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受訪專家/武漢市第八醫院 武漢市肛腸醫院皮膚科王曉霞
採寫/通訊員王夏青 本報記者龔虹
高先生肛門處瘙癢十來年,總不好意思看病,常年自行塗抹皮炎平,用鹽水燙洗,可瘙癢並未減輕,皮膚抓破後瘙癢更重。近來發現肛門長了一個綠豆大的肉刺,自己在網上對照一看像是性病的一種,情急之下到八醫院皮膚科看病。接診的王曉霞主任告訴他,是肛周溼疹導致的病毒疣。通過雷射手術祛除疣體,再治療原發的肛周溼疹,高先生終於解除了多年的煩惱。據王曉霞主任介紹——
專家簡介
王曉霞,武漢市第八醫院皮膚美容科主任,主任醫師,醫療美容主診醫師,湖北省醫院管理協會醫療美容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醫用光電子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市中醫藥學會皮膚專業組常委。擅長對損容性皮膚病(痤瘡、各類色沉性疾病、化妝品皮炎等),病毒性皮膚病(扁平疣、尋常疣、溼疣等)的診療。
專家門診:周一、三、五、六上午
肛周皮膚病有三類
肛周溼疹:這是一種常見的過敏病性皮膚病,起初為肛門周圍皮膚紅疹、輕度瘙癢、潮溼。如長期不愈,瘙癢有時會蔓延至陰囊或陰唇,在出汗及夜間加劇,如蟲爬蟻走,令人不能入睡,坐臥不安,無法忍受。皮膚抓破後會出血、糜爛、刺痛,使癢痛加重,長期反覆不愈,可出現肛周皮膚粗糙、增厚、糜爛、裂口。病人苦惱萬分,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
股癬、肛周癤腫、化膿性毛囊炎:此類疾病大多為體胖、出汗多、易上火、久坐且喜食辛辣發物的人,肛周皮膚長期封閉或不透氣,使真菌細菌容易繁殖,出現大片紅斑、小膿包,甚至融合成大膿包,疼痛。
性傳播疾病:很多性傳播疾病都會出現生殖器、肛周的皮膚改變。最常見的有尖銳溼疣:在肛周外陰出現乳頭狀,菜花狀的灰白色「肉刺」,一般不疼不癢,但迅速發展,越來越多;二期梅毒:肛周出現像扁平蘑菇狀的光滑腫塊,有時表面有粘液。
致此病原因有三類
一是刺激性因素:喜食辛辣食品,不及時清洗肛門會陰或喜用鹽水、熱水洗浴,、穿著窄小或質地較差的內褲,都可以使肛門局部受熱、出汗、摩擦刺激,誘發各種肛周疾病。
二是疾病因素:有痔瘡、肛裂、慢性腸炎、陰道炎,局部長期受到炎性分泌物刺激,可誘發。老年人肛周長期潮溼瘙癢,可能為糖尿病的併發症。
三是神經功能障礙及內分泌失調:慢性消化系統疾病、胃腸道功能障礙、過度疲勞、精神緊張、憂鬱、失眠等也可誘發。
肛周皮膚病怎樣正確治療
因此病為隱私部位,很多患者沒有及時就醫,而是自己用鹽水、熱水泡洗,或濫用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等塗抹止癢,甚至長期用皮炎平等激素、抗生素軟膏外擦。出現肉刺膿包自己擠破、掐除。肛周處於皮膚黏膜交界部位,薄嫩不耐刺激,不正確的方法可以加重肛周刺激,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肛周皮膚病的加重。
正確的治療方法是首先明確病因,及時治療誘發肛周疾病的原發病因,且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儘量減少肛周的局部刺激,潔身自愛,杜絕高危性生活,維持肛周皮膚正常酸鹼度和菌群環境。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地用藥。具體的治療方法有:
輕微瘙癢:局部中藥燻洗,外用粉劑保持乾燥;
紅斑丘疹:適當用糖皮質激素軟膏;
潮溼、糜爛、裂口、膿包腫痛:正規醫院局部外治(外用消炎、微波、氦氖雷射照射);
反覆不愈、肛周牛皮樣粗糙:局部封閉治療;
肉刺,脫垂腫物明確病因,如果是痔瘡要及時治療,如是性傳播疾病,可採取雷射手術切除,光動力等方法對症治療。
正常的肛周皮膚有自然的放射性皺褶,柔軟,收縮擴展自如,有利於排便,並且有一定的溼潤度、酸鹼度,可以抵抗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一旦患上肛周皮膚病,肛周酸鹼度失衡,抵抗力下降,隱私部位反覆不愈,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困擾。
很多像高先生這樣的患者慕名來該院看「痔瘡」,後來才知道自己得的是肛周皮膚病,從而轉到皮膚科治療。由此該院皮膚科也累積了各種各樣「肛周皮膚病」的診療經驗,逐步形成了肛周皮膚病特色門診,並通過中西醫結合特色中藥燻洗,外治,配合雷射、微波手術、光動力治療,解決了廣大肛周皮膚病患者的痛苦。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