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98首古詩詞。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西江月.平山堂》
平山堂位於揚州西北大明寺側,是歐陽修於慶曆八年(1048)知揚州時修建。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從徐州調到湖州,生平第三次經過平山堂。
此時距離蘇軾和恩師歐陽修最後一次見面已達九年,而歐陽修也已經逝世八年了。蘇軾重遊故地,緬懷恩師,不由生出了撫今追昔的無限感慨。
我第三次經過平山堂,前半生在彈指聲中匆匆過去了。整整十年沒見老仙翁了,只有牆上他的墨跡,仍是那樣的氣勢雄渾,猶如龍飛鳳舞。
我在平山堂前歐公柳的下面,寫下了這首詞悼念文壇英傑——已故的揚州太守歐陽修。不要說人死後萬事皆空呀,即使活在世上,也不過是一場大夢!
詞人由過平山堂,而念及舊人,想及恩師歐陽修的種種事跡,越發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經歷,想到了恩師的某些不如意的遭遇,自然生出了萬般感慨:
歐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嘗不是身在夢中。蘇軾受佛家思想影響頗深,常常習慣於用佛家的色空觀念來看待事物。
這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恨、淡漠感,攜帶著某種禪意玄思,其中埋藏著的未嘗不有詞人希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思想。
往期精彩
每天一首古詩詞|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芭蕉: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平凡的世界》裡的9個人生真相: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經受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