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鬼谷子與驪山老母如何從《戰國七雄爭霸》玩到《楚漢熱血傳奇》,腦洞大開!

2021-02-15 魚羊史記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陳卓為你講古▼

溫馨提示:欲看此文,先開腦洞。

歷史上所有的戰爭,從來就不是人與人的戰爭。背後的操縱者都是神、佛、仙、道、巫、妖,人類只是操縱者手中的提線木偶。所以說,每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背後,都有一個運籌帷幄的勢力代言人。

如果說,戰國時期誰最牛?這個稱號簡直非鬼谷子莫屬。門下成名弟子無數,整部戰國歷史就是鬼谷門人的一堂經典教學課。雖然說,鬼谷子也有天命在身,但畢竟,巫妖大戰無可奈何花落去,當今天下,已是神族與人族共治。

鬼谷先生領巫族捲土重來,且不說佛教、道教、闡教、神族如何反應,單是妖族首領女媧化身的驪山老母就首先反對。一場上古巫妖大戰,又在鬼谷先生與驪山老母的引領下,在人間重新拉開了帷幕。

第一回合:驪山門人羋八子VS鬼谷集團張儀範雎

好在有一個《羋月傳》大家家喻戶曉,否則要是從宣太后(羋八子)的家世說起就太羅嗦了。我們知道,羋八子來自楚國,他最篤定的信仰就是楚國的「少司命」。這個「少司命」來自於屈原的《九歌》。如果大家只是把屈原當作一個悲情的浪漫主義詩人那就錯了。我們看《九歌》一共出現了9個重要人物,分別是:《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東皇太一是上古時期妖族的大首領。

羋八子信仰的「少司命」是《九歌》中掌管子嗣的一個女神。那麼妖族與巫族的區別具體在哪呢?可以簡單這樣理解,妖族主要掌握蒼天,巫族主要掌管大地。

可以這樣說,楚國是妖族興起的根據地。屈原也算是一個妖族的大士。而當時許多的妖巫大士都知道,中原祖脈就在秦國(所以秦始皇被稱為「祖龍」),更具體說,就是秦嶺一帶,乃是中原三川之地,中華延續之祖脈。誰要想延續自己,必須佔領秦川。

於是,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各路神仙風塵僕僕奔秦國而來。當然,這其中最多的就是鬼谷子的弟子們。最早來的有商鞅,在秦國實行了變法,後來有蘇秦、張儀,當然,蘇秦不得志就去遊說六國合縱抗秦。


(圖)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就在鬼谷子弟子們紛紛布局秦國的時候,一個驪山老母的女弟子也低調地入了秦宮,這個人就是羋八子。

其實在啟動羋八子這顆棋子之前,驪山老母想扶持的國家不是秦國,而是齊國。畢竟齊國曾經是姜子牙的封地,她希望妖族能藉助姜子牙以及其背後的闡教、道教勢力的庇護而再度崛起。驪山老母派自己的女弟子鍾無豔下山幫助齊國爭霸。當時,鍾無豔被齊宣王封為無鹽君,朝中還有孟軻這樣的大儒輔佐。在鍾無豔的努力下,齊楚聯盟對抗秦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齊國還曾經一度差點滅了燕國。

一心想讓秦國做大的鬼谷子看到了齊國的崛起對自己的計劃非常不利。於是,他很快就派出了自己的弟子樂毅,然後聯合五國合縱攻齊。齊國的大國夢就這樣被樂毅無情地擊碎了。

與此同時,秦國也在發生著變故。就在張儀如魚得水的時候,秦惠文王死了。秦武王即位。武王即位之後,就逼走了張儀,然後任用了甘茂做相國。事實上,甘茂是張儀的師弟,也是鬼谷子的弟子,他的上位,並未影響到鬼谷子對秦國政權的控制。但可惜好景不長,秦武王沒事去大周朝扛鼎,結果把自己給砸死了。

就這樣,昭襄王嬴稷即位了。他可是羋八子的兒子。於是,羋八子進位為宣太后,並掌控了秦國的實權。然後,他任命了自己的異父同母弟弟魏冉為相,任命大將白起為大良造。這兩人,都不是鬼谷門人。可以說,羋八子的上位,為驪山老母主持的妖族扳回一局。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位置,宣太后又把自己的親弟弟羋戎,還有兩個公子一起授予重權。這樣朝廷中就形成了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的「四貴」權利中心。

鬼谷子是絕對不會容許驪山老母的弟子掌控秦國的。於是,他的另一個弟子出山了,此人就是範雎。範雎到了秦國之後,表面上波瀾不驚,但暗中在進行著兩件大事。一件是對嬴稷曉以利害,讓他有親政的欲望,但還不能急於求成,否則被宣太后看出來的話,反而不美。另一方面,他要去策反宣太后手下一個得力大將。是誰呢?對了,當然是大名鼎鼎的白起。


(圖)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用戰神的稱號已經不能形容白起了,因此只能稱之為殺神。白起在中國歷史上的稱號為「鐵血人屠」。整部戰國歷史,粗略估計死了有200多萬人,其中100多萬是白起殺的。六國之所以怕秦國,更大程度上是害怕白起。

範雎代表鬼谷子去勸降白起,並答應授予他「大巫」的稱號。別小看這個稱號,能在巫族被授予「大巫」稱號的人屈指可數。比如,射日的后羿是大巫,追日的夸父也是大巫。所以說,大巫都是巫族中響噹噹的人物。

稱號代表著榮譽,也是一種認可。我們看《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沙僧最後被授予的稱號都是「大職正果」,而豬八戒被授予的稱號是「職正果」,所以豬八戒才當場跟佛祖爭,你以為他爭的是淨壇使者的職務嗎?不是的,他爭的是代表級別的職稱啊。這就好比說,一場取經下來,別人都被授予大將了,自己被授予的是上將。他心裡能舒服嗎?

那麼,這個「大巫」的稱號對白起來說,誘惑力是足夠大的。所以後來他歸順了範雎,也就是歸順了範雎所代表的鬼谷一門。

由於白起的反水,宣太后集團的勢力迅速瓦解,因為他們的軍權沒有了。所以,很快,昭襄王下令,將魏冉、羋戎等「四貴」趕出秦國,宣太后退回後宮。就這樣,政權落入範雎手裡。鬼谷子重新掌控了秦國。

在這一場無聲息爭鬥中,白起成為受益者。他繼續擔任大良造職務。但之後,他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那就是在與趙國的戰爭中,他不該在長平坑殺40萬趙國士卒。這與他之前殺人不一樣,因為這些士兵已經投降,而還被他坑殺,違了天道。所以在最後,他受到了天譴。直到宋朝時候,青天白日劈死一頭白牛,牛肚子赫然寫著「十世白起」四個字。

那麼我們看,在這一輪的較量中,鬼谷子完勝驪山老母。


(圖)黎山老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仙名,亦稱作「驪山老母」,亦稱無極老母。傳說驪山老母居於驪山,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道觀中都供奉有她的聖像。

第二回合:又一個既在鬼谷門下又在驪山老母門下的弟子

在鬼谷子與驪山老母的弟子中,有一些弟子是具有雙重身份的。比如鍾無豔,開始時候就是鬼谷子弟子。在孫臏被困魏國的時候,鍾無豔還曾經在齊國與魏國之間穿針引線。而後來拜入驪山老母門下,成為一代「無鹽君」。

在戰國末期,還有一個人物也具有雙重身份。此人就是張良。眾所周知,張良的老師是黃石。而黃石也是鬼谷子的弟子,那麼張良就算是鬼谷門下的三代弟子了。但是,張良其實先是驪山老母的弟子,所以他雖然同屬巫族和妖族,但實際上是妖族勢力的代言人。那麼此時鬼谷子的代言人是誰呢?首先說必須是秦始皇。

白起做為鬼谷子苦心培養的「大巫」,由於殺戮太重而很快死亡了。下一個「大巫」就是秦始皇了。為了讓嬴政登上皇位,鬼谷子進行了一系列運作。他先是派弟子蔡澤替代了範雎,之後又讓更有魄力和能力的李斯取代了蔡澤。李斯不負眾望,幫助嬴政迅速推動國家統一。

就在此時,鬼谷子發現了一個問題,各種跡象顯示,秦始皇的大限也快到了。於是,他又派出了弟子徐福幫助秦始皇延命。為了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命令徐福去十洲三島尋找。於是徐福帶著500童男童女下東海尋找瀛洲,據說稀裡糊塗上了扶桑島。所以我們不妨這樣推測,日*本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巫族,比如神秘莫測的忍術。

為了阻止鬼谷子的計劃,驪山老母安排張良刺秦。張良去滄海島找滄海君尋求幫助。說到這裡,滄海到底在哪?經過考證,各種證據將滄海的位置指向韓國的濟州島。因為在當時,秦國滅掉韓國之前,許多的韓國人紛紛逃跑。一部分韓國人就從東海、黃海跑到了滄海島上,也就是現在的濟州島。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韓國人自稱為「韓國人」,而不是「朝鮮人」。因為他們不是朝鮮族,而就是實實在在的戰國時期韓國的後裔啊。

因為張良本身是韓國貴族,他要找幫手,自然想到了這些躲在滄海島上的韓國遺民們。拜見滄海君之後,滄海君給了張良一個大力士。趁秦始皇東巡之機,二人在博浪沙進行了伏擊。但秦始皇天命未絕,所以這次刺殺失敗。


(圖)張良拜師圖。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刺秦引起了鬼谷子的注意。在下邳這個地方,鬼谷子派弟子黃石拉攏張良,收其為徒並傳授「遁甲天書」。只可惜,這次拉攏失敗,張良收下了遁甲天書,但卻沒有背叛驪山老母。

由於尋找長生藥未果,秦始皇無力回天也駕崩了。鬼谷子必須尋找下一個巫族代言人。這個人就是西楚霸王項羽。本來,張良開始的時候是跟著西楚霸王的。後來,在驪山老母授意之下,張良跟隨了劉邦。之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張良幫助劉邦打下了400年的大漢江山。

這一輪,驪山老母完勝鬼谷子。但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雖然說驪山老母勝利了,但不代表妖族勝利了。本來,驪山老母想讓劉邦成為代言人的。當初,劉邦率領泗水亭的一幫兄弟起義,在路過驪山時,遇到一條白蛇,劉邦揮劍斬之。有人說這條白蛇代表的是秦始皇,其實不對,秦始皇是祖龍,這條白蛇是驪山老母派來幫助劉邦的,結果卻被劉邦誤殺了。驪山老母知道天意難違。她也從此看出,妖族統治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是神族與人族的天下了。但驪山老母始終心有不甘,於是在後來,那條被劉邦斬殺的白蛇化身王莽,建立了一個新朝。按照驪山老母的授意推行了一套新型的社會主義制度。制度雖好,但當時的人難以理解和接受。所以王莽新政失敗,他的政權也迅速消亡了。但儘管如此,巫族與妖族的爭鬥依然會繼續下去的。

那麼後來呢,大唐時期,驪山老母教出弟子樊梨花,金光陣大戰巫族弟子蘇寶同;北宋時期,驪山老母教出弟子穆桂英,天門陣大戰巫族弟子蕭天佐;南宋時期,驪山老母教出弟子白素貞,金山寺大戰巫族弟子法海;明朝時期,驪山老母教出弟子秦良玉,盧溝橋大戰巫族弟子多爾袞;清朝時期,驪山老母教出弟子馮婉貞,圓明園大戰紅毛夷匪;民國時期,驪山老母教出弟子鑑湖女俠秋瑾……直到解放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再也沒有聽說驪山老母有新收的弟子了。

*作者:風林秀,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喜歡歷史、國學,著有佛教弟子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雙蓮記》。

版權聲明:【本文由風林秀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相關焦點

  • 世紀大對決15 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顯赫一時,華夏戰國七雄大爭霸
    同時,在古希臘地區,雅典和斯巴達互相爭霸之時,古希臘的第三大城邦底比斯趁機崛起了。因此,在前395年至前371年之間,底比斯開始向上世紀末取得古希臘霸權的斯巴達發起了強有力挑戰。經過二十幾年的爭霸大戰,底比斯最終成功地把斯巴達拉下了馬,登頂了古希臘諸城邦的霸主寶座。然而,底比斯坐了霸主的寶座也才剛十餘年,又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超級大幕即將上演了。
  • 越國是春秋最後的霸主,為什麼沒成為戰國七雄?
    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霸天下,開啟了激烈戰爭,相互之間東徵西討,前後出現了數位霸主,史稱「春秋五霸」。當三家分晉,歷史走進戰國,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滅國戰爭更加頻繁,形成七個實力強大的諸侯國,這就是「戰國七雄」。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可是對於這五個人選,後世專家都有不同的看法。
  • 驪山老母到底是何方神聖?三個徒弟個個神通廣大,名字很耳熟
    ,驪山老母便說,只要勤奮努力,鐵杵也能磨成針!李白便受到啟發了,從此發奮讀書最後成為了詩仙。驪山老母雖然是神仙,受著民間香火供奉,但卻和一位改變了歷史的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是「秦始皇」。傳說驪山老母是戎胥軒的妻子,為他生養了後代,秦國歷代君王都是驪山老母兒子的後代,所以驪山老母便是秦始皇的祖先。
  • 電影:戰國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已經成為魏國大將軍的龐涓以三座城池為代價,將孫臏交換到魏國。孫臏對師兄一片赤誠,原以為可以從此團聚相守,誰知他身懷的絕世兵法卻埋下禍根。龐涓、龐妃、魏王為其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幾大諸侯國也是虎視眈眈。懸疑重重的權勢角力之中,一場曠古未有的殘酷戰爭一觸即發。而在這一切的背後,一個更可怕的驚天奇謀剛剛露出冰山一角。戰國時代,七雄並起。
  • 戰國時全程打醬油的韓國,根本不算強國,為何能夠並列戰國七雄?
    論戰國七雄的實力,各有各的輝煌,各有各的鋒芒,只有韓國時時被打的喊娘!自趙魏韓三家分晉開始,掀開戰國的序幕,魏文侯變法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超級大國,所向無敵,還曾經吊打秦國。魏國衰弱之後,逐漸形成秦、齊、楚三國橫強的局面,在秦昭襄王十九年的時候,秦齊還並稱「東西二帝」。
  • 【文化教育】戰國七雄實力排名 戰國七雄地圖古今對照
    戰國七雄國家地圖齊國有一個特產就是鹽,所以齊國比較富裕,同時也是一個文化中心,人才濟濟。戰國七雄實力排名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大篩選,在弱肉強食的混戰中,數量眾多的諸侯國減少到了個位數。一直到了戰國時期,僅僅是剩下了7個諸侯國,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趙國,韓國,魏國,燕國和秦國。戰國初期的時候,戰國七雄的實力排名是魏國,楚國,齊國,韓國,趙國,燕國和秦國。
  • 專家熱議戰國歷史電視劇《謀聖鬼谷子》
    專家們認為,該劇正面敘述了戰國求變化圖發展的激蕩歷史,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價值觀,展現出恢宏大氣的「正劇範」;該劇根植春秋戰國這一中國歷史上最為活躍的偉大時代,站在當代的至高點上深刻地把握歷史精神,找到了歷史智慧與當代世界大勢的相互對應;該劇導演率領的創作團隊充滿現代意識和生命激情,使該劇表現出青春生命對古老歷史的熱血關照,用新潮的元素、認真的表演與精彩的敘事展現了春秋戰國時中華民族的生命高揚
  • 戰國七雄打了數百年仗都不缺糧?為何諸葛亮總缺糧?
    如此遺憾,也叫後世許多質疑諸葛亮軍事能力的票友,找到了「諸葛亮不行」的由頭:人家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不缺糧,就你諸葛亮缺糧?但這事兒,真不能這麼比。首先一個事實是,誰說戰國時代,「戰國七雄」們不缺糧了?在那近三個世紀的「戰國爭霸」時代裡,「缺糧」一直是「戰國群雄」們公認的難題。
  • 鬼谷子的局:戰國縱橫(1-11冊套裝)
    《戰國縱橫:鬼谷子的局》講述謀略家、兵法家、縱橫家、陰陽家、道家共同的祖師爺——鬼谷子布局天下的輝煌傳奇。2.翻開本書,看鬼谷子如何指點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縱橫戰國,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汲取他深不可測的謀略與智慧。3.政治精英推崇的謀略經典。以謀略入小說,以小說成謀略,精彩講述中國一切智謀、詭謀、陰謀、陽謀的至高境界。
  • 韓國明明推行了 「申不害變法」,為何還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
    到了春秋末期,魏趙韓三家聯手消滅智氏,並在戰國初期瓜分了晉國,成為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個諸侯國。與此同時,田氏代齊的發生,促使戰國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國、齊國、韓國、魏國、趙國、楚國、燕國七雄並列。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較量,往往還講究一個名正言順。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戰爭則是更加殘酷和頻繁了。
  • 戰國七雄的精銳部隊大揭秘,其中一支竟然能以五萬人擊敗五十萬人?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幾個大分裂之一,平王東遷以後,周室開始衰微,諸侯國之間開始爭奪霸主地位,各國之間紛紛開始爭鬥與兼併,在諸多個諸侯國中先有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嶄露頭角。而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又開啟了戰國七雄的時代,那麼他們拿什麼確立的霸主地位呢?
  • 周朝數十諸侯國為何到戰國只剩七國爭霸,其他諸侯國存在感卻不強
    然而,歷經春秋中後期的大規模兼併戰爭,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那麼,戰國七雄都是如何崛起的呢?戰國時期的其他諸侯國為何存在感不強呢?那麼,戰國七雄是如何從諸多諸侯國中脫穎而出的呢?春秋時期,楚國國力極為強盛,長期與中原霸主晉國爭霸,但卻屢屢受挫,直到春秋晚期時,楚國因公族內亂,這才國力衰減。之後,吳國在柏舉之戰中大敗楚軍,一度攻佔楚國都城,楚國差點就此亡國,後在秦哀公的支持下楚國才得以復國。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雖逢大難國力衰減,但仍然是不可小覷的大國。楚昭王復國後,歷經數代,先後攻滅頓、胡、陳、蔡、莒等小國,國力這才有所恢復,並且勢力再度向中原發展。
  • 謀聖 - 您猜到是誰嗎
    你猜到了嗎?他 就是【鬼谷子】王詡——————————————————人物簡介:    鬼谷子 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創建鬼谷門派,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
  • 春秋戰國五百年 列國如何求生存(一)群雄爭霸
    即便到了戰國初,韓魏趙三家大夫還要周烈王正式冊封才有諸侯之名。田齊為諸侯也是魏文侯代為請周安王承認的。不過到戰國中期以後,各諸侯國君先後稱王,還有稱帝的,周天子連共主的虛名也沒有了,只不過等同一個普通小國而已。最後,二周都為秦當兼併小國一樣給滅了。 按照陳恩林《中國春秋戰國軍事史》的劃分法,將春秋時的兼併爭霸分為四個階段。
  • 評書最牛老母:收徒千年,盡皆女傑,一位唐朝無偶,一位宋朝無雙
    我們聽過的評書裡有許多女將,這些女將的師父也是女的,這些女的大多已經成仙,有的被稱為聖母,有的被稱為老母。在評書中,有一位最牛老母,這位收徒弟千年,全都是女中豪傑,都是硬核,其中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樊梨花、穆桂英,這兩個可不簡單,一位唐朝無偶,一位宋朝無雙。
  • 禮崩樂壞:戰國七雄的君主大概都是在什麼時候正式稱王的?
    眾所周知,周天子的分封體系在戰國時期的崩潰程度遠超春秋時期,其中的標誌就是戰國七雄先後稱王。不過戰國七雄也不是在同一天稱王的。那麼戰國七雄的君主大概都是在什麼時候正式稱王的呢?楚國由於時間太早,學界對於楚國正式稱王的時間至今仍然存在爭議。
  •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如何並列七雄的?
    戰國有七雄,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是戰國時期最頂尖的存在,而其中的韓國爭議頗大,一是因為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二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是沒有幹什麼事,存在感極低,如果不是列入戰國七雄之一,很少有人能記住這個國家。韓國的實力真的很低麼?韓國為何會被列入戰國七雄之一?
  • 戰國七雄,第八雄是哪國?
    戰國七雄秦、楚、趙、魏、齊、韓、燕,其中韓、燕實力相對較弱。
  • 酷我暢聽《百家講壇》揭秘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不為人知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歷史裡有著幾百年的精彩故事,它是天下失去秩序的時期,也是中華文化逐漸定型的時期。《百家講壇》欄目邀請華中師範大學劉興林教授,帶你走進《百家講壇》「春秋戰國記」系列,揭秘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那段不為人知的傳奇。截止到目前,《百家講壇》「春秋戰國記」系列已在酷我暢聽更新至6集,劉興林教授為聽眾重新解讀歷史。
  • 三家分晉,春秋之終戰國之始,七雄爭霸拉開序幕
    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統治已逐漸力不從心,各路諸侯蠢蠢欲動,大小戰役數不勝數,經過長期爭霸,不少諸侯小國被吞併蠶食,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國土增大自是惹人眼紅,於是有的諸侯大國內部政權也發生了改變,逐漸旁落士大夫之手,其中三家分晉最為大眾所知,它被認為是春秋之終,戰國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