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定夫妻一方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另一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

2021-01-15 陝西法制網

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是指一方因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向過錯方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依照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過錯行為包括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及遺棄家庭成員四種法定行為。本文針對夫妻一方與他人同居,離婚時另一方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整理了相關裁判規則和學術觀點。

裁判規則

1.一方與他人婚外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向過錯方請求離婚損害賠償——吳某訴趙某離婚糾紛、離婚後損害賠償糾紛案

案例要旨:婚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長期同居,不承擔家庭責任,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法院應當判決準予離婚。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向過錯方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但是,無過錯方向婚外第三者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來源:杜萬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案典》,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出版,第329頁。

2.偶爾、隱蔽的婚外性行為導致離婚的,不屬於「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維某、林某離婚糾紛案

案例要旨:根據《婚姻法》相關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離婚損害賠償。「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因此偶爾的、隱蔽的婚外性行為不包括在範圍內。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捉姦」獲得的證據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沒有必然聯繫,配偶一方與他人有通姦的性行為,另一方也有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不能據此理解為「同居」,也不能據此提起損害賠償請求。

來源:重慶法院網2014年6月23日

3.夫妻一方與其他異性同居導致感情破裂而離婚,無過錯方有權獲得精神賠償——張某訴李某離婚糾紛案

案例要旨: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與其他異性同居,令夫妻間出現矛盾、發生爭執,導致夫妻感情破裂,且雙方同意離婚,應予準許。同時,與異性同居的一方應向另一方給付精神損害賠償金。

審理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來源:《中國指導案例》編委會 編,《人民法院指導案例裁判要旨匯覽—婚姻家庭·繼承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出版,第89~90頁。

學術觀點

1.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受害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確立過錯賠償制度有利於制裁實施重婚、姘居、家庭暴力等行為的有過錯當事人,保護無過錯方的權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規定有離婚分割財產時應當照顧無過錯方的內容。國外也有類似的規定,如法國民法典規定,「如果離婚的過錯全在夫或妻的一方,則該方得被判賠償損害,以補償他方因解除婚姻而遭受的物質或精神損失。」

關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內容,在立法中有一個變化的過程。2000年10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的婚姻法修正案草案的規定是:「因一方重婚、實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或遺棄家庭成員而導致離婚的,無過失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有些同志提出,婚外同居行為也應當構成過錯賠償的理由。2000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的婚姻法修正草案將這一規定修改為:「因一方重婚或即使不以夫妻名義但形成婚外同居關係、實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或遺棄家庭成員而導致離婚的,無過失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最後又修改為本條的規定。

離婚時的過錯賠償涉及對多種損害的賠償。因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主要涉及對精神損害的賠償。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會涉及人身傷害,還可能發生財產損害,受害人都可以請求賠償。

(摘自:胡康生主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182頁。)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過錯責任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額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雖然不像重婚者那樣採取直接公開的形式,但它對無過錯方的傷害往往也是巨大的。因此,在確定損害賠償額時也應以夫妻共有財產總額作為參考係數,明確無過錯方在財產總額中應佔有的份額。其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方法同重婚責任所承擔的賠償額之確定方法一樣。但如果物質損害賠償額確定之後,過錯方從夫妻共有財產分割中所得到的財產不足賠償無過錯方的精神損害,則應考慮過錯方與他人同居時的主觀過錯程度及經濟負擔能力等因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來另行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但我們認為,對於因與他人同居所承擔的過錯責任的賠償數額,無論是物質損害賠償份額還是精神損害賠償份額,都應當與重婚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賠償額有所區別。因為重婚行為雖然和同居行為都屬於同一性質,即因一方同其他人產生兩性關係導致雙方的感情破裂與傷害,但同居的過錯並未達到重婚行為的程度,進而給配偶帶來的傷害也會不同。這種區分應當在法律上有所體現,才能夠使得判決結果與社會的一般認知相符。

(摘自:沈志先主編,《婚姻家庭案件審判精要》,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93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修正)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中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暫行意見》

16、婚姻法第32條第3款第1項、第46條第2項所稱「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指有配偶者不以夫妻名義與他人共同生活,且時間較長、關係相對穩定。通姦、偶發性行為及沒有性關係的婚外戀、婚外情,不構成「有配偶者他人同居」。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婚姻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17.《婚姻法》所稱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共同生活,關係相對穩定,且共同生活的時間達到三個月以上。

25.《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的認定和處理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7號)的相關規定。

轉自:律法帝國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我國婚姻法規定因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其中,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1、什麼情況下可以提起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 婚姻家事律師解答:離婚損害醫療賠償是什麼?賠償標準有哪些呢?
    北京婚姻律師易軼:離婚損害醫療賠償是什麼?離婚損害賠償,是指夫妻一方有過錯致使婚姻家庭關係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的一方所受的損失,有過錯的一方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修正後的婚姻法增設了離婚時的損害賠償制度,因一方的法定過錯導致離婚的,無過錯的,另一方依法享有賠償請求權,《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四種情況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 四種情形下,離婚時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第四十六條釋義【條文】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 離婚時無過錯方獲得損害賠償的機會有望增加
    現行《婚姻法》規定了四種情形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然而,現實生活中離婚的原因千萬種,夫妻無過錯方遭受損害的情形紛繁複雜,又豈是四種情形所能全部涵蓋?婚姻法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作了明確規定,由於上訴人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事由並不符合法律規定導致離婚的原因中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因此,上訴人該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我國《婚姻法》中的規定來看,可以要求離婚賠償的情形包括:1、對方重婚的有精神損害賠償;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可以請求精神賠償;3、實施家庭暴力的有精神損害賠償;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有精神損害賠償等四種情況。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可以提起離婚精神賠償的有四種情況。
  • 能要求離婚賠償損害嗎?
    法院判決:法院審理後認為,王某與劉某夫妻感情一般,尤其近幾年來王某與他人同居並生育一女孩,王某的行為嚴重傷害了夫妻感情。劉某起訴離婚,王某也表示同意,兩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應準予離婚。王某作為有配偶者與她人同居並生育小孩,給劉某造成的精神損害,應予賠償,法院判決由王某賠償劉某精神損害人民幣8萬元。判決後,兩人均表示服從判決。
  • 離婚後才發現前夫婚內出軌,前妻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法院這樣判
    1992年,楊女士與張某按當地傳統舉行結婚儀式,婚後育有4個子女,並於2012年補辦了結婚登記手續。2016年11月,楊女士發現張某經常夜不歸宿,手機裡也經常出現與其他女子的曖昧聯繫,懷疑其有外遇,然而張某拒不承認,雙方多次發生爭吵,最終楊女士向法院起訴離婚。
  • 律師:離婚精神損害賠償(不可不知)的13大要點
    是指夫妻一方有過錯致使婚姻家庭關係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方所受的精神傷害,給予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過錯方的行為導致夫妻離婚的,過錯方應對無過錯方給予民事賠償的法律制度。因一方對婚姻不忠,給另一方造成的主要是精神傷害。《婚姻法》規定,重婚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請求,人民法院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同時,無過錯方要求精神賠償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無過錯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
  • 理論探討: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責任
    指有配偶者與他人對外不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並持續較長的時間。3.重婚。有配偶的一方又與婚外第三人登記結婚,或雖未登記結婚,但長期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4.第三人的強姦、強制猥褻行為。5.第三人侵害夫妻一方身體健康權導致其性功能喪失。(二)損害事實侵害配偶權的損害事實,是使配偶遭受損害的事實。
  • 慧眼追劇|《三十而已》一方出軌,無過錯方能否主張損害賠償嗎?
    顧佳因許幻山出軌最終決定與他離婚,作為無過錯方的顧佳有權要求離婚損害賠償嗎?,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範圍有哪些?
    離婚精神賠償的範圍有哪些:(一)精神痛苦的賠償精神痛苦是純粹精神利益的損害
  • 【普法課堂】可以要求配偶的同居人賠償嗎
    但是在實踐中,重婚行為的情節和危害有輕重大小之分。一般就是要求對方賠償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損失。那麼可以要求配偶的同居人賠償嗎?接下來找法網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 一、可以要求配偶的同居人賠償嗎 根據法律規定,當一方出軌滿足法定要件時,無過錯方就有權向過錯方請求損害賠償,也就是說受傷害的一方僅僅能向婚姻關係的另一方請求損害賠償,並不能向第三者主張。
  • 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堅決不願意,怎麼辦?
    離婚本來就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而且在離婚期間,又有很多波折參雜其中,各家有各家的故事。比如,一方提出離婚,而另一方就是不同意離婚,可能是是因為財產分割問題,子女撫養權問題及撫養費無法達成共識,都會導致一方不同意離婚。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問,一方死活都不離婚的,怎麼辦?
  • 配偶權制度研究
    《婚姻法》中能夠體現配偶權侵權救濟的是第四十六條,但是即便是第四十六條,對於能夠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也有缺失。第四十六條規定了能夠請求損害賠償的四種情形,分別是重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通姦、賣淫嫖娼、婚外戀、一夜情等行為,卻不在能夠請求損害賠償之列,這可以說是對嚴重侵害配偶權行為的姑息和縱容。
  • 你支持將第三者一併列入損害賠償的範疇嗎?
    翠翠拿著軍軍和那女子的在一起的視頻和照片質問軍軍,沒想到軍軍完全承認和女子已經同居幾個月的事實,並說如果翠翠接受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訴離婚。翠翠想向法院起訴離婚時一併要求軍軍和第三者共同進行損害賠償,不知道法律可否支持?
  • 離婚後損害責任糾紛,詳細請看案例
    一、離婚後損害責任糾紛 離婚糾紛中無過錯的一方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後或者在人民法院判決離婚、調解離婚(明確放棄損害賠償請求的除外)後的特定期限內,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其配偶承擔損害責任,由此引發的糾紛稱為「離婚後損害責任糾紛"。其本質是侵權責任糾紛。
  • 最高院:2017婚姻法,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6大要點
    離婚案件是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是指夫妻有過錯的一方導致婚姻家庭破裂,對離婚有明顯的過錯,離婚時無過錯方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
  • 離婚律師梁聰團隊林婉華:出軌行為背後的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僅通過過錯方的出軌行為就要求離婚時男方應該少分財產,這是比較錯誤的觀念和想法,根據婚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一方的出軌行為,無論是重婚、同居還是長期的婚外情關係,都不是過錯方在離婚時應該少分財產的法定依據或理由,也就是說,一方發生的不忠行為,完全不會影響其在離婚訴訟中財產分割的比例。
  • 民法典:婚內出牆的請注意,離婚或將會賠償另一方
    面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總有很多人無法接受誘惑。近年來,中國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部分原因是配偶一方在婚姻中出軌,導致另一方對維持現有婚姻和選擇離婚沒有信心。之前的《婚姻法》沒有具體說明錯的一方在婚姻中出軌會接受什麼懲罰。
  • 法院動態|仲集法庭發出民法典實施後首批離婚損害賠償權利義務告知書
    舊法條《婚姻法》第46條新法條《民法典》第1091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