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最新演講:過去這一年,恍若隔世

2021-01-09 澎湃新聞

未來有不確定性,但是不意味著不確定面前我們無所作為,企業和企業家就是為對付市場不確定性而生。

作者:周其仁

來源:網易研究局(ID:wyyjj163),整理自周其仁教授主題發言。

過去這一年恍如隔世,我們很難相信再回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情形,很難再回到中美貿易戰之前的日常生活,看未來也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病毒到底會怎麼樣,免疫針到底有多大效果,美國的新總統是不是會比川普對全局、全球化走向有更大不同的影響,嚴格的說這些問題都不知道。有一個詞原來非常生僻,是科學上很少人討論的問題,叫做不確定性或者不確定性原理,現在卻變成了天下無人不識君,都在談論不確定性。

我想在企業的角度談不確定性具有特別的含義,因為企業要組織人、財、物,要面向未來,要組織籌劃,如果未來不確定,這個企業怎麼打仗?怎麼組織人、財、物應對市場競爭,所以需要把不確定性概念稍微做一些討論。我理解經濟學含義上的不確定性,是站在現在看未來,哪些事件會發生,哪些事件不會發生,事件大概分三類:

一類事件指一定會發生的確定性事件,比如說現在冬季,春季一定會來,現在一九快要過了,到七九我們這個緯度結冰的河會開裂,八九燕子會回來,年年如此,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這是確定性事件。二類事件指可以根據過去發生的概率推斷事情將來會不會發生,不一定會發生但在這個概率上可能發生,比如說像我這個年齡,要去買健康保險就要估價身體的基礎情況,給出一個精準的估值,多大可能會腦梗,多大可能會心梗,不同的基礎條件買保險價錢是不同的,概率上會發生的事件可以通過保險機制來應對。三類事件指不確定事件,即通過過去的事情沒辦法推斷,不能確定未來這個事情會不會發生,比如說新技術,什麼時候科學原理會變成技術?什麼時候技術會變成產品,什麼時候產品會受到市場的追捧變成經濟的流量,沒有辦法推斷,不能說用多少時間發明了飛機就用多少時間發明飛船,也不知道多少時間發明了電話電報我們就有多少時間可以發明網際網路,這類事件叫做不確定性事件。

現在不確定講的非常普遍,但有一個問題沒有好好討論,人類對付的了不確定嗎?按照經驗、老法子,確定性事件很容易對付,傳統農業社會尊敬老人就是這個道理,以老為尊,老人身上經驗最豐富,知道什麼事情會發生,聽老人言不會吃虧的。概率性事件需要應用保險機制,一類是保險公司業務,經過對各種各樣事件發生概率的推算付一個錢,發生後賠償;第二類是商業銀行,資產抵押的做法就是為預防錢萬一概率上還不了可以將資產拍賣掉。現在要討論怎麼對付通過經驗沒有辦法推斷的不確定性事件,其實關於對付不確定事件,人類的經驗已經積累了很長時間,我理解對付市場不確定性最主要的一個工具,一個機制就是企業組織。

大家看一個企業有哪些要件,第一個要件是要有資本金,而為什麼要有資本金?搞企業要有錢好理解,否則怎麼買設備,請人,買原料,但這個錢為什麼一定要是本金?為什麼不能借錢來?我們改革曾經走過「撥改貸」,財政的撥款利用效率不高,統統改成貸款,但改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不行,一個企業資產全部由貸款完成它沒有辦法搞。「撥改貸」一段之後「債轉股」,任何企業,國企民企,世界上任何叫企業、叫公司一定要有自有資本,自有資本就是用來對付不確定性,這個錢放進去不能抽回來,放進去的錢不一定有回報,有回報就分回報,沒有回報就零,賠了就賠了,這叫做資本金,人類發明資本金就為了對付市場不確定性。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確定性不意味著一定是壞事情,它是中性的,只能說過去沒有辦法推斷未來,但未來有可能意外的好,我們看現在新技術帶來的企業增長,傳統時代難以相信會有這麼好的未來。所以這個不確定性是兩面的,資本金也是兩面的,好就增值,估值到你不能相信,讓當初的投資人覺得喜笑顏開,壞則血本無歸,借錢的時候看你有多大資本金,根據風險估計後才可以借錢,所以其實面對風險世界和不確定世界人類是找到辦法來對付的。

有了資本金企業就能對付不確定性了嗎?你找塊資本「金」放臺子上看它能增值嗎?它要跟人結合起來,跟什麼人結合?首先要跟能做決策性判斷的人結合,要有企業家,企業家就是稀缺性的資源配置做出決策性判斷的人,有很多種可能,不一定哪個會發生,但今天就要決定投還是不投,放還是不放,可能放對也可能放錯。所以資本金加上企業家,加上其他的元素就構成了市場裡頭對付不確定性的整個這套機制,中國走市場經濟的路就是要把這套機制在中國土地上讓它紮根,無論國企、民企,殊途同歸,要有清楚的財產權、很好的合約,這個合約要讓參與的各方有預期,下一步幹嘛?下一步在中國人裡面挑出最適合做決策性判斷的人,上哪兒找這個人?都是北大清華名校畢業,沒有辦法知道他們能不能成為企業家,只有一個辦法,放到實踐當中去「打」,放到實踐當中去「練」。所有企業家都是「打」出來的,就跟戰爭年代軍事的將領是打出來的一樣,打到最後剩下的才是優秀的將才,不管學歷多高、背景多好、資歷多優,放上去練就知道,交給一堆資源,一些人手裡資本金能不斷變大,在競爭當中他的主動性也會越來越強。還有一些人因為各種主觀客觀的原因,資源鏈越變越小了,資源鏈等到資不抵債出局,非常無情的競爭遊戲規則。

我們現在很喜歡討論國家之間的大事情,我的看法一直有保留,國家競爭遠遠不如企業間的競爭,企業間的競爭比國家之間競爭要激烈好多倍,你就戰後看滅掉的國家有幾個,美國這麼頭號強國,越南打下來了嗎?你說越南太遠,古巴很近吧,打下來了嗎?蘇聯當年第二個強國,阿富汗打下來了嗎?九十年代沙漠風暴,伊拉克,全世界軍事專家,這才叫現代戰爭,伊拉克還是伊拉克,沒打下來。但把二戰以後所有公司加到一起看,滅掉了多少,吳曉波書裡用了一個數,今天的中國每天誕生一萬家企業,在18個月內90%消失了,剩下的10%能熬過多少個第二個18個月、第三個18個月,所以企業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過去說軍國大事,不可以掉以輕心,今天來看當代的世界競爭、經濟競爭,是企業間的競爭,不可掉以輕心。無論這個世界千變萬變,競爭不變,人類哪怕只剩兩個人還會有競爭,剩一個不好說了,你說能發生多大事可以讓人類變成只有兩個人,未來不管發生什麼,是好是壞,可以樂觀可以悲觀,競爭不變。

因此,在企業工作的領導人、企業家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企業間競爭的格局,企業競爭大概就是這麼三類,全球看如此,國內看如此,一個地區看也是如此。總有一些頭部公司,頭部公司的特點是什麼?多多少少有獨到性,多多少少與眾不同。底部公司特點成本低,草根。中部的腰部企業上不著天,下離開了地,成本已不如最低的,但沒有多少獨到性。中國企業大概落在哪一塊?我的看法中國的企業大量落在中間這一塊,雖然有些企業已經沒頂了,但不要看經營數據,不要看銷售總額,你要看競爭狀態,全世界有獨到性,就是手裡離開它不行,這種公司有,但這種公司在整個中國公司當中目前看還不多,或者說跟我們這麼龐大的經濟體比還遠遠不夠。我們大部分企業在中間,沒有多少獨到性,但經過40年的高速增長,成本已經不低了,你看越南的企業、印度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追兵是很厲害的。兩三年前我去美國超市裡隨便翻翻,越南、馬來西亞製造的衣服都有,而十年前全是中國製造,當然我們說產業轉移了,我們往上走了,但中間這個企業的競爭尤其激烈,因為你沒有獨到性,沒有獨到性在這個產業裡面很少有話語權,所以我們要針對這個結構來討論中國經濟的競爭。

已經公布的2020世界五百強榜單,數據是2019的,好消息是中國加上香港世界五百強企業總數已經超過了美國,但要看利潤最強的世界五百強,我們就是幾個國有商業銀行,再加上阿里集團,加上網際網路的騰訊。所以這裡面可以看到,總量是一回事,那是我們的市場、我們的國民、我們的人口就是佔世界的五分之一,但真正的利潤特別是競爭當中有獨到性的利潤,中國公司賺的還是不夠的。同時中國五百強也已公布,中國五百強上榜企業總營業收入50.5萬億,比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4.2萬億,比去年增長16%,這些數都表明這種頭部的公司是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發動機。因為它比全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差不多高一倍以上,它是個引擎,帶著國民經濟在走,這都是中國改革發展多少年來重大的成果,但在全球競爭看,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競爭的路線要走,在這當中,怎麼去提高競爭力。

我要說不管我們預測將來是好是壞,對大家都是一樣的,這就是競爭的事情,對此我們很關心,將來好對大家都好,將來不好對全世界都不好。問題是你會怎麼樣,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民間智慧有時候還非常有可取之處,一個大狗熊追一群人,民間智慧怎麼講這個事情,重要的不是你比熊跑得快,重要的是你比別人跑得快,這就是競爭的思想,我們一定要在競爭的思維當中來做決策,來做判斷,來看我們該往哪裡走,該往哪裡下工夫。

所以我重點的講,不確定性一定會陪伴著我們,技術加快,全球化打通,都會讓不確定性出現的頻率提高。但怎麼對付不確定性,不要把它變成一個時髦的詞掛在耳邊就能把很多事情對付過去了,企業工作要研究怎麼在市場裡面對付不確定性,至少比別人對付的好一點。我下面講幾個故事看看怎麼應對不確定性。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佛山,這家是玻璃瓶廠,亞洲最大的玻璃瓶廠,民營企業,當然要排到五百強排不上,但今年我去調查我是深受啟發。在疫情期間30個分支公司沒有一家停產,包括在湖北的公司不停產,這家分公司設在黃石,在疫情的衝擊下,怎麼可以做到不停產?我們去訪問,董事長介紹,是由於多年練就的平常工夫,也是中國企業普遍缺的本事,克服市場能力弱於產能的短板。我們老說中國產能過剩,什麼叫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產能跟市場能力之間不匹配。玻璃爐子一打開就不能關,因為它是高溫燃燒,如果爐子發生重大的損失,資本金就燒沒了,因此,要確保這個爐子不能停,確保繼續出那麼多玻璃水,出那麼多瓶子,確保把它賣掉。玻璃瓶有好多用途,他們多少年來練就一個本事,任何一個方向用途的銷售佔比都不能超過這個企業總銷售的10%,再好的生意也不讓它變大,一定是多元化,一定是10到12個方向同時做。多年練就的平常功夫,使得今年在疫情下經受了不確定性考驗,酒瓶子賣不動了,藥瓶起來了,大的罐子賣不動了,進家庭的小瓶子需求猛漲。他因為有多元的銷售,多年練就這個功夫,總的銷售額在疫情期間增長了,利潤也在漲。更重要的是結合防疫專家的意見,二三月份就制訂了嚴密的工廠防疫計劃,給黃石市委打的報告說,工人們不回家,危險性更低。黃石市委書記和市長冒著政治風險,報告省委同意他們維持生產。不僅這個廠一直沒有停過工,全國30多個廠也沒有停過工,這家公司招人都不招一個地方,都要分開招,防止風險集中,這個功夫是平時練就的,向死而生練就的。

這個老總很有意思,他在北大哲學系學習,一學學好多年。他認為不確定性事件誘導能把所有的企業拖垮,是平時功夫不夠,才使得突發事件來的稀裡譁啦,潰不成軍,企業最重要的是日常工夫,在你手裡的時候把它準備充足,發生不確定性衝擊的時候,你至少比行業內其他公司做得好。這次疫情檢驗了他的哲理,好多小廠全停了,定單反而向他集中,要求他加大供應,同樣在2020年,同樣在疫情,同樣的業務其他人人仰馬翻。所以對付不確定性,很多時候就在你的手裡,就在你平時抓不抓,抓的緊不緊。我們的企業管理、企業的流程再造、企業的數位化,現成技術已經很多了,但是很多公司就是說說,牆上掛著,不當真,這家公司就當真,認真學日本好幾年,光車間爐膛面前掃地掃了三年才過關,這種功夫現在看來沒有白廢,這個經驗是值得中國很多公司學習。

第二家公司也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已經上市,做特種氣體。自然界有很多氣體其實是有用的,礦產底下附帶很多氣體是有用的,但兩個難點,第一分離不出來,第二純度不夠。這家公司陰差陽錯,當年創業老總是曾經可以到清華學習,後來各種因素沒有去成,人生有點遺憾,但是關注科技,他最早關注很多氣體有商業應用價值,但是供不應求。當年最刺激他的是做近視眼開刀手術用的美國人的一罐氣體,這一小罐氣體十幾萬人民幣,他就說幹這個事情,一直走到做晶片的特種氣體,晶片的加工不是靠物理,是靠氣體,最後他的氣體供到阿斯麥爾的認可,全球可以供應。他這一點點東西,很多人離不開,很多行業離不開,競爭的位勢就不同了。

第三家是在清華門口的一家公司。人的眼底有豐富的血管狀態,醫學專家認為眼底是無創可以知道血管狀態最好的窗口,但是全中國能讀眼底照片的好醫生人數非常之少,只有千把個,可是這個信息對理解人的健康作用非常大,成本非常低。學軟體、學醫的兩夥年輕人組合在一起,把全世界讀眼底血管照片最好的三萬個醫生的經驗通過AI來訓練機器,實現人工智慧,現拍一個一分鐘血管狀態報告就出來了。現在醫藥監督局批准了其中一項已經可以上市,通過這張照片可以篩查糖尿病,篩查有多重要,我們要從事後的治療變成事前的預防,首先要知道人的健康狀況,這是一個重大的技術發展方向的轉變。如果可以很便宜的進社區、進家庭,可以很快的做測試,人就會提醒自己要注意什麼、防止什麼。這也是中國現在冒出來的企業,還在初創,還在第幾輪融資,重要的是在整個競爭格局當中,他開始往獨到性方向走了,增加了獨到性就有遠大的前途。

第四家公司是美國公司,也已經在順義醫藥板塊產業園落地,因為他的發明發現要量產化,選擇到中國來,跟特斯拉做得決策一樣,他也是一位科學家。很多人認為眼睛瞎了就是眼睛不行,我們給他一個導盲犬,給他一個棍,這個科學家認為錯了,他是腦科專家,他認為人看見世界成像區是在腦子,眼睛是通道,眼睛瞎了,另找一個通道可以重見光明,這是一個原理。企業家就要把這個原理變成技術,把這個技術變成產品,然後一代兩代,我們現在看到在北京順義是第三代產品,頭上戴這麼一個攝像頭,然後有個電子板放在舌頭底下,舌頭據說是最敏感的,可以把這個信息進入到成像區。北京的盲人學校做過測試,第一次可以拿籃球投到籃球筐裡,第一次看見文藝演出,中國有五百萬盲人,它不光是商業價值,更是人道主義貢獻,對怎麼提高人類生活品質的貢獻是非常有意義的,現在結合非常有意思。

所以不要聽美國總統怎麼著,在商言商,美國有很多公司在這個時候願意到中國來。不要一說貿易戰就不來往,脫鉤了,沒有這個事情。企業全球化和國家本位的全球化是兩個層面,我是習慣於從企業角度看,川普是厲害,但是他制裁華為,先得制裁美國公司,不準美國公司賣東西給華為,那不是要美國公司的命嘛,哪那麼容易善罷甘休。從企業層面看,全球化會有波折,但是不會逆全球化倒退回去,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企業家怎麼行動。因為中國的製造能力,產量能力強,特斯拉在美國最大的堵點是供不上,到了上海一年量產,特斯拉的估值上去,中國做了貢獻,這是全球比較優勢的組合,不會因為一個川普就中斷。

第五家公司是做網際網路的。說到網際網路,很多企業心都毛了,做可能不懂,不做就會死,這家公司就是把網際網路技術做到建築工地,中國一年有一百萬個建築工地,管理水平不高,先做財務,財務做完了以後做整個工程流程,全部把這個流程清理完了以後,用軟體設計好,搞不好名堂,過去我們建築工地「跑冒滴漏」那個黑錢全進入房價,全進入建設成本。這家公司就用網際網路技術做,在雲裡提供服務,交一點錢給一個密碼,就可以填一個數自動往前走,把建築工地管的井井有條。全球有九百萬基建工程,中國佔了1/9,好大的市場。

第六家公司是佛山的公司。雙循環,到底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看今年的考驗,國內一出問題,國際市場還可以,等到國際市場單子還沒發出去,國外的疫情比國內嚴重,然後再過一段時間又是國外的訂單飛過來,因為國外的產能停了。這麼一個折騰的不確定性,作為一個企業怎麼對付,這家公司老總姓羅,做的產業是高分子材料,主要是包裝材料,面向全球市場。做全球市場,國內市場怎麼辦,到企業這個層面怎麼對付還是非常具體的。他找出一個在國內賣的最火的產品,消防用的材料,拿它做基準物:國際市場如果好,產能要給國際做,把這塊產品提價,讓國內需求收縮;國際市場一下去,這款產品降價,讓國內需求漲。真是絕了,我說你這個東西是都江堰嗎?用「水大了走外江,水小了走內江灌溉」的思路調控企業,我們現在都說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其實現在都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任正非那段話供大家參考,很多記者問他,你們華為明年是打國內還是打國際?他說不知道。我們這些問題從來都是糊裡糊塗。記者還不罷休,還問,到底往哪裡打?他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客戶在哪裡,我們就打到哪裡。所以要把寫文章的語言變成企業作戰決策的語言,真要企業家做一個非常好的轉換。

最後講講美團。怎麼可以使替人跑路變成一個產業呢?2018年美團服務三億人口,完成63.9億份定單,每份訂單節約48分鐘,加到一起是6億個工作日。怎麼發現這個市場?國內收入提高,但時間變緊,時間成本提高,還有一條,基於時間的組織能力提升,過去幫人跑腿一天跑不了幾個,但我在北京太平橋那一站問過,最優秀美團的外賣員一天可以跑出一百單。高度專業化以後,改進信息技術,可以把生產率提高,整個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巨大改變,送東西變成大產業,創造出一個市場。不是在已有給定的約束下求大,是改變約束條件,這是企業家的功勞,這股力量就可以對付市場不確定性,它可以讓市場的不確定性向著造福於人類的方向發生,這也是不確定。美團現在每天一百萬小哥在中國大街小巷跑,這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

當然我們不要忘記一些反面的教訓,這些企業家我差不多都接觸過,不要因為他們身敗名裂,就否認他們歷史上沒有做過什麼好事,都做過了不得的貢獻。仰融沒做過貢獻嗎,造國產汽車;三九藥業是一個中藥的成藥,做那麼大的市場,一個三九胃泰做到這麼大的市場,沒有貢獻嗎,解放軍後勤一個教員,借錢起家;江蘇鐵本的戴國芳沒有貢獻嗎,民營煉鋼;健力寶的老總李經緯,1984年洛杉磯奧林匹克會議那個報導震驚全球,東方魔女喝東方魔水,中國女排一休息就喝健力寶,然後打贏了,這個飲料當年是可以跟可口可樂拼一長短。各種原因,其中一個原因,企業、企業家是對付市場不確定性的一種重要的發明,重要的人類經驗。

企業第一個立足點是要可靠的財產權和可靠的股權合約,這是所有打仗的基礎,這個東西缺失,預期就不確定,也沒有辦法把中國企業家潛在的才能發揮到最大。第二條我們永遠認識到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超過國家間競爭,這裡的學問比國家間競爭的學問要大,要複雜,需要更多人去身體力行去體驗、去總結、去提煉,才能把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正確搞上去。企業家的判斷性決策至關緊要,資本、銀行、土地、元器件、工人、工程師等元素也都重要,但是沒有這個判斷性決策重要。最後一條,企業競爭到底爭什麼,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爭取用戶的歡心,爭取用戶的青睞,所以華為的綱領叫「以客戶為中心」。因為客戶不斷在變化,你一定要比客戶還懂客戶,才能夠服務好他,有無數潛在的需求還沒有提上日程,還遠遠沒有被滿足好,無論數量、質量、品種、功能、體驗,這裡頭有無窮的仗可以打。

最後概括一句話,未來有不確定性,但是不意味著不確定面前我們無所作為,企業和企業家就是為對付市場不確定性而生。從已有的經驗看,中國這個人群當中可以產生非常優秀的企業家,產生非常優秀的企業,我們走這條路的時間還短,現在馬上叫板美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叫板歐洲、日本,還有一點距離,但不是不可為。在這個競爭的過程當中,不確定性是中性的,駕馭得了就造福於人類,駕馭不了就會變成災難和懲罰。

原標題:《周其仁最新演講:過去這一年,恍若隔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粉絲:恍若隔世!
    回顧過往,恍若隔世!來看下成毅不同年齡的狀態對比!你最愛哪一個時期?2012年22歲的成毅完成個人大銀幕處女作《詭愛》,那時候的妝發和現在的審美截然不同,這段舊照爆出成毅也被指責老氣。接受過去的成毅,支持現在的成毅,期盼未來成毅!果果們一直在路上!
  • 周其仁:中國創新的障礙
    視頻來源:安蘭德書友會(ID:readaynrand)中國創新的障礙周其仁的演講在本頻道發布後
  • 周其仁最新演講:「起飛」後的中國經濟面臨更大的挑戰
    文 /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本文為周其仁教授在
  • 2020年高考結束後的那一刻,塵埃落定,恍若隔世
    我聽見周身和我一般的孩子,他們討論著考題,他們一會說這道題目多麼難,一會又說那道題目多麼簡單。他們一會子哀嘆,一會子欣喜,一會子又激動異常。我也看見,有的孩子他們像我一樣,靜靜地一個人走著,走在太陽光裡,背影輕飄飄的,臉上沒有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 周其仁最新演講:未來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不一定是壞事情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進行《不確定環境裡的企業競爭》主題發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資料圖)以下為演講內容節選:過去這一年恍如隔世,我們很難相信再回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情形,很難再回到中美貿易戰之前的日常生活,看未來也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病毒到底會怎麼樣?免疫針到底有多大效果?美國的新總統是不是會比川普對全局、全球化走向有更大的影響?
  •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文|月上西樓圖|網絡截圖曾經老濟南西城濼源門至外圩子城一片為老西關。歷經元、明、清、民國數百年的發展,這片居住區的範圍東自五路獅子口,西至順河街,北起城頂,南到上新街、南新街,且今天的城頂街,回民小區一帶聚居區內以城頂、永長街和西青龍街為主要幹道,與禮拜寺街、倉巷、小倉街、石棚街、麟趾巷、新街、土街、長春觀街、飲虎池街,斜街等街巷相連成片,構成了西關特有的穆斯林民族特色居住區。回族同胞們在這裡繁衍生息,對這座城市特別是工商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周其仁:一部未完成的產權改革史
    那一年我已經28歲了,北京大學要不要我這樣歲數大的學生呢?遠在千裡之外,我覺得毫無把握。思慮再三,只好放棄填寫北大,最後按第一志願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錄取。 馬國川:那時大學的氣氛很活躍。 周其仁:1978年10月後的北京,是中國偉大變革的漩渦中心。
  • 周其仁:如果未來不確定,企業怎麼打仗?
    來源 | 新浪財經 作者 |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本文據12月29日「2020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上,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進行《不確定環境裡的企業競爭》主題發言整理,有刪減。
  • 陳欣怡三年「恍若隔世」,陳嘉欣「蛻變」沒感覺
    紀存希難忘舊愛,王析翊一見鍾情雖然說不管是哪一版,男主都逃不過「渣男」這個詞,但是兩相比較之下卻能發現,這兩位男主在處理感情這方面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只談劇情,勿上升演員)。但是在新版中這一點改的就實在是有點差強人意了,酒後亂性雖然是個理由,卻實在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畢竟比起意外,這更像是酒後壯膽的一時興起。而除了這個,男女主的婚姻也是一大槽點,在原版中陳欣怡同意結婚,絕大多數是因為他們的婚姻關係到薑母島一整個島民的生計。
  • 周其仁首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濃度」不要「強度」!別把經濟...
    近日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主題,周其仁教授在北京接受了川觀新聞記者的專訪。採訪中他說自己有個原則—— 「有些問題講了沒用,有些問題不講也能解決,所以討論問題就該集中到那些『講了可能有作用』的領域裡來。」這也是周其仁首度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聲。有意思的是,訪談是從周其仁反問記者開始。從下午到傍晚,他和川觀新聞記者一口氣聊了兩個半小時。
  • 周其仁最新演講:善陣者不戰,練平常功夫
    全國的數字來看,全年可能會有5%的經濟增長,但是跟過去相比掉下來很大一塊。對比來看,如果每家公司在算今年有幾個月的時候,如果你2020年多於6個月,你基本上就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當然,365天這個天數沒有縮短,我們的土地租金、銀行貸款都是按365天計算,如果收入去掉了6個月,你所有的成本就要拿這6個月的收入來分攤,所以今年對於企業發展來說,還是非常嚴峻的一年。
  • 周其仁最新演講:善陣者不戰,練平常功夫-虎嗅網
    全國的數字來看,全年可能會有5%的經濟增長,但是跟過去相比掉下來很大一塊。對比來看,如果每家公司在算今年有幾個月的時候,如果你2020年多於6個月,你基本上就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當然,365天這個天數沒有縮短,我們的土地租金、銀行貸款都是按365天計算,如果收入去掉了6個月,你所有的成本就要拿這6個月的收入來分攤,所以今年對於企業發展來說,還是非常嚴峻的一年。
  • 再見,已恍若隔世
    這是我離開之後第一次因工作上的事情回到這裡。四年,不算短,也不算長的時光,恍如昨天。還清晰記得每天清晨帶領學生跑步的情景,還清晰記得跟同事在冬日曬太陽的場面,還清晰記得站過的那些教室,還清晰記得閒暇時同事之間的「切磋」……四年,似乎一切都沒有變。依然那麼親切,依然魂牽夢縈。
  • 馬雲最新演講來了!
    儘管已經退休了一年,像馬雲自己說的那樣,也很少在公開場合演講了,但做事一如既往的高調。在9月28日~29日的2020綠公司年會上,馬雲帶著他40多位中國企業家俱樂部(CEC)的企業家朋友、20多個外國駐華大使或參贊以及眾多慕名而來的中小企業家們,蜂擁至海口,為海南自貿港搖旗吶喊。
  • 周其仁對話賈國龍:今天餐飲企業要有華為當年「流程再造」的決心和...
    此外,利用這段時間,我還做了兩件特別有意義的工作:一、重新梳理標準,重新梳理制度;二、對未來十年有了一個新構想。 原來都是事情推著我們往前走,但是這次冷靜下來之後,我麼開始想大事了,「看十年、定三年、幹一年」。
  • 港劇《隔世追兇》
    《隔世追兇》(To Get Unstuck In Time),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出品的時裝警匪劇集,由林志華導演,關皓月、朱鏡祺聯合編劇
  • 忻州古城:滿城詩意,恍若隔世
    過去,忻州古城因繁榮富庶而得「南絳北代,忻州不賴」之贊,又因文風昌盛而有「文躋九原、雅出秀容』之譽,更具『晉北鎖鑰、三關總要」之名,曾是晉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鎮。圖為媒體團在忻州古城觀覽。
  • 今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說什麼?最新「劇透」來了
    在談到為何此次跨年演講選在武漢時,羅振宇表示,疫情大幅度地提升了武漢這個城市的關注度,它幾乎成為2020年中國人面對危機凝聚在一起克服困難的精神圖騰,一個時代的符號。所以這特殊的一年,重大活動的舉辦都會考慮武漢。不僅於此,在羅振宇看來,武漢也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結構發生巨變的一個縮影。
  • 高以翔,我多想回到過去看看被我們錯過的你
    這一個月你的朋友們也都比其他月份更加想你。而我們對你的想念也在這只能在尋找回憶中越來越深越來越濃...2019年的35歲的生日,朋友們為你準備的蛋糕就如你的人一樣紳士,照片上的每一個人都笑得如此燦爛。2015年是高先生和Bella在一起的第一年,這一年的生日肯定非常的特別,而這一年當然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對嗎?
  • 隔世追兇:一部高仿國外電影的TVB劇,值得一看
    曾經看過一部外國經典電影《黑洞頻率》,反覆看了不少於三遍,據說這部電影也屬於翻拍,但是超越了被翻拍的那部,而TVB劇《隔世追兇》就是根據這部2000年的《黑洞頻率》衍生而來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