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作詞《草原之夜》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2021-02-08 北晚新視覺網

2015年6月20日,「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耶/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每當聽到這首抒情委婉的《草原之夜》,父親生前的音容笑貌便浮現在我的眼前。

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奉命為建國十周年籌拍大型彩色獻禮片。元旦之際,父親身為導演率攝製組前往人民大會堂時,受到周恩來總理、王震將軍的親切接見,並指示他拍的獻禮片要著力謳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萬官兵屯墾戍邊艱苦創業,與各族兒女攜手共建邊疆的壯舉。

此後,父親兩次進疆,最終選定伊犁可克達拉一個由13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兵團農四師64團為外景地。當年2月初,他便率攝製組與新疆軍區文工團的作曲田歌住進該團一個簡陋的地窩子。

儘管隆冬3月,64團在可克達拉草原的萬人墾荒會戰卻熱火朝天。在父親踏冰臥雪指揮架起的攝影機前,隊隊威武的軍墾戰士與各族兒女手擎八一軍旗,高唱革命歌曲,騎馬,坐爬犁,或開車及拖拉機,浩浩蕩蕩地割葦墾荒,伴著響徹雲霄的馬達轟鳴,片片耕耘翻出的沃土一望無邊。特寫鏡頭中不少兵團戰士雙腳扎破,手已凍裂,但他們全都咬牙堅持。場面恢弘令人震撼。

傍晚收機,喜聞維族女工古麗巴哈在地窩子產下了愛女,並借用「可克達拉」即哈薩克語「綠色的原野」之意給女兒起名,父親頓時眼前一亮,趕緊讓攝影師吳迪將初到人間的女嬰補入鏡頭,並當即將獻禮片命名為《綠色的原野》。

轉眼到了草原的初夏,可父親還在為創作主題歌而冥思苦想、輾轉反側。一天晚飯後,他和田歌分別騎馬來到遼闊無垠的草原散心,信馬由韁十裡外,竟遇見一幅絢麗迷人的場景:一抹晚霞斜倚天邊,吃草的羊群似朵朵白雲,廣袤的蘆葦在夕陽下泛著耀眼的金光,只見縷縷炊煙升起;一群年輕人正圍著熊熊的篝火將打來的獵物上架燒烤,其中一個小夥邊彈都它爾邊縱情歌唱,其餘戰士則躺在馬爬犁上小憩······

觸景生情,父親和田歌忙打馬上前,用維語問道:「尤爾答西(小夥子),你們唱的是什麼歌啊?」

「我們在歌唱勞動,歌唱愛情,歌唱可克達拉草原幸福的明天。」豪爽的小夥子們怡然自得地大笑著回答。

父親激動地對田歌說:「靈感來啦!眼前這邊疆兒女真情實感的場面不正是我們主題歌的基調嗎?」血氣方剛的田歌當即挑戰式地反問:「張導,如此美景你敢寫詞嗎?」面對搭檔的「將軍」,父親還擊道:「小田歌,你等著!」倆人立馬打道回府,一路上,父親腦海裡閃現的全是方才所見的那一幕美景,強烈的創作衝動油然而起,他一邊騎馬一邊琢磨歌詞,並下意識從上衣口袋摸出個空煙盒,用鉛筆頭在上面簡單記下「夜色、美麗、彈琴、姑娘、明天、美好」等關鍵詞,回到地窩子僅用半小時便寫出了一首歌詞。

拿到歌詞,田歌反覆念叨,可就是不發表意見。父親心裡有些發毛,以為是歌詞寫得不好,就急切催問道:「田歌,你好歹表個態,歌詞到底行不行?」

「好!好!詞作家,請你先退場,容我來試試看吧。」

也就40分鐘,田歌喊道:「張導,請你洗耳恭聽。」隨即抒情地拉起小提琴,為父親演唱起「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父親乍聽,感覺曲調偏軟生怕過不了審查關,但經田歌動情地連拉帶唱了四五遍,越咂摸越覺著實在好聽……忽然,窗外傳來陣陣「亞克西」的喝彩聲——原來是幾個維族兵團戰士在窗外偷聽,不約而同一起鼓掌歡呼。

受此鼓舞,父親異常興奮,「你看,人民都承認啦!」他當即掏筆在曲譜上簽名:「同意錄音。張加毅。」

1959年的國慶前夕,大型彩色紀錄片《綠色的原野》全國播映獲得一致好評。國慶之後,周總理特邀影片主創人員出席宴會,並舉杯向父親祝賀;「感謝你張加毅,你們為國慶10周年拍的《綠色的原野》大獲全勝,尤其是主題歌《草原之夜》非常好聽」。

1990年6月,歌曲《草原之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著名東方小夜曲」。2004年9月3日,父親張加毅因病逝世。遵照他生前遺願,2005年6月22日,母親薛蘊華攜兒女將父親的骨灰安放在新疆伊犁可克達拉的草原之夜風情園。當地政府出資為父親樹碑塑像。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張江舟口述 宮五一整理

相關焦點

  • 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唱響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紀錄片的拍攝,「我媽說小時候我長得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兒就是我。」古麗娜爾動情地說。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要為新中國成立10周年籌拍大型彩色獻禮片。
  • 《草原之夜》著名作曲家田歌去世,原來他是重慶女婿
    作曲家田歌與夫人「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1959年問世的電影《綠色的原野》裡,插曲《草原之夜》是國人溫暖的記憶。2月1日,《草原之夜》作曲、著名作曲家田歌因病去世,享年86歲。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位享譽全國的藝術家也是一位重慶女婿,他的夫人來自南岸區野貓溪。田歌是山東單縣人,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新疆軍區文工團創作員、樂隊隊長、歌舞團副團長兼創作室主任,中國音協第三、四屆理事。
  • 尋找感動邊疆好聲音——《草原之夜》(全文)
    美麗的蒙古姑娘推薦歌曲:《草原之夜》作詞:張加毅作曲:,大草原恬靜、深遠的歌曲令人心馳神往,歌曲亦舒亦緩,款款深情,在這美麗的中秋夜色中,勾起人們對大草原的深深眷戀之情。於是導演自己提筆寫了起來:美麗的夜色多沉靜……寫完之後,張加毅把歌詞交給了田歌。年輕的田歌欣喜不已,四十分鐘以後,田歌把張加毅叫了回來,「張導,詞作家,來聽吧!」田歌輕聲唱了起來,張加毅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他唱得非常動情,我當時也有點傻了,心想,現在是什麼氣候呀,我這詞是寫得軟了一點,誰知道你這曲子比我這詞還軟,但是,確實好聽。就這樣讓他唱了四五遍。
  • 十首長歌唱草原(6)——草原芬芳,心之故鄉,碧野蒼茫,長調飛揚
    草原請你來風吹千萬裡藍的是天空綠的是大地漢子多豪爽姑娘多美麗醇香的馬奶酒杯杯都見底(1)版本一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啊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青草美我愛她草原就像綠色的海氈包就像白蓮花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裡美如畫啊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 歌聲飄過70年 | 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在可克達拉市,人們都說,因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這座城市,所以這首歌屬於每一個和古麗娜爾·熱合曼一樣,熱愛、參與並見證著可克達拉巨變的人。《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電影的拍攝,「我媽說就是因為我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第一幕當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說。
  • 《鴻雁》《塞北》《往日時光》……草原歌手呼斯楞蒙漢雙語演繹,用歌聲讚美家鄉!
    看你目光染綠了牧場……(蒙古族民歌)我多希望有根竹鞭在手上揚起鞭兒快快回到我遙遠的家鄉家中的額吉多麼慈祥阿爸多爽朗奶茶飄香、琴聲悠揚我心愛姑娘的蒙古袍散著香美麗的河流閃著光>等我傾述衷腸作詞:玉鐲兒作曲:尹子我走遍了萬水千山只為途中與你相見我唱遍了世間情歌只為一天你能聽見我翻閱了所有經卷只為尋找一段塵緣……
  • 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背後的故事……
    一聽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優美的旋律,便又會不由地想起內蒙古。一首歌曲,能把一個地方表現得如此出神入化、入木三分,並在歷史的長河中顯露出其穿透時光的魅力,不是上天所賜,也是人世間的神來之筆。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由火華作詞、阿拉騰奧勒譜曲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橫空出世,並在時任內蒙古歌舞團獨唱演員的德德瑪傾情演唱後風靡神州大地。
  • 烏蘭託婭新歌《美麗的草原我的愛》發行 盡顯大草原魅力
    等待了一個多月,有草原天籟之音、情歌天后之稱的蒙古族歌手烏蘭託婭終於推出新歌《美麗的草原我的愛》,歌曲用充滿詩情畫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美麗無垠的草原畫卷,讓人悠然神往。《美麗的草原我的愛》旋律輕快活潑,草原、馬頭琴、氈房、陽光等元素繪製了一幅威武漢子和最美姑娘之間的純愛畫卷,在世外桃源一般的草原上,人們安居樂業,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憧憬,相親相愛其樂融融。歌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甜蜜愛情的憧憬和幸福生活的嚮往,而烏蘭託婭深情繾綣的歌聲更是錦上添花,唱出了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北部美麗大草原的美和無限魅力。
  • 新歌推薦|《走進遼闊的草原》帶你領略草原的美
    作詞:尹宏峰 作曲:科爾沁夫 編曲 : 阿冷 演唱:一切隨緣 (杜新華) 發行: 草原部落(北京)傳媒有限公司 走進遼闊的草原 聆聽草原的心跳
  • 八月飛歌——草原音樂創造美好生活——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
    歌手呼斯楞與道德模範們同車而行,一曲《鴻雁》拉開草原文化節序幕。歌手烏蘭圖雅走在人群中,唱起《站在草原望北京》。八月飛歌——草原音樂創造美好生活。在祖國亮麗的北疆內蒙古,迎來了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這裡,有流傳千年的律動,有璀璨的草原文明,草原兒女嘹亮的歌聲唱出美好生活,悠揚的琴聲傳遞出內蒙古神奇的魅力。動人的歌聲,宛如跳動的精靈,飄向祖國大地。綠野蒼茫,塞外風光似錦,草原兒女寄情於天地,享受著這場「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 【草原歌曲】呂薇新歌《草原情郎》太好聽了
    草原情郎作詞:王中新作曲:姜中山演唱:呂薇多想依扶你堅實的臂膀傾情感受你身軀的熱量我把深深的愛銘刻在心裡與你相隨相依留在你身旁啊 草原情郎寬厚坦誠你的微笑像一陣春風散發著愛的芬芳多情的情郎永遠留在我的心上
  • 大家庭、大草原、大風車 ——三上庫倫草原之二
    午後天氣有點陰冷,新房的東邊搭建了一個租來的小蒙古包,草原上的主人家早已宰殺了幾隻大羯羊和若干只自家養雞,雞蛋和豬肉自然不缺,羊血灌腸,黃米麵油炸糕,盛情招待遠方客人。辦事宴用的餐車、廚房車和臥鋪車還沒有來到。
  • 描野景之煙霞千重,畫秋筆之五彩斑斕,美麗的壩上草原,我來了
    塞罕壩,一個充滿蒙族風情的名字,這個蒙語中的「美麗高嶺,」被世人稱之為「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哦,塞罕壩,美麗的高原!雖然我這是你的匆匆過客,而你卻給了我一生的感動。 風清月動,鬥轉星移。 描野景之煙霞千重,畫秋筆之五彩斑斕。 吟萬點星辰關外遼月, 誦金戈鐵馬大漠孤煙。秋色紫塞,灑金流丹,袤疆吻露,天碧雲仙。
  • 刀郎,《草原之夜》和新疆建設兵團
    有「東方小夜曲」之稱的《草原之夜》是如假包換的世界名曲,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著名小夜曲之一,我國很多男高音歌唱家都唱過這首歌,音色通通純正、清澈。,而《草原之夜》的誕生地卻是在新疆,歌曲中的「可克達拉」是真實地名,是歌曲的始發地。
  • 蘇北楊末侶行記:呼倫貝爾騎馬看星空,美麗草原跳舞唱情歌
    飛機準時降落海拉爾機場,包車去了陳巴爾虎旗,這一路上,目之所及,哪裡都是黃色草原,眼睛盯著窗外,一丘又一丘,草原真是無邊無際。天是那樣的藍,格外的藍,在北京是看不到這樣藍的天;就是不看草原,只看這裡的天,已經夠人興奮不已了。一路的興奮,一路的遐想,激動的心是要蹦出來一樣。
  • 草原天籟之音烏蘭託婭演繹新歌《草原醉天籟》純淨大氣堪稱完美
    草原情歌天后烏蘭託婭最近十分活躍,繼上個月19號在北京舉行了新專輯《敕勒歌.故鄉》新聞發布會後,又連續推出合唱版《火熱的愛》新歌《帶一片草原去北京》和《草原醉天籟》,不斷給大家帶來驚喜。新歌《草原醉天籟》由王婷作詞,蔣才勝作曲,周曉明混音,幾位都是老搭檔了,合作起來駕輕就熟,出來的成品一如既往的高品優質。「朵朵花兒嬌豔的盛開,撲鼻的芬芳惹人採摘,馬頭琴聲高亢澎湃,悠揚長調飄向千裡之外」直白淳樸的歌詞勾勒出塞北大草原的活力和美麗,歡快的旋律洋溢著對故鄉蒙古草原的讚美和熱愛,飽含深情。
  • 《草原之夜》讓可克達拉的盛名走向世界
    塞外江南詩畫伊犁《草原之夜》讓可克達拉的盛名走向外界紅色文化、軍墾文化、草原文化隨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軍墾人在這裡交織相匯可克達拉市將文化作為城市建設的「靈魂」著力打造先進文化示範區「可克」是哈薩克語,意為
  • 飛越旅行&顏如玉:我眼中的沙漠、草原,與你想見的不一樣!
    藍藍的天,潔白的雲,千裡碧野的草原上,有白色風車靜靜地轉著, 感謝它們的存在,把草原的天與地裝點成美麗的自然片場,在這裡,一個簡單的動作入了鏡頭
  • 塞上明珠哈裡哈之十五 草原日出
    看日出的人登山之初,我在山頂中間支起了三角架,三個美女在小白房子那緊張忙活,擺弄著姿勢拍照,她們習慣隨時隨地留下自己的美麗身影。何力懷老師則滿山遊走,尋找著合適的拍攝位置。草原上最美的風景是馬,而馬也只屬於草原。在平坦而寬廣的草地上奔馳,一定是件愜意而浪漫的事。所以馬的祖先,才選擇了在草原上生存、繁衍。假如哪一天,草原上不再見到馬的身影,那該是怎樣暗淡無光呢,我想說,失去了靈性的草原,還能叫草原嗎?馬是人世間美的化身,美源於自然,源於精神,源於永恆。
  • 李海孌:金露梅盛開的草原
    據傳說:「金銀灘」是因油菜開花燦黃似金,牛羊成群,如銀賽玉,撒落在青山碧草間,兩者相互映襯,黃白相間,稱之為金銀灘;二說是因為草原上遍地盛開著金露梅和銀露梅(俗稱『邊麻』)花而得名。  金露梅、銀露梅,是學名,屬薔薇科委陵菜屬物種。落葉灌木,莖多分枝,羽狀複葉,多生於高原山坡草地、河谷巖石縫中、灌木叢及林木中。嫩葉可泡茶喝,花、葉均可入藥,有健脾、化溼、清暑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