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組織了一次團購,很多家長沒有購買到這套歷史書,非常遺憾。因此S爸特別和出版社申請補100套書,進行補團!需要的會員請儘快參與~以後不再補單~
對於孩子來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播下一顆優良的「歷史」種子,尤為重要。《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把中華民族從遠古到現在幾千年的歷史,用孩子最可以接受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通過文末評論功能發表自己的看法,每周獲點讚最多讀者優秀評論將獲贈S爸精心挑選的禮物,趕緊評論,並邀請朋友幫你點讚吧!
關注兒童心理成長和玩中學問題交流請加S爸的個人微信:acamcsh
在微信公眾號回復010,獲得數學啟蒙繪本教材MathStart 大全套(3個Level 共63 冊PDF電子書)
不讀歷史則無根。
對於孩子來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播下一顆優良的「歷史」種子,尤為重要。
然而,要把中華民族從遠古到現在幾千年的歷史,用孩子最可以接受的方式表現出來,使命之重、任務之艱,可想而知。
這個事情,臺灣小魯做在了前面。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可以稱為開山之作,因為在這部書之前,還沒有一種可以拿給孩子看的完整的中國歷史。
讓我們先來看看之前的讀者及媒體對這套書的評論,對它有個整體的認識:
從這些評論中,可以看出小魯的用心與著力,讀者大眾的首肯與喜愛,這就難怪《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在臺灣暢銷近30年而不衰。
我們現在首次將它引進大陸,也是想走在前面,想讓這樣一部好書,一部真正可以讓孩子看的懂,樂意看的中國通史、正史、信史,惠及更多的孩子。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也厚重,也輕巧。
畢竟五千年歷史,畢竟百千萬人物,大人讀來也不就敢說輕鬆,何況要給孩子讀?於是便有了我們看到的種種「孩子看的歷史」--它們多採擷或傳說趣聞,或名人故事,或歷史片段,有趣則有趣,但是對於也有著「嚴肅」一面的歷史來講,總覺得有些偏頗,甚至會生發擔心:孩子看這樣的歷史,能在頭腦中形成一條清晰的歷史線索,一個完整的歷史輪廓麼?會不會總是片段,甚至造成混亂?
大家都清楚:「嚴肅的大部頭」與「親切的可讀性」永遠不會輕易調和,非費心勞力不能使之相吸。費心勞力還要去做,可能會被認為「傻」,臺灣作家施寄青這麼說過:「有一群『傻瓜』,想完成一件大業,那就是寫一套給中國兒童看的歷史,問他們為何要寫這麼一套書,『不為什麼,因為歷史太重要了。』」一語道出個中真諦。
小魯人不辭三年辛勞,知其不可為偏要為之的執著,確實值得我們嚮往、學習。正是他們心中這種厚重的歷史責任感,才有了這樣一份給所有中國孩子的厚重禮物。
當然,責任感是內在動力,具體實施起來,還是要有技巧方法,四兩撥千斤,才能舉重若輕。關於這部書的「輕巧」,我是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認識的:
首先體例安排上,從有文字記載以前的傳記時代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事件蕪雜,人物紛紜,如何取捨、安排史料自然成了首要問題。小魯考慮孩子專注力持續時間短的特點,避免長篇累牘引起他們對歷史的疲勞以致厭惡感,將全書按照歷史朝代沿革劃分為14冊、99個小單元,平均閱讀、理解一個單元只需5分鐘左右,這樣讀完一本書可能只要半小時或者更短,在孩子嚷著要去找小朋友玩之前,可以很夠了解一段歷史、一些人物。堅持以往,中國歷史的脈絡就可以在孩子頭腦中清晰地建立起來。
其次,小魯對書中語言做了口語化處理,力爭用孩子能懂、喜歡的話語,將枯燥的書面語變成講故事般的口吻,在娓娓道來的同時,考慮孩子的理解能力,儘量避免長句,比如,講「母系社會」這個概念,書中這樣說:
講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這樣說:
一個「娶」字,加上寥寥數語,整篇沒有出現一次「母系社會」「父系社會」這樣的詞語,就將很複雜的歷史概念說的非常透徹、易解。
做了這些還不夠,小魯還要充分考慮語言的優美與現代性,現代兒童閱讀起點很高,他們知識面寬廣,同時又不喜歡枯燥乏味。比如:講女媧造人的傳說,書中會將這個故事與西方《聖經》中上帝創造世界的故事放在一個單元當中,像這樣:
比較和聯想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習當然也不例外。這樣的安排,孩子除了開拓視野以外,也會通過對比加深記憶。
介紹考古學家的考古工作,書中這樣說:
很多孩子喜歡看偵探柯南,這樣的文字一出現,他們腦海中自然很形象地浮現出考古學家像偵探一樣工作的情景。
講商代的佔卜,書中如是說:
這樣優美的文字,孩子怎能不喜歡?
再來說說書中的圖片。
作為文圖並舉進行講述的書籍,《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跟精彩、智慧的文字比起來,它的插畫絲毫不遜色。小魯人不想以坊間流行的繪畫形式(比如卡通,或者用誇張構圖、色彩吸引眼球的種種)來做插圖,他們想給孩子正確的文物形象,但又不能過於寫實流於刻板,讓孩子失去興趣,所以安排插畫時頗為周折。他們請了堪稱一流的畫師,做了大量的考據,力爭畫面精美的同時,畫面中人、物、事、態都要與其所在歷史時期相符,畢竟圖片的作用除了使書籍生動鮮活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加深理解,因為跟文字相比,圖片來的更直接,那種直接打在孩子眼球上的視覺衝擊,往往比需要理解消化的文字更為有力。比如,講新石器時代人們製作陶器,書中這樣表現:
孩子從這樣的圖片,很容易看到當時人們制陶的樣子,再看看邊上的文字,也就知道了制陶的方式。
講倉頡造字,結繩記事:
多麼直觀的形象,比千言萬語要好的多吧。
講到西周的宗法制度,小魯人就建了一座「大寶塔」:
這個宗法制度,我記得當年的歷史課上,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搞明白,現在看看這個圖,是不是一目了然?
原始社會的孩子,都要學習什麼呢?
這樣的圖片是不是很有意思?
大家知道「甗」(音yǎn)是古代的一種器具,可是你知道它是什麼樣子,怎麼工作的麼?
講述歷史的書中,帶有這種科普性質的插圖,著實不多見!
涉及地理方位的知識,往往讓人覺得枯燥難懂,看看小魯怎麼處理?
這樣的地圖,可是凝結了相當多的人類智慧的。
再來看幾張精美的:
怎麼樣,不比大家看的繪本差吧~
除了插圖,還有很多珍貴的相片:
這幅唐代人畫的畫,想看到原件,要去臺灣才行,因為它是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書中這樣的圖片到處都有,我們可以先睹為快了。
孩子看了這麼多精美的插畫、珍貴的相片,有了這麼愉快的美感體驗經歷,我相信對於他們的美感養成,會產生春風化雨的功效。
當然,小魯的用心,不止體現在語言、圖片上,很多小細節,比如他們設計的「說來聽聽」小欄目和各種相關知識(歷史人物、專有名詞、器物、事件、成語等)小貼士,也給這套書增色不少:
這些「小玩意兒」不經意間就可以引導孩子們積極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思考,認識世界、反省自我。有趣閱讀之餘還可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加歷史知識儲備。
在第14冊的最後,小魯還精心製作了一個中國歷代大事年表,它是這樣的:
這只是其中一段,我們的「歷史」全連起來,有12個這麼長,打開它,中國歷史的脈絡就在你的眼裡了。
關於這套書,可以說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在這裡說的多,大家日後探索發現的樂趣就會少,那就留給大朋友小朋友們自己慢慢去挖掘吧。
這樣一套《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如果能讓孩子看的開心,讀的盡興,能讓他們在以後成長當中的某個時候,一拍腦門,驕傲地對別人說:「這段歷史,我知道……」不也是讓人欣慰的麼?
【讀者問答】
Q:這套書適合多大年齡的孩子閱讀,如果孩子對歷史知識不感興趣該如何來引導呢?
A:這套書適合五歲以上的孩子閱讀。引導孩子的歷史興趣,我想還要考慮孩子自身的特點。優美的文字、精美真實的圖片,根據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特點的史料安排,都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因為歷史本身就是鮮活的,這套書的一大特點就是圖文並茂,史料豐富,旁及的知識面也非常廣,試圖為孩子還原歷史的真實與鮮活。
Q:孩子太小,要讓他自己閱讀這種歷史的書,可能還沒有繪本有吸引力怎麼辦?
A: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父母先閱讀,孩子看歷史,想記住太多東西本就不太可能。
這套書的一個宗旨是在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在他們頭腦裡建立起中國歷史(通史、正史、信史)的脈絡,這樣才不易被雜文稗史汙染,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知識體系的構架。(特別是在國內這樣的洗腦式教育方式下,能夠讓孩子了解真正的歷史)
Q:這套書介紹的歷史是比較正統的嗎?會不會像電視上播出的那些有戲說的成分?歷史上有名的故事和人有沒有單獨講呢?
A:戲說是這套書最摒棄的東西,這套書想給孩子的是一部真實可靠的、孩子讀了不會產生誤導、歧義的歷史。全書共分99個單元,以朝代劃分為背景,所有的情節都在朝代裡面展開。重要的人物、事件都不惜篇幅,書中的小貼士還有深入拓展。
市場價:355元
優惠價:補團會員價僅198元 全國包郵
方法1:微信支付(推薦):
請長按下方的二維碼,識別後進入微店,按照提示下單,即可完成微信支付。
媽媽們長按二維碼三秒,點自動識別,進入微店!
按住圖片3秒→選擇識別→開始購買
支持微信支付強烈推薦
方法2:支付寶支付
那就要下載微店賣家版,然後搜索「豆豆魔方兒童教育玩教具童書官方店」店鋪,按照提示下單,即可完成支付寶支付。
也可以直接複製下面的連結,記住,在手機瀏覽器打開,然後根據提示完成支付
http://weidian.com/item.html?itemID=1690065620
方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