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浦峰 影藝家
2009年11月12日,北京,一名男子頂著皮包在雪中行走。
浦峰,新京報攝影記者,中國首個青年紀實攝影師聯盟「拾城」發起人。曾獲多次中國新聞攝影比賽金鏡頭「金獎」、「徐肖冰杯」中國紀實攝影展大獎、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一等獎等。
攝影師:浦峰
皇城根下
機緣巧合,2003年接觸攝影之初便是新聞攝影和紀實攝影,可以說,紀實攝影給了我新的生命,讓我找回了自己的「眼睛」,由此「性情」大開,不顧一切地觀看著身外的世界。
由於職業關係,我經常遊走在北京的各個角落,看到皇城根下各種階層,特別是「小人物」的生活,用鏡頭去感知人間的悲歡冷暖。甚至還把記錄當下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作為自己的目標,也由此產生了「拾城」這個紀實攝影民間團體,希望集結更多的同路人來記錄當下的中國。
由眼而心,那些不期而遇,那些戲劇人生,都是我生活的意義,是屬於我的身邊的詩與遠方。
2006年2月13日,北京,一名園林工人在修剪樹枝。
2007年4月3日,北京,中關村e世界外,一名外來務工者在路燈下看報紙。
2010年8月15日,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一位商販在彌勒佛前午休。
2017年5月5日,北京景山公園,男子在等候拍留影的遊客,遠處的CBD被霧霾籠罩。
2007年2月6日,北京,一名工人推著板車走過一個樓盤宣傳畫。
2010年11月19日,北京,一位「米老鼠」小商販在霧霾中等候遊客合影。
2015年1月11日,北京,一位男孩戴著自製的頭盔拿著羽毛球拍走在街上。
2013年6月10日,北京,一名打工男子抱著孩子走過廢棄的恐龍雕塑。
2014年8月1日,北京故宮,工人在搬維修用的圍擋鐵架。
2015年7月18日,北京,兩位撤展的工人遇到大雨躲在車內等雨停。
2013年6月26日,北京故宮,一家三口穿著帝後服飾在留影。
2013年6月14日,北京大學,兩名策劃裸奔跳未名湖的男子被提前收到消息的保安攔截住。
2017年6月5日,北京,一場表演完的模特在合影,一名模特躲在最後面處理磨破的腳。
2017年9月27日,北京,天安門城樓在更換毛主席畫像,許多市民在圍觀。
2016年11月7日,北京,幾千名大媽大爺在跳廣場舞。
2019年7月28日,北京,遊覽天安門廣場的一家人遇到一場暴雨,大人用身體替孩子遮風擋雨,小朋友卻興奮異常。
2020年2月4日,北京,由於專業防護服緊缺,一大廈保安穿著雨衣等進行防護。
2020年2月24日,北京,一小區用鐵皮封閉後開了一個小窗方便居民扔垃圾。
性靈
最近兩年,我意識到自己的照片投射出了越來越多自己的內心情感,才醒悟,我們其實最終是要在客觀的大千世界中尋找自己的那份「心像」。
它們可以沒有歷史價值,沒有社會價值,但就是會讓你心生歡喜,這就夠了。
最早的時候拍「笑臉」,現在尋找的是性靈。它們不會說話,不會溝通,你的心裡有它,它就會出現在你眼裡。
正在展出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0/09/30-12/30
開放時間|Opening Hours
10:00-18:00
逢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Exhibition Venue
五月公園畫廊(紐約展廳) & 帕克五月文化中心(中國展廳)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金府巷13-27號)
門票|Admission
原標題:《皇城根下「小人物」的生活 | 浦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