集團主席的坎貝爾14日出席美國亞洲協會舉辦的美中關係在線年會,重點談論拜登政府將如何處理美中關係。
坎貝爾指出,現在正在真正形塑亞太地區的國家是中國,最大問題不是中國是否崛起,而是美國還能否在本地區發揮歷史上的作用。他說,看看國會周邊林立的鐵柵欄、鐵絲網,現在華盛頓的美軍比在阿富汗還多。「我們必須以一種非凡的謙卑態度來處理我們正面臨的國內挑戰」;「美中之間可行的平衡戰略是我們自己的成功」。
坎貝爾表示,相信有可能向中國提供與國際社會合作的選項,同時也展示中國繼續「沿著令人擔憂的道路走下去」的清晰後果。他稱,這種對華手法的關鍵不僅是夥伴關係,更重要的是美國作用。未來不僅要集結聯盟,在經濟、技術、軍事、戰略上聯手,最重要的是向亞洲國家表明--「關於我們禪讓的謠言是錯誤的,我們將繼續在太平洋地區發揮有力、主導、迷人的作用。」他承認很難,需要美國謙卑的戰略,動用外交和所有工具,且持續不僅一屆美國政府。
美國政壇元老基辛格和舒爾茨都呼籲美中建立互信 亞洲協會視頻
在亞洲協會的研討會上,美國政壇元老基辛格和舒爾茨等都強調美中建立互信的重要性。坎貝爾卻認為,美中關係最重要的特質應是可預見性、穩定性和清晰性,不必過分強調信任。他表示,自己長期與中方打交道,深感雙方彼此不信任是如此深遠,像難以逾越的高山。他建議,美中之間應更著眼於建設和發展可行的(workable)關係。可以採取小步走,不要太有雄心。如果總想發表戰略聲明,經常會失敗。
坎貝爾承認拜登政府面臨諸多挑戰,必須先專注於內部事務,但他相信從一開始就要與中方同行有一些溝通。他認為,有兩件事是必要的:第一,設立合適的接觸渠道和機制;第二,向中方提出,兩國關係如果沿著當前道路走下去,將進入非常可怕的境地,某些方面可能比冷戰還要糟糕,而且因為兩國經濟上相互依賴,對雙方、區域和全球造成的損害更大。
坎貝爾表示,有機會做的明智做法是,雙方都暫停目前針鋒相對的做法,深吸口氣,後退一步,稍息放鬆,然後向對方邁進一步,都向對方發出信號,顯示至少建立可行的關係的願望。他指出,這些步驟應當是可以實現的,不是那種美國想讓中國改變整個體系,中國讓美國從亞洲撤軍之類不可行的步驟。有許多事情可行,比如籤證、記者、領事等,都可能有助於關係改善。雙方都可以採取一些溫和步驟,至少離開讓各方深感麻煩的美中關係下落。
在研討中,坎貝爾對蓬佩奧在下臺之前急促推出的一系列舉措頗有微詞。他表示,川普政府中許多人對順利過渡不感興趣,甚至傾向於讓過渡變得更難,有許多意外,許多事情更像是陷阱而不是歡迎包。
「如果他們覺得這些事情那麼好的話,為什麼六個月、一年前不做,而是在離任四、五、六天才做?」坎貝爾反問道。他指出,他們這麼做不是為了留下執政遺產,而是意在苛刻對待拜登政府。他進一步指出,與臺灣展開某種程度有尊嚴的接觸是說得通的,但他們做事的方式是政治化的,意在以令事情更困難的黨派分裂的外交行動的方式,將之作為武器來對付拜登政府。
坎貝爾預期,下一階段大國競爭最可能在技術領域展開,不是簡單地使用川普政府最近使用的「殘酷工具」,而是用更微妙的不會完全破壞全球供應鏈、造成市場混亂的方式。他承認這很難,因為新政府不太可能有全新的、可行的戰略。他最近在另一次研討會上表示,不能一個新政府上臺全盤否認前任政府,拜登政府應當繼承川普政府的可行之道。
坎貝爾的這些觀點在12日發表於《外交事務》雜誌的專文有所體現。那篇由坎貝爾與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項目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合寫的文章題為「美國如何加固亞洲秩序--恢復平衡與正統的戰略」。文章稱,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使亞太地區的微妙平衡變得不穩,並使北京的「領土冒險主義」更加大膽。而川普幾乎讓亞太地區作業系統的每一個元素都變得緊張。川普的行動已經退讓,讓中國擁有重寫對亞洲秩序規則的機會。美國有必要認真地與亞洲重新接觸。
坎貝爾認為,美國不應形成一個針對所有問題的大聯盟,而應尋求針對個別問題的定製特設機構,比如可在西方七國集團(G7)的基礎上邀請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組建「民主政體十國集團」(D10)。這種聯盟目前在貿易、技術、供應鏈、標準上顯得最緊迫。同時尋求擴大由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的四方聯盟(Quad)等現有聯盟,把重點放在軍事威懾上。
但坎貝爾也為與北京的合作保持開放,他指出,亞洲國家不希望被迫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更好的解決方案是,美國及其合作夥伴說服中國,讓它相信一個有競爭力但和平的地區是有好處的,」他指出,如果北京遵守各方達成一致的規則,就應該讓它在地區秩序中佔據關鍵位置。
文章選自中評社,2021年1月16日
CCG 縱覽
⊙
全球化智庫CPTPP報告入選CTTI來源智庫年度精品成果⊙
送上一本有聲日曆,請您注意查收⊙ CCG新年賀信 | 告別不平凡的2020 凝聚希冀 開放前行
⊙ 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啟動!
⊙ 六十國代表出席CCG大使圓桌
⊙ 2020 第五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
2020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AGTO)」在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上發起成立⊙
社會智庫協同網絡發起 加強社會智庫合作 發揮更大作用⊙
CCG主任王輝耀在雅典民主論壇上接受紐約時報專訪⊙
CCG主任王輝耀與25國駐華大使談疫情後的中國經濟⊙
中國服貿會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完整視頻】紀念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線上專題論壇舉行
⊙
三次亮相,為何這個舞臺的辯論和對話如此重要⊙
CCG30餘場線上研討集中展示⊙
賓大《全球智庫報告2019》發布 ,CCG在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單中大幅提升18位⊙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在線閱讀⊙
百位官產學精英集聚 解析大變局下的企業 「引進來」與「走出去」⊙CCG十年磨一劍,只爭世界100強
⊙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原標題:《「亞洲沙皇」談美中:各讓一步 各進一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