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魯文化是臺灣最有影響力的兒童出版公司之一,曾出版過《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兩套系列書,以及《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這兩套兒童歷史廣播劇節目,滋養了海峽兩岸無數的孩子。
去年,博雅小學堂很榮幸從小魯手中拿到了上述兩檔兒童歷史廣播劇節目的獨家授權,這兩檔節目在播呀FM一直都是熱播,為很多5歲以上的孩子完成了歷史啟蒙。
今天,我們很認真地推薦小魯文化新引進大陸的一套重量級圖書《世界兒童歷史小說經典》系列,目前已出版的有8冊,全部來自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歷史小說家。
購書的朋友們還有機會聆聽到本套叢書主編、臺灣歷史作家陳衛平先生和沙永玲女士的在線講座,分享為什麼歷史小說是精英讀者專享?為什麼孩子要在歷史長河中遊遊泳?
因此,要了解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個民族,與其研究長篇累牘的論文,還不如去讀一本攝人心魄的小說。
有人說,若要真正認識中國人,就必須先好好讀幾遍《三國演義》《水滸傳》與《紅樓夢》。唯有在三分天下的熙攘裡,在梁山好漢的豪情下,在紅樓往事的繁華盛景中經歷一遭,你才能體會出中國人獨樹一幟的特質與性格。
有人說,若要了解義大利是怎麼建立的,首先得翻一翻《萬夫莫敵》,看這個描寫公元前羅馬時代抗暴英雄斯巴達克斯領導奴隸反抗貴族的故事,為什麼能呼應出19世紀千千萬萬義大利人統一建國的理想。
兩千多年前的羅馬競技場遺址
——選自《萬夫莫敵》
這正是文學的感動力,在「感心動耳,盪氣迴腸」的滋味下,它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與書中人物同喜同悲,產生心靈的震撼與認同。我們認為,這樣的文學洗禮不僅大人需要,當今的孩子更是必須接受這種有血有肉的啟發教育,因為我們發現這塊兒童文學園地的荒蕪,正是現在人文教育的空白。
1930年代,抗戰時期,河北省良鄉縣琉璃河鎮,辦在關帝廟裡的小學。
——選自《小英雄與老郵差》
現代世界仿佛是一輛轟隆隆的特快車,載著未來的主人翁拼命往前衝。現代人強調此時此地,一切要新、要快,要跟得上潮流……大家都不屑回頭去看看過去,沒有人肯停下腳步鑑往知來,這使得生活空間原本狹小的孩子們視野更窄,心靈更枯竭。想想他們要這樣長大,用這樣「模糊」而「短淺」的眼光去面對未來的人生——他們可能看不清別人,更迷失了自己。1870年代,西伯利亞,沙皇的〇〇七遭遇叛軍,他會怎樣呢?
——選自《沙皇密諜》
於是我們想,為孩子擦亮眼睛的最好辦法就是,為他們打開一扇門,帶孩子回到過去的世界遨遊一回。就這樣,迷人的、專為孩子寫的「世界兒童歷史小說經典」誕生了。
1890年代,沙皇俄國,正在印傳單的基洛夫,那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名偉人。
——選自《他來自俄羅斯小城》
我們希望這樣的兒童文學作品能為孩子插上一雙穿越時空的翅膀,暫時脫離膚淺乏味的現代生活,飛入多姿多彩的世界,體驗一下前人的情感與生活——或與角鬥士一起為自由而戰,或加入匈奴大軍奔襲羅馬;或在六百多年前的波蘭被騙,或在四百多年前的英國被拐;或在古印度幫助老喇嘛尋找神秘的聖河,或隨沙皇信使橫穿冰雪茫茫的西伯利亞;或在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小城三更半夜撒次傳單,或在八年抗戰中的河北琉璃河鎮風風光光當回小英雄……這樣身臨其境的感受不但能豐富孩子的想像力,更能啟發他們深入思考的判斷力,去想一想過去和現在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1590年代,英國倫敦,即將為女王演唱的尼克正在試新衣服,他即將獲得遠超TFBOYS的榮耀。
——選自《雲雀男孩》
既然是充滿文學味兒的小說,正史中那些面貌嚴肅的帝王將相就未必是故事中的主人翁。換句話說,你在這些書中可能看不到「慈禧太后」或「哥倫布」,但你卻可能看到一個義和團小兵的歡欣與血淚,或一個印第安少年對抗白人欺負的奮鬥,而他們所帶來的感受,絕對比「清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種「正史」要強烈得多。因此,儘管人物與情節或許是虛構的,但在文學家以想像力去捕捉真實感的描繪下,那些「建築在真實歷史背景上的虛構主角與故事」,卻比真實還要真實。
18世紀末,波蘭被瓜分的情景,不知小騎士茲匹希科會作何感想。
——選自《十字軍騎士》
同樣的,既然是為孩子寫的兒童歷史小說,自然要有孩子愛讀的、充滿魅力的文字,不但要適合現代孩子的口味,還要不破壞故事中的時代氣氛。而它的情節應該要精彩到「把孩子捲入那個時代中」,讓小朋友在那個時空中「活過一次」,然後懷著感動走出來。公元5世紀,跟隨「上帝之鞭」阿提拉奔襲羅馬帝國的匈奴騎兵,整個歐洲,即將陷入無邊的恐懼之中。
——選自《匈奴與我》
「歷史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是感動。」歌德說。孩子讀完一本歷史小說後常常會有一種「剛眺望過一片大草原」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來自浩大的時代氣氛,另一方面也來自認識了不同時代的「相異性」後,突然發現了「人性的共同性」——人性的愛與恨、渴望受尊重、追求和平……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會是如此。孩子們回過頭來看自己,會突然發現自己不再是浩瀚時空中的一座「孤島」。剎那間,和前人血脈相連的永恆感可能轉變他的氣質,使他「胸懷千萬裡」。
這是住在都市公寓裡的孩子少有的感覺。為了延續讀者看完書之後的感覺,我們在書後製作了「歷史寶盒」,介紹書中的思想精華和歷史背景,繼續勾緊孩子對這段歷史的興趣,盼望他能抱著對它的情感,懷著「在這段時光之流裡遊過泳」的經驗長大。
真切希望我們這樣的理想,能帶起國內更多的父母「帶孩子到時光的河流裡遊遊泳」的風潮,如果您也同意,願意加入我們的行列,那就讓我們用英國名作家傑佛瑞·崔斯的一番話作為開始:
「雖然兒童歷史小說的讀者在數量上也許並不算多,但是那些愛看的少數,卻經常是出類拔萃的精英,對歷史小說心醉神迷……
主編 陳衛平 沙永玲
本叢書由臺灣童書出版家、作家陳衛平先生(《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作者)與沙永玲女士(《朗讀手冊》系列譯者)發起策劃,邀請臺灣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在世界範圍內挑選歷史小說經典,針對9歲以上中國兒童閱讀習慣精心譯寫,並首創與正文息息相關、圖文並茂的「歷史寶盒」附於書後,為培養兒童文史興趣開出一條新路。
首批八冊作者均為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歷史小說家,如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作家吉卜林、波蘭作家顯克維奇,曾獲紐伯瑞獎的美國著名作家班奈特,義大利歷史小說家喬萬尼奧裡、匈牙利國寶級歷史小說家迦多尼、國人耳熟能詳的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俄羅斯著名作家戈盧別娃,以及中國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馬景賢。
譯寫團隊包括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
蔡宜容,英國瑞汀大學兒童文學碩士。著有《超時空友情》、《邊城兒小三》、《舟舟的日記》等書,譯有《謊話連篇》、《貓頭鷹恩仇錄》、《史凱力》、《說來聽聽》、《變身》、《魔法師的接班人》、《發條鍾》、《紅寶石迷霧》、《北方之星》、《井中之虎》等書;
謝瑤玲,美國伊利諾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東吳大學及政治大學教授。從事翻譯工作三十餘年,代表作為《玫瑰的名字》、《蘇菲的抉擇》、《花園宴會》、《美聲俘虜》、《一本書完全貼近莎士比亞》等。
張文哲,筆名哲也,作品有《晶晶的桃花源記》、《我親愛的至聖先師》、《童話莊子》、《最快樂的歌》等二十餘部,多次獲得中國時報開卷版最佳童書、好書大家讀、金鼎獎等獎項。
趙永芬,畢業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及東海大學外文系,曾任教於中國科技大學,目前專事翻譯及小說閱讀教學,譯作有《洞》、《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四季奇譚》等近百部。
本叢書首批包含八冊:《小英雄與老郵差》《雲雀男孩》《他來自俄羅斯小城》《小吉姆的追尋》《十字軍騎士》《匈奴與我》《沙皇密諜》《萬夫莫敵》。
1930年代
河北小鎮抗日戰爭時期
如果家鄉發生戰爭,你會怎麼辦
獲獎與評價
★ 中華兒童文學獎
★ 臺灣文藝獎
★ 「好書大家讀」選書
★ 沒有口號,沒有臉譜,只有真情實感與透徹反省
★ 不要成為「只會高喊愛國,卻不知團結自強、救國家救人民的人」
1590年代英格蘭莎士比亞時代
做女王的TFBOYS,還是做媽媽的乖孩子?
評價與得獎
★ 作者班奈特曾獲紐伯瑞獎
★ 被譽為了解莎士比亞時代的絕佳讀物
★ 再版數十次,並被改編為戲劇,上演至今
★ 幫孩子化解名利、自由與親情的緊張,感受熱情與淳樸的魅力
1890年代俄羅斯十月革命前夕
面對生命的苦難,你只能依靠自己。
評價與得獎
★ 「好書大家讀」選書
★ 「中國時報」好書榜
★ 初版至今重印百餘次,譯為數十種語言
★ 幫助孩子了解什麼是貧窮與苦難,革命是怎麼回事兒
小吉姆的追尋
1900年代印度英國殖民統治時期
隨小吉姆遊走於古老神秘的印度
在旅途中參悟快樂人生的奧義
評價與得獎
★ 諾貝爾文學獎
★ 「好書大家讀」年度翻譯小說獎
★ 「中國時報」好書榜
★ 翁山蘇姬禁錮歲月的枕邊書
公元14世紀末波蘭文藝復興時期
別讓仇恨佔據全部的心靈
要留一部分給愛我們的人
評價與得獎
★ 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
★ 理解中世紀風俗與騎士精神的佳作
★ 幫孩子反思仇恨、愛與寬恕的經典
公元5世紀初歐亞大草原匈奴王阿提拉時代
與其為不確定的未來憂傷,不如敞開胸懷去擁抱!
評價與得獎
★ 「好書大家讀」選書
★ 學界公認了解匈奴王的經典
★ 幫孩子鼓起勇氣面對未知的世界、茫茫的未來
1870年代西伯利亞暴亂時期
誘惑如此之多,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意志力
評價與得獎
★ 臺灣優良讀物推薦
★ 「中國時報」好書榜
★ 提升意志力首選
★ 凡爾納被忽視的經典,比《80天環遊地球》好看多了
公元前1世紀義大利斯巴達克斯起義
在你要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
先得戰勝你內在的敵人
評價與得獎
★ 「好書大家讀」選書
★ 喚醒自由意志與獨立精神的經典
★ 幫孩子了解如何成為能夠「幫助別人的人」
紐約歷史協會主席 Louise Mirrer:
好的歷史小說會讓人興起了解歷史的興趣。成年人的書架上不乏這類歷史背景豐富的優質小說,但回到兒童書籍領域,這樣的書就顯得太少了。想要喚起孩子們對歷史的興趣,應該將那些既富有娛樂性又忠於歷史的書,放到孩子手中。
英國名作家傑佛瑞·崔斯:
雖然兒童歷史小說的讀者在數量上也許並不算多,但是那些愛看的少數,卻經常是出類拔萃的精英,對歷史小說心醉神迷……
著名作家齊邦媛:
昨天我用一整天把《小英雄與老郵差》每個字看完了一遍。(近日視力大減,已很少能如此一口氣看一本書)以我對兒童及青少年文學知識之淺薄,大為驚訝有以抗戰為主題的作品。看了您這本書真感驚喜,尤其是自寫自畫,多麼可貴!它帶回我童年對北方的許多回憶。真希望很多的孩子看到您這本書,正如于右任先生的詩:「豈容青史盡成灰。」
童書出版家陳衛平、沙永玲:
讀歷史的方式很多,歷史小說應該是最有趣的一種。兒童歷史小說一方面能夠幫助小朋友走進時光隧道,體驗前人的生活方式和喜怒哀樂;另一方面更能刺激他們去感受在世界舞臺、世界時空所發生的事件,進而和自己的所見所聞做比較,拓展他們的世界視野。
著名作家侯文詠:
在一片以想像為主的兒童文學主流中,這樣寫實的作品,無疑是兒童文學的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自立晚報》:
在現今外界過多刺激的聲光媒體競爭中,要讓小朋友乖乖坐下來靜靜讀一本時光久遠的歷史小說,聽起來似乎很難。但是「世界兒童歷史小說經典」卻能憑藉其看似輕薄短小、卻煞費思量的靈活編輯手腕,使小朋友不僅樂意地讀到了小說,還讀到了歷史!
《幼獅少年》主編孫小英:
更精彩的是附在書後的《歷史寶盒》,點出了讀者心中急欲想知道的背景、檔案。然而這些輔助材料只是起了一個頭,有興趣的孩子可以找相關的書來讀,就在進出歷史當中,可能會想到現在與未來,而關心起自己和人類了吧。
★ 孩子正在思考人生,需要更深刻的閱讀。
10歲左右開始,孩子會冒出一些家長自己都沒想清楚甚至沒想過的問題。比如人為什麼活著?理想有什麼用?為什麼有人窮有人富有?為什麼人類有戰爭?我心裡很恨一個人,怎麼辦?而經典,就是作者同樣面臨這些問題,但是他們的思想更深邃,表達更清晰,能給孩子更深刻的引導。
★ 孩子正在告別黑白分明的童話世界,需要更複雜些的閱讀。
孩子會逐漸覺察人生的各種無奈,驚訝於人性的複雜。比如為什麼自己會憤怒?為什麼朋友會背叛?為什麼所有人都不理解我?為什么爸媽會對我失望,我有時候真想擺脫他們?而經典裡的主人公,也同樣複雜,同樣迷茫,看看他們是如何應對內心深處的焦慮與緊張的吧,孩子會真正受益,從此不用靠著超能力、魔幻甚至搞笑來逃避和隱藏。
★ 孩子需要細膩的感動,而不是快樂或痛苦的簡單堆砌。
細膩的感動源於思考之後的心靈震撼,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會照亮孩子的內心世界,帶給孩子持久而綿長的能量。它需要作者擁有深沉的思考、細緻的觀察、精巧的筆觸以及合理的想像與從容不迫的敘述。而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沉澱如寬容、慈悲、堅韌、責任、奉獻等等,都蘊含其中。
★ 選本精良,譯寫專業,每冊附有圖文並茂的歷史寶盒,為讀者答疑解惑。希望給孩子更精緻的閱讀體驗。
本叢書由臺灣童書出版家、作家陳衛平先生(《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作者)與沙永玲女士(《朗讀手冊》系列譯者)發起策劃,邀請臺灣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在世界範圍內挑選歷史小說經典,針對9歲以上中國兒童閱讀習慣精心譯寫,並首創與正文息息相關、圖文並茂的「歷史寶盒」附於書後,將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小朋友關心的歷史問題,生動有趣的呈現出來,啟發他們進一步思考。此次大陸版重新修訂全書文字,新增經典插圖近百幅。
★ 更重要的是跟孩子一起閱讀,分享感動,共同成長……
· 購 書 提 供 定 制 講 座 ·
為什麼要帶孩子到時光的河流裡遊遊泳
購書即獲獨家定製在線講座,讓本套叢書主編陳衛平先生和沙永玲女士帶著孩子們去時光的河流裡遊遊泳,幫助大家更好地讀懂這兩本書。
主講嘉賓:陳衛平 沙永玲
陳衛平:臺灣小魯文化社長、《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作者;《世界兒童歷史小說經典》主編、臺灣童書出版家、作家
沙永玲:臺灣小魯文化總編輯、《世界兒童歷史小說經典》主編、《朗讀手冊》系列譯者
時間:5月23日晚7點半
主題:為什麼要帶孩子到時光的河流裡遊遊泳
形式:播呀FM直播
適合人群:6歲以上孩子及家長
1988年五月,我們首次陪父母返鄉探親,第一次回到北京。那時我才三十初頭,感覺一個新的時代在眼前展現,好像歷史正活生生的演給我們看..
當時《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在臺灣賣的如日中天,臺灣也剛解嚴,出版解放,我們也開始思考下一步選題要如何發展?到底讀歷史有什麼用?除了用非文學的寫作呈現之外,用文學如何把孩子引領到歷史場景,用孩子的眼光去看歷史人物和事件。最重要的是,在臺灣走向本土化的同時,我們是否可以發揮關鍵力量,為孩子編出有中國文化情懷的作品,讓他們明白在近代史中上一代面對是什麼樣的顛沛流離,有些人雖然困局小島,仍然心中有的是家國天下!
那幾年我們經常有機會到林海音、何凡家吃飯聚會,常見的長輩有潘人木、馬景賢、齊邦媛老師等。他們在酒酣耳熱之際,往往會合唱抗戰歌曲。「黃族應享黃海權,亞人應種亞洲田.」我們年輕一輩也跟著心情激動,熱涙盈眶。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前輩對我們接文化棒子的期許。
就這樣,「小魯兒童小說」的企劃案成型了。我們一開始就只針對菁英讀者,我們只想培養胸懷千萬裡的下一代。沒這樣的抱負,請另請高明讀別的書。結果,這套書做了四年,總共三十六本,在臺灣獲奬甚多。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這系列引進中國大陸,它又會發揮什麼影響力呢?
2016年五月,我們又到了北京。兒童歷史小說終於出了簡體字版,我們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對兒童人文教育特別投入的博雅小學堂,年輕時的熱情理想又再度點燃。好吧!就讓我們和精英家長和讀者談談吧!談一下
《小英雄和老郵差》故事背後感人的故事
為什麼歷史小說是精英讀者專享?
為什麼要在歷史長河中遊遊泳?
為什麼願意和大家聊這些,恐怕是我們對中國的未來還有切割不了的情感和期許吧!希望優秀、素質好、有人文精神的小朋友能真正為中國翻開歷史的新頁。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