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 你的眼睛會懷孕哦
關於日本的music,請原諒我最喜歡數碼寶貝的主題曲,這個版本比和田光司的柔和多了,因為他實在是唱得太熱血了。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部日本的紀錄片,堪比國內舌尖上的美食吧,不過雖然時長只有40分鐘,但是這種工匠精神卻讓人十分敬畏。
在這裡我又不得不要吐槽一下伊藤洋華堂。
論一個帝國的崛起:
從本人的感受來說,秒殺央企華潤萬家的Ole',因為其一真的東西不太實用,服務一般,性價比也不高,雖然伊藤的東西也不便宜,但是超市就是很給力,各種貼心的服務讓你欲罷不能。
偏題有點嚴重了,這不是在解說國內零售業的發展。
我的主題是吃吃吃。
其中在日本最具有代表的就是料理了,壽司,還有A5級神戶牛肉,反正我窮吃不起。
日本自古對肉禁忌較多,稻米卻是神聖的食物,所以只能接受魚和稻米一起吃。
手握壽司則更得日本飲食文化的精髓———不需要任何模具,全靠壽司師傅手工握制而成,不僅可以保證米的顆粒圓潤,同時保持米的醇香。追求原料的極致新鮮和簡約,多餘的調味統統捨棄,搭配甜美的醋飯和新鮮魚生,達到完美的境界。
這是一部關於信仰的紀錄片
作為一個世俗婊,我的夢想就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買買買。(玩笑話)
一部《壽司之神》,讓許多人認識了小野二郎。
這位 26 歲便開始做壽司的匠人,如今已經 92 歲高齡了。
六十餘年的職人生涯裡,幾乎從未斷歇過。
是當之無愧的「壽司第一人」。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年邁的米其林三星主廚。
除了小野二郎,還有一位主角。日本美食界有三大公認的料理之神: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 「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
另一位主角,正是被稱作「天婦羅之神」的早乙女哲哉。
在日式菜點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
女神舒淇在兩位大神面前,秒變小粉絲。
說起來,兩位食神相識於 30 年前。
最開始時,當時已經成名的小野,聽聞早乙女的天婦羅名滿一方,於是慕名品嘗。
沒想到,這一嘗就是幾十年,還嘗出了惺惺相惜的交情。
當然,暗地裡兩人也互相較勁。不過,並不是同行之間的爭搶顧客,或名利爭奪。更多的,是互相賞識。互相加深對食材的理解,體會對方在食物中傾注的心思能量。若是能夠得到對方的肯定,心情會大好。
迄今為止,這種來往已經有 5000 來次。我想這種匠人精神已經很少有人有了吧。
真的是日本這種客氣的謙卑文化。
對於我這種重慶小妹,一般見面交流方式就是直接上手。這也是一種暴力文化嘛,但是我就不主張大家學習了。
比較奇特的是,這種交流是建立在一眾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上。
有十年時間,兩人幾乎沒有言語。
就是一個仔細品,一個認真做的模式。
進食就是所有的對話。
但對方對料理每次的精進改善,彼此都瞭然於心。
小野這邊,為了讓章魚肉的口感更彈,捨棄了直接用鹽浸泡的方式。
而是不停地用手揉搓上一小時,把裡面的纖維揉斷。
揉捏壽司時,也很有講究。
既要讓魚片和米粒粘合,同時還不能太用力,要保證飯粒與飯粒之間是疏鬆透氣的。
這樣壽司放下盤子的一刻,才會因為重力微微下沉。
入口時的口感才會更好。
這種手法,看似微不足道。
但卻是凝聚了二郎幾十年的經驗和思考。
早乙女這邊,則獨創了很多煎炸技巧。
比如蝦,正常來說,許多廚師都堅持業界傳統的一分鐘炸法。
但他用眼睛去看、耳朵去聽、大腦去想。
就用 27 秒。多一秒多了,少一秒少了。
這種炸法,可以讓最外層酥脆的同時,還能保證蝦的內心還具備天然的甜味。
還有海鰻,這是讓很多廚師頭疼的食材。
不管怎麼處理,都無法徹底清除海鰻體內獨有的一種腥臭味。
可偏偏到了早乙女手中,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腥味消失不見不說,海鰻的濃香還能得到最大的提煉。
更神奇的是,一下鍋就一盤散沙的海膽,都能被他做成美味的天婦羅。
既然人物紀錄片,裡面自然還有兩位除卻料理時的閒暇生活。
小野的休息日,會去各個壽司店取經,以便博觀約取。
反觀早乙女,則是到風俗店放鬆心情。
當記者打趣說:
小野很少和女性說話
你們兩人性格真是截然相反呢
早乙女搖頭,就像多年的老友般調侃:
你可不知道
老爺子其實是個悶色鬼,看到這裡時,我笑了。
實際上,已邁上塔尖的兩人,多年來的確可以說得上是互相扶持。
隨著鮐背之年的到來,小野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
有段時間幾度支撐不住,住進了醫院。
醫生也勸誡他,停止工作。
這些變化,早乙女都看在眼裡(很想說疼在心裡是怎麼回事……)。
早乙女被記者問及,對小野令人擔心的身體狀況作何感想時。
起初,他還是想保持樂觀的性格,笑著稱小野是自己想超越的對象:
他如果去世了
我就再也無法追上他了
但說著說著就說不出話來,轉身默然落淚。
為了給小野打氣,早乙女單方面宣布:
我要做到 130 歲
所以你也至少做到 100 歲吧
這也是片名「最後的約定」的由來。
他還帶小野去看畫展,用折翼卻依舊努力飛舞的蝴蝶激勵他。
儘管身體已經不如往日健康。
因為年紀大,味覺退化,皮膚乾燥,感官能力下降;做料理也不如之前那樣得心應手。
小野還是堅持到店裡,繼續站在職人的位置上。
如果一次將壽司捏不成形,就多試幾次。
如果手上因水分不足粘上米粒,去潤溼就好了。
看起來,小野像是個遲暮之人,而早乙女像是個年輕氣盛的人。
然而別忘了,他也已經邁入了古稀之年。
一個在家抱曾孫子的年紀,早乙女卻依然像個幹勁十足的毛頭小夥。
終於可以理解,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句話。
有多少人被這句話扎心。
時間,帶走的是健碩的身體。
靈魂的火苗,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將其熄滅。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電影宣言,遇見另一個你
供稿可發至郵箱
郵箱:yingsisi@hotmail.com
我代表人名的名義歡迎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