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斷與批評》——李得恩(含視頻)

2021-02-19 祂顧

論斷與批評,這中間界限是很難區別的,在我前幾年的時候,我在朋友之間提了一些意見,就被人說我論斷。難道基督徒連一點意見和批評都不能提嗎?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就是論斷?所以我們現在查考聖經看一下什麼叫論斷!

 

1.不客觀的批評

講到論斷,主耶穌在馬太福音有親自的教導。在太7.1-6節耶穌有說過:「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當然耶穌並非叫我們不分事非,做一個湖塗的基督徒。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有責任去區分!在太7.3-5我們可以看到「論斷者」的眼中是有梁木,也就是說有問題的不一定是別人而是自己。論斷者要除別人的刺之前,先要驗查一下自己的眼裡有沒問題,因為別人眼中的刺很可能就是自己眼中梁木的投影,當我們眼中的梁木摘去後,別人眼中的刺自然消失。所以我們要先去除掉自己的梁木,才能看清楚別人是否眼中有刺。

 

 我聽過唐牧師說過一個故事,在山上有兩家人住在一起,一個是獵戶,一個是書生。有一天書生準備上山斬柴,當他準備工具才發現柴刀不見了。

 

這山就兩個人住,除了他還有誰?平時不太喜歡他,這個獵戶,每天都是去打獵,好勇鬥狠,經常弄得一股汗臭味,樣子又像賊。之前就懷疑他未上山之前職業是個賊。現在想越越肯定是他偷了柴刀。

這書生越想就越生氣,就打算去理論,走到門口的時候才想起昨晚斬柴把刀漏在山上。剛好在這瞬間獵戶準備上山打獵,經過書生家向他打招呼,書生連忙回應。事後他回想,其實獵戶是一個好人,有時打到好的野味都會分一點給他。樣子需然難看,但長得也很忠厚!。

 

在聖經約翰福音7.45-52也有這例子。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要捉耶穌,而聽過耶穌教導的尼哥底母就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回答說:「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他們主觀認為加利利就不能出先知。難道上帝就不能讓加利利出耶穌這位先知嗎?難道不出先知,以後就不能出?這就是祭司長和法利賽人以錯誤的經驗去論斷耶穌!

 

我們很多時落入「先入為主」與以貌待人的論斷中,在我們的中國文化裡有錢的一定不仁,柔軟的一定是弱者,富二代一定不努力的,眼睛看到的一定是真。所以當我們批評人的時候要先看一下是不是自己出了問題,自己眼中是否有梁木,比如個人主觀的情感、偏見,是否以聖經標準責備人,是否客觀等等。

 

 

2.論斷的動機是惡意定罪

 

 「雅各書4:11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有人問:這經文不就是說不能批評弟兄嗎?」」。

其實這經文不是說不能批評弟兄!如果是!就是包容罪惡!我們知道律法本身就是一種判斷和約束,批評,不過我們更要知道命令的總歸就是愛【提前1:5】。律法賜下來使我們知道罪,然後悔改,律法使我們得自由,脫離罪的困綁,律法的約束出發點是愛。賜律法的神也賜下基督,律法是為基督預備的。而基督降下就是因為愛。所以加拉太書3:24這樣說:「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裡,使我們因信稱義。」

 

雅各書4:11中的「批評」原文意思是「毀謗、惡言中傷。」在這裡表示出說話的人動機是不純,是惡意攻擊,毀謗弟兄,這本身就是違背了律法。教會有些人喜歡坐在上帝的位置上去用律法到處只想定人的罪。但他忘記制定律法的上帝目的是出於愛,也是為了拯救!

 

在聖經中動機是很重要,比如法利賽人站在大路上禱告,目的是讓人看到自己的敬虔,而這些上帝是不喜悅的!

 

最近我爸爸聽安息日會的《奇妙真相》,他對信仰比較糢糊。在我上洗手間的時候路過,剛好聽到所以就批評他,勸他不要聽異端,這是出於愛的批評,責備,目的是想他別聽,而不是出於惡意定罪!所以我們去批評人的時候出發點就很重要,是想讓他悔改,幫助他悔改,出於愛?還是只是想單純批評,定罪?基督徒之間是肢體,如果基督的肢體右手受了傷,左手除了定罪就不會幫助嗎?

 

 

3.怎樣正確地批評人

聖經不是要我們為真道竭力地爭辯嗎? (猶大書 1:3),猶大書不是說:「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 在提摩太後書 4:2-5 裡又說:「你要去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因為未世的人耳朵發沉!」那麼我們要怎樣去警醒別人呢?

 

  首先,要知道我們責備與警醒時出發點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是為了愛還是享受坐在審判席上定罪的感覺?與是妒忌還是恨呢?

 

第二,要知道你所評論的事,是不是你清楚的?是否是自己眼中的梁木?現在有很多的所謂的新聞都偏向某一方,從而誤導觀眾,比如疫情初期,你只會聽到一種聲音,這種變相的論斷使我們都坐在家裡隔離!李文亮醫生說過:「社會不應該只存一種聲音」。而聖經的教導是要多方的見證,不能只聽一面之詞!還要聽多方面描述(申19.15,太18.16)。聖經上說:「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申19:15】」

 

第三,不要偏向單一經文。有很多基督徒只是偏向單一經文,比如提到神的愛,在舊約看到滅迦南就問:「為什麼神這樣殘忍」。。。又比如:有人看到「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11:24】」 ,但他們又沒看到聖經上又說:「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雅4:3】」,因為禱告是在上帝的主權之內。以利亞禱告求死說:「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19:4】,上帝也沒答應!我們也求過死,上帝也沒答應,對吧!

一個基督徒如果沒有整全的聖經觀念!這會導至我們決定的事情會出現問題!這也是經常讓我們靈裡低潮的主因。試問你對聖經沒一個整全了解,怎樣能用聖經處理好身邊事?出了問題怎樣能怪上帝呢?

 

第四,用什麼標準看事情。你們有沒聽過:「愛情不分種族,不分年歲,不分性別,甚至不分物種!」這句話?同性戀大家都知道,但你想像不了的是我之前新聞中看過有一個男人和電腦遊戲女主角登記為夫妻!!!回頭看基督徒的婚姻的要求,必須雙方都屬主內的,這就與世人的標準不一至,因為我們看待事情是用聖經的標準來處理!

 

第五,不要把相對的問題絕對化,把絕對的問題相對化。保羅在是否守割禮的絕對的問題上,他拒不退讓!但在吃物的問題上和安息日這類相對的問題上反而很包容! (羅馬書14:2-3)

 

   在我們日常之中經常遇到這兩類問題,如果絕對的問題相對化,真理就會糢糊,相反相對的問題絕對化,教會就會為雞毛之事每天都在吵架!

 

那麼我們要怎樣區分相對和絕對的問題呢?首先絕對的問題就是原則性的問題。如果保羅當時就在割禮上退讓,就會讓人誤會信基督不單是因信稱義還要加上割禮才得救!這是在教義和信仰本質的問題。

 

而在吃物方面,有些人覺得吃什麼都可以,因為神創造世界萬物都是給人使用的。而有些人覺得殺害動物比較殘忍,因良心的問題只吃蔬菜。這些相對的問題,我們就要包容!

 

其實這個真理是耶穌提出的。法利賽人批評耶穌門徒吃飯不洗手,耶穌說:「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馬太福音 23:24 」。在中東發酵,酒就會出現一些極微小的昆蟲。猶太人在飲酒之先,常用布把酒濾過這些蟲。在這比喻中蠓蟲比作極小的事情,比如吃飯不洗手之類。駱駝比作大的事情,比如公義,聖潔等等,他們就忽略不去遵守!

 

我們每一個人所生的環境不一樣,樣子不相同,對神的認識都有所差別!在非原則的問題上,應該包容,但涉及到聖經絕對真理就應該敢言提醒!就比如在洗禮的事情上,有浸禮,點水禮,灑水禮之分!洗禮重要嗎?重要!但洗禮是一個預表和見證,只要有機會和能力都應該洗禮,除非身體有疾病與者像聖經的強盜沒法參加之外,否則都要求洗禮!但到底那一種呢?其實都一樣,歷史上三種洗禮都有過,所以不應為這種事爭論!

 

在現實生活中,不論如何總難被論斷,與無意中論斷別人,在箴言17:28:「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所以我們要學會慢慢地說,少說,不了解的事寧願不說,減少論斷人的機會,這很重要!

《論斷與批評》第一段

《論斷與批評》第二段

《論斷與批評》第三段



可以加我微信分享:daniel5420123

 

 

相關焦點

  • 論斷和批評,是不蒙神喜悅的!
    論斷這事是聖經所禁止的(太七1)。無論如何,弟兄姊妹都不可論斷、批評人。       可是現在基督徒作他弟兄審判官的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就是「基督徒是最會批評人的。」不是嗎?在神的家裡這些年,你沒有論斷過別人嗎?沒有被人私下裡議論和指責過嗎?       論斷是與人的知識相連的。
  • 185-遠離論斷,持守安息
    有一位年輕的女士就是這樣的,小時候她的父母是這樣的人,特別喜歡批評,批評鄰居、批評她所住的城市、抱怨她的老闆很槽糕。弟兄姊妹,當我們看到這個人,他對什麼都去抱怨都去批評的時候,我們知道也許這個人心靈的窗戶髒了,所以他過去養成了一種挑毛病的習慣。那麼現在我們要怎麼做呢?開始訓練自己去看別人的優點,去看這個世界上的優點的地方。阿們!
  • 到底什麼是「論斷」?
    論斷?不要說是基督徒,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同意「不要論斷」。唯一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論斷?」許多從事這種行為的人,都不覺得自己在論斷,認為只是「發表意見」而已。    說出自己誠實的感受,當然不是論斷。你請我吃飯,我吃後想嘔吐就如實說出來,請問這是「論斷」嗎?讀了文章覺得難以認同,就發表意見說「文章某些觀點我目前難以認同」,這是論斷嗎?當然不是!
  • 論斷?
    或者你為什麼論斷我呢?你該怎麼辦?如何分清,自己到底是在責備,還是定罪或者論斷?耶穌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 2月21日 【破除咒詛】——破除血氣、論斷、屬土、長舌婦、鬼魔、老我、天然人言語背後的權勢
    也不要去批評、去論斷,你看到什麼,這就是論斷律法、批評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論斷人的。所以說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律法是誰?律法就是耶穌基督,就是神。所以我們犯罪之後,你發現人就很狂,狂妄自大,就會去批評神。所以我們是誰呢?竟敢論斷神呢?對不對?所以論斷你的弟兄就是論斷神,這是直接引意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祝福。
  • 【靈修驛站】王三元牧師:論斷人是藐視神的恩慈(羅2:4)
    如果人不但不悔悟,反而因為神恩慈的豐富,以為自己無論怎樣做錯事也會蒙饒恕,從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在乎,對別人卻吹毛求疵、批評論斷,這就是藐視神的恩慈、寬容和忍耐。對於這種不敬虔的態度,人要自己負責。論斷人是為自己積蓄忿怒(羅2:5) 「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忿,以致神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
  • 八字:流月論斷之逼近法!
    接著再將比、肩月令,與其它幹支六神在一起時,配合論斷解釋,本月天幹接地支,再本月地支接連下月之天幹,依此流月,連成一線,連貫發生而不斷。         逢幹支比劫月論斷:本月廣結人緣,朋友多助,來訪多,有許多投資機會,行事堅決果斷,充滿信心及希望,心得體會多;購物多、花錢月、財緊月。
  • 《追光吧》先導片:李汶翰被導演組批評,考核還在含潤喉糖?
    不過通過先導片看到,李汶翰在這個節目中,表現得似乎並不是很好,甚至是出現了「翻車現場」,就連導演組也都對他批評不斷,看著十分的尷尬。李汶翰考核被導演組輪番批評通過先導片可以看到,在剛開始考核的時候,李汶翰因為服裝的問題遭到了導演組的質疑,聽到李汶翰表示自己的服裝還沒有定的時候,導演組可是顯得十分的無奈。
  • 聖經觀點|「論斷」與「評斷」
    「論斷」與「評斷」
  • 當棄絕論斷的言語說勸勉人的話(四)
    論斷的話是我們更容易輕忽不以為罪的,但經上禁止我們說這樣的話。神所以這樣作,並不是要奪去我們言語上的自由實在是因為他清楚知道論斷的話是於說的人和被論斷的人只有損而無益的。我們常常兩三個人聚在一處,把別人的事拿來作我們談話的資料:某人好,某人不好;某人的善行可欽,某人的劣跡可恨。(其實談到別人長處的時候很少,多談的乃是別人的短處)不錯,或者他們果真是有這些劣跡。
  • 「習語金句」精品解讀——「十四五」論斷(一)
    「習語金句」精品解讀——「十四五」論斷(一) 2020-12-10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泰國派無人機噴灑含糖液體對抗霧霾,遭民眾批評
    為了緩解霧霾,曼谷市政府近日出了個「奇招」——用無人機在空中噴灑含糖液體。 但此舉卻並未帶來空氣品質改善,反倒引發民眾嘲諷與批評。市長阿沙雲回應,自己「不是什麼都知道」,並呼籲民眾「挺身而出」,協助政府解決霧霾問題。
  • 為什麼說認罪禱告也是一種論斷?
    文 | 駝行摩西認罪是論斷⾃⼰嗎? 做基督徒以來,認罪是⼀個不陌⽣的概念。從開始接受耶穌的時候,就需要承認⾃⼰的罪。那時⾃認為⾃⼰是很認真的認罪,似乎承認以後,就開啟了⼀個新的美滿⼈⽣。後來在信仰的道路上⾮常的糾結,因為⾯對⾃⼰的軟弱,⽆論如何的認罪都⽆法開始那種想像的新⽣。對於上帝的主權怎敢懷疑,但內⼼的失望⼜能隱藏多久?
  • 英文童歌 ABC字母歌(含歌曲音頻和視頻)
    請戳 英文童書| ABC歌2.0版-Chicka Chicka Boom Boom(含歌曲視頻和閱讀音頻)ABCDEFGHIJK, LMNOPQRS, TUVWX, Y and ZNow I know my ABC'sNext time, won't you sing with me?
  • 分辨、判斷和論斷分不清—這種是非不分的傳道人還有多少?
    我的文章不是不可以批評的,只要本於愛心說誠實話,你可以給我提意見,指出具體的問題,來幫助我。但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一頓斥責,有何造就性呢? 我當時在另一個群裡分享了此事,弟兄姐妹也很是吃驚。在得到大家同意後,我想把這位傳道人拉入這個群,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把這個事情說清楚。
  • 2017年生肖運勢——李居明論斷屬牛人的雞年運勢
    風水開運↓2017年生肖運勢——李居明論斷屬豬人的雞年運勢2017年生肖運勢——李居明論斷屬兔人的雞年運勢2017年生肖運勢——李居明論斷屬鼠人的雞年運勢2017年生肖運勢——李居明論斷屬狗人的雞年運勢2017年生肖運勢——李居明論斷屬雞人的雞年運勢2017年九宮飛星吉祥物詳解
  • 不含誘惑的深情
    昨天看到微信群裡有朋友發了一個小視頻:防疫期間,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忍不住發火:「第二自然段在哪裡!」可能是媽媽語氣裡嫌棄的味道太濃了,孩子忍不住抬頭看媽媽。心理學專家武志紅在《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裡,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生了孩子後,深知孩子的父親內心苛刻、喜歡批評人。她擔心孩子在她和老公那裡得到太多批評和不認可,便找了一個由衷地喜歡自己孩子的保姆——保姆沒有文化,但她一看見孩子就眉開眼笑。保姆滿滿的喜歡給了孩子非常好的影響,孩子最後考上了一所著名高校。
  • 陳凱歌說,我接受對我電影的一切批評,轉頭就去舉報吐槽視頻
    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一切來自於觀眾的批評,比如我們著名的陳凱歌大導演。B站UP主「老邪說電影」發布了一條視頻吐槽陳凱歌,發布日期是2020年11月10日,沒想到時隔接近2個月後的2021年1月,他突然收到一條站內通知,有人投訴他的視頻侵權,而且是「惡意侮辱、詆毀陳凱歌先生,嚴重損害了陳凱歌先生的個人聲譽,涉嫌侵犯陳凱歌先生名譽權」。
  • 好萊塢女演員、傳教士之妻回應因性感形象「被論斷」:神在使用我的...
    有人們論斷她的外表和推測她不是屬神的百姓。然而,2月情人節前夕,在洛杉磯國際合一教會(One Church International),古德回應了這些質疑和猜測。她說,神在使用她的外表。米根.古德坦承地說,「許多人知道我作為一個性感女孩的背景或形象。
  • 強調真實 注重理趣——朱自清的文學批評觀
    作為一位文學批評家,朱自清始終把自己的性情、感情、才情融入文學批評中,以一種謙遜中肯的批評態度品評文學作品,用一種評中有批、評中有悟的方式傳達其文學批評觀。這種清新、自然、散文化的文學批評,給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帶來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也可為當下文壇的文學理論建設提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