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為什麼要加上中文名字?原來因為......

2021-02-07 大白教育科技

有過身份證的人都知道一般身份證名字一欄都是用一種語言表示的,但是在韓國這種情況卻發生了變化。相信看過韓國人身份證的人都知道,韓國人都會在自己的韓國名字後用括號加一個中文名字。

難道韓國人真的這麼熱愛漢語嗎?還是在這背後有其他的隱情?


一、韓劇中讀漢字寫成的書是一種雷人情節嗎?


若是看過韓劇的人都會發現,韓國的一些歷史題材的劇集裡經常有大臣會在閱讀一些由漢字書寫的書籍。


比如熟知的韓劇《大長今》中,女主角考上醫女時張榜用的名字就是漢字書寫的,而且考官寫的也是漢字。



在《女人天下》中,新皇后讀的書是用漢字書寫的《春秋》等史書。


那麼這些情節是虛構的還是說韓國導演完全不懂歷史?


事實上,正好與之相反,添加這些情節的導演反而是對韓國的歷史有著深刻了解的。


要是電視劇裡面的主角讀的是韓文寫成的史書,恐怕韓國網友都不會相信。


說起韓國的漢字使用,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的秦漢時期,在秦漢時期中國的文化極其先進,尤其是漢字多周邊的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而彼時的韓國,或許不能稱之為韓國,因為現在的韓國只是當時朝鮮半島的一部分。



當時在這個地區先後建立起高麗、新羅、百濟三國,但是國家雖然建立,卻沒有用來表意的文字,這對於一個國家可是萬萬行不通的。


於是乎,他們將主意打到了漢字頭上,畢竟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處於超然的地位,對於這些藩屬國家學習自己的文字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對此有的韓國學者研究表明,漢字大概是公元前2世紀隨著位於半島北部的衛滿朝鮮的建立而傳入的。對於這一點,韓國學者倒是沒有自大。



而日本學者認為在公元3世紀到6世紀已經有朝鮮人到日本從事漢語教學工作了,這也在側面印證了韓國學者的觀點。


那麼當時的韓國人是怎麼使用漢字的呢?韓國人對漢字的使用應當分為四種情況。


第一個用法就是將漢字直接拿來標註韓國的一些固有名詞,比如說人名、地名、官名之類的,韓國歷史中記載的新羅、百殘王、上大等就是這種用法的一種表現形式。


第二種用法就是借用漢字的讀音和意思來記錄韓國的一些語言,一般都是作為官方用法。這種相比第一種直接將漢字拿來使用的方法,有了些許的進步。


第三種用法其實要涉及到韓國人學習漢語的方法,韓國人在學習漢語時喜歡用一些韓語詞彙來標註和解釋韓語。


就是類似於我們在最初學習英語時,對音標等事物不是十分熟悉,因而有的英語不會讀,所以有些人會用漢字來標註英語讀音,韓國人對於漢字的注釋就是類似於這種用法。


第四種用法是用漢字的音和義來記錄整個韓語中的句子,這種用法與第二種用法存在類似的地方。


但是卻要比第二種用法的要求要高很多,因為不是對於漢字十分熟悉的人是無法使用這種用法的。



二、世宗大王的《訓民正音》真的完全將漢字拋棄了?


古代的中國長時間領先於世界,被尊為「天朝上國」,因而韓國人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也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種情況直到1446年才發生了變化,當時在位的是王朝的第四位王世宗大王,這也是韓國人時常稱讚的一位王。


他在位期間對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都作出了諸多貢獻,尤其是他在文字方面的貢獻,創製了《訓民正音》。



那麼《訓民正音》的出現是為了完全取代漢字在韓國社會的作用嗎?


世宗大王會告訴你漢字樣樣都好,就是有點難學,很多韓國人對漢字的學習出現了障礙。


聯想到最近網上流傳的老外聽漢語聽力的情況,就似乎可以理解了世宗大王的想法了,不是他不想繼續使用漢字,而是有很多民眾真的學不會啊。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矣。


這是《訓民正音》的序文部分內容,而這位王的大概意思是就是漢語太難學,想要創立一種語言能夠普通百姓守法懂法、方便訴說自己的冤情。


於是乎,由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組成的韓國官方文字正式推行了,由於拼音文字所以在後來的使用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當然這是後話了。



當然當時的韓國要進行文字革新也與世宗這個王有著很大的關係,作為一位有作為的君主,自然想做一些令後世能夠記住自己的功績。


而當時的契丹、女真、蒙古都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意識強烈的世宗自然也不想落後自己的這些鄰居。


不過當時韓國的上層對於這些音化字卻不是十分感冒,他們認為音化字是販夫走卒才學習的,他們這些社會的上層人士自然是學習「天朝上國」的漢字。


事實上,能夠學習並且運用漢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被韓國人認為是尊貴的象徵。


雖然不喜歡音化字,但是畢竟是統治者推行的,所以這些社會的上層人士也在逐漸接受這種新的文字形式。



三、《訓民正音》只表音不表字,韓國文字遇到了新的麻煩


在進入到正題之前,先來聊一下漢字為什麼能夠代表那麼多種含義?


眾所周知,漢字的字只有幾千個,但是詞語組成卻千變萬化,代表的意思也是數不勝數。


一字多音,一字多義在漢字中是很常見,所以漢字可以代表十分豐富的含義。


回到正題,韓國的文字是否有相同的表達功能呢?


世宗在推行制定韓國本國文字,目的就是為了簡化文字的複雜性,以便讓更多人能夠識字。


這樣做的確是將韓國人的識字水平提高了一個臺階。

但是所謂有得必有失,在簡化文字的同時,自然無法表達與原先漢語一樣豐富的含義了。


於是乎很多讀音一樣的字不能做到一一對應,比如說有很多人的名字都是一樣的讀音,但是由於《訓民正音》所推行的文字是表音字,如果在公共場合叫出這些人的名字,他們不會知道叫的究竟是誰。


僅在名字這一項上,韓國文字就出現了不可避免的麻煩。



其他方面就不用說了,比如簡化文字本來是想讓民眾更加了解法律,但是由於韓國文字是表音字,反而會讓很多民眾誤解法律原來要表達的意思,這樣豈不是與制定者的初衷出現了南轅北轍的變化?


1945年,韓國的民族主義盛行,一度將漢字在韓國全面廢除。但是這種急於求成的方式引發了韓國社會的很多問題,許多韓國人對此十分不適應,要求政府恢復漢字的使用。時至今日,韓國人在給孩子取名方面以及規範新的術語時,仍然習慣使用漢字,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會有中文名字的存在。


相關焦點

  • 身份證上面為什麼要加上中文名字?韓國人:我們也很無奈啊
    有過身份證的人都知道一般身份證名字一欄都是用一種語言表示的,但是在韓國這種情況卻發生了變化。相信看過韓國人身份證的人都知道,韓國人都會在自己的韓國名字後用括號加一個中文名字。 難道韓國人真的這麼熱愛漢語嗎?還是在這背後有其他的隱情?
  • 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都要加一個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韓國有一架F-15K戰鬥機,上面書寫的八個字:,枕戈待旦,刻骨延坪。看起來很有文化的樣子,當然,誰都知道現在的韓國人能認識且會讀會寫這句話的實在是少數,韓國人早就用他們自己後來發明的文字取代了千年以來漢字在他們國家的地位。
  •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韓文身份證上面帶有漢字或漢字,因為幾乎所有姓氏都並非純正的韓文,它們通常源自中文。實際上,在現代韓文書寫系統HANGEUL發明之前,1443年,漢字或漢字構成了主要的書寫方式。韓國人仍然具有中韓命名文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想用純韓國人的名字來給孩子們起名字;但是,在命名時,他們會更多地考慮聲音的細微差別和聲音感受,這與中韓命名文化不同;中韓名字寫在身份證上
  •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韓國的身份證並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加注中文名。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註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 韓國人身份證名字旁邊,為何總要寫個中文名字?原來還有這層含義
    雖然他們後來極力否認跟抹殺中國漢字,但大韓民國的居民身份證上,依然在使用中文名字。這是為什麼呢?韓國人由於地理位置跟文化原因,一直喜歡把我國的文化跟發明說成是他們的祖先創造的。雖然這種現象對中國人來說有點搞笑,但韓國人卻一如既然的正經。然而在文字方面,韓國始終無法迴避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在歷史上確實使用了我國的漢字。
  • 為什麼韓國人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加一個中文名字?
    為什麼韓國人非要在身份證上,會用小括號補充一個中文名字呢
  • 為什麼普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要再寫其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隨著韓流在世界各地的走紅,很多小姑娘會追星和喜愛韓國文化,所以她們一定已經注意到,在普通韓國人身份證上會加上一個小括號並在裡面加上中文姓名,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韓國政府不要求人們在身份證上添加中文名稱,但是他們會在新的韓國身份證上的括號中寫下中文名稱。這並不是說他們有多喜歡中文,但是實際上他們也很無助,這是由於朝鮮文本身存在很大的缺陷。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要額外加一個中文名字?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文化影響了周邊的很多國家,比如韓國便是如此。倘若跟韓國人比較熟悉的人都會發現,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甚至還會加上一個中文名字。當然,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非常奇怪,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就讓我們來一起一探究竟。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即便現在韓國的文字採用了韓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字的具體意義,於是就要加上漢字,用於解釋。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為什麼韓國人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一個中文名字?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這篇文章,,這是小編的榮幸,這裡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希望你們會喜歡,別忘了點擊 上方藍色字體「秀瀆」關注轉發呦                                                                              最近,有位讀者問了我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韓國人非要在身份證上
  •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何一定要額外用括號標註一個中文名字?
    事實上每一個韓國人都相當於擁有著一個中文名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不過可能留意到的人並不多。雖然現在韓國已經全面去漢字化了,然而在個人身份證上卻一定要用括號標註一個中文名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 為什麼韓國人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加一個中文名?
    看過韓國人的身份證都會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在韓文的姓名下會有一個括號,裡面用中文標註著姓名。這是為什麼?
  • 韓國人為什麼會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寫上中文名字?
    韓國人身份證上要備註漢字的原因,跟韓語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有關。按照人類語言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先有語言,再有文字。人類歷史上著名的幾大文明,都先後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系統。畢竟,漢四郡的官員都是漢臣,與朝廷的交流,當然要使用漢文了。正是從漢朝在朝鮮半島設立漢四郡開始,當地的貴族、士大夫階層,皆以會寫漢字,會說漢語為榮。此後,朝鮮半島雖然歷經了高句麗、高麗、李氏朝鮮(朝鮮王朝)等多個朝代的統治,但是,朝鮮半島與中國之間的藩屬關係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韓國的美女、帥哥是出了名的好看,很多中國追星者都十分喜歡韓國明星。韓國也給我們國家帶來了很多影響,比如女生穿衣打扮上,大家都很喜歡韓國的那種風格,但是你們知道嗎?
  • LPL解說被曝光是韓國人,本人曬出身份證,上面全是韓文的中國人
    ,總有一支戰隊要輸的,只不過沒想到GEN輸得這麼慘而已。 除了管澤元和長毛很多人在吐槽之外,最近LPL賽區還有一位解說也被吐槽了,他就是趙俊日,看這個名字是不是就覺得這個名字的形式有點少見,像是從韓文直接翻譯過來的,趙俊日也確實會說韓語
  • 為什麼每一個韓國人,都有一個中文名字?
    我們從Rain的本名開始。你知道他的本名叫什麼嗎?對了,鄭智薰。英語拼音轉寫是Jung Ji-hoon,韓文是정지훈。是不是很複雜呢?其實一點兒也不複雜。每個韓國人都有中文名字鄭智薰,這個名字,和其他韓國明星的名字一樣,是音譯來的嗎?不是。每個韓國人出生時,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翻漢字字典,給他們取中文名字。然後再根據這個中文名字,轉寫為韓語諺文。
  • 已經廢棄漢字的韓國,為什麼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
    很顯然這條並沒有被很多韓國人遵守。那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留漢字名呢?這就涉及到幾個方面了。獨立後的朝鮮廢除了漢字在日常和官方的使用,但是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朝鮮的歷史因為書寫文字的因素,有些斷代了,現在很多韓國人都看不懂一些古籍和歷史建築上的繁體字。諺文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它是表音字什麼是表音字呢?
  • 為什麼韓國明星都有漢字名,還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一個中文名字?
    經常看韓國綜藝、關注韓國娛樂圈的應該知道,韓國的明星都會有一個中文名字。實際上,韓國人出生時,都會起一個漢字名字。有些韓國藝人出道時候並沒有公開身份證上的漢字名的,粉絲就會根據音譯取一個漢字名,但是往往和他們本名不一樣,之後藝人可能會再更正。
  • 韓國廢除漢字,但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要有個中文名字?
    簡言之,因為韓文有漏洞,表達不如漢文全面。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韓國文字的歷史,然後說說他們的韓文劣勢。 早在大約1700年前,漢字就傳入了朝鮮半島,因為中國的強大,後面幾個世紀,半島朝鮮數次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所以,漢文也一度成為朝鮮半島的官方文字,但非語言。
  • 韓國人為什麼在身份證上用括號備註中文?我看了才知道原因
    然而,即使我們盡最大努力廢除漢字,減少中國文化對韓國的影響,韓國人還是會在身份證上使用帶括號的中文注釋,這有什麼不好?公元前3世紀,漢字已經進入朝鮮半島,而朝鮮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因此在此後的很多年裡,漢字成為官方的交流語言。在當時,只有貴族和官僚才有資格學習漢語,普通民眾沒有資格學習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