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 請恭頌《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2021-02-15 廣東佛協

        當佛陀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二千五百人及大菩薩三萬八千在一起時。有一天,佛陀引領著弟子們向南直行而來,忽然發現路邊有一堆枯骨,身為世尊的佛陀立刻俯身,五體投地向著這堆枯骨恭恭敬敬地禮拜。

  世尊的這番舉動,使得眾弟子都狐疑不解,為何世尊要如此做呢?阿難尊者就合十作禮請問世尊:「世尊啊!您是三界的大導師、一切眾生的慈父,為世人所誠服推崇,我們一直都深深地敬愛著您,請您告訴我們:究竟是因為哪一種因緣、什麼道理,竟然向這堆枯骨禮拜呢?」

  佛陀回答說:「這一堆枯骨可能是我前世的祖先,或是多生以來的父母,哪有為人子者不拜父母之理呢?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恭恭敬敬地向其禮拜。」佛接著說: 「阿難!現在你把這堆枯骨按性別分為兩堆。」阿難尊者為難地說:「世尊!這我就不懂了,男女在世,衣著各有不同,男人頭戴風帽身著長衫,又束著腰帶,穿著長靴,衣飾整齊,一看就知道是男子漢;女人在世喜愛塗脂粉,在身上灑香水,這一身打扮,可以看出是女人身。但是,不論男女死後都成了枯骨,沒有什麼差別,又如何分辨呢?」

  佛陀對阿難道:「如果是男人的骨骸,它的顏色較白,份量較重;倘若是女人的骨骼,其顏色較黑,份量也較輕些。」

  佛陀以沉重的口吻告訴阿難:「要是男人的話,在世的時候,經常出入佛寺,聽人講解佛經或戒律,恭敬禮拜佛、法、增三寶,又勤念佛號,以這善緣,死了以後,其骨骸潔白如玉,且份量甚重;若是女人在世的時候,沉溺於情愛,不知聽經禮佛,以生兒育女為職事,而養育小孩,都以奶水來哺養,奶乳是由她們的血所變成,養一個小孩就要吮食八石以上的奶水,母體怎麼不消瘦憔悴呢?因此女人死後,其骨骸顏色較黑,而份量上也較得多了!」

  阿難尊者聽了佛陀的話,內心痛苦如刀割,忍不住落淚,悲傷飲泣地說:「世尊啊!慈母的恩德,應當如何報答才是啊!」

  佛陀對阿難說:「你們且靜靜地聽我說吧!母親有了身孕要經過十個月,可 以說備嘗辛苦!懷胎頭一個月,小生命猶如草上露珠,朝不保夕,搖搖欲墜,清晨所凝聚的,午後可能就消失無蹤;第二個月就像凝結的酥油一般;第三個月時,仿佛是一團凝結的大血塊;到了第四個月,胎兒才稍稍有了人的形狀;母親懷胎五個月的時候,胎兒的主要器官、頭、兩手及足也形成了;第六個月時,母腹裡的胎兒六精也洞開了,這六精就是眼、耳、鼻、口、舌、意。七個月的胎兒,就長了三百六十片的骨節,還生出八萬四千個毛孔;八個月的時刻,胎兒的頭腦已近成熟,有意識、有靈性了,人身上的九個孔道也都開了:雙目、兩耳、兩鼻孔、一嘴、肛門及尿道等;胎兒九個月的時候,在母體內雙手雙足經常亂踢亂捶,有如須彌山動,使得母親寢食難安。胎兒自受胎以後,直到呱呱墜地,其間吸食母血,轉變為胎兒的營養而得生存;到了第十個月,胎兒各部器官都已逐—完成,胎兒隨時準備出生。經過十個月懷胎,母親也受足了苦楚!為了使孩兒生產順利,母體血流成河,使胎兒能夠順血河而下;若遇安產時,孩兒卷手卷腿,非常順利地產下,較少傷及母體,減少母親不少的痛苦;若是難產的話,小手小腳亂踢亂抓,使母親感到痛苦不堪!如千刀攪割,如萬箭穿心,死去活來,慘不忍睹。為人子女,莫忘母親生你育你所受的苦楚,否則,真是禽獸不如!

  「經過重重的痛苦,慈母才生得愛兒。若進一步來分析,慈母至少有十大深恩:第一是母親懷著胎兒,百般顧愛保護的恩德。第二是母親分娩時受盡極大苦楚的恩德。第三是雖然為子受盡折磨,既產得愛兒卻忘了為子所受的一切憂苦的恩德。第四是為哺食愛兒,盡以美味餵兒的恩德。第五是為使幼兒安睡,寧可自己受潮受凍的深恩。第六是以乳哺兒,兒肥母瘦的深恩。第七是為兒洗滌不淨,不借玉手汙染、不怕皮肉漿裂的深恩。第八是兒若遠行,母依門遙望,流淚想念的深恩。第九是願代兒受苦,無限體恤愛憐的深思。第十是慈母愛兒憐兒之心,永無休止的深恩。」隨後佛陀逐條讚頌親恩的偉大:

  第一讚揚「懷胎守護」的恩德:「『人身難得』,經過了輪迴數劫才得人身,同時又與此生的父母有緣,得以藉著母胎託生到人間來。五個月左 右,胎兒在母腹中漸漸生出五臟六腑,六個月前段,六精眼、耳、鼻、口、舌、意的竅門也都開了。胎兒的重量天天增加,母親覺得有山嶽般的沉重。胎兒在母腹中亂踢亂動,使慈母覺得如同地震風災心驚膽顫,心上一直惦念腹中的胎兒;加上身心的疲乏,也懶得打扮自己,漂亮的衣服收起來了,也很少對鏡梳妝。」

  第二頌揚「臨產受苦」的深恩:「經過十月懷胎日滿月足,即將分娩,每天—早母親像是得了重病,四肢無力,每天昏昏沉沉地,尤其心裡更是充滿了恐懼焦急,難以描述,因為擔心孩兒的平安,經常淚流滿襟,以悲愁的語調告訴親友:『我最怕的並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擔心無情的死神奪走了我寶貝的小生命!』」

  第三頌揚「生子忘憂」的恩惠:「母親生產時由於用力的緣故,五臟六腑像被撕裂一般,痛苦掙扎,昏過去了好幾回,為生子女所流的血就如宰羊般泉湧而出。經過這場大難不死的母親,甦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垂詢自己的愛子,知道愛兒確已平安無事,內心歡喜若狂,抱在懷裡,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陣歡喜過後,難忍的痛楚又如排山倒海般地湧來,剛才全然為得子而忘了傷痛,現在又得忍受肉體上痛徹心腸的苦楚。」

  第四頌揚父母「咽苦吐甘」的恩惠:「父母對子女的恩惠比海深,對子女的關懷與愛護不分晝夜,為子女自己怎麼吃苦也不皺一下眉頭。父母對子女的愛重情

  深,確是無法形容,只要子女能得溫飽,自己挨餓受凍也心甘情願;只要兒女歡喜快樂,父母就感到安慰。」

  第五頌揚慈母「回幹就溼」的恩德:「慈母愛兒無微不至,夜晚孩兒尿床,弄溼被褥,趕快把孩子移到乾燥的地方,自己睡在那又溫又冷的地方絲毫沒有怨言,只要孩兒睡得好,自己受冷受凍並不介意。母親的雙乳是孩子的聖殿,帶給孩兒溫暖與健康;母親的兩袖更為孩兒遮擋了風寒。父母為照顧幼兒,吃沒吃好,睡沒睡好,想方設法博取孩兒的歡心,只要兒女睡得安穩,快快長大,母親也就心滿意足、別無所求。」

  第六頌揚「哺乳養育」的深恩:「慈母的恩德如大地持載,滋生萬物;嚴父的恩德如天之覆蓋廣被,滋潤眾生;父母愛子之心都一樣,父母的深恩亦皆相同。只要你是父母的兒女,無論長得多醜,他們永遠不會嫌你醜,更不會怒目相對,就是你手腳捲曲不靈,他們也不會厭惡你,相反地更加愛憐照顧你,就因為你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父母的真情何其感人,父母的恩德何其偉大啊!」

  第七頌揚「洗濯不淨」 的親恩:「母親原是金枝玉葉之身,芙蓉花般的美貌,精神健旺而豐盛,眉如柳葉一般地嫵媚,紅潤的臉色顯出青春煥發的姿色。可是,曾幾何時,為子女操勞過度,如花似玉的美貌變得蒼老不堪,一雙玉手也因為兒女洗濯過多的不淨之物而變得粗糙,傷痕斑斑。可憐又可敬的慈母心,為兒女無條件地犧牲了自己寶貴的青春,換得來一臉的憔悴倦容。」

  第八頌揚「遠行憶念」的深恩:「親人死別使人悲傷難忍、痛斷肝腸;就是愛子遠去他鄉,也會使慈母哀傷不已;子女遠離故鄉,山川阻隔,父母早晚懸念,祈禱神佛保佑,早日平安回到身旁。有的兒女離家,一去數年無音訊,老父老母在家日夜盼望,以淚洗面。猶如林中老猿失去了愛子,哀泣啼號,肝腸寸斷,叫人為之心酸。」

  第九頌揚「深加體恤」的深恩:「父母恩情深重,為人子女實難報答於萬一,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兒女受苦受勞時,慈母竟晝夜祈禱以身替代,希望為子女受苦受罪,母愛何其偉大!兒女出門在外,慈母心常相隨,憐兒受寒受凍,怕兒受苦受累;倘若知道兒女受了一絲一毫的痛苦,慈母就夜不成眠,心酸不已!」

  第十頌揚「究竟憐愍」的深恩:「父母的慈愛猶如日月的光輝,日月永恆普照大地,親心永遠繫念兒女。親恩深重,親心更是無時或止,起居行止心常惦念,不論家居外出更是心隨左右;即使百歲爹娘,亦常為八十歲的兒女付出愛心;要說父母的恩德慈愛有時盡,除非生死異路隔斷了。」

  佛陀說完父母十大恩德,接著告訴阿難及眾人:「我看芸芸眾生,雖然有的先天稟賦不錯,可是有些人心性無知蒙蔽,從來不想父母對我們有多大恩惠慈德,對父母不知恭敬孝順,忤逆不孝、忘恩負義,真叫人痛心!你們都知道,母親十月懷胎,腹中如負重物,坐立都不得安穩,吃不下睡不著,如久病纏身無精打來;懷孕期滿即將生產,還要受百般疼痛,血流遍地,死去活來,經過無數的折磨才產下孩兒。慈母又擔心孩兒是否平安無事,聽說孩兒安然產下,慈母這才安心。小孩生下來,慈母懷抱不離,餵兒哺乳,手酸腳麻也都心喜;還要辛苦地為兒洗滌不淨的衣物,孩兒尿床了,母睡溼處,卻讓兒女睡乾淨的地方,沒有絲毫怨言。三年懷抱中,兒女吃的是母乳母血,直把母親都累瘦了!

  「從呱呱墮地嬰兒,以至童年、少年、青年,父母不知花了多少心血來教育子女明禮義、修德性。兒女長大成人,父母又辛苦地為子女準備嫁娶,籌集資金供兒女經營事業,使兒女能早日成家立業。父母對子女的愛護提攜真是備極辛勞,但從不在兒女面前提到恩惠兩個字,更不期望兒女的報答。兒女一旦有病,父母更是憂心如焚,經常由於愛子心切而急出病來;只有等待子女恢復健康,父母憂心成疾的病才會慢慢痊癒!

  「經歷百般辛勞養育,但願早日長大成人。有些兒女一旦長大,不知孝順雙親、奉養父母,對父母教誨不加理會,或出言頂撞,甚至怒目相視如仇家。在族內欺凌尊長,打罵同胞兄弟,不顧親情禮義,真叫人痛心疾首。雖然曾上學讀書,但不遵從師長的訓誨與父母兄弟的勸誡,不僅不聽且加拂逆。出入家門,不知稟告父母,言行舉止傲慢無禮,所做所為擅自主張,不把父母放在心上。即使父母伯敘偶然加以教訓指導,但是由於長輩的憐憫兒孫年幼無知,也都輕易放過;可是到了後來,性情愈來愈暴戾殘忍,不但不聽勸導,反而生出仇恨心理,最後離開親戚好友,結交的都是壞人損友,日久成性,顛倒是非,為害自身,愚不可及!

  「一旦被惡人壞友所引誘,就捨棄了父母家庭,離鄉背井,流落他鄉。或者在外經商謀生,做各種事情;歲月磋跎,年歲老大,有的就在外結婚成家,甚至老死也不回家,從沒想到這個身體從何處來?

  「有些更加不幸,流浪異鄉加上結交惡人損友,自己又不小心謹慎,於是被人用計陷害;或與人同流合汙,胡作非為,終被牽連,橫禍飛來,鋃鐺入獄。或判重刑,老死獄中;或遭病魔災厄纏身,弄得貧病交迫,狼狽不堪,受人輕視,乏人照料,病入膏盲,棄屍街頭,形骸腐爛,日曬雨淋,白骨枯零,魂魄流落他鄉,從此與親人家族永別,更是有負父母深恩!不孝子女,一死百了;殊不知嚴父慈母,自愛子離家之後,日思夜想,時刻憂心,望眼欲穿,憂心如焚,肝腸痛斷。因為思子流淚過多,眼睛都哭瞎了,悲泣過度又得了氣喘病;有的父母更由於思念兒女,無心經營生意,以致家道日衰,乃至抱病含恨而終;即使身死為鬼魂,也念念不忘愛子,不忍割捨親子之愛,真是人性至愛的流露!

  「有的子女不僅不勤於學業,且經常與不良朋友為伍,追逐異端邪說,做出敗壞風俗的行為,十足一副無賴漢的嘴臉,好勇鬥狠,欺壓良善,雞鳴狗盜,酗酒賭博,為非作歹,作奸犯科於鄉裡,使同胞兄弟受連累,更使父母悲痛心亂不知如何是好!清早出外遊蕩,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從來不向父母請安、噓寒問暖,使父母感到空虛無比,沒人照料扶持。父母年歲漸高,形容憔悴,身體衰敗,還要受到不肖子女的連累,受到外人的譏笑與凌辱,為人子女,於心何忍?

  「有的子女只有孤父或寡母,理應格外孝順才是,但事實上卻不然,把父、母冷落一旁,任由他(她)挨餓受凍,不聞不問,使得父、母暗自悲傷飲泣,自怨自嘆何其不幸為人子女理當善盡奉養父母的責任,不孝兒女卻不當一回事,使得父、母含羞受辱,在人前抬不起頭來,怕受人取笑。

  「常見有的兒子為了供養妻兒的生活,不辭辛勞,努力工作以博取妻子的歡心,卻把父母冷落一旁,視同外人;妻小的話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父母的教誨卻充耳不聞、或出言頂撞,全無敬上之心,真叫父母傷透了心!有的女兒在未出嫁之時,還懂得孝順父母;一旦嫁人之後,卻變得不孝起來。父母稍微說她幾句,內心就生出怨恨嫌惡的心理;而受到丈夫的怒罵毒打,卻甘心默默承受。對丈夫家的人情頗為深厚,對家屬子女也是極其愛重;但是對於骨肉至親的父母,卻日漸疏遠,真叫父母痛心!還有些不孝的女兒,隨著丈夫到外地居住,離開了故鄉的爹娘,一點兒也不思念父母,好像和父母斷絕似的,一封家書都不寄,使得父母日夜盼望.牽腸掛肚,寢食不安,就加被倒懸般的難受!父母思念子女之情。永無休止;父母對於子女的深恩大德,真是浩瀚無際,永無止境,非筆墨所能形容!兒女若是不孝,其罪愆即使向神明懺悔,恐伯也難以洗脫掉的!」

  佛陀說完父母的深重恩德,眾善知識個個感到悲痛,哀傷不已,有的五體投地向空跪拜,有的捶胸自責,由於過度的悲傷,全身毛孔都流出了鮮血,一時氣悶昏死過去了。不久眾人都甦醒過來,齊聲高呼著:「多痛苦啊!父母為了子女也太痛苦了!多叫人悲痛哀傷啊!不肖兒女也太使父母傷心了啊!我們現在回想起來,已往真是大罪人,那時就如黑夜遊神,東漂西蕩,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從來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罪愆有多深。現在聆聽佛陀的教示,如大夢初醒,深深後悔以往的過錯,想到自己不孝不仁之至,真是肝腸俱碎、五臟如焚啊!願請慈悲的世尊,憐憫我們的無知,使我們有個補救贖罪的機會,告訴大家用什麼方法才能報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便以八種妙法曉諭眾弟子:「你們既然知道父母恩德深重,現在我且為你們說明:假如有個人,左肩擔著父親,右肩擔著母親,繞著須彌山而行,擔子將皮肉磨破,又穿透了骨髓,也不叫苦;鮮血流下來,淹沒了足踝,如此經過百千萬劫,仍然報答不盡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個人,生在饑荒的年代,為了不使父母挨餓,割下身上所有的肉,切成肉屑,供父母充飢;雖然如此孝心,經百幹萬劫,還是難以報答父母的恩德之萬分之一。

  「倘若有個人,為了自己的父母親,用利刃將自己的心挖出來,以致血流遍地,仍不伯一切的痛苦,這樣歷經了百千萬劫,還是不足報答父母的深恩。

  「要是有個人,為了父母親,忍受千百支的刀戟利刃同時刺在自己的身上,直插橫穿,經百千萬劫,仍然不夠報答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為了祈求父母的平安長壽,以自己的身體來點燃佛前的燈,如此供養如來,經過百千萬劫,還是不足報答父母的深恩。

  「如果有人,為了報答父母的辛勞,赴湯蹈火,斷骨出髓,雖經無數萬劫,仍然報答不盡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個人,為了善盡子責,代替父母吞下火熱的鐵丸,全身被炙鐵燙傷,焦爛不堪,如此經過了百幹萬劫,還是不能報答父母的深恩之萬一。

  這時,大家聆聽了佛陀開示的種種父母深恩,個個悲傷落淚,心如刀割般的難受,又想不出如何報答父母深恩的方法,真是羞愧不已。於是齊聲向佛陀叩問道:「世尊啊!現在我們深知自己是不幸的罪人,但是不知如何做,才能報答父母的深恩?」

  佛陀見大眾皆有愧意,即歡喜地告訴大家:「如果想要報答父母的深恩,至少應該為父母做下列六件事:一、書寫這部經;二、讀誦這部經;三、懺侮一切罪過; 四、虔誠供養三寶;五、必須受持齋戒;六、多布施勤修善法,廣植福本。這六件事都能辦,就是孝子;否則的話,就是地獄中的眾生。」

  佛陀接著向阿難尊者等說道:「不孝父母的人,命終死後,必然要墮落到阿鼻大地獄去。這一地獄縱橫有八萬由旬,四周都是鐵的城牆,周圍設有羅網,使囚犯無法逃脫。地面都是鐵板,有烈火燃燒著,到處雷鳴電閃;又有銅流鐵漿澆灌在罪人的身上;還有口吐烈焰的銅狗鐵蛇追噬著犯人,一個個被燒得肌膚焦爛,苦不堪言。空中更有數的掛鈎、槍銃,滿地又是鐵質的斧錘、長矛、刀山、劍樹等種種的刑具,隨時都會對準囚犯砍殺下來。地獄罪犯受此百般的苦楚,永無休止,也不知要經過多少的劫數呢?即使在這裡受過了刑罰,又要打入其他的地獄去,頭上戴著熾熱的火盆,還要受鐵車壓身的折磨,鐵車來回輾過,腸肚都碎裂了,骨頭斷折了,皮肉全爛掉了,一日夜之間要忍受千生萬死的痛苦,真是慘不忍睹。這些地獄的罪囚都是生前犯了忤逆不孝的重罪,才要受如此的折磨,百般的苦楚。」

  這時,大家聽完佛陀的開示,都深為慚愧,悲傷流淚向佛陀乞問道:「我們大家應如何做,才能報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答道:「要想報答父母的恩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編印此經,使此經廣為流通, 能捐印一冊,就有見到一尊佛的功德;如果捐印十冊,就能見到十尊佛,以此類推,印百冊、千冊、萬冊此經,就能見到百尊、千尊、萬尊的佛陀。凡是捐印經書能啟發眾生的人,諸佛必然常常垂護在他的身旁,並且,經以佛力使其父母及本人得生天上,享受天人的樂趣,而不致墮落到地獄受苦。」

  阿難尊者及眾人,包括天龍八部與轉輪聖王等諦聽了佛陀的教化,悲不自禁,愧恨不已,全身的毛髮都豎起來,大家同以愧疚的心情向佛陀真心懺悔,發誓道:「從現在起一直到無盡的未來,就是經過千萬劫年,我們大家即使粉身碎骨成了塵埃,也一定堅守如來的神聖教誨,不敢稍有違背。我們寧願被利鉤拔出舌頭長達由旬,再由鐵犁從上面耕輾過去,使得鮮血匯成河,如此經過千百劫時間,也矢志不違背佛陀的教誨;寧願在千百利刃作成的刀輪中進出,受尖刀利刃的刺身刮骨,也不違背佛陀的教化;即使被鐵網緊緊地裹住全身,痛苦難忍,雖經千百萬劫,也不敢違背如來的教誨;寧願讓刀舂等刑具把身體斬搗成肉醬,使皮肉筋骨難以辨認,經過數千百劫,也永遠不違背佛陀的教誨。」

  而後,阿難尊者安祥地從座位上起立,恭敬地向佛陀請示道:「世尊啊!此經應該如何稱呼?以使我等遵守奉持。」

  佛陀就告訴眾人說:「這部經就叫做《父母恩重難報經》,大家好好地遵守奉行吧!」

  這時,阿難及眾弟子與天龍八部等,大家恭聽了佛陀的開示,茅塞頓開,心生歡喜,各人下定決心永世謹遵佛陀的教誨,以行孝、盡孝為職事。而後,眾人向佛陀頂禮膜拜後而告退。

相關焦點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薩摩訶薩三萬八千人俱,爾時世尊引領大眾直往南行假使有人,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吞熱鐵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白話淺釋)
    您是三界的大導師、一切眾生的慈父,為世人所誠服推崇,我們一直都深深地敬愛著您,請您告訴我們:究竟是因為哪一種因緣、什麼道理,竟然向這堆枯骨禮拜呢?」  佛陀回答說:「這一堆枯骨可能是我前世的祖先,或是多生以來的父母,哪有為人子者不拜父母之理呢?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恭恭敬敬地向其禮拜。」佛接著說:「阿難!現在你把這堆枯骨按性別分為兩堆。」
  • 仙經萬卷,忠孝為先:《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感父母生恩之重,故說此經。若有善信男女,體玄天聖訓。以孝道存心,持齋三年,禮念聖號一萬八千遍。以按道經一藏篇目之數,以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有志之士,又能尋詳經義,精進道功。雖億劫四重之恩,皆可以報。而九幽三途之苦,亦可以濟矣。豈但報父母之恩而已哉。傳曰:仙經萬卷,忠孝為先;又曰:一子學道,則九祖升天。《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竟。
  • 【父母恩重難報經】全卷經文,功德無量(附動畫視頻)
    父母恩德,無量無邊;不孝之愆,卒難陳報。爾時,大眾聞佛所說父母重恩,舉身投地,槌胸自撲,身毛孔中,悉皆流血。悶絕躄地,良久乃蘇。高聲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從來未覺,冥若夜遊;今悟知非,心膽俱碎。惟願世尊哀愍救援,云何報得父母深恩。
  • 【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供佛齋僧超拔歷代祖先、歷生父母
    【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供佛齋僧超拔歷代祖先、歷生父母報父母恩咒讀音:南(na)無(mo)密(mi)慄(li)多(duo) 哆(duo)婆(po)曳(ye)娑(suo)訶(he)誦咒回向文請大家在此報恩月,多誦持《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與《報父母恩咒》, 報現世及累世父母恩德。 每天49遍只需1-2分鐘,非常簡單易行。 而且這是普傳的顯教經咒,所有人都可以念誦。 請大家將此法多多轉告眾人! 轉發功德無量。
  • 【培福積德】報父母恩咒
    無:梵音讀(mó摩),見《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細考古、今字詞典皆讀此音。另外,還有全讀去聲的。今人多讀成南(ná拿)無(mó摩)。另海濤法師著《慈悲的咒語》中注音為南(nán難)無(mó摩)。  曳:此處應讀古音(yì義)。不讀今音(yè夜)。  莎訶:有本亦作「娑訶」,兩者皆可。
  • 從《佛說善生經》看父母與子女的責任——顏尊嚴
    佛教裡有部著名的經典,取名為《佛說善生經》。這部經典提及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父母子女之人倫關係。依佛法來說,一個有信仰的家庭必定有真誠與快樂。家庭,對於佛法的修習者來說,應該是個修習菩薩道的道場。每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應各從自己的本分努力,以佛法去攝受和教化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使父母或子女從自己的慈愛中走向佛法的光明。
  • 農曆七月每日持誦報父母恩咒,可報父母恩!【孝子必看】
    每年農曆七月是傳統的「報父母恩月」,在這一月中若能每日念誦<報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可報父母恩,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  報父母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見《大正藏》第16冊,NO.0685),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1(見《卍續藏》第21冊,NO.375-B)。但後來舉行盂蘭盆會念誦《佛說盂蘭盆經》時通常會在末尾附上「報父母恩咒」。  【咒語原文】  南無密慄多,哆婆曳,莎訶。
  • 母親節,多為父母念《報父母恩咒》,才是真正的孝!
    我今說妙義,欲利益未知未來世之恩德者,世間出世間之恩有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負荷。(心地觀經)  2、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觀經)  3、母之悲恩,我一劫之間住世而說,亦說難盡。
  • 【報父母恩咒】 注音及功德利益
    報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發音註解:  南無:錄音帶多讀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讀(nā那)(mō摸)。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二十六)
    入佛知見。佛知真知。無所不知。佛見真見。無所不見也。】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裡面有講一句話,萬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至證阿羅漢方可信汝意。這句話很有學問,萬勿信汝意就是說千萬不可相信你自己,汝意不可信,你的意不可相信,意思是說凡夫不可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因為你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你是有欲望的人,是一個煩惱的眾生。說:我相信我自己。
  • 孝順父母是學佛人的根本 要勸父母信受佛法
    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二、孝順供養父母功德無量;不報恩反違逆獲罪無量;母親在堂才是最富有要珍惜《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摘錄: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
  • 何為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
    例如:在兒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兒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在同事面前則成了主管或員工;下了班,到學校在職進修,又變換成學生的身份……。雖然是同一個人,但是場合對象不同、時節因緣不同,自己的身份亦隨之改變。 了解了自己的法、報、化三身後,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地認識佛的三身: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千百億化身佛.
  • 何謂法身佛?報身佛?
    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貴豪門、有些人出生貧賤寒舍,有些人長得莊嚴俊美身強體健、有些人長得殘缺醜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聰明伶俐多才多藝、有些人天生愚昧魯鈍笨手笨腳。為什麼?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業,自己承受果報而已。經云:「所作業不亡,縱經百千劫,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為過去所造的業因不同,所以現在感得的果報身也不一樣。因果報應歷歷不爽,這才是宇宙間最公平的律則。
  • 《佛說十善業道經》佛陀對海龍王說的經
    Aputi佛典動畫:佛說十善業道經Aputi於2016年06月06日創作完成。《佛說十善業道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靡不由心,應修十善,遂廣明十善功德,及攝一切佛法。即諸佛菩薩有一方法,能斷除一切惡道之苦,獲取極大利益,這個方法就是修行十善業道。轉發本文是法布施,自利利他,功德無量!
  • 佛教:晚上在家可以誦《地藏經》嗎?別再迷信了!
    《地藏經》,亦稱《地藏菩薩本願經》,由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翻譯而來。它與《盂蘭盆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合稱佛門的三部大孝經。該經主要敘述了地藏菩薩的本願功德及宏大誓願,強調地藏菩薩不可思議之大願力。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
  •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即從座起,偏露一髆,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世尊,惟願演說諸佛名號,及本昔所發殊勝大願,令眾生聞已,業障消除,攝受來世正法壞時諸眾生故。  爾時,婆伽婆贊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大慈悲者,起無量悲,勸請我說,為欲義利種種業障所纏眾生,饒益安樂諸天人故。曼殊室利,當善憶念,聽我所說。
  • 海濤法師《佛說善惡因果經》
    《佛說善惡因果經》簡譯海濤法師選輯佛在祇樹給孤獨園時,阿難請問八吐命運為何千差萬別?佛告訴阿難:都是由於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愛發脾氣,今生長相醜陋。3.前世貪心又吝舍,今生貧窮。4.前生禮敬三寶,今生高官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