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個時代缺少了一些不隨波逐流的「少年氣」,在眼花繚亂的成人物慾世界裡,懷揣著對事物永葆熱誠的少年心氣,更加成為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因此無論是影視劇作品還是綜藝節目,青春片與競技類真人秀總能成為少年氣質最濃鬱的土壤,與直觀映射現實社會的鏡子。
作為一檔少年偶像競技類綜藝節目,《高能少年團》第二季在今年四月回歸,在第一季的節目形式上持續升級,從意氣風發、「各得其所」的星素少年挑選,到寓意深刻的節目主題設定,《高能少年團2》不僅延續了正能量綜藝的內核,也在形式上塑造了更加飽滿的「少年感」。
縱觀真人秀類節目主題,真實與熱血是永恆的靈感源泉,當少年群體的熱血遇上「高能」挑戰,偶像競技類真人秀要如何呈現綜藝場的「正值年少」?
提供真實側寫的真人秀舞臺,需要合適的靈魂來填充血肉,在《高能少年團2》中,節目對「少年們」的挑選恰如其分。在少年心氣與冒險精神的結合下,《高能少年團2》邀請了王俊凱,董子健,楊紫,張一山,王大陸,許魏洲,陳立農,小鬼,楊迪,張大大,王博文,蔣夢婕,彭昱暢,張子楓等各具特質的明星嘉賓,在明星少年們的群像特寫中,每個人特有的「少年」品質被鏡頭放大。
何為少年氣質?是對這個世界永葆好奇,對冒險的熱誠,為自己做的事情拼盡全力的執著。王俊凱的真誠羞澀,董子健的耿直坦誠,楊紫的俏皮伶俐,張一山的鬼馬痞氣,許魏洲的生動活潑,陳立農的溫潤可愛. 少年們渾身有著使不完勁兒,他們坦誠而恣意,熱情而勇敢,害羞又細膩,少年們的群像被鏡頭下的明星少年們的特寫放大,也是這檔節目既受粉絲追捧又受媒體青睞的根本原因。
作為常駐嘉賓中年紀最小的一位,王俊凱也是年少成名的典範,少年們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佛山進行舞獅訓練的一期節目中,當隊友們正在專注練習舞獅,王俊凱仔細斟酌後不動聲色的拿走了桌上的水果,邀請在一旁教學到已經滿是汗水的教學老師吃,這一幕暖心又略帶少年羞澀的肢體語言被鏡頭捕捉下來,成為節目中又一段暖心插曲。
除了明星嘉賓選擇上的出挑,每期節目中出現的素人嘉賓也大有來頭。在《高能少年團》節目中,除了固定明星嘉賓及飛行嘉賓外,每一期節目都有來自社會各界的奇人能士,有來自蒙古高中的中俄蒙自由式摔跤亞軍,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攀巖冠軍,有熱愛四川說唱的波蘭少年,也有曾穿越中國第三大沙漠的知名女飛手等。
他們全部是通過#高能少年徵集令#挖掘出的各行各業的「高能素人」,這些同樣意氣風發的少年們,在節目總能夠一技之長與明星嘉賓們共同完成一個又一個挑戰,並且每一位素人少年都能夠切實的參與到遊戲中去,展現自己的生活,在「去明星化」的節目形式下,這種星素搭配的形式也在向全社會少年青年傳遞一種無畏無懼、平等競爭的少年精神。
無論是明星偶像還是素人少年,這些或陽光或害羞,或衝動或理智,或倔強或佛系的少年們共同為著一個目標去努力時,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每個人在合適的位置上也共同建設了節目的效果與看點,無論是性格擔當、氣氛擔當、智商擔當還是體力擔當,每個人都如度身量造般恰如其分。
正確的嘉賓挑選是成功的一半,除了在選人上窮形盡相的生動群像刻畫外,在節目內容設定上,這一季節目帶領少年們觸達了更為深刻豐富的體驗式教育。《高能少年團2》以「輕遊戲化、重故事性」作為本季的主要表達方式,圍繞「一首歌,一座城」為核心線索,開展的少年冒險挑戰之旅,更加強調了對於正能量的發散,與少年成長曆程的記錄。
從北上深入火場感知蒙古消防員生活的「烈火雄心」;到體驗「巖壁芭蕾」的戶外越野挑戰;從在零下幾十度呼倫貝爾大草原與異國少年們開展「那達慕大會」,到南下遊行湖州,深入探尋「少年行,傳承湖筆古韻」,陷入湖筆繼承人疑局。在節目的內容設定上,每一期的主題都寓意深刻,少年們在玩樂中體驗生活百態,體驗傳統文化,用自己的力量去傳遞正能量。
面對一次次高能挑戰,性格迥異的少年們也呈現了不同的應對方式。比如在導演組設置的高難度攀巖挑戰中,一向恐高且慵懶的董子健在回憶起第一季節目中曾經歷過的「痛苦」,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而楊紫在攀爬初始,因為覺得自己拖累隊友而道歉連連,不過劇情很快有了反轉,在「我不敢,但是我要努力」的決心中,楊紫最終以反超王大陸2米的成績實力取得勝利。
在舞獅表演的一期節目中,少年團們在黃飛鴻第六代傳人葉師傅的帶領下,進行系統學習並共同完成一次高難度表演,少年們將中國民俗文化之美宣洩的淋漓盡致。
此外,在節目播出期間,《高能少年團》也獲得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點讚,人民日報海外版大力度報導,無論從選人還是內容制定都是在向青少年,向社會傳達正能量,具有良好的引導意義。
少年感的定義,是無論年歲幾何,對生活仍抱有一顆新奇與求知慾的赤子之心與明亮心境。而正能量偶像綜藝為觀眾輸出優質價值觀,樸實,堅韌,勇敢,這也是《高能少年團2》節目想要輸出的核心品質。
隨著現代社會的節奏步履不停,快餐文化逐漸成為城市生活中的常見品,傳統技藝與文化的生存空間在被壓縮與逐漸忽視,在《高能少年團2》中,無論是消防水鶴的用途、那達慕大會、舞獅基本功、湖筆的來歷,在每一期節目的主題下,通過少年們的前線奮戰,觀眾們也同樣能夠跟隨少年們從這檔節目中感受到歷史文化與圈層領域的意義。
無論是電視綜藝還是網生領域,無論是圈層文化還是垂直領域範疇,真實與放鬆的狀態不僅能夠為觀眾帶來最直觀的明星真人秀的呈現方式,通過敘事,將少年應對「高能」挑戰的自然狀態真實展示出來,不著痕跡的將少年對生活的新奇熱血、求知慾與純真,糅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慢慢展開並同步傳遞給觀眾,才足以稱之為一檔寓教於樂的綜藝節目。
縱觀電視綜藝大背景,從娓娓道來的文化類綜藝到開餐廳、造房子等慢綜藝,再到熱血燃情、意氣風發的競技類綜藝,類型多元的綜藝節目中,意氣風發的少年們一次次轉山轉水,迎接挑戰,不僅能夠為正處於意識成長期的年輕人們帶來自我意識的正向引導,也映射出現實社會的拼搏百態,感染並為每一位觀者的生活注入活力,以少年心氣迎接生活中的挑戰。
另一方面,一系列人文類綜藝節目的扎堆出現不僅是市場適應觀眾口味需求的集中需求,也是在這個內容迭代速度即將趕超腦細胞死亡速度的時代中,一次深入生活、具有探尋意義、又能夠引領觀眾正能量意識的美好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