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三分鐘熱度」?父母警惕,別讓孩子變成「積極廢人」

2020-12-25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很多人都立過這樣的「flag」,「我從明天開始就早睡早起」、「我吃完這一餐就一定減肥」、「我要開始好好學習,不玩遊戲了」等等,最後卻自己打臉。

說要早睡早起的人,沒堅持幾天就又熬夜賴床了;說要減肥的人,看見好吃的依然控制不住食慾大吃特吃;而說要好好學習的人,學了一會兒就說要休息,犒勞自己玩一會兒遊戲……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積極廢人」,只有3分鐘熱度卻不能長期堅持。

這樣的現象在很多沒有自制力的孩子身上尤為常見。

01女兒學習三分鐘熱度,令父母頭疼

鄰居總是跟寶媽小微抱怨她家女兒小美,剛上高中的小美因為升學考試中發揮失常,到了高中後發誓一定要好好努力,避免再次出現發揮失常的情況。

小美確實如她所說努力了一陣子。可是沒過一個星期,小美就開始懶散了,因為對於新的生活很是好奇,所有的心思都在玩和與新朋友打交道了。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小美沒有如自己所說好好努力,甚至還不如以前努力。高一第一個學期以班裡第35名的成績結束了。

對於成績只是班裡第35的事實,小美非常不能接受,覺得自己很失敗,回家後還把成績單偷偷藏了起來,不讓父母知道。

可是面對父母一個勁的詢問,小美只好道出了實情,父母還沒責怪她,小美就說自己下個學期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看著女兒態度這麼積極,鄰居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可是第二天說好要早起讀英語的小美,一大早就被朋友叫出去玩了。

這讓鄰居很是苦惱:孩子總是這樣3分鐘熱度可怎麼辦?

02經常「三分鐘熱度」的孩子,很難有大出息

何謂「三分鐘熱度」?想必大家都明白,只努力三分鐘又怎麼可能成功呢?記得馬雲曾經說過成功的三大條件之一便是切忌三分鐘熱度。

很多孩子小時候就有「3分鐘熱度」。

比如剛買了一個玩具,沒過幾天就玩膩了,鬧著買另一個玩具;或者說要學畫畫,可是給他報班之後卻說對跆拳道更感興趣;又或者說答應幫媽媽洗碗,可是還沒洗完就被電視裡播放的動畫片吸引走了,諸如此類。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沒有自制力,總是半途而廢,不能長期堅持做一件事。

3分鐘熱度或許可能會讓你得到一時的成效,但是它一定不能長久,並且還有一個壞的影響。

孩子會誤以為自己努力了一陣子就可以看見成效,但其實半途而廢的他什麼都沒有得到。

這時候孩子會覺得十分打擊,覺得自己努力了卻沒有任何作用,可是孩子不明白的是自己的這點努力甚至都不能稱為「努力」

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3分鐘熱度並不能會讓他有所出息,若他想有大出息,必定要學會堅持;若他想做的是他真正熱愛的事情,那更不能3分鐘熱度。

03「積極廢人」有哪些表現?

「積極廢人」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內心十分積極,可是行動上卻如同一個廢人

它與只說不做的人或者是說「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小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父母還不足以理解「積極廢人」的含義,或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是「積極廢人」,可以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測試,看看他是否是「積極廢人」。

這個測試很簡單,只要父母想想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年前或者是幾個月前有過許多的目標,可是時間已經過去了,目標到底實現了幾個?

「積極廢人」的表現通常有他們內心常常會有宏圖偉志,可是對於行動他們卻一點都沒有,或許有,但也不足以支撐他們內心的宏圖偉志。

除此之外,「積極廢人」還有一個表現就是他們通常以為自己一定可以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是卻總是實現不了,最後安慰自己說「自己還不夠努力」,但他們常常低估了「努力」這件事的難度。

04父母做好這5點,提高孩子的行動力

■不把目標定得過高或者難度過大

老師常常會說的一句話「我們要做踮起腳尖摘桃的人」,這句話其實是告訴孩子們不要把目標定得過高或者難度過大。

目標過高或者難度過大通常會讓孩子努力一陣後,發現根本無法實現或者很難實現,這時候孩子很容易便會選擇放棄,這樣行動力便會下降許多。

■將自己的目標告訴他人

有的孩子定目標會自己給自己偷偷定,不告訴任何人。這樣當目標沒有實現時,也沒有任何人知道,孩子只對自己負責,只讓自己失望了而已。

但是,孩子若是把自己的目標與他人聯繫起來,將自己的目標告訴他人,讓他人監督或者讓他人證明,那麼,當孩子想要放棄時,常常會有所顧及,從而不敢輕易放棄。

他害怕別人不相信他,害怕別人對他失望。

■過程比結果重要

很多孩子定了目標後首先想的不是該怎麼去實現他,而是在想:如果我實現不了,該怎麼辦,父母會不會責怪我,會不會對我失望等等。

當孩子這麼想時,似乎就奠定了實現不了的結局。

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要害怕失敗,努力去實現目標的過程更為重要,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怎麼做」上面,而不是放在「如果沒有實現該怎麼辦」上。

■要讓孩子堅定信心,保持激情

孩子做每件事通常都需要父母、老師、朋友的鼓勵,他人的鼓勵會讓孩子更加堅定信心,當孩子有了信心時,他們會發現一切都值得去做,一切都好像沒有那麼難,除了要有信心外,還要保持一定的激情和動力。

■將目標實現的順序調整好

對於先實現哪個目標,哪個目標更為重要,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內心有一把尺子,將目標實現的順序調整好。

可以讓孩子把目標寫在一個表中,對於簡單的、容易實現的先去執行,當這些簡單的目標實現了後,會讓孩子的信心大漲,熱情也會隨之提高。

而對於那些重要的、孩子非常想要實現的目標,父母也要讓孩子尤為注意,提醒孩子在這方面做努力。

今日話題:你認為你的孩子是「積極廢人」麼?如果是,你打算如何提高孩子的行動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看過王一博後才發現,理性的對待孩子「三分鐘熱度」有多重要
    低年齡的孩子認知發展不夠全面,他們總是在不斷嘗試很多令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三分鐘熱度」其實是他們在尋找自己熱愛的一種方式家長們要知道,想要真正解決孩子「三分鐘熱度」的問題,熱愛才是核心。所以,在面對孩子「三分鐘熱度」時,家長要做的是無條件支持他們的選擇,當然也包括無條件支持他們的放棄。
  • 王一博自曝童年經歷,看完終於明白為什麼孩子會「三分鐘熱度」了
    然而,一個曾經那麼輕易就放棄興趣班、讓人不省心的娃,後來卻成為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現在,97年出生的王一博身上的標籤有:職業舞者/歌手/演員/主持/職業賽車手/高級滑板玩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斜槓青年。那就回到優寶的老本行了。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學東西「三分鐘熱度」是件壞事。
  • 孩子睡覺一直打呼、張口呼吸,醫生:父母要警惕,及時就醫!
    孩子睡覺也會打呼嚕?當然,只不過大部分孩子呼嚕聲比較小,大人不易察覺,但如果你家孩子睡覺一直打呼,並且張著嘴呼吸,還有呼吸不暢等現象,那你可要警惕了,這可能不單單是打呼,而是腺樣體肥大在作祟!在該患者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犯鼻炎,晚上睡覺還張著嘴巴呼吸,有時候還會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後來父母終於帶他去醫院,結果被確診為腺樣體肥大。在總醫院做了手術之後,該患者已經基本痊癒,身體恢復得特別好。
  • 孩子遇事總是膽小逃避?可能養成了「迴避型人格」,父母要警惕
    這樣的次數多了,每次看到家裡來人,我都提前回自己的房間,假裝睡覺、學習,讓他們別打擾我。見到在家裡見過面的長輩,我都是繞著走,只想著趕緊走,逃避一下就過去了。直到上了大學,接觸的人多了才慢慢活潑起來,也是那時我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性格出現了問題。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父母決定孩子性格(深度好文)
    為了防止孩子接受不良信息,貝絲清晨下發手機,晚上回收,並偷看手機信息,連18歲的大兒子也不例外。但實際上,每個孩子都壓抑著天性,一邊不敢和父母說心裡話,一邊偷玩父母禁止的電子遊戲。18歲的大兒子更可憐,在得知媽媽會偷看手機時,他在短暫吃驚後,選擇了妥協。因為他從小到大都習慣了聽話,實在無法向媽媽說「不」。但他的真實想法是:「我經常感到窒息,不想和父母談論任何事情。」
  • 孩子總情緒敏感,容易失控怎麼辦?父母的重視,能讓孩子更積極
    這樣的話,以後孩子要自己 一個人生活的話,很容易因為情緒敏感問題而無法適應。②孩子容易被欺負情緒容易失控的孩子,其實在外面容易被別人欺負,因為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經常被人說幾句就失控,這樣的人,不僅社交上別人不願意搭話,甚至還會被別人欺負。
  • 身家千萬的大衣哥,卻把孩子養廢了:父母的格局,藏著孩子的結局
    善良樸實,有才華的大衣哥,為什麼有錢了,卻把孩子養廢了?格局高的父母,看得長遠,他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他清楚孩子的世界需要孩子自己來創造。所以他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養孩子,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爬得更高,走得更遠。而格局小的父母,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滿足於眼前的生活,他不會往前,往遠看。在大衣哥的眼裡,他就看到了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兒,所以他對孩子的教育毫無意識。
  • 積極人生劉一凡:親子衝突:孩子不在屈服於父母的嘮叨怎麼辦?
    親子衝突孩子不在屈服於父母的嘮叨怎麼辦?/本文內容來源積極人生大學「 父母訓練營 直播大課」,郭宇宸&劉一凡 老師分享。所以孩子就會感覺到不被信任,他不被信任同時也會感覺到不被尊重,你根本就不把我當成一個成人來尊重,你根本就不把我當一個有能力的人來尊重你,那他就會非常的生氣,緊接著他的心門一下就關上了。
  • 孩子經常做這些「古怪」的舉動,說明是高智商,家長別阻止
    每個人的智商都不一樣,孩子的智商與遺傳有關係,但受後天的影響更大,如果家長能夠好好培養,可以讓孩子的智商變得越來越高,會變得很聰明。高智商的孩子,平時會經常做出一些「古怪」的舉動,和正常人不太一樣,如果家長能夠仔細觀察,就能夠看出孩子的不同之處。
  • 孩子從小爭強好勝愛虛榮?父母要警惕「孔雀心態」,3招化解嫉妒...
    孩子從小爭強好勝愛虛榮?父母要警惕「孔雀心態」,3招化解嫉妒,健康成長 玲玲和嬌嬌同上一所幼兒園,雙方父母還都在同一個小區住,所以兩家人日常走動也比較多。這個周末兩個媽媽都休息,所以就商量著一起帶孩子去動物園。各自收拾好東西到達目的地時候,兩位媽媽便帶著孩子排隊買票。
  • 孩子經常啃指甲?父母別急著訓斥,三招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當父母在身邊,不能陪伴寶寶時,這時的寶寶喜歡咬指甲,雖然這是不好的行為,但由此寶寶希望能引起父母的注意,能夠陪伴自己。4、做錯事後的反應當孩子不知所措時,他們便會做一些小動作來緩解內心的恐慌,好像咬了指甲以後,自己就不緊張了。所以我們的父母需要耐心而不是粗暴地對自己的孩子,要及時發現自己孩子的異常情況,從而耐心的疏導孩子。
  • 經常玩手機會毀掉孩子嗎?其中的危害不止一點,父母要引起重視
    很多父母為了方便,都會給孩子買一部智慧型手機,所以智慧型手機的使用不僅僅存在與大人之間,但這也讓很多父母為此擔心,因為有些孩子控制力並不是很好,總是忍不住拿手機去玩遊戲。經常玩手機會毀掉孩子嗎?其中的危害不止一點,父母要引起重視劉女士家的女兒今天10歲了,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對女兒的照顧並不是很多,只能在每周休息的時候陪陪女兒。不過劉女士為了能和女兒拉近距離,就給他買了一部手機,而且還囑咐女兒不要經常玩手機,剛開始女兒還很聽話,每天按時寫作業,寫完作業之後會玩10分鐘左右的手機,然後在積極就乖乖睡覺了。
  • 當紅女星遭央視痛批:父母是如何養「廢」一個孩子的?
    【棒熊專欄】當紅女星遭央視痛批:父母是如何養「廢」一個孩子的?
  • 孩子坐不住,不專心,三分鐘熱度,很可能是這項能力出了問題!
    你家孩子是否有以下情況:坐不住、不專心、走路老摔跤學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做事三心二意……很多家長會把以上現象歸結於孩子不聽話、叛逆、年齡太小,其實家長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感覺統合失調了。那麼大家都在說的統合失調到底是什麼?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現象呢?
  • 《歡樂好聲音》:夢想雖然遙遠,但愛好不可或缺,父母要支持孩子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生命因夢想而偉大,特別是孩子,有很多夢想等待去實現,但現實與夢想之間的距離,對於更多人來說是遙遠的。在2016年12月上映的動畫電影《歡樂好聲音》中,講述了一群熱愛音樂的動物們,他們夢想著自己能在音樂領域中收穫自己的地位和價值,但現實卻事與願違。然而夢想雖不能實現,但愛好卻讓他們相遇在一起。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熬夜也寫不完作業?學習時專注力挺重要
    後來小編一問才知道,就是因為侄子這三分鐘熱度的勁兒,等吃完飯,玩夠了開始寫作業的時候都快11點了,經常熬夜也寫不完,家長還得陪著熬,娃其實也累,實在讓人叫苦連天。雖然做事三分鐘熱度與智商沒有關係,但要是放在學習上,那就需要注意了。
  • 父母管教的兩個關鍵期,千萬別只和孩子做朋友!
    沒想到家裡5歲的孩子嘟著小嘴反對,原因是現在的幼兒園裡有他一個很喜歡的小朋友。在多次和孩子商量不成的情況下,這個媽媽依從了孩子,做出了不換幼兒園的決定。但是很快她就吃不消了,她每天不但要提前50分鐘出門送孩子,而且下午還要想盡辦法提前下班去接孩子,經常不得不請幼兒園的老師延長下班時間幫忙多看孩子一會兒。
  • 警惕:父母有幾種行為已經破壞了孩子免疫力
    執筆:鄒漢玲編輯:劉穎娟定稿:蘇子後孩子的健康是為人父母最擔心的事情,衣食住行上面都不會放鬆,可是儘管父母們萬分警惕,總會有那麼些小孩三天兩頭的感冒發燒,除了天生的體質弱,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免疫力的問題,而家長一些看起來是保護孩子的行為
  • 經常被父母吼著「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體力,智力,道德品質以及個性特徵的成長與發展有巨大影響,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孩子不能夠健康積極地成長。很多時候父母都是孩子的模仿學習對象,不論這個學習對象的行為是否值得學習,喜歡「吼」式教育的家庭很有可能下一代也是這樣,就像是家族輪迴,覺得父母冥頑不化的孩子到了自己成為父母,很有可能自己也成為了自己口中「冥頑不化」的父母,執行兒時所受的語言暴力。覺知過往,走出過往,改變的當下的教育方式,才能終結。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在我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所有家長最大的願望,因此家長們總是會想,我家孩子會不會是一個學霸呢?甚至有的家長趁著孩子還沒有出生就開始揣測自己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是不是讀書料。其實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學霸,從小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