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禾雲南讀書會第二會第二回活動回顧| 人文百工-- 曲全立導演的生命故事

2021-02-08 道禾雲南讀書會

初夏的昆明還露著春天的氣息,道路兩旁的藍花楹開的分外嬌豔。立夏第二天,我們迎來了道禾雲南讀書會第二會第二回活動的開啟。聽曲全立導演講述他的生命故事,通過別人的故事,反觀自己的人生,總能找到共鳴之處。讓我們重溫曲全立導演的生命故事。

出生與成長過程

從出生老天就開的第一個玩笑。曲導演父親是一名船長,在出海過程中突發疾病(後被診斷是肌肉萎縮症),當時卻被家族懷疑中邪,母親恰在此時發現有了身孕,因此家族的人認為是肚子裡的孩子帶給家族不祥。所以,在出生過程中遭受難產時,奶奶決定保大人,出生後險遭遺棄,幸好醫生的勸阻才得以倖存。2歲時父親離世,從小不知道怎麼去寫「我的父親」和「我的夢想」這樣的作文題目,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我有一個爸爸,我有一個媽媽,我有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

人生的第一張「遺照」

年輕的曲導演曾拍過許多知名影片,以他才華與努力儼然是業界裡明日之星。但在他 35 歲那年,一顆拳頭大般的腦瘤完全改變了他人生。

2002年,35歲,上海拍片回臺灣發現耳朵嚴重耳鳴,站立不穩,左耳失聽。在醫院住院一個禮拜沒有好轉,後被確診腦部有5*9cm大的腫瘤,長滿小腦,壓迫腦幹,包住6條神經,兩度被宣判只剩6個月生命。

想著父親走的時候,沒有留下一張合影,非常遺憾,因此特別請朋友為全家拍了合影-人生的第一張遺像,並寫了遺書。當時想的就是如何讓家人在自己離開後更好地生活下去。

福報

曲導曾為星雲大師製作三部影片,其中一部是S3D 紀錄影像片《 3D 一 筆字》,另外兩部為感人動畫作品《佛陀的一生》、《貧女的一生》。當得知曲全立導演身患重病時,星雲大師介紹了一位從美國學成歸來外科醫生為其實施手術。居然匪夷所思地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不過,左耳失聰、眼力弱視並且有顏面神經受損等狀況,他成了半聾瞎曲導演。

手術後將近10年的時間,曲導都處於自閉狀態。星雲大師開導他說:既然這些病狀一輩子都不能離開你,你就要學著跟著它走,要習慣「與病為伍」。


用自己的力量成就華人3D

經過這場命運之神所開的玩笑,「與病為伍 」的曲全立漸振作起來,將生命力轉化成撼動人心的影像創作。執導、拍攝多部劇情片之後,影像工作者的他對3D攝影產生興趣, 甚至一頭栽了進去。在當時,3D實拍技術在世界上也是相當冷門的技術,在經過難以想像挫折與克服,研發出屬於華人自己的3D實拍技術。更甚至,他「玩」出了自己的成就。

2013年,曲導演以《3D Taiwan!》站上世界舞臺,同臺的還有李安導演《少年Pi》。他們在美國洛杉磯皆獲得有「3D奧斯卡」之稱的國際3D大獎,讓許多人都訝異華人竟然能拍出如此純熟的3D影像,曲導演是臺灣的第一人。後來回到臺灣的土地上,曲全立導演拿到了「金鐘獎」,對於近幾年頻以3D 影片在海外獲獎的他來說,「臺灣」對於他更是有非凡的意義。

不忘初衷 傳遞美力

即使在人稱羨的獲獎背後,他始終不忘那兩個字「初衷」。

獲獎不是為了別人的肯定,而是要用自己的作品去徵服所有人。

美力臺灣, 3D 影像藝術者的初衷。

這股初衷, 也就是推著曲導演走到今天的動力。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一位「重生」的人,他曾戲稱現在的自己是活過「第二條生命」,也因如此,他更期盼將小愛化為大愛,回饋到這塊土地。

「美麗」,是一種力量,所以我們稱作美力臺灣。而在這樣的過程中,美力臺灣3D電影車不只是跋山涉水、冒著大霧,在陡峭的山坡中行駛。更是用3D影像去開啟偏鄉孩童的觀察力、啟發他們的創造力、提升孩子們為未來競爭力,用愛串連這個社會,從3D車的「行動」,和他人產生「互動」,最後,期待「感動」,真、善美就會應運而生。

愛的力量,讓曲全立走遍臺灣,愛的力量,同樣讓他走出臺灣,來到大陸。「美力中國」 經過大夥的努力與參與,也正默默地由我們每一位參與者,因相信而偉大,因相信而隨時隨地的感染周遭的人的激情,夢想將伴著3D巡演車及你我的堅持的信念, 將慢慢地在這片土地上形成另一股感染的力量,美力中國,將你我的心牽在一起,永不放棄堅定的走下去。專注於以科技創新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作,讓世界看到華人匠人。

共讀書目:《璀璨薪火》與《寫意大地》

《璀璨薪火》圍繞著一個「傳」字,全書共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傳人》、《傳燈》、《傳神》、《傳家》和《傳心》,把涵蓋金銀銅鐵、筆墨紙硯、衣食住行的近60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依照中國人的心性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所指分門別類。如,將飲食類的非遺技藝,大多歸在《傳家》一章中,一直在外奔走的曲全立導演說,中國人的遠行,迷路是一種常態,但心底裡的那塊糖,一直是甜的,那塊糖的滋味就來自於家。看《璀璨薪火》,讀書中每一項技藝、看手機上的每一則視頻,可以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下的中國人的幸福感、滿足感。本書試圖以中國當代技藝傳承人為媒,觀照中國人日常一天——那些中國當代技藝傳承人一雙手造就的「鬼斧神工」,正來自那看似庸常和重複的每一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回到屬於自己的日常一天,大道一以貫之。

如果說《璀璨薪火》正在刻畫的,是人文之力,那麼《寫意大地》試圖詮釋的,則是自然之美。正如書中寫道,「像每一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一天,我們出發了,從黃河流域的一粒穀米到長江中遊的萬畝稻田,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中國人素來與天地同為一心,與自然相對之時,滿懷感恩,踐行著勞動的智慧和奉獻的勇氣」。

「人生像是走向遠方,實則向自己內心走來。」回顧51年坎坷的人生,「生命應該全『立』以赴,再艱難的路都要走。

曲導演的座右銘:「做,就對了。」事情做了才會改變,不做永遠不會改變。


Q:您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A:快樂地活下去就是人生的意義。

Q:在經歷過這麼多事情後,您還會恐懼死亡嗎?

A: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我已經做好準備了,我不會恐懼,雖然還有很多病痛,但我會「以病為友」,這也是星雲大師送我的話。

Q:經過十年的封閉,走出來是一霎那的決定,還是慢慢地翻轉?

A:是看到自己的一張照片後霎那間的決定,想要走出來。

Q:對兒童的培養和教育,創造性的開發,您是怎麼看的?

A:我不是學教育的,我的靈感都來自兒童,我反而是從孩子身上學到我應該做什麼事情。我發現孩子更需要孩子陪伴而不是教導,因為教導並不一定是他們需要的,但如果失去陪伴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我現在美院教書,就試著和學生做朋友,和他們一起創作,把專業課上得很活潑。

Q:我是一名腎癌後期患者,在生病期間,我發現如果自己不改變,其它很難改變。您對我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我現在覺得,我的病是很好的禮物,讓我重新審視生命的過程。我想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請問怎麼去判斷這件事是不是我內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呢?

A:很感動你能坦白地與大家分享。(擁抱)如果今天是我最後一天,我會選擇回家。太多的人把自己的目標看得太遠,事實上,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就在眼前,而最值得的去做的就在你的周邊。不要想太多,太遠。我身邊至少有4個朋友被醫生宣布不行了,但現在還和我一起喝酒。保持愉快,去享受過程,享受就是分享感受。把能量重新轉回來,走出來,讓更多人參與和了解,你會覺得非常非常慈悲。(擁抱)比如說去做志工,一定會收到很多反饋。

Q:在對您的孩子的教育中,您比較重視國文、音樂、體育、英語,您為什麼會特別注重音樂和體育?

A:音樂是讓人的心靈有不同的響應,我希望孩子心靈、外在都能健康,這是直覺。

Q:怎麼提升審美力?

A:美學是可以練習的,多練習,多模仿,去了解美的概念,包括光、構圖、色彩,怎麼去掌控。

Q:怎麼平衡工作和養生?

A:做好自我管理,調整好習慣。我要求跟我工作的小夥伴周末不要加班,他們就會做好時間管理。

Q:手做中國匠人的記錄,是您在做3D給農村孩子的時候,覺得應該給他們留下點什麼?

A:我是影像工作者,拍電影,出書,做公益,做教育,我把它們Mix在一起,會有不一樣的碰撞。《璀璨薪火》裡包括了科技、電影、出版。十年前,我在想如果明信片可以動起來多好,十年後,我花了七個月做出來了,現在才有了可以動的書。不是只給孩子們看的,希望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

曲導演的生命故事看似與教育無關,但他做的每一件事又是與教育緊密相關。他做美力中國、3D電影車,打開偏鄉孩子對外的一扇窗,讓他們看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意義非凡。他記錄60位匠人的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生活的日常及眼前就大有可為,而不是巴望著遙不可及的未來。教育即生活,這一切皆是教育。

先生誦良卷            書香散萬家

  掃一掃,關注道禾雲南讀書會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道禾青塾讀書工作坊第一會第三回|預告|遇見人文百工-- 曲全立導演的生命故事
    臺灣道禾教育創始人曾國俊先生將在青島繼續跟大家分享教育的真諦。本次特邀嘉賓有「華人首席3D導演」曲全立,曲導曾與李安共同獲得3D奧斯卡獎,受邀為星雲大師製作3部影片等,享譽無數。期待道禾青塾讀書工作坊與您遇見。
  • 3月25日 --- 人文百工 - 曲全立導演的生命故事
    半聾瞎的曲全立導演曲全立導演,曾經死過一次。
  • 讀書會回顧:第二會第一回|釋放天性 創造自我
    芬芳的四月天,柳絮飛揚,道禾雲南讀書會第二會在昆明蓮花池中央古樸靜謐的蓮花禮堂正式開啟。
  • 「璀璨薪火」|成都道禾三代塾專場特映會 第二期
    2020年8月16日中國非遺紀錄片「璀璨薪火3D」成都道禾三代塾專場特映會
  • 道禾雲南感恩活動回顧|洪蘭教授帶您解讀:孩子大腦發展密碼與教養的藝術
    只是文化復興的探索如果停留在讀經、考古、復古等活動之上,停留在記--背--誦--考--忘的過程,不免讓人有些憂慮。我們認為應讓經典回到生命的真實實踐,所以我們的學校裡一定有農場。帶著我們的孩子好好地耕作,看見植物的生長,辛苦的照料,最後有所收成。在農場邊撫琴、吟詩、說著生命的故事。讓孩子在校園裡看到颳風下雨、花開花落,讓他們看到會有蟲害、會有霜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保有你的食物。
  • 成為一個人 道禾廣州讀書會•第四場
  • 【京聲京視】記錄生態美食 追溯生命故事——《萬物滋養(第二季)》解構人與自然共生哲學
    作為一部生態健康美食系列紀錄片,《萬物滋養(第二季)》基於第一季的製作基礎,在探求中國人健康哲學背後的自然趣理、美食妙理、文化肌理與科學道理的同時,更加深入地探尋食材料理與當地人物故事之間的關係。節目跨越山南海北,甄選森林、海洋、江湖、田野、草原五大生態環境中的數十種健康食材和料理方式,建構影片的故事內容,記錄生態美食,追溯生命故事。
  • 佛館駐館藝術家3D導演曲全立 結合科技教育新局面
    榮獲2013年「世界3D大獎」、臺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受聘為「佛陀紀念館駐館藝術家」,將進駐佛館創作,5月30日於佛館雙閣樓一樓舉辦記者會,出席包括高市潘恆旭局長、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館顧問趙大深和戴玉琴,迎輝科技總經理呂英宗及各媒體記者等近百人與會。
  • 滇派百工造物雲南——2020雲上文博會 新時代 新文創 新賦能
    滇派百工造物雲南——2020雲上文博會滇派百工造物雲南——2020雲上文博會本屆雲南雲上文博會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報業傳媒集團
  • 廣州道禾幼兒園為什麼是全國幼教的一匹黑馬?
    在廣州道禾幼兒園,老師們都一致認為「聚落,是學校演化的下一步」,人的整體就是應該是生活,幼兒教育要創造一種聚落一樣的生活形態,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邊界,而不是局限在一個學校式的幼兒園裡。這個聚落裡有各種各樣人,隨著一年時間的變化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去覆蓋到孩子全面的生命狀態。
  • 東方之美,自然之靈丨臺灣道禾幼兒園
    道禾幼兒園坐落在臺灣的臺中和新竹,園所的環境創設和教學活動融入了濃濃的東方美學
  • 廣州道禾幼兒園為什麼是全國幼教的一匹黑馬?| 日觀察
    在廣州道禾幼兒園,老師們都一致認為「聚落,是學校演化的下一步」,人的整體就是應該是生活,幼兒教育要創造一種聚落一樣的生活形態,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邊界,而不是局限在一個學校式的幼兒園裡。 這個聚落裡有各種各樣人,隨著一年時間的變化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去覆蓋到孩子全面的生命狀態。
  • 雲南本土電影放映推介活動第二期 電影《天堂的張望》在昆推介
    推介會現場 侯婷婷 攝雲南網訊(記者 侯婷婷)12月4日,由雲南省電影家協會主辦的雲南本土電影放映推介活動第二期,由杜斌編劇並執導,該片全部取景於雲南,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與命運作戰的故事。這部11月20日在全國公映的電影,即便是在新冠肺炎襲來的2020年,依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 COP15雲南核心影像《生命之歌》總導演周衛平:為大地寫詩,為生命立傳
    年紀錄片《鶴叫聲聲》獲國際 (青海)山地紀錄片節玉崑崙獎最佳紀錄片獎、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攝影獎提名獎2016年 紀錄片《遷徙——在尋找幸福的路上》,獲2016年中國國際選片會人文類紀錄片一等獎;2017年獲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紀錄片優秀人才扶持優秀攝影獎,入選2016年中國優秀紀錄片推薦
  • 預告 ▍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第二期12月26日《品味四講》開始報名
    12月26日,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第二期《品味四講》,邀您一起從食、衣、住、行方面重新審視「美」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風格。蔣勳,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 曲全立--用攝影機尋找故事和美景的3D導演
    臺灣首席3D立體導演曲全立,歷經攝影助理、攝影師到導演,人生一路走來有高潮、有低谷,但他勇於接受挑戰、順應時代潮流
  • 金陵協和神學院博雅讀書會第二十七期:巴赫《馬太受難曲》賞析
    讀書會現場(圖:金陵協和神學院) 2015年3月27日,金陵協和神學院博雅讀書會以特別的形式在圖書館的博雅齋舉行,此次主題為「耶穌受難的抒情與敘事:巴赫《馬太受難曲》賞析。據金陵協和神學院網站消息,講員邢晟老師為了讓聽眾更好的理解巴赫於1724至1727年間創作的敘述耶穌受難過程的清唱劇《馬太受難曲》,首先簡要介紹了西方基督教音樂的發展歷史。在大家了解當時的音樂形式和內容後才開始聆聽。聆聽的版本為93年由庫普曼指揮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樂團在一所教堂中的演奏。
  • 【喜訊】江西省兒童醫院宣傳科榮獲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第二屆「人文...
    【喜訊】江西省兒童醫院宣傳科榮獲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第二屆「人文創新團隊」 2020-07-06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顧】2020下半年人文生活部工作總結
    2020下半年以來,在學校和學院領導全面支持和關心下以及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人文生活部本著積極協助學院工作,服務學生的精神,通過扎紮實實的努力,圓滿完成了2020下半年的工作。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人文生活部2020下半年所做的工作吧!九月初,為更好地保證學生順利入學,人文生活部積極配合學校,認真籌備工作。
  • 2019年周年大事記 | 道禾深圳三代塾
    嘉賓:曾國俊-道禾教育創辦人02時間:2019年1月27日事件:節氣生活 | 「紙」為你的中國豬年時間:2019年2月26日>*點擊圖片即可了解內容詳情02時間:2019年4月28日事件:惟和講堂 | 孩子迎向世界的十個禮物嘉賓:曾國俊-道禾教育創辦人