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美臺將舉行政治軍事視頻對話最新消息!據臺灣「中央社」6日消息,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5日宣布,美臺將於當地時間6日(北京時間7日)通過視頻形式進行所謂的政治軍事對話。對話預計聚焦在區域情勢、臺美軍事合作與軍售等議題。
報導稱,美國國務院政治軍事事務助理國務卿庫珀(Clarke Cooper)將出席對話,臺灣方面則將有外事部門和防務部門官員參與。雙方預計就區域情勢、臺美軍事合作與軍售交換意見。
報導稱,這並非美臺雙方首次舉辦政治軍事對話。2019年8月,庫柏就曾在推特公布與時任臺駐美代表高碩泰的會晤合照,並強調對美臺政治軍事對話的承諾,以「促進臺海與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6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此舉象徵意義比較強,而且中國對於美國總統川普在任期最後打「臺灣牌」的可能性此前也做過評估,在意料之中。對美臺之間的勾勾搭搭,中國必然會強烈抗議和反對,表明態度。
朱松嶺表示,美國政府馬上就要換屆,有些人希望渾水摸魚撈點好處;另一方面,這背後肯定有臺灣方面的推動。在川普任期內,美國出臺了包括「臺灣旅行法」在內的很多法案,其中包含推動美臺交流「正常化、官方化」的一些措施,比如炒作「臺灣駐美代表處更名」等各種象徵意義強的動作。因此接下來也不排除美臺之間還有進一步舉動,從小動作變成大動作,從低層級官員變成高級別官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一向比較反華,非常可能在其任期結束之際採取一些惡劣動作。
對於換屆前的這一系列小動作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會造成的影響,朱松嶺認為,此舉是為了讓拜登政府不得不繼承川普的「政治遺產」,對既成事實無法更改。臺灣會是最大贏家嗎?對此,朱松嶺認為,臺灣從中肯定是有所獲益,將所謂的「美臺關係」向前推進,但事實上臺灣想要在實質層面上有所突破,門都沒有。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是川普在任內對華政策涉臺議題方面不斷破壞一個中國原則系列行動的最新表現,也是川普在離任前對華政策的最後瘋狂。「軍事、外交議題是一個國家主權範圍內的意圖,美臺政治軍事對話是對中國主權領土完整的粗暴幹預和侵害。」
李海東認為,通常而言,一位總統在離任前,在外交政策動議方面會停下來,留給下任處理,而川普在離任前在對華政策、尤其是涉臺議題依舊保持激進,其目的是想給拜登設置陷阱,也就是「挖坑」,讓拜登上臺後在對華政策上喪失靈活性,保持強硬,但很顯然,川普政府高估了自身能力。
此前,針對美國務院2020年12月7日批准售臺約2.8億美元的軍事通信設備一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2月8日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停止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民進黨當局拿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的錢不斷向美求購武器,以武拒統,註定失敗。此外,針對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2020年11月22日率團抵達臺北,意圖加強美臺的情報交流與布局,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曾表示,堅決反對臺美之間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