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和李宗盛,《旺角卡門》和臺灣民歌

2020-09-18 划船不用漿人生全靠浪

一張唱片可以有不同寫法,就像一種菜可以有不同種做法,一個人,可以有不同種玩法,一樣。

劉德華這張早期專輯《回到你身邊》,主要用的是考據加懷舊式寫法,一般適合聰明好學的歌迷,也適合聽八卦和熱鬧的歌迷。當然,更適合上了一定歲數的歌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劉德華有兩張《回到你身邊》專輯,一張是粵語版,一張是國語版,國語版在封面上,還給「回到你身邊」這個專輯名,搭配了一個伴侶——「法內情」。

《法內情》是當時劉德華主演的一部電影,把電影名印到封面上,除了因為專輯收錄了兩首《法內情》的電影歌曲之外,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商業宣傳手法,為當時還不知道劉德華會唱歌的臺灣歌迷,起到一種背書的作用。

因為國語版的《回到你身邊》,是劉德華第一張國語專輯,而當時華語樂壇的國語市場,主要是臺灣地區。

雖然都叫《回到你身邊》,但粵語版和國語版兩張專輯,除了主打曲是一曲雙詞之外,其它的歌曲彼此間都毫無關係。國語版的《回到你身邊》,由臺灣「可登唱片」執行製作,創作人也是陳復明、鈕大可、曹俊鴻這些「可登唱片」的老闆或臺柱。

國語版的音樂走向,是完全臺灣芭樂式的。在我的理解裡,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的香港音樂圈和臺灣音樂圈,還是有審美鴻溝的。這就導致臺灣團隊製作香港歌手的專輯,和香港本地團隊製作香港歌手的專輯相比,很多時候都會犧牲香港歌手的本質特點。。

《回到你身邊》的粵語版和國語版,就是一個很好的對比例子。再加上當時劉德華的國語咬字,也有些生疏,那種不職業的感覺就更強烈。尤其是《幾月風》這首歌,唱的更是——成了我的少年惡夢。

粵語版的《回到你身邊》,是劉德華的第三張粵語專輯。雖然此前劉德華發行的兩張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和《情感的禁區》,在香港一直被人詬病,認為他不適合唱歌,甚至還有不少的嘲諷。但當時的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卻似乎很看好劉德華,同時進口了《回到你身邊》的粵語版和國語版。

而粵語版的《回到你身邊》,也是我買的第一盤劉德華的磁帶。隔了不久,我又買了中唱廣州引進的《愛的連線》,這是劉德華的第二張國語專輯,也是第一張引進版的專輯。這盤專輯和國語版的《回到你身邊》一樣,沒有讓我不失望。

雖然,《愛的連線》在當年,號稱全亞洲銷量最高,而劉德華也確實是因為《回到你身邊·法內情》和《愛的連線》這兩張專輯,打開了臺灣市場,並最後出口轉港銷。

和國語版的《回到你身邊》相比,粵語版的《回到你身邊》,真的是一張可以打高分的專輯。儘管後來從《如果你是我的傳說》專輯開始,突然出現各大媒體讚譽,說劉德華的演唱進步很大,演繹越來越成熟,但是我個人真是不喜歡「四大天王」時期劉德華的唱法,至少那個哭嗓和《回到你身邊》時期青澀的鼻音比起來,實在太工業化了一點。

這個就不多說了,招罵。

還是回到《回到你身邊》這張專輯。粵語版的《回到你身邊》,由當時的香港EMI部執行製作,企劃人葉鏡球,也是陳百強在DMI時期所有專輯的策劃。而監製王醒陶,同樣是陳百強在DMI時期所有專輯的監製之一。

專輯的主打曲《回到你身邊》,原曲是國語版的《回到你身邊》,作詞作曲都是陳家麗。對於比較熟悉臺灣八、九十年代那波創作人的歌迷,很有可能覺得這一定是印錯了,因為陳家麗的標籤,就是著名詞人,《讓我一次愛個夠》、《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忘記你我做不到》、《我的未來不是夢》等作品的歌詞,就都是由她填寫的。

但事實上,《回到你身邊》確實是陳家麗的作曲作品,而從已知的信息來看,也是她唯一的一首作曲作品。

國語版的《回到你身邊》,收錄了《法內情》的兩首歌曲:《親愛的小孩》和《法內情》,其中《親愛的小孩》雖然是翻唱蘇芮的作品,但劉德華卻憑藉這首歌曲,成為他在臺灣市場的首支代表作。而且也因為他的翻唱,好多人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並且以為這是劉德華首唱的作品。

粵語版的《回到你身邊》,同樣有電影歌曲。《錯覺》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主題曲,這部電影的主演是莫少聰,導演則是劉德華無線藝訓班的同學張之亮,因為這層關係,劉德華不僅客串了一個角色,也唱了電影的主題曲,而張之亮後來還和劉德華合作過《墨攻》。

另兩首歌曲《真真假假》和《心醉》,專輯介紹是電影《風塵三俠》的插曲和主題曲。這很容易產生誤導,因為大家認知的《風塵三俠》,是專輯發行四年後、1992年上映的那本電影,而這兩首歌曲所配套的電影,實際上是1988年的《群龍奪寶》,它幾乎和專輯同一個檔期推出。

主題曲的《心醉》放到了最後,作曲也是監製人的王醒陶,比起後來劉德華的唱法,這種小口咪的唱法,其實聽起來更鄰家、更感性。

插曲《真真假假》,則由泰迪羅賓一起合唱。

泰迪羅賓在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橫跨音樂和電影兩界的大佬。除了在夾Band時代,以「花花公子」樂隊主唱的身份紅極一時之外,包括《群龍奪寶》等片中飾演的角色,也讓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後來的泰迪羅賓,不僅一度是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的音樂總監,同時還是「新藝城」的話事人之一,和麥嘉、黃百鳴等人,一起被稱為「新藝城七怪」。

而劉德華剛畢業就能參演《彩雲曲》,就是因為泰迪羅賓的慧眼識珠。此後第一次主演《投奔怒海》,也是泰迪羅賓向許鞍華導演推薦。正是在拍攝這部電影期間,因為另一個同時也是歌手的演員,發現了劉德華愛唱歌,還堅定了劉德華往歌壇發展的信心。這個人,就是林子祥。

《真真假假》也是一首「許冠傑體」的粵語歌,潘源良極為形象的填詞,很好地體現出香港的市井哲學。事實上,俚語和市民文化永遠是不可分隔的,也是一座城市它所具有的氣質和文化的內核。而在這首作品裡,「半粒共生也可當真金」、「世事如棋根本是貪過癮」等寥寥幾筆,道出的也是八十年代香港人的處世之道、市井之態。

但《真真假假》這首歌曲留下的一個最大問號,就是這首歌曲的作曲是李宗盛,但在此之前,卻找不到李宗盛創作過同曲的國語歌。而且從版權資訊欄裡,OP:EMI MUSIC PUBLISHING(S.E.ASIA)LTD.這點看,也很像是李宗盛為這部電影量身定造的一首曲子,但這首歌在李宗盛的創作履歷裡,卻常常被人忽略,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不過從音樂屬性上來講,李宗盛創作風格中有一路,本身就是譜寫小人物,和《真真假假》在某種程度上,倒算是氣質吻合了。

這張專輯還有一個疑問,就是鄭進一創作的《痴心錯付》。鄭進一是臺灣的一個唱作歌手,在劉德華推出《回到你身邊》專輯之前,他自己已經發行了兩張創作專輯,不過聽遍這兩張專輯,也只發現了《相愛的不是時候》這首歌曲,在主歌部分非常像《痴心錯付》,然則到了副歌部分,走向又完全不同了。所以,這首歌曲是不是鄭進一為劉德華量身定造的,也需要存疑。

鄭進一後來憑藉著三張「口白歪歌」系列,在臺灣島內頗具人氣。不過,他的情事同樣一直是新聞熱點。鄭進一曾經的女友,叫高金素梅,曾經是歌手和主持人,後期則從政。而鄭進一的前妻,則是被稱為「鄧文迪第二」或「機器人主播」的美籍華裔女主播陳茱莉,陳茱莉在和鄭進一離婚後,嫁給了美國CBS董事長兼執行官的Leslie Moonves,當年也曾經引起轟動。

鄭進一和陳茱莉的婚姻,維持了不到一年。在後來《今夜不流淚》節目裡,談到離婚的原因時,鄭進一曾經說過讓人大毀三觀的話,「(他)沒辦法與同一個女人睡太久」。更毀三觀的是,鄭進一還把自己的風流合理化,「我若不找女人,寫得出那種歌嗎?」

而直到29歲才和鄭進一父子相認的鄭倫境,後來還曾經發行過一張名叫《崩潰》的專輯,父親鄭進一給兒子背書時,還用過「周杰倫是百年難得一見,鄭倫境是九十年難得一見」這樣的評語,也讓當時的媒體,很「崩潰」。

不過,鄭進一作曲的這首《痴心錯付》,後來倒是因為一部電影而出名,這部電影,叫《旺角卡門》。

因為電影遲於專輯發行,所以在《回到你身邊》專輯裡,並沒有給《痴心錯付》進行電影歌曲的相關信息標註。不過,很多看過《旺角卡門》的影迷,同樣表示完全沒在電影裡聽到這首歌曲,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旺角卡門》的電影配樂,雖然都是由鍾定一做的,還提名了次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配樂」,但這部電影的粵語版和國語版,卻分別用了兩套電影歌曲。

在電影裡出現梅窩碼頭,以及巴士部電話亭裡劉德華和張曼玉熱吻場景時,國語版用的是王傑和葉歡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而粵語版用的則是林憶蓮的《激情》,從選歌這一點上來講,粵語版此回合完勝。

到了電影結尾處,劉德華中槍倒地時,國語版響起的是王傑的《忘了你,忘了我》,而粵語版就是劉德華自己演唱的《痴心錯付》,兩首歌曲都算應景,至於喜歡哪首,就是個人喜好了。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的成名作,還在次年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和「最佳美術指導」兩個獎。前者的獲得者,是飾演烏蠅的張學友,他在麻雀館那場戲裡的某個猙獰表情,後來還被做成了他最著名的表情包。

而拿到「最佳美術指導」的,則是張叔平,就是那個給什麼一派做了大量封面的張叔平。張叔平在《旺角卡門》裡,其實也飾演了一個小角色,就是「劉偉強西醫診所」的那個醫生。

可能是劉德華當時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還拿不到太好的資源,所以《回到你身邊》的原創比例並不高,只有王醒陶的《心醉》和《誰人》,以及顧嘉輝作曲的《錯覺》三首真正的原創曲。

其中,無論是首版的LP、卡帶,還是後來出的東芝版CD,甚至是2015年出的復黑版,專輯雖然在封底,都印對了《獨木橋》的作者:Takao Kisugi,但在歌詞內頁,卻全部印成了王醒陶,這個排版錯誤能夠一直不斷的延續,也是需要嚴肅批評、認真總結了。

說起來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在劉德華的這張專輯裡,還翻唱了一首臺灣民歌作品,那就是《孤零夢地》。這首歌曲是《離開你走近你》的重新填詞版。《離開你走近你》有兩首,一首是邰肇玫自己寫自己唱的版本,另一首是王夢麟的版本,而劉德華選擇的就是王夢麟的版本。

王夢麟的版本,由黃克隆作曲、鄧禹平填詞,但《回到你身邊》這張專輯,卻把兩位臺灣的詞曲作者,一齊署名為作曲。其實,鄧禹平一直是以詩歌和歌詞見長,曾用過夏荻和雨萍等筆名,而他生前最有名的詞作,就是《阿里山的姑娘》。

《孤零夢地》有著很東方意境的編曲,悠遠但唯美,編曲人叫Nonoy Ocampo,他的另一個中文名字,更為人所知,那就是奧金寶。奧金寶也是一位常年在香港發展的菲律賓籍音樂人。除此之外,奧金寶在這張專輯裡,還編了《心醉》和《永遠記得你》兩首曲子。

說起那個時代的香港流行音樂,菲律賓籍或菲律賓裔的音樂人,確實很難繞開。比如在這張專輯裡,除了奧金寶之外,《衝出禁區》的編曲Alex Cruz,同樣也是菲律賓人。他全名Alexander Dela Cruz,還有一個中文名,叫顧雅歷。Alex Cruz後來還曾經和劉德華有過合作,《謝謝你的愛》整張專輯的鍵盤,就是他彈的,以及《謝謝你的愛》這首歌曲,就是他編曲的。

而我個人最喜歡Alex Cruz的編曲,則是《旺角卡門》裡和劉德華演對手戲的張學友,後來出的一首作品,歌名叫《真情流露》。

關於香港的菲律賓音樂人,下次可以再挑一張唱片繼續說。

最後要說的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劉德華專輯,如果以「四大天王」前期、「四大天王」時期和「四大天王」後期作為三個階段來劃分的話。第二階段我最喜歡的是《愛不完》、《一起走過的日子》和《真我的風採》這三張,第三階段我最喜歡的是《Coffee Or Tea》、《聲音》和《一隻牛的異想世界》三張專輯。

而第一階段,最愛只有《回到你身邊》這一張。當然,是粵語版的。

相關焦點

  • 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 (1988)《旺角卡門》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王家衛執導,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萬梓良主演。
  • 《旺角卡門》:劉德華、張學友沒票房號召力、張曼玉被指是花瓶
    80年代王家衛和整個香港電影圈都有點格格不入,別的導演都是幾個月就拍出一部電影,但是王家衛卻篤信慢工出細活。 直到遇見鄧光榮和劉鎮偉以後,王家衛才第一次有了機會去拍電影,而鄧光榮對王家衛也是極好,第一次就完全放權給了王家衛,劇本讓他自己定,演員讓他自己挑。 只有一樣,那就是題材要拍黑幫片,因為那會兒市場上喜歡這種題材!
  • 《旺角卡門》幕後:劉德華自曝吻戲太用力,不慎將張曼玉門牙撞斷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也是劉德華和張曼玉的首次合作。張曼玉是港姐出身,之前拍戲演的一直都是嘰嘰喳喳的小美女,雖然好看但沒有靈魂,直到接到「阿娥表妹」這個角色,才開啟了屬於自己的表演風格。
  • 《旺角卡門》:劉德華讓張學友賣魚蛋不光是為他好,其實也有私心
    導讀: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有一個情節是劉德華希望張學友改邪歸正,於是讓張學友賣魚蛋,其實劉德華讓張學友賣魚蛋不光是為了張學友好,劉德華也是存有私心。文/文刀三化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旺角卡門》這部電影,畢竟《旺角卡門》這部電影是劉德華非常經典的影視作品,而且還有張學友和張曼玉這樣的大明星出演,四大天王中的兩位天王一起飆戲,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的噱頭有多足,再加上這部電影的劇情也十分的有深度,闡述了兄弟情和愛情如何選擇的問題,所以《旺角卡門》的成功可以說是必然事件。
  • 看看網友是如何評價劉德華的經典電影《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香港九龍區旺角混混阿傑(劉德華)做事利落重情義,頗有老大風範,為了照顧做事衝動又好面子的小弟烏蠅(張學友),他不停地在各種大小麻煩中周旋,甚至不惜為烏蠅與黑道狠角色(萬梓良)結仇。網友評價1:劉德華為了被欺辱的小弟,奔到火鍋攤去砍人,當時那鏡頭是標準的王家衛式的手搖鏡頭,整個顏色是藍色,一個慢鏡頭給了被砍的那傻逼,一個鏡頭給了劉德華的眼神,那種眼神透著兇狠的凌厲,我當時趕緊倒回去讓盼盼看,我說你看這眼神,你能說劉德華演得不好嗎。不知道為什麼眾多配角襯託之下他反而不那麼有典型性。不過作為撐起整部戲的男豬腳,憑他的大哥樣和帥樣基本就夠了。
  • 《旺角卡門》:劉德華張曼玉的「顏值巔峰」,張學友表情包的由來
    所以阿樂樂今天就與大家好好的聊一聊王家衛導演的處女作《旺角卡門》。 導演王家衛的處女之作 該劇上映於1988年,是王家衛導演路程上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 劉德華張學友共同出演《旺角卡門》,女神張曼玉滿臉嬰兒肥
    《旺角卡門》集四大天王中劉德華、張學友兩位天王以及女神張曼玉等大牌主演,該片導演是圈內有名的大導演王家衛,《旺角卡門》也是王家衛導演拍的第一部作品。那時的張曼玉臉上似乎顯得有點稚嫩,看過去還帶點嬰兒肥非常清秀可愛,劉德華則一如既往的帥氣瀟灑,他們二人這還是第一次合作。在花樣年華的年紀,演繹出一部讓我們難忘的經典之作。
  • 王家衛縱談《旺角卡門》
    王家衛初入行,曾參與到新藝城《彩雲曲》的編劇工作,加入永佳之後認識了譚家明,構思了《最後勝利》及《我愛金龜婿》(後改由陳勳奇導演),戲開不成,兜兜轉轉,方才拍了第一部戲——《旺角卡門
  • 《旺角卡門》:那時他們都還年輕
    #之前演的電影從《暗戰》到《旺角卡門》旺角卡門《旺角卡門》之前看過很多次我一直以為是別的導演的作品,而不是王家衛今天細細看來,才知道是墨鏡王的處女作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沒有成熟的技巧,沒有濃鬱的頹廢氣息,
  • 《旺角卡門》:旺角藏不住卡門的杯子,但杯子終究碎了
    比如《春光乍洩》裡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的何寶榮和黎耀輝,比如《阿飛正傳》裡「一分鐘的朋友」的旭仔和蘇麗珍,還有《旺角卡門》裡「我找到了那個杯子」的阿華與阿娥。《旺角卡門》是王家衛導演的第一部作品。01主角阿華由劉德華飾演,阿華來自大嶼山,從小來旺角謀生,14歲起便混跡黑幫,生活日夜顛倒,酒瓶、刀、手槍是伴隨他成長最熟悉的東西,殘缺的家庭讓他過早地接受命運的打磨。他成了一個冷酷的殺手並且在旺角的黑幫有了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還收了一個小弟烏蠅。
  • 墨鏡處女作 | 《旺角卡門》幕後故事
    那一年,初出茅廬的王家衛還沒有戴上深邃的墨鏡;那一年,青澀年華的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初遇銀幕。最重要的是,那一年,表情包界永遠不滅的神話——烏蠅哥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年旺角的卡門故事。1987年,鄧光榮和胞兄鄧光宙的大榮電影公司,遇到財政困境。
  • 劉德華的成名之路——1988年開始走上實力派《旺角卡門》
    1988年,這一年劉德華在演藝生涯又遇到一個貴人,那就是王家衛。為什麼怎麼說呢,因為王家衛為華仔打造的《旺角卡門》真正意義上讓華仔第一次贏得了實力派的稱號,《旺角卡門》同時也是王家衛走上自己導演巔峰的開山之作
  • 站在2020年放眼看《旺角卡門》劉德華的情人,可以說絕跡
    有句話說得很經典:「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男同胞和女人走在一起實屬不易,要找到真愛更是遙不可及,遙想當今社會的男人要想結婚壓力有多大啊?男人心中的對象——《旺角卡門》電影中阿娥(張曼玉飾演)。
  • 【南陽文學】 旺角卡門
    在這部電影裡,劉德華和張學友演繹了旺角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混混,他們被警察追捕、被黑社會追殺、被愛情遺忘,他們有情有義、敢愛敢恨,他們白天放蕩不羈,晚上偷偷流淚。我每次想起凱兒都是不經意甚至無意的,就象我會常常想起那部名叫《旺角卡門》的電影。我相信凱兒也會經常想起我和那部電影的,我了解凱兒就像凱兒了解我一樣。1991年的河南油田,大街小巷的錄像廳裡流行著劉德華主演的一些影片。對於處於青春期的我和凱兒來說,劉德華和這些影片的出現是及時和恰如其分的,因為青春期就是尋找偶像和模仿偶像的過程。
  • 站在2020年放眼看《旺角卡門》劉德華的情人,可以說絕跡
    有句話說得很經典:「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男同胞和女人走在一起實屬不易,要找到真愛更是遙不可及,遙想當今社會的男人要想結婚壓力有多大啊?男人心中的女人——《旺角卡門》電影中阿娥。張曼玉劉德華在《旺角卡門》電影中的
  • 墨鏡處女作 |《旺角卡門》幕後故事
    1988年6月9日,王家衛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香港公映,至今整整32周年。那一年,初出茅廬的王家衛還沒有戴上深邃的墨鏡;那一年,青澀年華的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初遇銀幕。最重要的是,那一年,表情包界永遠不滅的神話——烏蠅哥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年旺角的卡門故事。
  • 《旺角卡門》,臺灣版的結局更加感人
    1988年,香港電影出了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旺角卡門》,由兩大天王劉德華跟張學友領銜主演。那時候的華仔正青春啊,帥得不行,連看過電影的一眾男人都為之心動。尤其是受了傷的阿華(劉德華飾演)戴著墨鏡坐大巴的樣子,真正的帥到掉渣。
  • 想當年|《旺角卡門》:玉容寂寞淚闌幹
    1988年6月9日,王家衛的長片處女作《旺角卡門》上映,距今已經三十年。這部作品已經透露了他作為獨立創作者較為成熟完整的審美觀和敘事觀。但王家衛後來為人津津樂道的意識流美學,是從第二部長片《阿飛正傳》才開始形成,而《旺角卡門》依然偏向傳統的線性敘事,並且這部電影比王家衛之後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要更加通俗易懂、被市場所接受。
  • 【影】《旺角卡門》| As Tears Go By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的處女作,以當時香港最熱的黑幫片為敲門磚。黑幫影片和王家衛風格結合,讓《旺角卡門》成為了一部獨具特色的影片。
  • 不僅僅是因為王家衛的《旺角卡門》
    烏蠅哥這一名字最初來源於著名導演王家衛的《旺角卡門》,張學友更是因為烏蠅哥一角獲得最佳男配角獎,這足以說明學友哥塑造的烏蠅哥是多麼成功。《旺角卡門》講述的是劉德華和張學友兩位黑幫兄弟的悲情故事,兩人最後都逝世了。如果從角色設定來看,《旺角卡門》張學友的烏蠅哥比劉德華的阿華更加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