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n Schiele | 性崇拜者

2021-02-08 NO OONE

藝術的色情若夠藝術,就非不道德。只有觀者以不道德的看法看時,才變成不道德。

——埃貢·席勒

鐺鐺!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位畫家

可以說是妥妥的一個「渣男「

極高顏值

極高的藝術才華

極其欣賞女性之美

試問姐姐妹妹們誰不可以???

說不可以的看完照片再說話

 埃貢·席勒 

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

奧地利繪畫巨子

師承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維也納分離派重要代表

是20世紀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

其的作品特色是

表現力強烈

描繪扭曲的人物和肢體

且主題多是自畫像和肖像


在席勒的各種畫作中

充斥著女性的裸體

及對男女性事的描繪

誇張的造型 

大膽放縱的線條

與極富個性的色彩 

成為他顯著的繪畫特徵

在那個時代,埃貢·席勒無疑是「臭名昭著」的,甚至因僱傭十幾名少女做模特而被當地居民趕出居住地。


那麼,這期我們就從他的幾副作品來揭示這位「性崇拜者」最真實的樣子。

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埃貢·席勒對於女性的崇拜和人體的極致描繪。


在接觸到埃貢·席勒之前,我始終覺得人體應該是優美、典雅的。譬如說懷斯的《黑爾嘉系列》又或者是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無不充滿了高貴聖潔的味道。


但我不得不承認,在看過埃貢·席勒這樣的作品之後,就很難再想起前二者的畫作。


它太真實了,好像能直接映射出內心最原始的衝動,儘管她們很多扭曲、異狀,但是那種噴薄而出的「欲望」是其他藝術家所不具有的。


對於席勒來說,性是他研究人體藝術中窺探到的最原始的活動,所有人類都受其本性和生理衝動的支配。


作為"奧地利表現主義"的先驅,席勒生前在日記中為自己辯解,「我並不否認在我的素描和水彩畫中的有很多的色情元素,但這始終屬於藝術創作的範疇。試問歷史上哪位藝術家沒有涉及過情色題材?"


在埃貢·席勒的同名傳記電影《埃貢·席勒:死神與少女》中同樣有這樣一幕。


1913年,席勒因濫用未成年女孩擔任人體模特而深陷「誘拐女童醜聞」,席勒在法庭上的自我辯訴並沒有得到法官的認可,且被當眾銷毀了畫作。


他單純地欣賞女性之美、狂熱地表現他眼中的世界,俗世對他進行的所謂倫理上的批評,不過是凡人的愚見罷了。

畫作被當眾焚毀後,埃貢·席勒眼裡登時暗淡無光,沒有什麼比自己的作品被當眾銷毀的打擊更大。


(這一幕,是不是像極了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


席勒的結局發生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肆虐奧地利。根據當地報紙報導,當時一個星期便有2200人死亡。席勒便在這場流感中不幸去世,年方28歲。同年,奧匈帝國被打敗,消失在歷史中。

我們用現在的眼光去看藝術作品已經不會有如此黑暗的批判與嘲弄。然而,我不得不承認我們依然生活在一個談性色變的時代,提起這些,我們的印象只有不時彈出的黃色廣告,惡俗又低劣的黃色玩笑,以及無處不在的黃片評論。

正如埃貢·席勒所說「只有觀者以不道德的看法看時,才變成不道德。」

個體藝術本就最需要絕對的自由

真正讓你感到齷齪的從來都不是性本身

而是你無法直視內心的恐懼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

如果你還想對席勒有更多的了解

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話畫家」回復「席勒」

領取同名傳記電影~

相關焦點

  • 美叔一日一影||美國驚悚罪犯大片《致命崇拜者Lethal Admirer》
    ◎譯 名 致命崇拜者◎片 名 Lethal Admirer
  • 還記得雷神崇拜者,嫌棄鋼鐵俠戰甲的趙海倫嗎?
    趙博士也是雷神的崇拜者。鷹眼在與九頭蛇交戰中曾受過傷,正是趙海倫利用高科技醫療技術讓他瞬間恢復。
  • 張賢亮談性,還有與宮雪花的一段豔遇
    這件事情,我倒是多嘴跟張賢亮本人打聽了。他不但不惱,甚至還有點得意。既得意于美人的青睞,也得意於自己片葉不沾身。有一天,影視城的座機響了,有人接電話,一問,是香港打來的,一位宮小姐,找張先生。這件事情的後續,不得而知。不過,多年以後,拜託網際網路的偉力,張賢亮"威名"遠播,桃花滿天開。他的緋聞不再是小道消息,成了和男性、生命力、性道德有關的公共事件。
  • 美隊私照事件:情色狂歡,是性的壓抑與愛欲的消亡
    這種把尺寸視作構建完美男人的最後一步的論調指向了歷史悠久的「陽具崇拜」,它將性支配放在了男性性特質的至高點,甚至高於金錢和權力,是一種野蠻的崇拜。然而,根據崇拜者的不同,其包含的性別秩序也有別。上野千鶴子在《厭女》一書中曾詳細剖析日本色情製品中的男根中心主義(phallocentrism)。
  • 「性癮」——性成癮障礙
    有些網友不禁拋出了各種猜測,其中不乏冠名了羅舞神「性癮」的頭銜。話不多說了,今天就討論這個問題——關於性成癮障礙!什麼是「性癮」,什麼是性成癮障礙?其實,「性癮」在學術界多稱性成癮障礙。關於性成癮障礙這一行為模式如何界定以及如何命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性成癮屬於成癮。
  • 福柯《性史》出版史:"性-思想"與"性-事件"的交錯
    《性史》各卷的出版即是如此。因為68年五月風暴所主張的「性解放」運動,與這個始於維多利亞時代的「性壓抑」預設同出一轍;因為我們所理解的「性」,正是在西方政治技術利用身體實施統治策略的方式(對女人身體的癔病化、對兒童的性教育化、對夫妻的優生學化、對反常快感的精神病學化)中誕生的。在第一卷中,人是權力的對象。
  • 現代、穿越、劇情、喜劇電影《唐伯虎之幻性奇緣》主要角色甄選:唐伯虎、祝枝山、張偉、王祖兒、俅隊長、林友仁……
    你是否喜歡無釐頭電影?
  • 薦讀丨權力遊戲、精神導師、性解放…電影《異狂國度》揭示「奧修教」罪行
    權力遊戲、資本運作、精神導師、性解放攪合在一起,大寫的魔幻現實主義,讓人不禁感嘆,劇情再精巧的電影,也不及生活本身的一半精彩。該片名為《異狂國度》,記錄的是歷史上著名的邪教組織——「奧修教」在美國興起並最終敗走的過程。
  • 《性之劇毒》性=生
    日語裡性的發音(sei)和生的發音相同,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治癒故事。emmm沒看過原著,電影挺好看的。開始各種性描寫以及xingai教學現場,看著好兇殘。後面的口哨聲以及結尾的bgm使整個電影溫情化,尺度挺大的,最後一場sex填補了前面所有粗暴的性調教。上帝並不會禁止殺人or自殺行為,但是如果你死了,你失去的東西也不會回來。
  • 《性之劇毒》在性中救贖
    《性之劇毒》在未上映前就因為尺度過大和比較激烈的場面而受到熱烈討論和關注,看過原作,尺度確實比較大,性場面基本上佔了百分之80以上,看到漫畫和電影最後應該就會明白這其實是一個互相救贖的故事,在性中救贖,找到活下去的意義。
  • 當性解放成為性消費,我們是否依舊談性色變?
    他是性解放的先鋒?他物化女性?他已是前浪? 性,從來就不只是性,它從來就不只是性別情愛戰場,在更廣闊並隱而不現的幽暗背景下,它甚至時常成為工具、成為犧牲品。 而2020年了,我們是否依舊談性色變?「文明社會有三大發明——火、汽車、《花花公子》。」
  • 性心理學:你有被「性成癮」困擾嗎?
    在好萊塢,「性癮」這個詞不斷出現在八卦小報上,這個聽起來如此讓人難以啟齒的字眼,曾讓老虎伍茲深陷泥潭。在伍茲之前,《X檔案》的男主角大衛.杜楚尼就因此症鬧得滿城風雨。林賽.羅韓、小甜甜布蘭妮亦在疑似「性癮」患者之列。有性心理學家研究,不僅明星備受性癮困擾,美國民眾有8%的男性和3%的女性被捲入其中。
  • 孫國忠|貝多芬與音樂中的偉大性
    貝多芬確實有他獨具的音樂影響力和人格魅力,他的個性、理想、創作、精神感動或激勵過無數的貝多芬崇拜者。若要追尋「貝多芬崇拜」的出處,自然要提到「浪漫一代」締造的「貝多芬神話」(Beethoven myth)。
  • 【閱讀】張競生:成也《性史》,敗也《性史》
    在新書的封面上印著這樣的舊印章體文字,這是北京大學教授張競生1926年編著的《性史》。不是《西廂記》《金瓶梅》,卻有著一度遭禁的相似命運。88年後的今天,世界圖書出版公司重印,題為《性史1926 》。令人掩卷唏噓的不是書的內容,而是張競生的一生,因《性史》而改變,此書一出即身敗名裂,遭半生謾罵,乃至家破人亡。
  • 西班牙《性癮日記》沉溺於性的女人
    基本信息《性癮日記》是由克裡斯蒂安·莫利納執導,貝倫·法布拉、萊昂納多·斯巴拉格利亞等主演的劇情片。
  • 《雙重幻想》一切都是性,唯有性不是性。
    沒有愛的性是一種空虛的體驗?像一道快餐,你從來沒指望有多好吃,形神兼備那是不可能了,貌合神離大概是這個意思。當你去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有點不一樣了,狼太是站在雲端上的男人,女性的心理高潮就是在愛慕那一刻開始的。以前聽見伍迪艾倫這句「一切都是性,唯有性不是性。」的時候有點不知所云,現在似乎有點懂了,性是權力。
  • 《性之劇毒》性、愛、劇毒與解藥
    性之劇毒本質上是愛之解藥。桂木與餘田的三次相遇,只是餘田單方面注意到桂木,失去愛人春樹的餘田在桂木的身上看到了春樹的影子。那個時候餘田隨身帶著春樹服下的芬太尼,救下了失去一切想要翻越護欄尋死的桂木,試圖用極端、屈辱的性激起桂木的求生欲。一個奄奄一息的靈魂試圖向另一具行屍走肉證明「生」的存在,證明「死」帶給生者的痛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