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動力】本周推薦青年藝術家|高入雲|

2021-02-19 藝術當代

趨近於零——高入雲訪談


艾檬(以下簡稱艾)能介紹一下你最近創作的主題嗎?

高入雲以下簡稱高)我做的這些作品都是運動的。我想要把東西的物性體現出來,把機器都儘量隱藏起來,或者把機器在顯露出來的時候讓你看到我的技術其實是很簡單的。因為不斷炫技的多媒體作品帶給人的感動沒有那麼多,這種媒體作品會趨向於只是一剎那讓人眼前一亮,僅此而已。我希望我的作品讓人感動,能夠被記住。

艾:它是否依然基於你所研究的「線的運動」這個線索?跟以往的思考有何不同?

高:我一直做線的運動,當我看到方塊在運動的時候,感覺它裡面有一種氣場。雖然我做這個東西純粹是從好玩開始的,但是當它帶給我一些不一樣的感動的時候就發現,它的速度可以帶來時空的變化。快的速度和慢的速度會帶來不同感覺。以往展覽我儘量把整個場景速度調節在一個比較和諧的氣氛裡面,這次展覽我儘量趨近於慢,更慢的話其實可以把整個氣氛帶到另一個維度裡面,為什麼叫「趨近於零」呢?我想表達那種緩慢靠近的運動狀態。


艾:你的裝置作品是否包括對藝術史上運動裝置作品新的解讀?創作過程中你最關心什麼?

高:之前的運動裝置都是固態的,它有一個固體的硬體在那裡運動。現在也有其他藝術家做這樣類似的作品。我發現我的不同在於,我運用的材質和它運動的方式是多樣性的。我希望把科技性、技術性降低,把物體性質——線本身的運動凸顯出來。我比較關心技術層面,我會根據不同的場合設定作品的尺寸和速度。此外我想讓技術簡單,我所有的技術都只是讓機器在轉,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把機器插上電就可以了,沒有神秘感,讓別人關注到物體本身的運動效果。

艾:平面作品和裝置作品之間有什麼關聯嗎?

高:無論是有關線的裝置作品,還是用紙漿類素材構成的平面作品,我都希望它們自然生長。線在運動的時候,我無法控制它所有的運動軌跡,但我會設立一個範圍。這給我一個啟發,讓作品能夠在一定範圍內自己生成,隨意性是觀念上的,也是手法上的。製作紙漿,需要很長時間的風乾過程,在這個過程裡面,我會讓它隨便是什麼樣子,但隨著時間推移,它會在一個範圍裡面變形,我把所有的作品陳列在一邊,我不會說這幅畫已經畫完了,在一年或幾年時間裡我會不斷地進行疊加。我注意到一個問題,如果在一段時間裡太集中使用一種素材,畫面就會成為一種很單調的排列組合。我會用手頭現有的材料,在以前的畫面上做一些添加,整個作畫過程是一個漫長的、自然的、不太刻意的過程。


艾:你怎麼看待這次設計的櫥窗作品?

高:首先我不覺得它是一個櫥窗,因為櫥窗是要賣一個東西,它是要展示一個東西。有時候晚上我們去淮海路高檔一點的店,它的櫥窗燈一直開著,當你走過一件衣服,在凌晨三點鐘看見它和在豔陽天的早上看到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你晚上走過的時候也許心情狀態都是一個人的,然後你就跟那件衣服有一個對話。我這件作品可以延續到晚上,我想讓人感受到裡面的氣場。它是互動的,當有人走過的時候就會動。

艾:是不是可以說這個櫥窗也是一部分的公共藝術?

高:它是對外開放式的,它不是在一個房子裡面的,它是對著公共空間的,當人不經意地看到它,就跟那個時間點連接起來。我想把那個時空壓縮到緩慢節奏裡面,讓路人在經過的時候可以一下碰到那個時空的感覺,有點不一樣的感覺,覺得這個東西在飄。如果看很長時間,那你就會進入那個時空感。


艾:你的作品本身含有對時間和空間的思考和運用,它們是怎樣的存在?

高:我重視作品自身材料的獨特性,讓其內容趨於單純。裝置運動速度直接可以帶出時間感,空間的呈現是通過運行的軌跡,以及光的配合產生的,這些都是必須在現場直接感受的。

艾:你如何看待你和作品之間的關係?當你在面對它們時一般在想什麼?

高:作品只是一小部分的生活。把它作為一種玩具,在玩的時候它啟發我更多的可能。

艾:你嘗試在不同時間段用手頭現有的材料來創作平面作品,對你來說這些材料最後能成為作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高:不確定性,同時也保留一部分視覺性。


艾:你如何看待自己年輕藝術家的身份?相較於其他年輕藝術家群體,你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是如何設想的?

高:首先我不是職業藝術家,我是藝術愛好者。我一直不希望創作成為壓力,也不想創作成為創作。我覺得只有在藝術之外才能做好藝術。多做一些和藝術沒有關係的事情,例如關心電影、新聞或者紀實的事情。另外對話也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比如你和人對話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叫「機鋒」,跟禪宗有點關係,平時我們都會運用到。語言和念頭都很重要,雖然有時它們不能同一,但是可以讓別人理解到你想要讓別人理解到的。我不太了解別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沒有系統地深入研究過。藝術家就是一份工作,沒有特別,只有這樣的態度,才能比較放鬆。工作是必須的,它讓你有節奏地換一個思維方式。

艾:藝術之外的東西帶給你靈感,它們會對你的創作狀態產生影響嗎?

高:當你認識到一定深度的時候,認識本身就是靈感。電影音樂都會產生情緒,創作的時候情緒很重要,看待一個問題如果悲觀的話會有很多很低沉的想法。對於讓人看不懂或產生絕望感覺的電影我會喜歡,我覺得這是我釋放的點,我的絕望在那種絕望中釋放了,進入到另一個領域。就像你把一個問題談得很深入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你跟那個問題在思想上是無限結合在一起的,那個時候你就進入一個領域很自由。

艾:在藝術的內涵和外延被不斷擴大的今天,你認為什麼是藝術?

高:好好活著,並帶出思考。

相關焦點

  • 青年藝術家馬麟作品賞析
    《幽谷傳韻》  紙本水墨  58x40cm作品入展《天津市第四屆花鳥畫展》                           2009年參加德國「水墨新勢力」中國畫展2009年參加」維度中國畫展」,並獲優秀獎2010年參加天津圖書大廈舉辦的「新水墨」中國畫展聯展2010年作品入展「雙十佳」中國畫作品展2011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馬麟作品集》2014年作品參加濰坊《文博會——中國畫節》2014年作品參加《水墨新青年》展 2014年作品參加東營《文博會——中國畫節》2014年作品參加
  • YAI青年藝術家訪談—周涵吉
    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製作方式,但確是一個有意思的同步觀看方式。我創作的切入點是從「我們是如何看見有形的圖像」入手。圖像是視信息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神經衝動,沿視路將視信息傳遞到視中樞形成視覺。在物態變化中,雲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這兩者讓我感覺有某種聯繫。於是我把雲更形象化,更具體化,用實在的物質造型;再把雲的有形的圖像投射在這個實在的「雲」上。
  • 新動力電影之夜在廈舉行 六位青年導演作品獲榮譽推薦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1月28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晚,新動力電影之夜作為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國產電影展活動之一,在廈門寶龍一城藝術中心舉行。活動為6位年輕導演及其作品頒發了「新動力電影之夜」榮譽推薦證書,並安排風採展示和作品推介環節。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為活動致辭,向獲得榮譽推薦的6位青年導演表示祝賀。
  • G1畫廊l青年藝術家推薦l 禹露 LU YU WORKS
    G1畫廊|青年藝術家推薦禹露 LU YU WORKS禹露,90年出生於河南。
  • 美傑青年藝術家 | 鋼琴與聲樂雙棲藝術家——郭紫堯
    「一生迄今為止從未聽到過的、古典樂壇在鋼琴和聲樂同時都達到如此高水平的藝術家」——紐約著名古典音樂評論家 羅伯特·舍曼「許多時候浪漫派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對年輕音樂家的挑戰往往大於快速樂章,因為對借速嫻熟運用往往需要多年的經驗來培養和開花結實.十五歲的郭紫堯在蕭邦第二協奏曲甚緩板的第二樂章裡卻是如魚得水。
  • 2020回聲,拍賣場上備受關注的青年藝術家
    回想2020的藝術市場,除了炙手可熱的常玉、趙無極;創下新紀錄的周春芽、張曉剛、劉小東;還有諸多在拍賣場上表現突出的青年藝術家,紛紛刷新了個人紀錄,讓藏家們看到了「青年藝術」的上升空間。 那麼,這些在拍場上備受關注的青年藝術家都有誰?(45歲以下)。
  • 描繪「移動」的城市,上海(長三角)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將舉辦
    澎湃新聞獲悉,12月1日至12月31日,「移動」——2020上海(長三角)青年藝術家第六回邀請展將在上海抱樸美術館舉行。展覽旨在推介滬上及長三角地區具有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的青年藝術家,推進與長三角地區的藝術交流。
  • 【新年福利】炎黃青年藝術家展演周——新媒體舞蹈《九歌》展映,青年藝術戶外營地展演
    2015年1月2日至4日,1月7日和1月10日(炎黃藝術節閉幕式),首屆炎黃文化藝術節--炎黃青年藝術家展演周即將精彩呈現。此次炎黃青年藝術家展演周由炎黃藝術館、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傳播系、北京洛和天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朝陽區文化館協辦。
  • 鼓勵優秀青年電影人 「金雞」矚目「新動力」
    而影展最引人關注之處,就是單設了「新動力」電影板塊。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閆少非說,近年來,一大批優秀青年電影人成長為行業的新生力量和中堅骨幹,為電影藝術創新和電影市場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國產電影展映歷來是金雞獎頒獎系列活動的「規定動作」,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新片比較少。
  • 端午節看「斜槓青年」聯手藝術家跨界演繹粵曲新韻
    演唱會上,廣州大劇院D藝空間孵化團隊「本我表演坊」的斜槓青年將聯手粵劇名家歐凱明、廣府知名音樂人李達成等,用全新方式演繹經典粵曲。圖片來源:大洋網  中西合璧,粵韻新傳  據介紹,「粽情音粵」唱演會選取了《禪院鐘聲》《順流逆流》《彎彎的月亮》等經典粵曲名段及懷舊金曲,通過重新編曲配器,並與《修女也瘋狂》等西洋歌劇和音樂劇選段跨界融合,採用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混編的現場演奏方式,結合舞蹈、音樂小品等表演形式,用全新方式帶領觀眾雲賞粵韻。
  • 新青年的新聲音,新聲音的新路徑
    如果你號稱自己是一個音樂愛好者,你會希望自己有敏銳的覺察力、獨特的新音樂獲取通道,趁「五條人們」還是「蛙池們」的時候,就找到他們,支持他們,享受他們。 在以往這件事情門檻很高,高到嚇跑了很多樂迷。但在今天我們有新的渠道、新的路徑,去展示新樂隊、新作品、新趨勢,從而連接新的樂迷群體。這正是硬地原創音樂榜最重要的一部分價值所在。
  • 2018獨角獸藝博會72位青年新銳藝術家及作品
    (特邀),2012德國漢諾瓦中德藝術節,入展。.瑞士展【瑞士】2016國際高等藝術學院青年繪畫展【中國美院】2016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南京】2016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上海】2016新青年•當代藝術國際推廣計劃【紐約】2016第三屆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今日美術館】
  • 臺灣青年藝術家駐地計劃收官
    一批又一批觀眾來到設計展的江蘇臺青文創專區,被「臺灣青年藝術家駐地計劃」的作品深深吸引。 在南京市臺辦和南京市發改委指導下,寧臺服務業合作促進中心和南京臺灣文旅創新學院聯合開展了2020臺灣青年藝術家駐地計劃,邀請了三位臺灣青年藝術家運用南京元素創作作品,如今圓滿收官。
  • 南寧文藝青年聚集地推薦
    小當:南寧這些地方充滿藝術氣息,文藝青年都在這裡扎堆,來這些地方逛逛,體驗南寧獨特的藝術魅力。
  • 支持青年藝術創作生態,萊儷青年藝術獎2020年總結|100 · 回顧
    本獎項將針對每年度「青年藝術100」 的入選者,特邀業內專家評委評議獲獎藝術家,獲獎者將在當年度「青年藝術100」 啟動展公布,並有機會受邀參觀法國的LALIQUE博物館及LALIQUE工作坊,開啟一段深入探索歐洲的藝術之旅,或獲得獎金。萊儷青年藝術獎旨在深化對青年藝術家創作生態的研究,推動青年藝術家的創作力,擴大其影響力。該獎項未來將逐步發展成為關注新晉藝術家的年度獎項。
  • 百名海外閩籍華裔青年「雲」端對話
    百名海外閩籍華裔青年「雲」端對話 2020-11-16 20:30: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禕 責任編輯:王禕
  • 走出校園:青年藝術家的成長路徑是什麼?
    想要成為藝術家的話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當下的藝術生態能夠為同學們提供的機會是多了還是少了?職業化是成為青年藝術家必須的選項嗎?面對資本又該如何取捨?直播回放論壇|青年藝術家的成長路徑是什麼?裴剛:藝術家的身份轉換與學校教育非常有關聯,請晏燕談下,今日美術館也做過很多關於青年藝術家的項目,應該接觸過很多的畢業生和有過一些經驗的青年藝術家,您是如何看待的他們的成長的?
  • 藝術推薦 || 青年漫畫家——張吉亮
    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畫下了幾十幅漫畫作品,陸續被全國各省市幾十家新聞媒體網絡平臺選中展出。山東漫協、浙江漫協、河北漫協、上海漫協、武漢漫協等均多次採用。其中《「鍾」心不改》被中國美協漫藝會選出,推送到人民網的學習強國平臺,《新空城計》等4幅作品,被上海漫協選中推送到上海市的學習強國平臺,作品《三八婦女節快樂》被中國日報網選中展出,並被國際在線、新浪、搜狐、東方頭條、未來網等幾十家網站轉發。
  • DECCA籤約薩克斯管青年藝術家2020新專輯發行
    19歲成為Decca首位籤約薩克斯藝術家的英國女生傑西·吉拉姆,繼她的首張專輯《RISE》在古典音樂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之後,由Decca
  • 「Hi圖集」第六年的三亞藝術季,聚焦哪些青年藝術家?
    今年三亞亞龍灣旁的華宇青年獎再度頒給了影像、裝置創作的藝術家,也讓我們不禁發問:走過了六屆的三亞藝術季和發展了五年的華宇青年獎,如何避免陷入固化模式,又挖掘哪些新亮點?第六屆三亞藝術季以「共同風景」為主題,展覽以入圍藝術家主題展「室內宇宙」、過去五年獲獎藝術家作品展「迴響——華宇青年獎回顧單元」兩大板塊為主題。每年的重頭戲當然是「華宇青年獎」的揭曉,經過推薦、初評、終評的層層篩選,最終香港藝術家黃炳獲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朱昶全獲得華宇青年獎「評委會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