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苗慄縣孔子廟祭孔大典繼承傳統表達對孔子的崇敬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9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苗慄縣28日頭屋鄉玉衡宮孔子廟舉行釋奠典禮,傳承傳統六佾舞、三獻禮儀及民俗表演,表達對孔子的崇敬,並向平日辛勤的教師獻上感謝之意。

慶祝教師節以及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周年,在頭屋鄉玉衡宮孔子廟舉行釋奠典禮。(何冠嫻苗慄傳真)

28日苗慄縣長徐耀昌及玉衡宮主任委員彭錦原擔任正殿主祭官,頭屋小學學生現場表演六佾舞及舞龍獻瑞,明德小學、象山幼兒園、造橋中祥幼兒園分別表演臺灣獅、幼兒舞蹈及幼兒律動等民俗活動節目,另有西湖國樂團演奏雅樂。釋奠典禮並安排照南小學校長鍾正康及景山小學校長陳玫杏擔任教師代表,由頭屋小學敬師學生代表向教師代表行感恩禮,藉由教師節對教師表示敬重。

苗慄縣28日慶祝教師節以及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周年。(何冠嫻苗慄傳真)

徐耀昌表示,1994年起,苗慄縣與玉衡宮合作,在教師節舉辦祭孔大典,依循傳統採三獻禮及六佾舞表演,傳承傳統典儀及民俗活動,並發揚至聖先師的精神,彰顯尊師重道的重要性,也感謝平日辛勤於教育工作的全縣教師。

典禮結束後依循往例發放「至聖筆」,供現場民眾、家長索取,祈福增添智慧,庇佑學子學業進步。(高楊)

相關焦點

  • 全球祭孔日:為何定在9月28日祭祀孔子?
    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  自漢代以後,祭孔活動延續不斷。規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時期達到頂峰,被稱為「國之大典」。清代,順治皇帝定都北京,他在京師國子監立文廟,內有大成殿,專門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並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祀禮規格又進化為上祀、奠帛、讀祝文、三獻、行三拜九叩大禮。  民間也有祭孔,直至中華民國結束統治大陸時期。
  • 南京夫子廟舉辦祭孔大典
    9月28日上午,為紀念孔子誕辰2571年,祭孔大典在南京夫子廟舉行。今年的祭孔活動將以「和」字為主題,「和」字滲透著中國人幾千年來待人接物的原則與智慧,體現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與祭孔大典同步開啟的,還有孔子文化月系列活動,包含了互動遊戲、展演、手工體驗等,將讓遊客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了解和弘揚傳統文化。上午9點多,鼓擂鐘鳴,典禮正式開始。
  • 臺北舉辦祭孔大典 臺北市長柯文哲擔任正獻官
    人民網臺北9月28日電 臺北孔廟28日舉辦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周釋奠典禮。  臺北市長柯文哲擔任正獻官,大龍峒當地仕紳和明倫高中學生擔任禮生,重慶中學學生擔任樂生,大龍小學擔任佾生。據介紹,臺北市多家團體協助籌辦一年一度的儒家盛事,以表達對孔子的崇敬讚頌之意。
  • 庚子(2020年)祭孔大典祭文
    庚子(2020年)祭孔大典祭文大眾日報記者 孟一 趙琳2020-09-28 12:41:4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今年是孔子誕辰2571周年。9月28日上午,庚子年祭孔大典將在曲阜孔廟如期舉行。
  • 臺北推"世界的孔子"佾舞展演 春季祭孔拉開帷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世界的孔子:孔廟與祀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暨佾舞交流展演」3月19日在臺北市府推出,盛大的臺灣春季祭孔活動由此拉開帷幕。圖為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在出席開幕式時與來自臺灣國小的孔廟佾舞團小演員們合影。為了推動與弘揚儒學文化,由臺北市政府主辦的「世界的孔子:孔廟與祀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暨佾舞交流展演」3月19日在臺北市府推出,盛大的臺灣春季祭孔活動由此拉開帷幕。圖為來自臺灣國小的女生代表孔廟佾舞團表演莊重的祭孔舞蹈。
  • 禮樂和鳴中感受傳統文化 2020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昨日舉行
    夏海濱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林燕萍 通訊員 餘雪燕) 今年是孔子誕辰2571周年。昨日上午,在禮樂和鳴中,以「儒行兩岸鑑照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在同安孔廟舉行。專家學者、學生代表齊聚孔廟,舉行盛大的祭孔大典,致敬先賢。  莊嚴渾厚的三嚴鼓聲響起後,這場遵循古禮的祭孔大典正式拉開序幕。
  • 長春文廟舉辦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典禮
    長春文廟受中國孔子基金會邀請,作為北方文廟的唯一代表,參與了「2020全球祭孔網絡直播暨全球雲祭孔活動」。 8時30分,活動正式開始。各界嘉賓列隊從狀元門進入文廟,走過泮橋、欞星門、大成門,來到大成殿廣場,向至聖先師孔子像敬獻鮮花,行三鞠躬禮,表達崇敬之情,拉開了此次典禮的序幕。
  • 祭孔文化,你所不知道的上杭故事
    據《精誠報》載,上杭最後一次祀孔是在1947年8月27日,正值孔子誕辰日和民國期間之教師節。是日上午零時舉行祀孔大典。縣長齊登萊主祭任正獻官,林志光幹事長、陳奮飛副參議長、羅師昌教育科長任分獻官。2017年 9月24日,在城區孔廟舉行「上杭縣丁酉年祭孔大典」,是我縣建國以來的首次祭孔大典。 祭孔的風俗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是孔子死亡後第二年開始的。
  • 臺北春日祭孔將全新演繹佾舞 活潑呈現古禮文化
    中新網3月18日電 綜合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孔廟一直是島內外旅客參訪的重要文化古蹟,即將於20日舉行的「2010春日祭孔」,有別於傳統秋祭,以更年輕活潑的型態呈現釋奠古禮文化,新的佾舞與團隊,新的禮、樂、祭器將為平日寧謐的空間注入躍動生命力。
  • 孔子故裡「老鍾官」:30年見證傳統文化回歸
    (新春見聞)孔子故裡「老鍾官」:30年見證傳統文化回歸中新社山東曲阜1月25日電 題:孔子故裡「老鍾官」:30年見證傳統文化回歸作者 趙曉 李欣庚子鼠年第一天,陪伴孔子故裡曲阜萬仞宮牆30多年的「老鍾官」楊永軍,因疫情防控未能如約敲響晨鐘,卻依舊習慣地早早起來
  • 【公祭大典】大陸臺灣共同舉辦萬人祭祖典禮有深意……
    山東曲阜公祭孔子現場除此以外,每年陝西、河南等地舉辦的公祭軒轅黃帝大典,山東曲阜舉辦的公祭孔子大典都屬於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公祭儀式今天要說的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也是一場國家級公祭儀式。據《史記》、《漢書》等古代史書記載,伏羲為古成紀(即今甘肅省天水一帶)人氏。當地自古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尤其自秦漢至明清,祭祀不斷,相沿成習。古時對伏羲的祭祀隆重而神聖。
  • 孔子如何獲知天命玄機?
    《易》是孔子承傳並且加以詮釋的重要古代典籍。流傳下來的《周易》由卜筮之書《易經》和解讀《易經》的《易傳》(又稱《十翼》)組成。《易傳》記載了儒宗孔子對宇宙人生奧秘(即天地人之道)的哲學認識。孔子晚年時,對卜筮之書《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什麼孔子晚年對《易》產生了如此大的興趣?因為他從這部卜筮之書中能夠解讀出天地人三者的奧妙。
  • 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
    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在711年前的今天,1307年8月17日(農曆七月十九),孔子被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世稱孔子或孔夫子,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殷人後裔。
  • 傳習經典,融古慧今,孔子博物館這場曬書節復原風雅傳統
    本次曬書活動由魯壁出書、孔子博物館典籍祭孔和曬書活動啟動儀式三部分組成。嘉賓們首先來到孔廟,滿懷對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景仰之情。在詩禮堂,嘉賓們共同觀看了書香墨韻表演,詩禮同輝,雅樂和鳴,寓意中華古籍元典流傳有序,源遠流長。在孔廟魯壁,舉行了莊嚴肅穆的魯壁出書儀式,古今相映,讓中華典籍在新時代煥發文化自信的奪目光彩。
  • 興手付參加「重慶第八屆民間祭孔典禮」,共祭聖賢,築夢傳承!
    在雙節來臨之際,興手付全體員工參加了「中華有先聖,世代永傳承:2020重慶第八屆民間祭孔典禮」,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當代價值講座」。孔子作為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思想學說名揚海內外,對中國社會的形成、發展起到了重大而積極的推動作用,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被世人所傳承、學習。
  • 2020「全球祭孔網絡直播暨全球雲祭孔活動」升級上線!
    中國孔子基金會將聯合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共祭先師 傳新時代文明——全球祭孔網絡直播暨全球雲祭孔活動」。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祭孔的形式和內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國孔子網對「線上祭孔」平臺進行了優化升級。採用虛擬實境、短視頻、H5互動等多種技術手段,重現古代祭孔場面。
  • 首都北京——大哉孔子
    成賢街北側各立一座「下馬碑」,現為清朝遺物,碑文用滿、漢、蒙、藏、回、託忒等六種文字銘刻「官員人等到此下馬」,用以表達對先祖的崇敬之情。仿佛因與皇家祭孔場所和國家最高學府毗鄰久居的緣故,透出一股通透達觀的氣質,這是那些仿古一條街所無法比擬的。不過衛生情況確實一般。 先師門是孔廟的大門,售票處也設在這裡,孔廟和國子監聯票,這座大門說是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兩側連接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
  • 看看今年的孔子文化節都有哪些亮點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致辭,宣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獲獎名單並頒獎;向獲獎代表贈送孔子像;獲獎代表發表獲獎感言;(3)宣布「少年孔子獎」(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獲獎個人和集體)、「孔子友誼獎」獲獎名單並頒獎;獲獎代表分別發表獲獎感言;(4)領導宣布孔子文化節開幕。
  • 孔子77世裔新書《中國字》發布會在曲阜孔廟大成殿舉行!
    11月30日上午9時,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一場隆重而特別的祭孔儀式在這裡舉行。孔子77世裔、《中國字——講述中國人的思維和漢字的故事》(以下統稱《中國字》)的作者孔亞平攜同40多位專家學者一同出席了這場名為「庚子年,《中國字》祭孔儀式」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