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油輪都是大額標的,不是像去超市那麼簡單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夏 冰 陳俊傑

國際油價的暴跌,刺激了原油消費國的存儲需求,一時間使得可供囤油的超大型油輪(VLCC)似乎也一船難求。

在這檔口,一篇自媒體文章「中國84艘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巨輪直撲海灣搶油」瞬間全網刷屏,吸引了眾多眼球的同時,業內人士也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之處:「中國能有油輪空置在港口等著一聲令下一起出發?」

帶著疑問,3月19日晚間,記者採訪了招商輪船和中遠海能,兩家公司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上述84條船的數據不準確。

「船是隨時在動的,空放的VLCC會往有貨和運費綜合收益高的地方去,比如上一個航次在國內卸完貨,現在到了新加坡,可能去中東也可能去西非等地裝貨。」招商輪船董秘孔康對記者說。

「目前市場上原油貨盤較為充足,需求旺盛,本集團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適宜航線比例。」中遠海能方面如是回復記者。

84艘巨輪算法錯誤

前述自媒體文章中稱「30萬噸級的巨型油輪數量奇缺,土豪油霸沙特想租都租不到,而中國坐擁最大巨型油輪船隊,共計84艘,目前已集體拔錨起航,直撲沙特港口而去。」

在記者的採訪中,業內人士均否定了上述說法。那麼,我國實際擁有的巨輪到底有多少艘?

孔康對記者表示:「我們100%自有51艘VLCC,5艘AFRAMAX油輪。」中遠海能方面則表示,中遠海能目前擁有和控制52艘VLCC,集團VLCC全球運營,並以中國進口為主,其中中東-遠東航線是公司的主要航線之一。

記者注意到,目前運載原油的船隻主要分為VLCC和AFRAMAX兩種。VLCC全稱為:Very Large Crude Car-rier,單船載重噸位一般在30萬噸左右,載重容積在34萬立方米,這種油輪不僅是海上巨無霸,更是目前最為實用的海洋運油載具,裝運量大概為200萬桶原油,且兼具運輸及浮倉儲油的功能。

「由於VLCC入局門檻較高,在我國基本上只有央企背景的船舶公司在運營該類型船舶,一般的民營企業難以進入,從我們掌握的數據來看,我國目前VLCC船隊規模大概是:招商輪船51艘(自有船),中遠海能52艘(自有及長期租入),香港華光海運6艘,嵐橋集團6艘,以及中石油4艘(合資船),共119艘。」航運界網高級編輯馬暉告訴記者。

馬暉透露,當前,VLCC船隊運營通常以長約合同為主,短期現貨合同較少。以國內某能源公司的船隊為例,他們的船隊投放1/3在航租市場、1/3在期租市場、1/3在現貨市場。顯然,我國可以去產油國「搶油」且無合同在身的VLCC船舶數量根本達不到84條。因此可判定此信息並不準確。

巨輪開到哪兒去了?

84艘VLCC集體拔錨起航,直撲沙特港口而去?這種幾十艘油船集中駛向某個港口的行為應該非常壯觀,但事實上,多位航運行業內人士均向記者表示,沒有哪個港口可以一下安排這麼多條VLCC靠泊。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通過招商集團旗下石化物流大數據公司京瀚科技調取我國處於活躍狀態的52艘VLCC的最新出港和到港數據,可以看到,截至3月17日,這52艘VLCC分別掛靠在澤爾庫島、費赫勒、青島、茂名、京唐、惠州、寧波、天津、舟山、斯瑞拉察等海內外港口。從2月底(油價還沒暴跌時)算起,包括出發、掛靠和計劃前往,涉及沙特港口拉斯坦努拉(RAS TANURA)的共計10船次,明確計劃於近日出發前往拉斯坦努拉的只有2艘。

「油輪VLCC運價上漲,沙特租油輪向外運油,中國公司租油輪購進原油。首先搶油現象肯定是存在的,這個時間檔口上,囤油也是一種策略,有儲罐的直接儲存,沒儲罐的用油輪浮動儲油也很常見,通常是沒有合同在身且船齡較大的VLCC會被用來浮倉囤油。」馬暉對記者分析道,從種種情況判斷,目前沒有看到84條VLCC「百舸爭流」的畫面和有效證據。「所謂的搶油是搶『油』的價格,有空船當然可以去搶,也就是前述所說無合同在身的現貨市場船隊。」

航運界網主編王海中進一步對記者介紹了VLCC船舶運輸原油的基本方式。即相當一部分運輸合同是採取包運合同(Contract of Affreightment,COA)的方式進行,即籤訂長期運輸協議,協議有效期通常為數年、十數年甚至更長。合同以長約合同為主,短期現貨合同較少,所以,即使買方要臨時購買現貨,那麼,從商談購貨量,到籤訂買賣協議,再到籤署船舶運輸協議,整個過程複雜而漫長,並非幾天內就可完成。「畢竟,不論原油還是VLCC,都是大額標的,不是我們去超市買東西那麼簡單。」

油運價短期有望維持強勢

在記者問及招商輪船和中遠海能近期的油運市場具體情況如何時,前述負責人均答覆:整體而言VLCC運力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一方面,油價走低進一步刺激了主要消費國家的原油儲存需求;另一方面,沙特如果要將增產的原油運輸到它想要爭奪的市場,就要第一時間大量訂船。據船舶經紀機構Poten & Partners報告,上上周一,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航運公司巴赫裡在市場上搶租了18艘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在上上周末又增加了7艘,使得船舶總數達到了25艘。因此,從上上周一開始,全球原油運力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緊張態勢。

船隻運力緊張,勢必導致短期內運價急劇攀升。記者注意到,以波羅的海交易所報出的信息為準,3月7日VLCC中東-中國航線(TD3C)WS指數(運價)為48.63,TCE(等價期租租金)為約3萬美元/天,3月18日TD3C WS指數為210.33,TCE約23.6萬美元/天,3月19日TD3C WS指數為164.58,TCE約18萬美元/天。

對此,一位券商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原油運價上漲非常厲害,從2月的2萬美元,最高漲到28萬美元,隨後又回落到約18萬美元,波動非常大。

對於原油運價上漲的原因,申萬宏源交運分析師閆海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與去年Q4供給原因導致的運價暴漲不同,本輪有沙特增產的支撐。有沙特在,其他貨主較難聯合打壓運費,油價下降與供應增加促使貿易商和石油公司趁機購入原油,因此,我們認為短期運價仍將維持相對強勢。

「油輪運價有量支撐,本周還將維持強勢。」上述研報分析稱,上周克拉克森VLCC TCE報279259美元/天,上漲728%。市場擔心的是持續性而非絕對值,運價高位波動巨大,建議關注持續時間而非價格波動。運價從報出來到實際落地一般需要2~3天時間,上周三14萬美元的成交已經完全落地。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2000萬桶原油,30艘油輪在美國加州海上漂蕩
    而原油生產過剩,又導致貯存空間緊缺。4月22日,有外媒報導稱,約30艘油輪載著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岸漂浮,無處安放(Nowhere to Unload)。截自彭博社相關報導美國加州30多艘油輪海上漂泊無處去據彭博社報導,4月21日,30多艘油輪停在長灘至舊金山灣水域,油輪上載有超過2000萬桶原油,約等於全球一日耗油量的20%。
  • 60艘超級油輪變油倉,流浪到海峽,滿載664萬桶原油
    這次疫情給全球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此前美國不允許外國船隻進入港口,使得加州外的海域上有30多艘超級油輪無法靠岸,媒體對這一慘狀進行了報導,沒過多久亞洲海域又出現了相似的情況。根據俄羅斯的報導,有將近60艘裝滿原油的油輪在海上漂泊無法靠岸,這些船隻已經到了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海域。
  • 張龍星:國際油輪運費高波動時期或已結束
    變動的基本面油輪運費變化,背後是國際原油貿易的深層次變化。近年來,無論原油貿易還是成品油貿易,都呈現了顯著的變化。此後,隨著歐佩克等減產及原油去庫存,市場量價齊跌,6月12日報551點,上半年平均1040點,同比上漲40%。2020年新世界油輪名義運費指數(WS,Worldscale)基準費率上調,其中西非馬隆格、傑諾至中國寧波航線(CT2)基本費率上調幅度較大,為16.6%(相同運價的WS比2019年下調)。
  • 斯裡蘭卡油輪著火,為什麼要關注大洋環流?
    起火的油輪名為「新鑽石號」(New Diamond),長330米,為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租用的超大型原油運輸船,事故發生時,滿載27萬噸,約200萬桶石油。新華社發(斯裡蘭卡空軍供圖) 油輪起火後,最大危險是發生原油洩漏導致汙染海洋和海岸環境。如果這艘油輪原油洩漏,將對斯裡蘭卡附近海域眾多海洋哺乳動物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尤其是稀有鯨類(如角島鯨,或也叫大村鯨),更是會對斯裡蘭卡旅遊業和經濟造成重創。 原油洩漏影響海洋環境,國際社會有慘重的教訓。
  • 印度超級油輪燃起熊熊大火,27萬噸石油恐洩露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6日的報導,本月3日印度政府接到消息稱,印度租用的新鑽石號油輪突發大火。莫迪政府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派遣專員對油輪進行救援。據悉,因為這場大火,這艘油輪上的23名船員中一人受傷一人失蹤。
  • 美軍圍堵伊朗油輪惹禍!快艇狼群殺進海峽,開火攔截大批西方油輪
    中東問題專家則對媒體表示,這很可能是德黑蘭向華盛頓發出的警告信號,讓美軍在攔截伊朗油輪一事上「投鼠忌器」。據報導,連日來至少有9艘西方油輪在連接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之角的曼德海峽遭到武裝襲擊。每次都是大批快艇突然殺進海峽對油輪開火,艇上搭載的武裝分子均手持AK系列自動步槍,還有裝在支架上的大口徑機槍,極少數快艇上還有人扛著RPG火箭筒。
  • 光匯雲油創始人薛光林:海上超級油輪浮倉一天不消失 油價上漲難再現
    隨著近幾個月原油價格「跌跌不休」,甚至期貨合約跌穿成負油價,超出了所有人的認知。如今,全球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儲油了,全世界的原油儲存基地都幾乎被灌滿,全球所有的超級油輪也幾乎都滿載石油漂泊在海上。「海上漂浮的超大型浮倉儲油船已經成為一個判斷油價走勢很重要的指標,只要它們一天不消失,油價都不會上漲。」
  • 大批油輪浩浩蕩蕩赴華,美艦出發準備故伎重施,接下來一幕傻眼了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2019年,美國屢次打壓委內瑞拉經濟發展,禁止其他國家與委內瑞拉進行原油貿易,這項措施嚴重影響了委內瑞拉原油出口量。即使如此,美國在去年仍然緊盯著委內瑞拉貿易動向,直至今日,委內瑞拉原油貿易出現了新契機。委內瑞拉石油危機據媒體報導,近期委內瑞拉大批油輪浩浩蕩蕩赴華。據環球網報導,委政府恢復向中國出口石油。中石油油輪在11月份開始在委內瑞拉裝油,美國制裁政策並沒撤銷。
  • 伊朗先救後扣一艘外國油輪 指認其走私燃料 未披露國籍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18日指認一艘外國油輪走私燃料,扣押船隻和船員,沒有說明油輪屬於哪個國家。這艘油輪14日發出求救信號後由伊方搭救,繼而拖至港口。先救後扣伊斯蘭革命衛隊網站一份聲明說,一艘外國油輪在波斯灣拉臘克島以南遭截獲,當時正準備向其他外國船隻運送走私燃料。
  • 張龍星:原油市場進入「三國殺」時代
    代表波斯灣去往遠東的30萬噸超級油輪TD3C油輪運價走出瘋狂行情,從3月9日沙特價格戰開打後第一個工作日的54.58點迅速飆漲到了3月16日的223.58點,此後雖然有所調整但又重新衝回到了3月31日的207點。br/>上圖即為今年開年以來到3月底的TD3C油輪運價和Brent行情走勢。
  • 為了委內瑞拉,伊朗油輪與美國軍艦或在海上對峙
    17日,伊朗外交部召喚了代表美國在德黑蘭利益的瑞士大使,要求其向美國傳達伊朗的「嚴重警告」,對伊朗油輪任何的潛在威脅都將會得到「迅速而果斷的回應」。同日,伊朗外長扎裡夫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譴責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部署海軍軍艦幹預伊朗向委內瑞拉輸送燃料。扎裡夫稱,美國所作所為是「海盜行徑」,警告美國「將會為一切後果負責」。
  • ​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無正當來源大額存款可執行
    最高院判例觀點:  對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的大額存款,如果無證據證明該存款的來源,那麼即使登記於未成年人名下,也應作為家庭共同財產處理。大部分情況下,未成年人沒有獨立的經濟收入,其日常生活尚且依靠其父母供養,大額存款登記於未成年人名下,也不能表明即為未成年人所有,實際上存款的主要來源一般也都是由其父母的收入構成,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被執行人為惡意躲避債務將大額財產登記於其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情況,如僅因存款存入未成年人名下就一概認定為屬於未成年人所有的財產,顯然與客觀情況不相符合。
  • 無法卸載,大批超級油輪變海上油倉,僅在加州外海就囤積兩千萬噸
    因為俄羅斯方面拒絕減產保價的提議(傳言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沙特王儲薩利赫在通電話的時候還彪了粗口),沙特再次發起石油價格戰,在大幅降價的同時不斷增產,暴力搶奪俄羅斯石油的市場份額,沙特用自己的幾十艘超級油輪,突擊向歐洲和美國運送優質的阿拉伯原油,發起低價傾銷攻勢。
  • 國產30萬噸級無限航區船型油輪順利交付使用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在大連港灣海關的監管下,大船集團建造的30萬噸級VLCC油輪「瑞信」號順利交付使用。「瑞信」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巨型油輪,船長332.95米,寬60米,高30米,最大載重30.8萬噸,屬於無限航區船型,續航裡程25000海裡,可裝載200萬桶原油通過馬六甲海峽。 為保障「瑞信」號順利交付使用,大連港灣海關提前介入,安排專人對接,主動派員到現場對船員、船舶夥食物料供應進行核查監管,實現船員、船用物料設備到廠和生產加工的無縫銜接。
  • 多艘油輪遠赴東方大國,美軍艦故技重施準備攔截,不料遇到硬茬了
    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委內瑞拉恢復向我國直接運輸石油,大批油輪遠航赴華據環球網報導,委內瑞拉已經恢復向我國直接運輸石油。從上個月開始,中石油的有理論就已經開始在委內瑞拉裝油,之後會陸續送來我國。
  • 嵐橋集團第五艘超大型油輪VLCC「瑞昇」輪交付使用
    8月6日,繼「瑞豐」、「瑞泰」、「瑞鴻」、「瑞春」四艘超大型油輪VLCC之後,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為嵐橋集團建造的第五艘30.8萬噸超大型油輪「瑞昇」輪在大連正式命名交付使用。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嵐橋集團第5艘超大型油輪交付使用「瑞昇」輪是大船集團為嵐橋集團量身打造的節能環保型VLCC產品,可在全球範圍內航行,續航裡程超過25000海裡。
  • 伊朗油輪強行闖關衝向美國後院:天天換名字改塗裝,美軍無法攔截
    此前停靠委內瑞拉伊朗油輪根據美國方面報導稱,伊朗正在用身份的報廢船隻名稱,塗刷到自己油輪身上,用於掩蓋伊朗油輪向全球石油出口的路線。委內瑞拉和伊朗今年加深了合作,委內瑞拉國營PDVSA石油公司的文件顯示,由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租用的一艘油輪正在裝載委內瑞拉原油供出口,這提供了兩國反擊美國制裁而擴大貿易的最新策略的證據。
  • 油輪被伊朗扣押,韓國出動巨艦解救,該艦曾在海參崴被凍成冰棍
    但還是給德黑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那麼被扣船員現在怎麼樣呢?據韓聯社消息稱,韓國駐伊朗大使館人員1月6日在伊朗南部阿巴斯港會見了被伊方扣留的「韓國化學」號船員代表,並確認了包括5名韓籍船員在內的20名船員的人身安全。既然確認被扣人員沒有生命危險後,那麼下一步韓國駐伊朗大使館將同伊朗政府、司法機關保持溝通,並配合韓國談判團一起解決扣留問題。
  • 國際原油2020「驚魂未定」 2021年將何去何從?
    隨著俄羅斯拒絕進一步減產,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主力國沙烏地阿拉伯迅速以降價及增產打響了原油價格戰,以逼迫「盟友」回到談判桌上。隨後,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全面爆發,導致原油需求銳減,進而引發了今年原油市場上最受矚目的事件之一——國際油價史無前例地跌至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