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認知的歷史,實際上與真實的歷史並不相同。比如,夏與商並不是一個文化系統,而是平行的兩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是鴉片,卻跟乾隆有很大的關係;鐵路的建造,對近代中國經濟的影響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
歷史的真實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歷史?讀史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2019上半年,北京華章同人出版社精心推出了三部打破歷史定見的歷史學權威著作。
《中華史綱:從傳說時代到辛亥革命》
不受框架和窠臼束縛的中國史,
知名歷史學者李定一四十年傾力巨著。
《中華史綱》是臺灣當代知名歷史學家李定一先生的中國通史傑作,起於上古傳說時代,止於近代辛亥革命巨變,記敘了幾千年中華文明的變遷。
夏與商到底是什麼關係?周平王東遷後的農業文明實際是如何分布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一件事?讀過此書,才知道很多我們視之理所當然的觀點竟然是謬誤。
而《中華史綱》身為一部史學書所達到的,絕不僅止於「正確」,作者評價墨子、秦始皇、王莽、呂不韋、呂后、劉邦等人,敘述東漢清議、唐代宦官專權、宋代王安石推行新法等事,皆有其過人之處。
李老目光獨到,能關注到許多不被人重視,實際卻是歷史關鍵的細節。比如苻堅失敗,很多人只看到他國內民族矛盾激烈,卻忽略了他把十萬氐人分散全國的戰略失策。
其獨到見解既不是為吸引眼球而譁眾取寵之論,也不是借用西方理論做看似新穎實則牽強附會的分析。李老不過是未受框架和窠臼的束縛,解除人為的遮蔽,用慧眼考察史事,所以更接近歷史的真實。
乾隆統治下的中國,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人口最多、國力最盛的時期。但是在乾隆盛世光環的掩蓋下,有太多的東西卻被忽略了。18世紀的世界,人類未來的主流文明正在西方興起。與之相比,乾隆的統治毫無新意,不過是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大總結和大重複。張宏傑把乾隆時代放到中國史和世界史的雙坐標下去審視,對乾隆時代的得與失進行了全面準確的評估。
對於很多歷史事件,張宏傑亦有其精闢的見解。如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是鴉片,和乾隆有什麼關係?實際上英國人一開始只把販賣鴉片當成病急亂投醫的救急措施,並沒有打算長期進行下去。他們還是寄希望於中英高層接觸,使中國打開市場,但是馬嘎爾尼出使的失敗使他們的希望破滅了。使團失敗以後,鴉片的貿易數量才迅速上升。
張宏傑一方面以史學家的態度,向讀者展現宏大的歷史場景,另一方面又以文學家的筆觸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勾勒其形象。正因如此,《飢餓的盛世》才能做到堅而不澀、通而不俗,它宏大亦不失細膩,務實亦不乏俗趣,以文史結合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繁華又荒蕪的乾隆盛世。
《家族、土地與祖先:近世中國四百年社會經濟的常與變》
作者:易勞逸
全球史視角下多維度考察中國近世社會,
國際著名漢學家易勞逸權威之作。
《家族、土地與祖先》從全球史的視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個世紀中國社會在經濟基礎、社會形態和精神信仰層面的巨變,既有別於中國史學囿於統治者的角度探討歷史的傳統,又突破了西方學界強調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範式,是了解近世中國社會變革的權威著作。
為什麼龐大人口和商品經濟是近世中國社會變革的兩大因素?為什麼對外貿易和白銀經濟深刻影響了近世中國國運的沉浮?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鐵路對推動中國經濟整體發展的作用真有那麼大嗎?鴉片戰爭的爆發應該完全怪在外國人和鴉片貿易的頭上嗎?中國古代的土匪還分季節性和永久性?
中國傳統的史學著作,與社會學、經濟學、民俗學等內容很少關聯,而這部記錄中國社會經濟變遷的《家族、土地與祖先》就如同一部明清時期的社會百科全書,兼具史學的嚴謹和生活的況味,不但有時間的筋骨,更有歷史的血肉。
看完這3本書後,心動了嗎?
現在,給微信讀者第一時間專享福利
現在下單,最新鮮熱乎的重磅好書
享6折優惠(見下圖海報)
看完這3本書後,心動了嗎?
現在,給微信讀者第一時間專享福利
現在下單,最新鮮熱乎的重磅好書
享6折優惠(見下圖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