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累?那是你不懂這17個絕招!後悔太晚看到!

2021-03-02 松濤竹海梅花居

         

絲雨、清茶、琴音,融於松濤竹海,獨處花居,感受健康人生.



                                                                             

閨蜜在美國生了兩個孩子,生育前後都有培訓班,家庭醫生每次洗腦讓閨蜜受益匪淺,閨蜜的兩個寶寶在嬰兒時期乖巧得好像家裡沒有小嬰兒,閨蜜甚至疑心她們會不會哭?如今她媽曲常拿這句傻話笑閨蜜。

回國後看到朋友或鄰居們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閨蜜想著將媽媽經寫下來,或許可以幫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腳亂、身心疲憊的年輕爸爸媽媽。

絕招一如何讓小寶寶不哭

  

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 GU醫生反覆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鐘,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噎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

  

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絕招二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

  

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

絕招三: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

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裡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

還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絕招四趴著睡養美女

  

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

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絕招五: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

  

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絕招六:拒絕抗生素!

  

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鏈的保鮮袋裝冰塊,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鐘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藥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醫院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

  

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周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症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醫院,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絕招七: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準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我被誤會成個髒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

  

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醫生交代:寶寶洗澡儘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髮水,清水最最好!醫生說儘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絕招八: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

  

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 GU醫生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這一點我很失敗,儘管GU醫生用筆劃了一個圓圈,她告訴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產多少,你覺得奶不夠,加奶粉進去,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了,事實證明我後來真的越來越少直到沒了。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麼多了。

  

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如果再生一個,一定要證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醫院參加「餵奶班」,幾個媽媽帶嬰兒圍成一圈,有黑媽媽白媽媽和亞洲媽媽,餵奶課用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沙發,腳下有墊腳的專用凳子。醫生們將孩子脫光,包括尿布,然後稱BABY的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面2位數。然後讓我們抱孩子餵奶,不準穿衣服只穿尿布。醫生一對一教媽媽們如何讓孩子一口就咬準乳頭,如何保護乳頭,一次一次訓練,期間有別的媽媽來用免費提供的吸奶機下奶,用塑膠袋裝回家。我剛開始的害羞和尷尬慢慢沒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這下好了,一堂課下來,馬上稱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後資料證明,我有奶。

 

絕招九: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

  

BABY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醒了又吃兩口,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人害己。訓練班裡學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讓他們專心吃奶,就是脫衣服!脫得就剩尿布,醫生告訴我,放心吧,你抱著她有媽媽的體溫,這體溫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溫度剛剛好,BABY有一點涼意,他們會用心進餐(她說的真是進餐,呵呵)。

  

放心吧,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東西,從媽媽母體帶出來的抵抗力比成人強10倍,餵奶的產婦也不容易病,這就是繁殖的力量。(當然室內的溫度是有一定溫暖的,國內無空調寒冷地區的人不要對照模仿誤會)

絕招十: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妞妞大概10來天的時候,一隻眼睛發炎化膿了,我和妞爸嚇得抱到醫院,還是急診,兒科的男醫生問,你餵奶還是奶粉,我說母奶。他說擠點出來放進孩子眼睛,BABY就會好。What? 我排隊等急診老半天就這麼打發我回家了。於是如法炮製,母奶當藥,幾天後妞妞果然見好,是否母奶的原因還是不清不楚,美國醫生忽悠得或許有點道理吧。總之母奶是好東西。

  

絕招十一:你會換尿布嗎?

  

廢話,養孩子的誰不會換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噴到尿或臭便便的時候呢?一天洗5次床單是我的最高記錄。換尿布的時候,每次來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竅門就是把乾淨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開尿布,擦乾淨抽出來,這樣即使孩子正好那時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單保住了。習慣這麼做以後,永遠沒有意外發生。

  

絕招十二:你會拍嗝嗎?

  

姿勢1:趴在肩膀上輕拍孩子後背,這種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來嗝。

  

姿勢2:讓孩子側坐在腿上,左手託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效率極高,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

  

臨睡的最後一頓奶,一定要餵飽足了,拍完嗝繼續喂,我家妙妙2禮拜就睡整晚就是用這招,拍完嗝還可以再餵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狀態,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絕招十三:早點吃五穀雜糧

4個月吃米粉再大點跟大人一起吃東西,孩子長大不太會偏食,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6顆牙的時候,JANE GU醫生說,她噎可以用這幾顆牙齒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喂,沒有不能吃的。

  

絕招十四:別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或看圖畫書的時候,請家裡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別打斷她們。即使是吃飯的時間到了,晚一點也沒有關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等於培養她們長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專注力很好,她喜歡的事,比如拼圖,一個下午幾個鐘頭不抬頭,沒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種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長輩們,自以為聰明,邊看電視邊問問題。閉嘴,請安靜。給孩子一個專注的環境吧。

  

絕招十五:慢慢走路,小聲說話

  

身體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樣的孩子都會學。難得遇到上海一位陸老師,教孩子慢慢走路,輕聲說話,人家聽得到就好了,別那麼大聲。回了家鄉,社區的幼稚園老師教孩子們扯起嗓門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養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漢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熱乾麵一樣的個性十足,整個兒一辣妹。大環境很厲害,幾乎沒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帶娃帶到崩潰?不想帶娃那麼累,那就要做個懶媽媽,給你5點經驗
    比如可以一次買1~3天的蔬菜水果,存放到冰箱裡面,不用每做一餐飯就去買一次菜,洗衣服亦是如此,可以兩天洗一次衣服,不要小看節省下來的那一點點時間,雖然那點時間做不了什麼大事情,但也許就是這點時間能讓寶媽在忙碌了一天之後能鬆口氣歇一會,不至於每天像個陀螺一般,被帶娃這事操縱著不停地轉。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擦了擦手,摸摸孩子的頭,嘆了一口氣說「乖乖,姥姥年紀大了,不中用了,淨給你們添麻煩了,你快點好起來吧,看把你媽累的。」這個畫面,閨蜜突然淚崩了,這一周沒少埋怨姥姥,沒想到姥姥心裡壓力這麼大,還在惦記著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整顆心都放在孩子身上,關心她每一次吃喝拉撒,有的時候卻忽略了孩子姥姥的生老病痛。
  • 全職寶媽在家獨自帶娃,買圍欄後悔了嗎?
    什麼是「1+1+N」模式1個在外努力賺錢的爸爸,1個在家裡全職帶娃的媽媽,1個或N個可愛的小寶寶。家裡面大小事務,基本上都落在了寶媽的身上。這只是佔大部分的寶媽,看著實屬不易,但還有小部分寶媽她們也是隻身一人,既能輕鬆帶娃,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她們是怎麼做到的呢?那是因為她們為孩子買了寶寶圍欄。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比如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上啟蒙班,稍微大一點點了三四種興趣愛好班同時上著,但你家孩子只能上個普普通通的補習班;人家孩子小學階段每一年的寒暑假就可以各種國內外冬令營、夏令營遊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但你家孩子可能六年裡只有一兩次這樣的遊學的機會……這樣可能對孩子的性格也會造成影響。
  • 【育兒薦讀】「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擦了擦手,摸摸孩子的頭,嘆了一口氣說「乖乖,姥姥年紀大了,不中用了,淨給你們添麻煩了,你快點好起來吧,看把你媽累的。」這個畫面,閨蜜突然淚崩了,這一周沒少埋怨姥姥,沒想到姥姥心裡壓力這麼大,還在惦記著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整顆心都放在孩子身上,關心她每一次吃喝拉撒,有的時候卻忽略了孩子姥姥的生老病痛。
  • 「真正的男人,敢於獨自帶娃」
    我從來沒想到我堂堂七尺男兒會直接栽到給娃洗澡上。 好不容易把小爺哄睡,就折騰到頭昏眼花。 帶娃,不是so easy,是真的累!  我瞬間腦殼痛,這傻小子也不知道隨誰,自己腳丫子都快被親爹啃了,還有心思笑。 一看表,還不到七點。 得,既然祖宗醒了,那就先伺候他起床用膳。 然後。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倆還在床上。
  • 原來明星們都是這樣子帶娃的,怪不得這麼輕鬆!
    小編發現,以前都是媽媽辛辛苦苦一人帶娃,奇怪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男人加入奶爸行列了,而且帶娃帶得有模有樣。為啥子咧?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嗎?」姥姥的真實回答是......
    網上之前有個很火的視頻,一位年輕媽媽一口一口地餵著女兒,而她的媽媽也一口一口地餵著她。 即使你做了媽媽,也永遠是媽媽眼中的孩子,雖然媽媽一天一天蒼老,但只要她在你的身邊,就會豁出老命守護著你。老了不中用了,又浪費了東西……那個在年邁的時候擠進女兒家裡的媽媽,並沒有享福,只有無盡地付出。我卻是個粗心的女兒,都沒注意,什麼時候媽媽那秀麗的臉龐爬上了皺紋,她的鬢角染上了白髮…… 她每天忙忙碌碌,盡心盡力地帶娃,我卻連句好話都未曾說過。可誰不是一邊嫌棄自己的媽媽,一邊又離不開她呢?
  • 「孩子誰生的誰帶」!丈夫心疼老母帶娃受累,結局卻讓他後悔不已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如今不少年輕爸媽們大多都各自有工作,因此光靠兩人帶孩子時間就確實不夠。於是家中老人帶娃就成了常事,我們能看到幼兒園門口接孩子放學的人群中,爺爺奶奶佔了很大一部分。久而久之,「老人帶孩子」這件事在年輕人中也幾乎達成了共識,不少人還會以「不給帶娃就不生娃」為要挾,讓老人做出承諾。
  • 黃磊直言後悔太晚生三胎兒子,父子年齡差距太大,引起家長共鳴
    雖說老來得子是人生幸事,但是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家長面前,那就是爸媽和子女之間年齡差距會非常大。都說三年一代溝,正常二十多三十歲生娃的爸媽已經和娃有十條代溝了,那些高齡產子的家庭面對這年齡的鴻溝心裡又是什麼感受呢?
  • 寶爸曬三胞胎日常,直言帶娃比上班還累:快樂加倍心累也加倍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孩子的寶爸寶媽們都知道帶娃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帶一個孩子都不容易,對於有的二胎甚至三胎家庭而言,負擔就更重了。
  • 日本有個爸爸為了反駁老婆「帶娃太累了做不了晚飯」的言論,決定親自上陣檢證,結果......
    用接地氣的語言講科學,用溫暖的文字陪伴你的育兒路。昨天收到一條留言:「芽媽,我快被我老公氣死了!他居然說我在家就是帶娃又不用工作,還整天喊累。真想讓他好好體驗一下自己帶娃到底啥感覺!如果可以,我寧可出出去工作!」今天正好看到這篇譯文,日本有個爸爸為了反駁老婆「帶娃太累了做不了晚飯」的言論,決定親自上陣檢證,挑戰獨自帶娃一整天。
  • 範瑋琪當媽5個月了,她是怎麼過來的?順便扒一扒範範都用什麼帶娃神器~
    當一個娃的媽都不容易,而範範卻要帶兩個娃,這可怎麼帶?大小熊貓從不足月出生到如今長成已經破7公斤的大胖寶寶,當媽的這些日子,範範她是怎麼過來的?生一個娃,正常家庭需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集體出動,那範範家裡兩個娃,而且不足月出生的大小熊貓還長成了大胖寶寶,她是不是暗藏什麼帶娃神器?小編扒遍了範範和黑人的微博,終於發現了秘密!
  • 寶媽獨自帶娃有多累,這些崩潰瞬間,網友:看到幾個會讓你流淚
    孩子的到來雖然會帶給一個家庭很多幸福和快樂,但對於獨自帶娃的媽媽而言卻意味著加倍的辛苦和操勞。都說為母則剛,其實哪個母親不是從柔弱的女孩變身為無所不能的超人,這背後的付出充滿艱辛。我身邊獨自帶娃的寶媽也有不少,有的寶媽不只要獨自帶娃,還要掙錢補貼家用,可以說這個社會對女人的要求一點不比男人少,甚至更苛刻。以下我們總結了幾點寶媽們常遇到的崩潰瞬間,可以說絕大部分寶媽都深有同感,網友大呼:看到第幾個讓你流淚?真是讓人看得心疼流淚!
  • 全職帶娃第3天,他決定去死……
    >「不就是帶個孩子嘛,能有多累?」「真羨慕你在家看孩子,工作簡直太累了。」「我為了養活一家子,每天在外辛苦工作。你帶個娃就嫌累?真是矯情,我比你累多了!」估計很多寶媽奶爸聽了上面任意一句話都會炸毛的而Brian就曾這麼衝老婆吼過
  • 撒貝寧吐槽「洋媳婦」帶娃粗枝大葉,終於知道中國父母為啥這麼累
    在育兒帶娃這件大事上,外國父母和中國父母也是大相逕庭的。我們經常看到,國外的家庭通常有好幾個孩子,媽媽一個人帶著兩個三個都不成問題,一副歲月靜好的畫面。可放在中國,一個全職媽媽帶一個娃,就已經「雞飛狗跳」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帶娃這條路上,本就沒有輕鬆可言。
  • 「帶一個娃有什麼累!」網紅奶爸帶娃1年後離婚,誰全職誰失敗?
    文|全文共184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帶娃到底累不累?」當被問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許多寶媽們便會異口同聲的回答,累。多數寶媽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孩子,不惜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安心在家當全職媽媽,每天在家24小時帶娃,但卻還經常被自己的老公嫌棄。而再來看看那些老公們的回答,則是大有不同。有將近80%的男人都忍不住的靈魂發問:「女人在家帶個孩子到底能有多累,又不用賺錢養家,能累到哪兒去?」
  • 那些婆婆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扎心
    讀者小琪發來私信吐槽:「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別相信婆婆那張破嘴。可能您認為我這樣說有點沒家教,但卻是實話。我今年35歲,剛生了二胎,生二胎之前,婆婆重男輕女嫌大寶是個女兒,天天逼我生二胎。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可能很多人會說:「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這句話沒錯,但它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說的人多了,讓人膩味。
  •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姥姥和奶奶帶娃有哪些不同?
    有人說,中國式帶娃的新焦慮,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更有網友編了個順口溜,生個孩子姥姥帶,姥爺天天去買菜,爺爺奶奶光欣賞,爸爸下班就上網。我辭職了,現在在家帶孩子累到崩潰,一想到媽媽曾經為了我們背負著這麼重的擔子,我就覺得自己特別不是人,這是我最後悔的一件事。 @然然媽媽:兒子25個月 生了後婆婆來倒是來了,但心思完全不在孩子身上,老想著去打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